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兆  余丽君  胡敏  林华 《全科护理》2013,11(8):675-67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住院病人跌倒预防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以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宝鸡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神经内科65岁以上老年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入选老年病人进行跌倒预防知信行基线调查后进行预防跌倒健康教育,1个月内进行干预后跌倒预防知信行问卷调查,健康教育前后分别用同一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健康教育前后老年住院病人跌倒预防知识问卷得分分别为44.89分±6.64分与50.08分±6.60分、态度问卷得分分别为29.56分±5.88分、32.25分±5.31分、行为问卷得分分别为34.94分±5.11分与36.40分±5.44分,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提高住院老年病人跌倒预防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距离理想效果还有一定差距,应进一步探索老年病人认知特点,采取更适合老年人的教育方式,以提高老年病人预防跌倒知信行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危以上跌倒风险老年住院病人跌倒预防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跌倒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修订版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对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60岁老年住院病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从中选取176低中危以上跌倒风险病人,采用老年病人参与跌倒预防知信行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中危以上跌倒风险老年住院病人跌倒风险因素平均得分排名前5位的条目分别是年龄、下肢肌力/感觉情况、药物因素、头晕/眩晕情况、平衡能力,病人参与跌倒预防的知信行总分为(100.18±11.04)分,知识维度得分为(30.97±5.19)分,态度维度得分为(29.25±5.02)分,行为维度得分为(39.95±6.06)分。不同临床特点病人参与跌倒预防知信行得分比较显示,年龄在75岁以上、文化程度高的病人知识维度得分更高(P<0.05);年龄在75岁以上、文化程度较高及有跌倒史的病人行为维度得分更高(P<0.05)。结论:医院中危以上跌倒风险老年人跌倒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较差,临床护士可根据病人年龄、文化程度及跌倒史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以提高其参与跌倒预防的知信行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在老年脑小血管病步态障碍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老年脑小血管病步态障碍患者3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跌倒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前馈控制的跌倒管理模式,建立院内外协同跌倒管理,实现预防跌倒的全程照护。比较两组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跌倒所致的损伤程度、患者预防跌倒知信行评分,护士预防跌倒知信行评分。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跌倒事件发生率、跌倒所致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预防跌倒的知信行水平高于对照组;护士在前馈控制实施半年后预防跌倒知信行水平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神经内科老年脑小血管病步态障碍患者中实施基于前馈控制的跌倒管理,可明显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率及跌倒损伤程度,有效提高患者及护士预防跌倒的知信行水平,有利于实现患者安全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陪护人员对住院脑血管病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的现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预防脑血管病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预防跌倒知信行评估调查问卷,对122例住院脑血管病老年患者的陪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陪护人员对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差,认知得分为良者仅占3.27%,且缺乏正规的学习途径.陪护人员预防跌倒的态度因文化程度、与患者关系、培训经历等的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行为则与文化程度、与患者关系、是否有陪护经历,以及与培训经历等有关(P﹤0.05);知识与行为不相关(P﹥0.05),态度与行为、知识显著相关(P<0.05).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住院老年脑血管病陪护人员对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促进其预防跌倒的积极正向态度的形成,纠正不良行为,促进跌倒预防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对预防跌倒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预防跌倒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选取某三级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住院期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患者共368名,通过自制问卷进行知信行调查。结果患者跌倒预防知识得分(42.21±15.34)分,态度得分(16.35±7.13)分,行为得分(48.18±8.68)分,知识与行为(r=0.346,P0.03)呈正相关、知识与态度(r=0.321,P0.05)呈正相关、态度与行为(r=0.415,P0.02)呈正相关。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的年龄在预防跌倒知信行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文化层次高、有培训经历的老年患者对预防跌倒的知识、态度、行为相对较好,因此应加强对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知识的健康教育,帮助树立防止跌倒信念,促进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适合老年住院病人参与跌倒预防知信行量表。进一步调查老年病人参与跌倒预防知信行(KAP)的现状,了解病人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意愿或行为。[方法]基于病人参与病人安全的框架图及知-信-行模式设计出量表最初条目池43个,经过2轮专家函询及对35例老年住院病人预调查,形成42个条目的初始问卷,在此基础上,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341例北京老年医院住院老年病人为调查对象,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依据效度检验结果,确定最终的量表条目。[结果]设计的老年住院病人参与跌倒预防知信行量表共33个条目,分3个维度,其中知识方面11个条目、态度方面9个条目和行为方面13个条目。量表总的Cronbach’sɑ系数为0.952,知识、态度和行为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28,0.918,0.927;问卷知识分半信度、态度分半信度和行为分半信度分别为0.889,0.894,0.897。专家评定内容效度为0.945。[结论]研制的住院老年病人参与跌倒预防知信行量表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老年住院病人参与跌倒预防知信行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蔡张滢  傅声帆  陈炼炼  王谊   《护理与康复》2020,19(11):84-86
