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5-2006年云南省狂犬病流行情况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晓庆  常利涛 《疾病监测》2007,22(10):659-661
目的 分析近年来云南省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发病率回升的因素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制措施.方法 对1995-2006年云南省狂犬病疫情报告、病例调查及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5-2006年云南省狂犬病发病95例,死亡95例,病死率100%.除1995、1996、1998年3年无病例报告外,其余各年均有病例发生,发病呈逐年增长趋势,以5~10月份相对较多,占73.7%.全省有11个州(市)报告病例,其中文山、曲靖、德宏等3个州(市)是主要发病地区,集中了79%的病例.发病最多为农民(52.6%),其次是学生(23.2%);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65岁,男女性别比为2.5:1.病例以犬伤为主,70%以上未进行任何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结论 云南省狂犬病呈快速增长趋势.领导重视不够,犬只数量增多且缺乏监管,犬只免疫率极低,伤后大多未进行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等是狂犬病发病率回升的主要原因,今后应加强以上各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云南省2005 — 2017年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狂犬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云南省2005 — 2017年狂犬病的发病资料,用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7.0和MapInfo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绘制相关统计图表。 结果 2005 — 2017年云南省共报告狂犬病病例930例,死亡883例,年均报告死亡数68例。 全省年均发病率高于全国年均发病率( χ2=21.390,P<0.001),2005 — 2008年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分别在2008年和2010年出现发病高峰,2011年开始,发病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报告病例数占前5位的县(市、区)分别为广南、罗平、弥勒、砚山和景洪,占全省省内籍贯总报告病例数的20.64%。 全省发病年龄最小为1岁,最大为91岁,41 ~ 50岁发病例数最多,81 ~ 91岁发病例数最少,男女性别比为1∶0.39,男性病例是女性病例的2.55倍,男性病例发病年龄较女性年轻( z=?9.411,P<0.001);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发病居前3位,占全部病例的93.33%;6 — 8月为发病高峰,发病高峰在各年基本相同。 结论 2005 — 2017年,云南省每年均有狂犬病病例上报,年均发病率较高,狂犬病的防治仍然是云南省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应加强狂犬病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陕西省人间狂犬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探讨发病趋势和疫情回升的因素.方法 收集1955-2009年陕西省狂犬病疫情监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陕西省1955-2009年共报告狂犬病474例,分别于1956、1989-1990、2009年出现3次发病高峰.20世纪50-90年代分别报告155、4、8、102和1...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狂犬病防制策略和措施。 方法收集浙江省台州市狂犬病疫情数据和相关流行病学资料,用Excel软件进行资料统计,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50-2008年台州市共报告狂犬病发病死亡111例,其中1981-1983年25例,2001-2008年86例。疫情波及全市8县(市、区)58个乡镇。全年均有病例发生,7-12月占发病总数的65.12%。以农民发病为主(63.95% ), 30~69岁年龄组发病较多(占68.60%),男女性别比为1.26∶1。潜伏期1年以内占86.58%,90 d以内占59.76%,病程7 d以内居多。犬伤占90.70%。暴露后62.79%的病例未做伤口处理,81.39%的病例未接种狂犬病疫苗,95.51%的病例未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疫苗免疫后抗体阳转率为94.10%,家犬中检测出狂犬病病毒抗原或抗体。结论台州市狂犬病广泛分布,犬免疫率低和群众防病意识不强等是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狂犬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探讨对狂犬病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86例狂犬病病人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犬伤害发病者占90.7%.潜伏期与受伤部位、暴露后伤口处理及预防接种有关,86例病人发病后均死亡.[结论]狂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暴露后及时伤口处理;按时、全程免疫预防注射是降低发病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云南省弥勒县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掌握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01-2010年全县甲、乙类传染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弥勒县10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发病17种8661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8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2.04/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为1.65/10万;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是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 结论 弥勒县传染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以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艾滋病、狂犬病是主要传染病死亡负担,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8-2012年贵州省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该类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根据2008-2012年贵州省报告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贵州省9个地(州、市)共报告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9种603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3.25/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36/10万、4.99/10万、2.66/10万、2.00/10万和1.22/10万,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报告死亡1192例,年均报告死亡率0.65/10万。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州、市)为黔南州(9.27/10万)、黔东南州(5.30/10万)、黔西南州(4.59/10万)。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为疟疾271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1558例和狂犬病1118例,占全部病例的89.33%。疟疾发病集中在黔南、黔东南、黔西南州。乙脑病例主要为10岁以下儿童,发病时间集中在7-9月,其中8月为发病高峰。狂犬病病例以农民为主,占狂犬病报告发病总数的61.81%。2008-2012年共报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3例,均明确有禽类接触史。结论贵州省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布病报告率逐年上升,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报告发病率仍居全国前3位,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特征,应实施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疾病、重点环节的防控策略,以预防和控制该类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李红兵  何微  王宏戈  田辉 《疾病监测》2015,30(4):287-290
