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质化健康教育方式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7月本院收治的29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口头宣教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自行学习。将2018年1月—7月本院收治的29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作为观察组,实施同质化健康宣教及效果评估。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在饮食、扩肛、排便、用药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饮食项目得分(81.03±13.78)分,观察组饮食项目得分(91.41±7.8)分(P 0.05);对照组的扩肛项目得分为(74.14±15.93)分,观察组扩肛项目得分(82.52±11.52)分(P 0.05);对照组排便项目得分(78.48±9.89)分,观察组排便项目得分(84.24±10.8)分(P 0.05);对照组用药项目得分(82.75±8.72)分,观察组用药项目得分(88.10±9.39)分(P 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同质化健康教育,患儿家属更易掌握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饮食、扩肛、排便、用药方面的相关照护知识,提高了患儿家属照护的依从性,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宣教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脑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脑肿瘤患儿父母11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父母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脑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49.47±9.87)分,社会支持量表得分为(38.12±7.5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家庭居住地、治疗方案知晓程度及患儿确诊情况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和各维度间均呈负性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对患儿治疗方案知晓程度、患儿确诊情况、支持利用度进入脑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的回归方程(P0.05),共能预测总变异的44.6%。结论脑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较高,父母对患儿治疗方案知晓程度、患儿确诊情况和支持利用度是脑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患儿父母的认知水平,多方面为其提供与患儿疾病相关的信息,从而减轻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教学反馈法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7—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科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属60例,以7—9月的患儿家属30例为对照组,以10—12月的患儿家属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教学反馈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家属介入治疗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健康教育满意度及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疾病知识得分由(8.02±0.78)分增加到(9.67±0.66)分,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得分由(8.83±1.01)分增加到(9.94±0.92)分,术后康复得分由(9.11±0.92)分增加到(9.95±0.87)分;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2.82±5.42)分和(98.21±5.09)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教学反馈法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ICU设置专职宣教护士对患者家属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ICU设置专职宣教护士前、后3个月入院患者家属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spileberger等开发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分别对两组家属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3天后的焦虑状态进行评估,并对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水平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家属入院时的焦虑得分,观察组(62.15±5.80)分,对照组(62.18±6.51)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入院3天后观察组得分(57.00±6.73)分,对照组(61.90±5.62)分,观察组平均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设置专职宣教护士为家属进行连续的、定制个性化宣教内容,可以降低患者家属的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MHVR)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0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行MHVR后的患者170例,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别纳入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以ITHBC为基础,从知识信念模式、自我管理模式、社会促进模式三个方面分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前指导、出院后微信沟通、电话回访、及时了解患者动态。结果 观察组复查依从率为97.7%,对照组为58.8%,P为0.00;服药依从性得分观察组为(7.48±0.96)分,对照组为(6.34±1.56),P为0.01;治疗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得分观察组为(0.62±0.14)分,对照组为(0.50±0.18)分,P为0.00;抗凝治疗满意度得分观察组(53.27±9.99)分,对照组为(49.48±9.82)分,P为0.01。结论 以ITHBC为基础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抗凝复查依从性、服药依从性、抗凝治疗效果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彭颖颖  王莉  郑新燕  吕霞   《护理与康复》2021,20(6):90-92
目的 观察围生期健康素养护理信息平台在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18例孕妇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检及助产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借助围生期健康素养护理信息平台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产妇围生期孕妇健康素养量表得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得分及分娩结局.结果 产后1周围生期孕妇健康素养得分观察组(224.59±6.70)分高于对照组的(203.20±6.36)分,临产入院时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得分观察组(8.17±0.93)分低于对照组的(10.86±0.90)分,分娩结局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借助围生期健康素养护理信息平台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孕产妇健康素养水平,改善孕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肿瘤适形调强放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肿瘤行适形调强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按照整体护理模式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结果在入院时、放疗前、出院时,对照组的疾病不确定感分别是95.25±8.87、91.16±9.96和84.21±9.91,实验组的分别是95.30±7.12、82.87±6.32和78.23±6.56,在入院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疾病不确定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放疗前和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比入院时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下降(P0.01);出院时达到最低。而对照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在放疗前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疾病不确定感相对于入院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对于常规的健康教育,应用整体护理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有助于提高患者有效的应对方式及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网络平台对住院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医院儿科入住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属1 62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法,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采用"317护"在线护理宣教平台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点掌握率、疾病知识知晓率、住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网络平台对住院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能明显提高宣教效果、患儿家属的疾病知识掌握度及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在风湿病科门诊抽取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需住院治疗患者64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2例.试验组接受根据健康教育流程表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只接受护士提供的健康指导.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前、入院后两周、出院后1个月进行疾病不确定感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的疾病不确定感测量得分均比入院后两周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在入院后两周疾病不确定感测量得分比入院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在入院后两周测量得分虽比入院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入院前的疾病不确定感测量得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两周及出院后一个月的得分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流程表进行健康教育,能更有效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和生活质量,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25名神经外科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医疗结局研究简化36条目量表(SF-36)对其疾病不确定感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9.47±10.92)分,单条目平均得分为(2.99±0.38)分,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是不明确性,得分最低的维度是信息缺乏性。