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白玉善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0):137-137
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时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对于农村老年人脑血管疾病的护理却很少有人探讨,农村的老年人一旦患上脑血管疾病,由于他们的经济来源、文化程度、生活条件有限,因此其心理负担重,他们的心理问题尤显突出.笔者经过几年的临床经验,现就从心理特征分型,措施几方面论述对农村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2.
应激性溃疡是危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特别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常与脑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脑血管疾病病情越危重,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病率就越高,程度也越重,而且其是否发生直接决定患者的预后情况.据报道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病死率为50%~60%[1],因此,预防性治疗脑血管疾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我们对62例脑出血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预防及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寻找心理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医院住院的5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理因素分析,同时给予个性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通过个性化的有效护理,使脑血管疾病患者增加了康复的信心,能很好地配合治疗.结论:分析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因素,给于以恰当适时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促进了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4.
当前,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很高,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治愈率也显著提高.笔者就临床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叙及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疾病常发作于中老年群体,病人由于不能很好地遵从医嘱,导致疗效不显著,甚至复发,危及生命.脑血管疾病病人在经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后,可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李强  韩祖成 《光明中医》2014,29(2):215-217
根据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特点,运用中医思想分析防治脑血管疾病的优势,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年时间节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年时间节律,为临床及时防治提供时间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资料,用x2检验及圆形分布法来分析资料.结果:发现(1)各组患者发病均存在着向冬季明显集中的年时间节律,其中2月份为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的高峰月份.(2)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存在着向冬季明显集中的年时间节律.结论:皖南地区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和死亡存在向冬季明显集中的年时间节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便秘的诱因.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约30例发生便秘的护理.结果:结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腹部按摩等综合措施,使患者减轻腹胀,恢复正常的胃肠功能.结论:对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各种措施防治便秘是很有必要的,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因为它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所以成为当代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公害.就目前的医学发展条件来看,此类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使患者得病后,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关键和重要的措施是加强患者的后期康复护理,由此看来,加强脑血管患者的康复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乃至生命的恶性疾病。由于脑部结构的复杂性,目前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比较复杂,尤其是对于脑溢血、中风等急性脑血管疾病,治疗效果不太理想,而不同类型的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也有较大差异。就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干初 《河北中医》2010,32(1):145-147
中风即现代医学所称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疾病150万人次,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总数达600万。据统计,城市中脑血管疾病死亡居各种死亡首位。有报道,缺血性中风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86%。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数据分析与统计,分析中药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发挥的作用,为临床医学提供用药指导.方法:采取信息定量的统计方法,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以现代应用较广泛的550种常用中药名为检索词进行两次检索,根据统计结果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以检索结果为准,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应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丹参、川芎、黄芪等.依据功效分类,应用频次在前六位的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等.结论:研究结果反映了近阶段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药应用的现状,可为医学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在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准确率,并观察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4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脑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阳性检出率、安全性以及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结果:脑血管造影阳性检出率为99例(68.28%);145例患者中仅1例术中发生轻度痉挛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得到改善,无死亡或永久性精神功能缺损病例;14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病情都得到良好的改善,治疗有效率为100%,没有脑梗死或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病例。结论: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疾病阳性检出高、安全性好;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安全性好、疗效理想、创伤小。  相似文献   

14.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占脑血管疾病的50%~80%.建立良好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对于了解IVCD的病理生理机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有关经典的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用途以及优缺点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三级预防对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三级预防并进行临床及门诊的监测护理.结果:有目的的个体化防治护理能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阻止其加重和复发.结论:个体化防治护理对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三级预防对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三级预防并进行临床及门诊的监测护理.结果:有目的的个体化防治护理能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阻止其加重和复发.结论:个体化防治护理对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常成体哺乳动物脑内存在有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增殖和分化潜能,在机体损伤时能激活产生新的神经细胞以修复损伤组织.神经干细胞的出现可能带来脑血管疾病治疗学的突破.本文阐述了神经干细胞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可能策略以及中医药所面临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8.
假性球麻痹是以吞咽困难,言语不清为主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症候群,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疾病的增多,本病日见多发.笔者采用自拟熄风化痰通络汤加针灸疗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继发癫痫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头颅CT或MRI确诊,患者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继发癫痫的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34例早期发病患者,迟发的18例患者,其中有11例要长期服药治疗,可见,急性脑血管病后继发癫痫急性期和病变累及大脑皮质的发病率高.结论:根据急性脑血管疾病继发性癫痫的主要分类和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发现癫痫疾病与早期脑组缺氧、缺血和脑水肿的持续时间长短有直接的关系,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可以有效的缓解和预防癫痫疾病.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心、脑、肾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良好的控制高血压能减少心、脑血管及肾脏疾病的发病,延长寿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此,我院对美托洛尔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进行了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