目的观察预防跌倒策略对老年患者陪护人员预防跌倒知信行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老年患者陪护人员采取系统的预防跌倒策略,组建干预团队,制定跌倒管理制度,制作预防跌倒的手册及视频,进行一对一健康指导并开展随访。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干预前后陪护人员跌倒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的得分以及患者跌倒发生情况。结果出院1个月时,陪护人员的跌倒预防知识总分、跌倒预防态度总分、跌倒预防行为总分均高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前6个月内发生跌倒6例,出院后6个月内未发生跌倒。结论预防跌倒策略可以提高老年患者陪护人员跌倒预防的知信行水平,减少患者跌倒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编制评估专职陪护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知信行量表, 为调查专职陪护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知信行现状时提供测量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函询及预调查形成量表测试版。采用方便抽样法, 于2022年1—4月选取青岛市6所三甲医院的5所陪护公司的312名专职陪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检测其信效度, 修订成最终量表。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12份, 回收有效问卷300份, 有效回收率为96.154%(300/312)。结果专职陪护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知信行量表共35个条目, 包括3个维度, 其中知识维度11个条目、信念维度10个条目、行为维度14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6, 其中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4~0.944, 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998, 分半信度系数为0.681, 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84, 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9.688%。结论本研究研制的专职陪护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知信行量表的信度、效度较好, 可作为评价专职陪护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知信行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跌倒风险评估下的分层护理对老年血液病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效果以及预防跌倒知信行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1年5月—2022年6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血液病老年患者86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以跌倒风险评估为指导的分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知信行评分以及尊严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13.95%(6/43),低于对照组的32.56%(14/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跌倒知信行调查量表、尊严测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跌倒知信行调查量表评分均升高,尊严测评量表评分降低;组间比较,观察组跌倒知信行调查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尊严测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血液病患者中实施以跌倒风险评估为指导的分层护理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预防跌倒知信行以及尊严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护患互动健康信念模式在预防住院老年病人跌倒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8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14个病区收治的30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1例。对照组接受基本的预防跌倒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患互动健康信念模式。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时的跌倒效能和观察组老年住院病人预防跌倒质量评价得分。[结果]出院时观察组病人跌倒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防跌倒质量评价各项指标得分高于入院时(P0.05)。[结论]护患互动健康信念模式可以降低老年病人跌倒风险,提高老年病人对于防跌倒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476例老年住院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防跌倒护理,观察组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结果:干预后对照组患者预防跌倒健康行为评分(69.13±16.58)分,观察组(88.76±11.38)分。观察组患者对跌倒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减少了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王晓春 《全科护理》2016,(28):3004-3006
[目的]探讨图文手册联合视频健康教育模式防范老年科住院病人跌倒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40例老年科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宣教方法,观察组在传统健康宣教基础上给予观看情景动画片(DVD视频),于干预前、干预2周后使用预防跌倒知识量表、预防跌倒健康信念量表、预防跌倒健康动力量表、预防跌倒的自我效能量表、预防跌倒行为量表等对病人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2周后预防跌倒知识、健康动力、自我效能、预防跌倒行为等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信念总分及易感性、严重性、益处、障碍等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跌倒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图文手册联合视频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老年科住院病人相关跌倒的知识,有利于减少跌倒发生次数,保证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3.
