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翟冷仙系东台市名中医,运用经方具有独到经验。如用大青龙汤加附子治“流脑”,白虎汤加味治疗黄疸型肝炎,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顽固呕吐,均获效验。  相似文献   

2.
介绍王世强教授化裁运用小青龙汤加附子或石膏的临床经验。王世强教授认为小青龙汤证之根结 在于“水气”,即水液代谢失常。治疗小青龙汤证,就是“治水”,即“青龙治水”,让“水气”从体内排出。 方法无外乎使寒化之水气温热蒸腾,因汗而出,即小青龙汤加附子;热化之水气遇寒,凝结成有形之水从小便 排出,即小青龙汤加石膏;三焦阳气不足,气化无力,体内水气又出现热化之象,需在用附子温肾阳助小青龙 汤温通三焦之时,再使热化之水气遇寒凝结成有形之水从小便而出,即小青龙汤加附子、石膏。  相似文献   

3.
大青龙汤治疗小儿伤暑高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盛夏,门诊常有小儿因高热无汗,烦躁口干,持续不退,时达月余而就诊者。其症状与《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暑证门》记载:“小儿伤署,谓受暑复感风寒也,其证发热无汗,口渴饮水,面色红赤……。”颇相吻合,进而启发笔者,试投大青龙汤加荷叶治疗,结果颇为令人满意。现将90年夏季所治的30例小结于下。  相似文献   

4.
咳嗽发热是疾病过程,其症状、病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逐步发展变化,初期邪气进犯太阳,外寒里饮偏重,用药干预后疾病痊愈或转归传变,入里化热与饮相结或者转入少阴,阳虚水泛冲逆。针对由外寒内饮病机引起的咳嗽发热性外感病,其治疗及转归在于寒之多少,饮之多寡以及是否化热损及正气。风寒侵袭太阳,表寒束表则予麻黄汤或甘草麻黄汤;寒束饮停则用小青龙汤;若寒饮冲逆较重则用射干麻黄汤;风寒束表、郁久化热,其证轻者用越婢汤或麻杏石甘汤,其证重者则以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治疗;若水饮郁热伤及正气则以《古今录验》续命汤及泽漆汤治疗。若风寒邪气侵犯太阳与少阴,两感相传,则以大青龙汤加附子、小青龙汤加附子治疗;若阳气虚损,表寒不重,里饮弥散则以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外感病末期,阳气虚损,水湿泛滥,冲逆射肺则予桂苓五味甘草汤、苓甘五味姜辛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等方治疗,若阳虚水饮上泛严重,则用真武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等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服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单纯西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月。结果:两组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慢性腹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乳腺增生进行疗效观察。方法:运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加外敷,治疗两例乳腺增生患者。结果:彩超、红外线扫描增生病灶消失。结论:合理运用经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通过辨证论治,治疗乳腺增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0例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29%、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慢性咳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三附子汤是仲景创制的有名的风湿三方,近来有较多的临床报道显示三方在治疗痹证方面有不可忽视的效果,用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寒湿痹证总有效率可达到91%,用甘草附子汤治疗其总有效率更是可以达到95%。本文根据临床报道整理了一些病例,并就这些病例对三附子汤的功效和痹证的临床治疗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
邓玉艳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857-1858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附子治疗肺癌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小青龙汤加附子治疗,治疗组口服复方可待因口服液,治疗14 d比较两组止咳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小青龙汤加附子治疗肺癌咳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发清 《四川中医》2005,23(10):107-107
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面肌痉挛、声音嘶哑、背部寒冷等多种疾病,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附子为有毒中药,其使用剂量理当严格限制。但自古以来,时有大剂量附子应用记载,也有医家因善用大剂量附子而扬名。因而,附子大剂量应用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就颇值得探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阳虚型的效果。方法: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研究组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证候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阳虚型有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春耕 《陕西中医》2014,(5):531-532
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合白头翁汤加味治疗直乙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附子理中汤口服,联合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判定疗效。结果:附子理中汤合白头翁汤加味治疗直乙型溃疡性结肠炎痊愈占90%,好转占9%,无效占1%。结论:附子理中汤合白头翁汤加味治疗直乙型溃疡性结肠炎有健脾补肾,益气除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5,(2):188-189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附子、细辛、辛夷、苍耳子、杏仁、石膏、乌梅、五味子、防风、银柴胡、炙甘草、生黄芩、桑白皮、芦根、党参、陈皮等)治疗过敏性鼻炎106例,并设对照组观察其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的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笔者临证之时,深感经方之疗效卓越。今特择其三则验案,分别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呓语、桂枝汤加味治疗泄泻、大青龙汤加味治疗经期外感,并加以分析,与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16.
李永仪 《中医药导报》2006,12(12):39-40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本病的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口服腰痛宁胶囊治疗,疗程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76.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本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罗昌国  张瑞贤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8):2423-2424
附子为有毒中药,其使用剂量理当严格限制.但自古以来,时有大剂量附子应用记载,也有医家因善用大剂量附子而扬名.因而,附子大剂量应用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就颇值得探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1987年以来运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以高热为主要特征的沙门氏菌属感染(败血症型)75例,效果满意。兹总结于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均为在本院或外院确诊为沙门氏菌属感染者(败血症型),并经中西药物治疗1周以上仍呈间歇热或弛张热者。  相似文献   

19.
马丁  李淑兰 《陕西中医》1998,19(11):496-496
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不同原因所致的腰腿痛56例,临床治愈49例,好转7例。提示本方有较好的镇痛止疼作用的关键,同时强调了附子煎煮时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经方运用半夏配乌头(附子)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探索经方运用半夏配乌头的古代认识,历代沿袭,以及半夏、乌头(附子)主治、化学成分及药理,半夏配乌头(附子)是否产生新的毒性,半夏配乌头(附子)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总结临床实践如赤丸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和冠心病、心肌缺血,附子粳米汤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小青龙汤加附子治疗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