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抗凝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对6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血栓通溶栓,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预防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对于DVT应进行早期溶栓、抗凝预防,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2.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1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ADVT)的疗效。方法对15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ADVT)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溶栓后14天进行疗效判断。本组病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ADVT)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西宁地区下肢骨折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下肢骨折患者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措施。方法:分析我院自2001年7月--2007年12月收治的512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84例在围手术期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而对照组128例给予常规处理,并对48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应用活血化瘀、溶栓、抗凝、祛聚、扩血管等综合治疗。结果: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在干预组为3.4%,而对照组为27.3%,两组相比差别两者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远端血栓13例,近端血栓16例,混合血栓19例,通过综合治疗,疗效优者36例,良9例,差3例,总有效率93.8%,疗效满意。结论:在高海拔地区,对于易罹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病人,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及时降粘、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小隐静脉途径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先行患肢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经小隐静脉放置溶栓导管于深静脉血栓段内,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直接溶栓.结果 1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包括中央型8例,混合型6例.溶栓后主干再通,侧支血管增多10例,血栓溶解率71.4%;12例疼痛缓解,肿胀消退,恢复正常劳动力,2例患者肿胀明显减轻,能进行家务劳动.结论 经小隐静脉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联合同期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合并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伴急性下肢DVT的患者33例,发病时间6 h-14 d,平均年龄(57.97±14.44)岁。所有患者均在滤器保护下进行治疗。AngioJet血栓清除术、球囊扩张和髂静脉支架植入均在同期完成,术后保留鞘管予以溶栓治疗,每天复查造影,若血栓完全溶解,取出下腔静脉滤器并结束溶栓。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行彩色超声和(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了解下肢深静脉及髂支架内血流通畅情况。 结果:33例患者均同期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100%,AngioJet抽吸时间为(224.70±72.78)s,溶栓时间(34.00±15.37)h,尿激酶用量(112.58±49.92)万U。33例患者同期植入髂静脉支架33枚。血栓清除率Ⅲ级患者29例,血栓清除率Ⅱ级患者4例。无出血、症状性肺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例患者术后两月血栓复发,32例患者术后随访超声和(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提示下肢深静脉及髂静脉支架内血流通畅。 结论: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联合同期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合并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综合腔内介入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6月对57例左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左下肢深静脉置管溶栓术及左髂静脉闭塞或狭窄段球囊扩张内支架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左下肢症状及体征,通过造影观察左下肢深静脉通畅情况。结果 57例患者均经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本组技术成功56例,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等消失,盆腔侧枝循环消失。1例患者仅行抗凝治疗,下肢肿胀好转。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发生滤器、支架移位等情况,未发生血栓复发、肺动脉栓塞、出血并发症等。术后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至少3~6个月,随访2~12个月,11例患者左下肢肿胀,7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曲张,所有患者未发生下肢溃疡,6、12个月后复查造影无支架内阻塞病例。结论综合介入治疗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微创、安全,术后口服抗凝药物可提高下肢深静脉通畅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介入腔内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目的评价介入腔内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3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于DSA下,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微泵持续注入尿激酶溶栓。治疗过程中及结束时,以静脉通畅度评分和静脉通畅改善率,及健患肢周径差指标评价疗效,并于出院半年后随访。结果36例患者溶栓后静脉造影复查显示,静脉通畅度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改善率49.4%±14.6%;健患肢大、小腿平均周径差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27例患者取得随访,随访时间6~18(10.5±6.1)个月。静脉造影或Duplex检查,静脉通畅度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改善率为60.6%±14.0%。22例深静脉瓣膜得以保存,深静脉瓣膜保存率达81.5%。结论介入腔内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局部溶栓的疗效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局部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导管血栓局部先团注量灌注尿激酶250000U,然后以125000-150000U/h持续灌注。结果 全组溶栓治疗时间4-76h,平均38h,尿激酶用量750000U-9750000U,平均5150000U,血管再通率88.3%。病程<4周的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患者46例,溶栓后阻塞段血管再通44例(95.7%)。在14例慢性血栓形成患者中,血管再通9例(64.3%)。对残存狭窄>30%的23例患者,14例行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治疗,9例行PTA及内支架治疗。溶栓术后继续肝素全身抗凝治疗可增强溶栓疗效。6例溶栓前放置下腔静脉过滤器。本组无严重并发症及肺栓塞发生。结论 经导管血栓局部灌注尿激酶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有效方法,其疗效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研究采用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及其辅助措施一次性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6月~2016年12月连续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8例。采用治疗方案:放置Aegisy可回收滤器,滤器释放后不予解脱,球囊导管对血栓段行扩张碎栓,AngioJet导管行血栓抽吸,若合并髂静脉狭窄则同期行球囊扩张,残余狭窄50%时同期植入支架,血栓清除后即刻取出滤器,术后保留鞘管溶栓,24h造影复查。