目的 通过分析陕西省宝鸡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征,为乙脑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使用1995-2013年的年发病率以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进行趋势分析,对2004-2013年宝鸡市乙脑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及圆形分布进行分析. 结果 2004-2013年宝鸡市共报告乙脑177例,死亡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53/10万,病死率为2.82%,凤翔县、岐山县及陈仓区报告发病数较多,发病季节性特点明显,病例主要集中在7-9月,占乙脑发病总数的97.18%.男女性发病之比为0.86:1,患者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总数的66.67%.2011-2013年15岁以下年龄组无病例报告,50岁以上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90.63%. 结论 宝鸡市近年乙脑发病出现小幅上升趋势,2014-2015年发病将有所下降,但是流行特征有所改变,发病以50岁以上年龄组为主,防控策略需要调整,应及时对重点人群开展乙脑疫苗接种等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疾病监测》2014,29(10):791-793
目的分析云南省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手足口病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2008-2013年云南省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结果云南省2008-2013年共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72起,发病1513例,总罹患率为4.51%,死亡1例;暴发高峰在每年的4-7月和11-12月;3岁组幼托儿童为高发人群,且男童发病多于女童。结论 3岁左右的幼托儿童是防控的重点人群,重点时期为春夏季和秋冬交替时节;处置疫情时应考虑多部位联合采样提高病毒检出率;早期发现并规范处置疫情是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狂犬病流行特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云南省昭通市狂犬病疫情资料及个案调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全市狂犬病死亡病例共38例,其中犬咬伤37例,猫咬伤1例;家养犬(猫)咬伤23例(占60.53%),流浪犬咬伤15例(占39.47%)。病例暴露时间夏秋季多于冬春季。发病以农民为主,男女性别比为3.22∶1,16~49岁年龄组多发。结论昭通市狂犬病主要传染源为犬类,主要流行于农村地区,应加强全市犬类的管理和免疫以及宣传教育和暴露后预防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20年我国狂犬病流行分布特征,为下一阶段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20年狂犬病疫情数据和国家级监测点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20年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狂犬病病例202例,报告发病率较2019年下降30.34%。 我国狂犬病疫情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湖南(59例)、河南(27例)、四川(20例)、江苏(17例)报告发病数排前4位,共占全国发病总数的60.89%。 8月为狂犬病全年发病最高月份,4月为最低月份。 狂犬病病例以农民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93∶1,中老年病例居多。 本研究共收集85例病例个案用于分析,结果显示致伤动物以犬为主(97%),近60%致伤犬为自养犬或邻居家养犬,多数通过主动袭击和咬伤致人感染;65%的病例为Ⅲ级暴露,上肢暴露居多,66%伤者的伤口未处理; 8例Ⅲ级暴露者接种了疫苗(其中5人注射了被动免疫制剂),但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即发病死亡;病例潜伏期大多在1年以内。  结论  2020年狂犬病疫情明显下降,保持13年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 湖南、河南等省份疫情较突出,应重点防控。加强犬只尤其是农村犬只的管理和免疫工作,弥补猫的管理漏洞,是保障防控成果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浙江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SFTS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2015-2019年浙江省SFTS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SFTS病例的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特征.使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空间地图绘制,采用SPSS 16...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于2013年以来我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流行特征及暴发疫情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为完善我国AHC监测和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及建议。  方法  疫情数据来自全国疾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利用SPSS、ArcGIS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全国疫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及统计学检验,并对暴发疫情特征及原因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  2013 — 2020年我国共报道AHC病例289 518例,年均发病率为2.63/10万。 2014年与2019年出现2次发病小高峰,2014年较2013年报告发病率上升19.11%,2019年较2018年报告发病率上升8.00%。 每年6—10月为高发季节,0~9岁年龄组为高发组,但5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发病例数占比近年有所上升。 男女性别比为1.18∶1,发病数居前7位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安徽省、湖北省、云南省、河南省和河北省,7省报告病例数占全国总数66.13%。 2013年以来我国共报告AHC突发疫情38起,其中35起发生在学校,2起发生在村庄,1起发生在城镇社区,以云南省报告起数最多(13起)。  结论  近年来我国AHC疫情稳中有降,仍呈现每隔3~5年一次发病高峰的态势,2014年与2019年出现2次发病小高峰,2020年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报告病例数显著大幅下降。 学校等人群高度聚集地易发生AHC暴发疫情,仍是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而中老年人发病数占比呈上升的趋势,也提示AHC传播随社会发展呈现新特点,需持续重视农村、学校以及病原检测等疫情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彭朝阳  朱琳 《疾病监测》2010,25(9):741-743
目的分析湖南省岳阳市近8年来人间狂犬病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市2001-2008年人间狂犬病个案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8年岳阳市共发生狂犬病病例170例,年均发病率为0.41/10万,病死率为100%。除屈原管理区外,其他县(区)均有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平江县、岳阳县、湘阴县、汨罗市和华容县,占全市累计报告病例数的73.53%。农村男性农民和学生是狂犬病的高危人群;夏秋两季为病例多发季节;伤人动物以犬为主;被动物致伤后大部分(82.94%)患者未接种疫苗和/或注射抗血清。结论目前岳阳市狂犬病疫情形势严峻,应加强狂犬病尤其是农村狂犬病的综合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5.
