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异丙酚或异丙酚与氯胺酮合用对心血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0例ASA1~2级病人,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1(简称P组,n=15),和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1后再注射等同剂量的异丙酚(简称K+P,n=15),观察注药前、后1min,3min,5min,10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发现,K+P组病人的血压下降较P组病人明显减轻。表明氯胺能较好地防治异丙酚所致的血压下降,又能加强其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阈下剂量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失血性休克代偿期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硬膜外麻醉下36例无失血性休克表现的外伤性脾破裂,异丙嗪0.5mgkg-1,哌替啶1mgkg-1静脉滴注后随机分成2组,Ⅰ组(n=17),切皮前氨胺酮0.5mgkg-1静脉滴注;Ⅱ组(n=19),不加氯胺酮进行对照。连续监测麻醉前后SBP、DBP、MAP、HR、SPO2、ECG。结果:Ⅱ组SBP、DBP、MAP下降显著(P<0.01),HR代偿性增加(P<0.05)。Ⅰ组BP、HR变化不大。组间对照,术中BP两组差异性极显著(P<0.01),HR无差异性(P>0.05)。结论:提示阈下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能产生较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可用于休克代偿期的病人。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经过及苏醒情况,重点观察麻醉诱导插管及CO2 人工气腹过程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以探讨其优点和实用性。对30 例ASA 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以芬太尼2 ~4μg·kg -1 及异丙酚2 ~2 .5 mg·kg - 1、卡肌宁0 .5 mg/kg - 1静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10 ~12 m g·kg -1·h -1 、20 ~30 min 间断静注卡肌宁0 .25 ~0 .5 mg/kg - 1 维持麻醉及肌松,连续监测Fio2、SpO2 、PETCO2 、TV、Ppeak 、m Paw 、HR、SBP、DBP、MAP、ECG 的变化。结果本组平均麻醉时间为79 .5 ±5 .2 min ,异丙酚平均总用量为605 ±135 mg ,诱导后插管前SBP、MAP、HR 分别下降3 .63kPa 、1 .98kPa 、17 次/ min( P < 0 .01) ,DBP 也下降1 .25kPa( P < 0 .05) ,完成插管后迅速回升;PETCO2 、Ppeak 、m Paw 在CO2 气腹后10 ~15 min 上升到最高值( P < 0 .01) ,并在气腹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全部病例均于拔管后  相似文献   

4.
何向东 《医学文选》2000,19(2):137-138
目的:观察异丙酚-芬太尼麻醉诱导过程中的心血管反应,方法择期全麻手术病人30例,分为〈50岁(A)组和≥55岁(B)组。A组用异丙酚2.5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mg/kg;B组用异丙酚2.0mg/kg、芬太尼1.5μg/kg、维库溴铵0.1mg/kg,静脉诱导气管插管。观察两病人不同时期SBP、DBP、MAP、HR和SpO2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诱导后SHP、DBP、MAP、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全麻诱导加硬膜外阻滞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剂量的异丙分配全麻诱导及加硬膜外阻滞时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ASAⅡ~Ⅲ级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异丙酚诱导量用1.0mg.kg^-1为P1组,加用硬膜外阻滞为P1E1组;剂量用2.0mg.kg^-1为P2组,加硬膜外阻滞这P2E2组,每组8例。于麻醉前,硬膜外阻滞后,异丙酚诱导后,及气管插管后5、10、30、60min,记录HR、SPO2MAP1、CVP、E  相似文献   