张丽英 《全科护理》2014,(10):911-91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脑血管疾病住院病人跌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脑血管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跌倒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脑血管疾病住院病人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降低病人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曾继红  周取英  潘必玲  李金花  李平 《护理研究》2013,27(24):2614-2615
[目的]探讨预防住院老年病人跌倒的临床教育方式,以提高防跌倒宣教效率,促进住院老年病人及其陪护认知跌倒风险和对防跌倒措施的依从性,降低跌倒发生率。[方法]制定并实施图文式防跌倒教育路径,分别指引医护人员、病人及其陪护三方共同预防跌倒行为发生。[结果]实施图文式防跌倒教育路径管理后,住院老年病人的跌倒发生率从2.32%降至0.82%,同时减少了因住院病人跌倒损伤的投诉。[结论]在提高临床护士宣教技能的基础上,对神经内科住院老年病人实施图文式防跌倒教育路径管理,可促进住院老年病人及陪护认识跌倒危险因素并依从防跌倒措施,降低了病人的跌倒发生率,避免或减少因住院病人跌倒而引起的纠纷和投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结局分类系统(NOC)应用在内科住院病人跌倒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呼吸内科住院病人、深圳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4月—2016年12月呼吸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内分泌科、血液科及中医科病人共1 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入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防跌倒措施,观察组采用护理结局分类系统(NOC)对病人的感知、行为及状态用5分量Likert型度量尺度进行评价,得分的变化改变代表健康服务措施实施后获得的结局。[结果]观察组对病人及陪护对预防跌倒的感知、行为及状态的评价及跌倒发生率、跌倒伤害程度及其比例均比对照组低。[结论]护理结局分类系统(NOC)在跌倒风险管理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为内科住院病人预防跌倒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健康宣教在老年职业病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选取老年职业性疾病患者124例,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n=62)及观察组(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n=62),对照组住院期间行常规预防跌倒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应用情景模拟对患者进行跌倒预防性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预防跌倒危险因素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跌倒知识知晓率、防跌行为依从性、跌倒发生率、患者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跌倒坠床危险评估表评分低于对照组(0.75±0.12 vs 1.21±0.63,P<0.01)。观察组跌倒知识知晓率、防跌倒意识、防跌行为依从性及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而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84%vs 22.58%,P<0.01)。结论情景模拟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职业病患者跌倒预防相关知识及防跌倒健康行为,从而有效预防患者跌倒,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何华英  王芸  张红英 《护理研究》2009,23(31):2856-2857
[目的]探讨跌倒危险度评分表在老年住院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356例65岁以上有跌倒史的老年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固定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使用跌倒危险度评分表对病人进行评估,之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评价跌倒的发生率及健康教育知识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再次跌倒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教育后健康教育认知水平明显提高.[结论]依据跌倒危险度评估情况进行个体化授课的健康教育方式对预防老年人跌倒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专案在耳鼻喉住院病人预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耳鼻喉住院病人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给予护理专案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跌倒发生率、跌倒损伤发生率、干预前后平衡能力变化情况、医疗纠纷、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跌倒以及跌倒损伤发生率分别为6.00%(3/50)和2.00%(1/50)均低于对照组的24.00%(12/50)和14.00%(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前后摆幅、左右摆幅、重心轨迹长度、矩形面积、外周面积分别为(13.49±1.24)mm、(6.20±1.13)mm、(78.18±4.33)mm、(139.72±4.33)mm2、(248.8±5.47)mm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7±1.30)mm、(9.33±1.15)mm、(96.01±4.45)mm、(163.19±4.30)mm2、(282.05±5.53)mm2,而单位面积轨迹长为(4.01±1.02)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0±1.03)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纠纷事件、投诉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专案应用于耳鼻喉住院病人中可预防跌倒的发生,同时改善病人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对眼科超声乳化手术后病人跌倒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的124例眼科病人,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安全护理为主,比较两组跌倒情况及护理质量、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41.94%,P0.05),观察组Morse跌倒风险评分(22.01±5.12)分,低于对照组(33.26±6.11)分(P0.05);观察组主动介绍病区、预防跌倒教育、固定放置物品、专人陪护离床、卧床教育与用药须知等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眼科超声乳化手术病人应用以安全为主护理,有效降低了跌倒风险,减少跌倒事件发生,并提升护理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CGA)的结构化护理方案在老年病人院外跌倒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5例老年病人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40例)和CGA组(35例),常规组实施跌倒的常规干预,CGA组实施基于CGA的结构化跌倒护理方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跌倒的发生情况及预防跌倒效能。[结果]住院期间两组病人均未发生跌倒事件,出院后6个月内,常规组发生跌倒7例(17.50%),CGA组发生跌倒1例(2.85%),两组病人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8,P0.05)。常规组老年病人预防跌倒效能得分为(4.35±2.20)分,CGA组老年病人预防跌倒效能得分为(6.29±2.45)分,两组病人跌倒效能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P0.01)。[结论]跌倒风险的复杂性决定了跌倒干预的综合性,通过CGA制订并实施了精准化的跌倒结构化方案,有效降低了老年病人院外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