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方面,躯体功能得分最高为(90.57±13.31)分,情感角色得分最低为(60.31±32.63)分。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主要表现为不明确性和不可预测性,而且生活质量也受到了较大影响。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的同时应该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关注,通过健康宣教、沟通交流、应对策略指导等措施帮助家属减少疾病不确定感,从而提高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及院外互联网平台健康教育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收治入院的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院内常规宣教,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并进行院外互联网平台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退烧时间、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疾病复发率、家属对该疾病院外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的退烧时间平均为(2.44±0.33)d,对照组为(3.84±0.3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5.12±1.13)d,对照组为(8.75±2.3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该疾病复发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2.00%(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该疾病院外治疗的总依从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以及院外互联网平台健康教育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退烧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和院外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流程对颅脑肿瘤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82例颅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按健康教育流程实施系统性教育,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两组患者于入院时、手术前、出院前进行疾病不确定感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和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以及出院时的疾病不确定感均比入院时明显下降(均P<0.01);而对照组手术前疾病不确定感与入院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疾病不确定感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系统性健康教育流程对患者进行教育,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加速康复外科模式管理的尿道下裂手术患儿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本院加速康复外科模式管理的103例尿道下裂术后需居家留置尿管的患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儿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68.11±18.33)分。出院准备度各维度得分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预期性支持(8.34±0.89)分、应对能力(8.02±0.87)分、疾病知识(7.97±0.80)分、个人状态(6.72±0.8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主要照顾者、出院指导质量是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ERAS模式管理的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出院准备度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出院指导质量较高,但还需充实患儿出院指导内容,且针对主要照顾者、居住地较远患儿及家属应强化出院指导,根据患儿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儿的出院准备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建立微信群在新生儿延续性护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140例早产儿家属分为对照组(A组)70例和研究组(B组)70例,宣教前为A1和B1,宣教后为A2和B2。研究组以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宣教方式进行指导,对照组按常规宣教方式指导。结果经过不同宣教方式后发现微信平台组(B2)MSSNS得分为(50.31±10.10)分显著低于传统方式宣教组(A2)(71.01±10.81)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1)。对照组及研究组满意度总评分变化比较,经过不同宣教方式后发现微信平台组(B2)得分为(30.7±5.11)分低于传统方式宣教组(A2)(39.43±8.05)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使用微信行早产儿家属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减轻患儿家属焦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父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2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病房确诊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父母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71例、观察组67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父母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采用中文版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家庭管理测量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父母的焦虑状况和疾病管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父母焦虑水平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个月观察组父母疾病管理能力得分为(45.89±4.18)、(41.84±3.02)分,高于对照组的(42.43±5.28)、(40.25±4.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父母的疾病管理困难得分为(28.20±4.71)、(32.98±6.16)分,低于对照组的(33.75±6.42)、(36.97±5.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可提高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父母出院后的疾病管理能力,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干细胞移植病人围术期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40例干细胞移植病人按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指导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于入院时、手术前1d、手术后7d、出院时进行疾病不确定感调查。[结果]40例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110.7分±5.53分,处于中等水平。两组病人在入院时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在手术前1d、术后7d及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干细胞移植病人进行围术期系统的护理干预能降低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属同步教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温岭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MHD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64例,按透析单双日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实施家属同步教育。于首次MHD治疗前、治疗1、3个月后,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首次血液透析前,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得分为(71.80±6.58)分,处于较高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HD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时间和干预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MHD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实施家属同步教育,能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且干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元化阶段式宣教模式对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13年1-12月初次入住ICU且入住时间48h以上的250例非清醒患者的授权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6月的家属为对照组,7-12月的家属为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口头入院宣教和探视时的健康宣教,研究组按患者住院进程采用视听看结合的方式实行多元化阶段式健康宣教。结果研究组患者家属对ICU宣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探视制度遵守率及总投诉率低于对照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元化阶段式宣教模式能有效降低ICU患者家属的不确定感,增加其对ICU护士的信任感,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延伸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进行延伸护理干预。结果出院后6个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问卷得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8.77±3.70)分和(14.17±4.02)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内因疾病急性发作再住院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伸护理干预提高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糖尿病中高危足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的患者及家属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MUIS-FM)、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180名住院糖尿病中高危足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其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中高危足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分(82.80±9.623)分,4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不可预测性。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中活力维度得分最低为(45.22±19.489)分,生理功能维度得分最高为(85.56±14.731)分;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个维度与生活质量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和精神健康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糖尿病中高危足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会影响其生存质量,医护人员可通过减轻家属照护过程中的疾病不确定感程度,以提高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