宿昆  尹红  李亚斐  赵寒  夏宇  熊宇  易娟  杨琳  漆莉  唐文革  李勤 《疾病监测》2020,35(2):110-113
目的分析重庆市2018年狂犬病疫情流行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病例数据来自"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病例暴露和暴露后预防处置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狂犬病个案调查数据库,一犬伤多人事件数据来源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2018年重庆市报告狂犬病病例18例,报告发病率为0.06/10万。病例以>60岁老年人(61.11%)和农民(88.89%)为主,所有病例均来自非主城区/县的农村地区,渝西6个区/县和渝东北3个区/县是狂犬病疫情聚集区。94.44%的病例暴露于犬,61.11%病例的致伤动物是流浪犬。病例Ⅱ度和Ⅲ度暴露分别占38.89%和61.11%,均未进行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处置。88.89%的一犬伤多人事件发生在农村地区,致伤人数达到10人以上的事件占18.52%。结论 2018年,重庆市狂犬病疫情继续下降,疫情波及地区进一步减少,主要聚集在渝西和渝东北几个区/县的农村地区,>60岁老年人受疫情影响最大。病例主要由犬咬伤所致,流浪犬所致病例的比例进一步上升,所有病例的暴露后预防处置均不规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05 — 2019年上海市奉贤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 — 2019年奉贤区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05 — 2019年奉贤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90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31/10万,各年发病数、发病率分别为89~438例和8.26/10万~54.78/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人群年龄以5~9岁为主;发病高峰在4 — 7月;本地人口病例多于外来人口,无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多于有免疫史病例。  结论  2005 — 2019年上海市奉贤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呈现总体下降趋势,5~9岁儿童高发;建议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监测,重点做好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和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6—2021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州)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为该地区HFMD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传染病监测系统中网络直报的大理州HFMD的发病资料,对2016—2021年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时空扫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大理州HFMD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2016—2021年大理州累计报告HFMD 32 476例,年均发病率为149.00/10万,多数年份为双峰流行,主高峰在7月,而少数年份为单峰流行,2020年高峰在11月,2021年高峰在1月;男女发病率性别比为1.30∶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6岁,散居儿童占比最高;高发病率地区逐年变化。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大理州仅有2017年的HFMD发病率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局部空间相关性显示,2016—2019年大理州HFMD发病率具有局部空间相关性,而2020—2021年不具有。时空扫描分析显示,大理州HFMD发病率具有时空聚集性,主集群在地理空间上均有所变化,其中2018年覆盖范围最大,相对危险度值为5.34,对数似然比值1 452.77,P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河北省2016—201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河北省手足口病发病的重点区域,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对2016—2019年河北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时空扫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2016—2019年河北省手足口病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2016—2019年河北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79 705例,年均发病率为59.63/10万,发病高峰期主要分布于6—8月。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50∶1,发病主要集中在0~5岁年龄组,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部、中南部和东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时空聚集性,聚集时间主要分布在5—12月,2016—2018年高发病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部和中南部地区,2019年分布在河北省北部地区。结论 河北省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季节、人群、地区差异,且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中部及中南部地区为手足口病的重点防控地区;发病聚集区在各年间存在变化,对低发病地区的防控同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云南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高效防治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研究、圆形分布法、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2010—2020年云南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20年云南省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254 279例,年均发病率为3.65/万,发病率及发病例数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β=0.16,P<0.01)。 云南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呈明显单峰分布,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时段。 年均发病率排在前3位的为昆明市(11.40/万)、西双版纳(10.49/万)、玉溪市(9.93/万),共报告121 553例,占全省病例数的47.81%,发病空间聚集范围逐渐形成以昆明市为中心的趋势。 男女性别比为1.29∶1, 0~5岁年龄组发病数最高,共189 623例(75.00%);发病最多的人群为散居儿童,共210 481例(73.19%)。  结论   2010—2020云南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针对高发地区,应加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力度,对重点人群开展全生命周期智能预警与预测干预行动,构建环境卫生治理体系,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和三级预防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15 —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输入性疟疾病例疫情特征,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中国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采用统计学方法对2015 — 2019年泰安市输入性疟疾病例监测和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5 — 2019年泰安市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122例,其中恶性疟85例(69.67%)、间日疟12例(9.84%),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性,病例以40~49岁年龄组最多(45.08%,55/122),患者发病当天确诊率达35.25%(43/122)。 病例居住地主要集中在3个区(县)(90.16%,110/112)。 输入来源地主要集中于非洲和亚洲的巴基斯坦等国家。  结论  泰安市输入疟疾病例在病例地区分布和输入来源地及病例类型上均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应继续加强重点国家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和管理,巩固疟疾消除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