6.
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86例,根据不同麻醉用药分为4组:Ⅰ(n=29)氯胺酮5mg·kg-1肌注,γ-OH81.5~108.6mg·kg-1静注;Ⅱ(n=24)氯胺酮5mg·kg-1肌注,安定0.2mg·kg-1、γ-OH37.5~65.5mg·kg-1静注;Ⅲ(n=23)氯胺酮5mg·kg-1肌注,安定0.2mg·kg-1静注;Ⅳ(n=10)单用氯胺酮5mg·kg-1肌注。各组优例数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Ⅰ82.8%和6.9%,Ⅱ66.7%和12.5%,Ⅲ43.5%和21.7%,Ⅳ0和40%。说明氯胺酮合用γ-OH较大剂量的Ⅰ组麻醉效果最好,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单用氯胺酮的Ⅳ组麻醉效果最差,并发症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观察阈下剂量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失血性休克代偿期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硬膜外麻醉下36例无失血性休克表的外伤性脾破裂,异丙嗪0.5mg.kg-1,哌替啶1mg.kg^-1静脉滴进行对照。连续监测麻醉前后SBP、DBP、MAP、HR、SPO2、ECG。结果LⅡ组SBP、DBP、MAP下降显著(P〈0.01),HR代偿性增加。Ⅰ组BP、HR变化不大。组间对照,术中BP两组差异性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小儿肿瘤择期手术40例,ASAⅠ ̄Ⅱ级,随机分为氯胺酮-异丙酚(P组)少单用氯胺酮(K组)两组,两组均肌注氯胺酮5mg ̄10mg/mg做基础麻醉,P组以氯胺酮1mg/kg和异丙酚2mg ̄2.5mg/kg静脉维持;K组单用氯胺酮1.5mg ̄2mg/kg静脉维持;观察两组给药后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比较。结果:K组血压(BP)、心率(HR)明显上升;P组血压(BP)、心率(HR)均维持在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丙酚用于小儿麻醉时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将85例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等短小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芬太尼-N2O组(n=30)、硫喷妥钠-安氟醚-N2O组(n=21)和氯胺酮-安氟醚-N2O组(n=34),并对三组的有关数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异丙酚使HR、BP明显减慢和下降,呼吸暂停发生率56.7%,注药疼痛发生率64%,术后约20min完全清醒,术后复睡和躁动发生率低。结论使用异丙酚比使用硫喷妥钠和氯胺酮恢复快且完全,是小儿短小手术便捷、安全的麻醉药。  相似文献   

10.
异丙酚和苏芬太尼联合用药对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异丙酚和苏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全麻诱导期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29名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9例)用异丙酚1.5mg/kg,第2组(10例)用异丙酚2.0mg/kg;第3组(10例)异丙酚1.5mg/kg加苏芬太尼0.8μg/kg。注入异丙酚后4min行气管插管,连续监测插管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显示,第1组患者插  相似文献   

11.
异丙酚、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全麻诱导对眼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单次诱导剂量的异丙酚、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对眼压的影响,并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45例择期外科手术的病例随机分为3组(n=15),于插管前测基础状态的眼压值(IOP),并监测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诱导用药为:静注安定10mg,氟芬合剂1单位;A组;异丙酚1.0~2.0mg.kg^-1,B组,咪唑安定0.1~2.0mg.kg^-1,插管后接麻醉机,吸入异氟醚。分别在插管瞬间、插管后5mi  相似文献   

12.
异丙酸复合苏太尼维持麻醉对脑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维持麻醉对脑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病人8例,芬太尼、硫贲妥钠、维库铵诱导插管,静脉联接Graseby微泵异丙酚8mg/(kg.h),芬太尼1μg/(kg.h)维持麻醉。连续监测MAP、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同步采集动脉血和内静脉血作血气分析,计算动-静脉氧含量差(Da-vO2)和脑氧摄取率(ERO2)。结果:异丙酚麻醉维持平稳,Da-vO2和脑氧摄  相似文献   

13.
陈棉生  吴励文 《广东医学》2000,21(8):700-701
目的:应用超短效β1受体阻滞剂苯丙酸甲酯盐酸盐和快速静脉镇静药异丙酚预防全麻气管插管时不良心血管反应的效应。方法:选择全麻择期手术患者100例,ASAⅠ ̄Ⅱ级,心肺功能正常,随机分为两组,组Ⅰ(n=50)用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阿曲库铵0.8mg/kg麻醉诱导后,静注苯丙酸甲酯盐酸盐1mg/kg后3min气管插管;组Ⅱ(n=50)为对照组,用芬太尼2μg/kg、硫喷妥钠8mg/k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双盲法观察不同麻醉维持方法麻醉后期的恢复情况。方法 30例择期手术的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安氟醚组、异丙酚组及复合组,每组10例,安氟醚组以1%醉,复合组吸入1%安氟醚并静脉输注异丙酚6~9mg.kg^-1/h维持麻醉,复合组吸入1%安氟醚并静脉输注异丙酚6~9mg.kg^-1/h。结果 安氟醚组的术后呼吸、吞咽反射、呼之睁眼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其它二组(P〈0.05或P〈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消除异丙酚诱导时心血管抑制作用,探讨一种较为安全、合理的麻醉诱剂药物配伍。方法:随机选择20例ASAⅠ~Ⅱ级、非心脏手术的全麻患者。采用氯胺酮(1mg/kg)、异丙酚(1.5~2.0mg/kg)、芬太尼(4μg-kg)、琥珀胆碱(2.0mg/kg)诱导,行气管插管,观察其心血管反应。结果: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1、2、3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静吸复合麻醉行脑皮层癫痫灶切除术20例。用r-OH50-60mg/kg、2.5%SP6-8mg/kg、芬太尼0.2-0.3mg、司可林1-2mg/kg静脉注射诱导,气管插管后2%普鲁卡因100ml内加芬太尼0.2mg静脉点滴,普鲁卡因滴速0.4-0.6mg/kg/min;同时间断吸入小剂量氨氟醚或异氟醚,吸入浓度〈1MAC;17例加肌松剂用机械呼吸维持。普鲁卡因、芬太尼为主,间断吸入小剂量  相似文献   

17.
异丙酚与微量氯胺酮联合用于人工流产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50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组:静注异丙酚1mg/kg和氯胺酮0.2mg/kg:Ⅱ组:单次静注异丙酚2mg-2.5mg/kg,术中必要时可追加异丙酚20-30mg以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术中观察两组血压、心率、氧饱和度(SpO2)记录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异丙酚的总量。结果表明:微量氯胺酮能增强异丙酚的麻醉作用,而并未加重其对循环、呼吸的抑制作用,且麻醉苏醒时间和质量不受影响。结论:单用异丙酚或与氯胺酮联合用于人工流产术均为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式,但后者在使用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甘丽霞 《广西医学》1999,(2):222-223
目的:研究异丙酚或氯胺酮在小儿硬膜外阻滞中的应用,方法:3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第Ⅰ组为异丙酚组,剂量3mg.kg^-1.h^-1第Ⅱ组氯胺酮组,剂量1.0mg/kg,观察HR,BP,SO2RR,苏醒时间的变化。结果;异丙酚组苏醒快而完全,术后循环稳定,无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异丙酚、氯胺酮对大鼠脑NOS活性和NO产量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腹腔注射(ip)生理盐水10ml·kg-1(对照组),异丙酚100mg·kg-1或氯胺酮100mg·kg-1。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鼠ip异丙酚100mg·kg-1能明显抑制小脑、大脑皮层和脑干的NOS活性和减少NO的产量(P<0.05或P<0.01)。ip氯胺酮100mg·kg-1后能明显抑制小脑、大脑皮层的NOS活性和减少NO产量(P<0.05或P<0.01),并能明显减少脑干的NO产量(P<0.01),对脑干的NOS活性无显著影响。两用药组的NOS活性和NO产量均无明显区别。结论大鼠ip异丙酚100mg·kg-1和氯胺酮100mg·kg-1均能明显影响脑NOS活性和NO产量,表明NO可能在异丙酚、氯胺酮的全麻分子学机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在气管插管时减轻心血管应激反应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选出尼卡地平的理想剂量。方法 45例(ASA-Ⅰ、Ⅱ)乳腺肿瘤切除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在喉镜窥视前3min,分别静注生理盐水10ml(组Ⅰ)或尼卡地平15ug.kg^-1(组Ⅱ)或30ug.kg^-1(组Ⅲ),麻醉诱导药为:芬太尼2.0ug.kg^-1、异丙酚1.5mg.kg^-1(不少于30s)。气管插管一次完成。记录麻醉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