结果治疗过程中3例未置滤器,15例置入临时滤器,其中12例(12/15,80.0%)滤器同期取出,3例(3/15,20.0%)溶栓结束后取出。15例患者合并髂静脉狭窄,同期扩张后植入髂静脉支架16枚。所有患者均未放置溶栓导管。术后即刻血栓清除Ⅲ级13例(13/18,72%),Ⅱ级5例(5/18,28%),经鞘管溶栓后血栓清除Ⅲ级15例(15/18,83%),Ⅱ级3例(3/18,17%)。血栓平均抽吸时间(216.61±56.60)s,平均尿激酶用量(108.89±56.45)万U,平均溶栓时间(36.00±18.86)h。无症状性肺栓塞、严重出血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6~11月,持续静脉通畅,无血栓复发。结论利用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及其辅助措施一次性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简化了介入治疗过程,提高患者舒适度,具有潜在的缩短溶栓时间及减少用栓药物剂量、提高血栓清除效率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急性老年人股骨干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8~2011-08收治急性股骨干骨折老年患者62例,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D-二聚体指标监测,对于疑似伴有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采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必要时须进行静脉造影进一步确诊。对于伴有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均进行抗凝、溶栓、祛聚治疗,进一步观察并随访。结果62例急性股骨干骨折老年患者伴深静脉血栓共19例。入院时,全部患者D-二聚体均值总体上较高,经抗凝治疗后,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D-二聚体水平逐渐下降;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在治疗的第3天起D-二聚体均处于升高水平。术后坚持抗凝持续治疗6个月,整个治疗期间进行随访,未发生肺栓塞等不良反应。随访患者功能障碍评分,0分12例,1分4例,2分2例,3分1例。结论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急性老年人股骨干骨折深静脉血栓具有效诊断效果;早期治疗以抗凝溶栓为主,防止肺栓塞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护理要点,提升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质量。方法:对64例下肢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患者密切观察和护理,分析和预防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循环危象的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64例中仅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0.31%。其中1例较轻,经加强护理,药物治疗后痊愈;另1例经下腔静脉滤器保护,局部溶栓后康复。结论:加强术前宣教,术后个体化护理,严密观察,准确用药,指导功能锻炼等综合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可以预防和早期发现以及及时处理皮瓣血运危象,预防性降低皮瓣移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行性。方法  1 3例经造影证实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 ,先于下腔静脉内放置滤器 ,后在监护下经患者足背静脉加压推注尿激酶进行持续溶栓治疗 ,尿激酶 (UK)用量 90 0万U~ 1 60 0万U。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 :患者无症状 ,下肢造影示深静脉通畅 ;显效 :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下肢造影示深静脉回流畅 ,但壁不光滑 ,血管内径 >70 % ;有效 :症状有所缓解 ,造影示血栓残留 ,血管内径 <70 % ;无效 :症状及下肢造影均无改善。结果  1 3只下腔静脉滤器均展开良好 ,无移位。其中 :痊愈 2例 ,显效 9例 ,有效 2例 ,无效 0例 ,溶栓过程中未出现肺动脉栓塞症状及出血现象。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患肢浅静脉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流变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流变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资料与方法  17例 1周内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其中血栓形成位于髂静脉 1例 ,髂股静脉 4例 ,股静脉 6例 ,股静脉 5例 ,静脉 1例。血栓长度 4~ 3 0cm ,平均 11.2 9± 5 .86cm。采用经皮穿刺方法 ,置入 6F或 8FOasis流变溶栓导管并与高压注射器连接 ,将生理盐水以 2 .5ml/s的流率和 5 171kPa的压力注入 ,行流变血栓清除术 ,观察血管开通、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流变血栓清除术后 ,17例重建了前向血流 ,并清除了绝大部分血栓物质 ,技术成功率 (残留狭窄 <5 0 % )为 10 0 %。 15及 3 0天的初始血管开通率均为 10 0 %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流变血栓清除术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清除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高压团注尿激酶和常规压力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17),在每天使用同等剂量尿激酶的情况下,观察组给予经导管用高压注射器团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微量泵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2组均按体重给予基础抗凝治疗,术后常规抗凝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溶栓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肢大腿、小腿的周径差值,溶栓并发症的发生率,3、6个月后深静脉通畅状况、复发率。结果在使用相同剂量尿激酶情况下,2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观察组部分通畅14例,完全通畅5例;对照组部分通畅9例,完全通畅3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溶栓时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深静脉瓣膜功能保存率无差异。结论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经导管高压团注溶栓比常规导管接触溶栓的效果好,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溶栓并发症的发生率,瓣膜功能保存率无差异,总的治疗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骨折手术患者168例,术后加强康复指导,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结果 168例患者中,5例出现早期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遵医嘱给抗凝、溶栓治疗后痊愈。结论良好的护理对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及术后顺利康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髂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8例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颈静脉插管溶栓、左髂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治疗,部分血栓已蔓延至下腔静脉的患者在溶栓前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果 28例患者均在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术中造影检查明确诊断;5例行可回收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所有患者均经颈静脉置入溶栓导管于髂股静脉进行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溶解率100%,溶栓后均予以球囊扩张左髂总静脉,其中6例置入髂静脉支架.术后肢体肿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随访3~12个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滤器置入、经颈静脉溶栓、髂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治疗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治疗中的监测价值。方法:38例骨科术后下肢DVT患者均经药物抗凝、溶栓治疗。其中12例中央型DVT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导管溶栓治疗,26例周围型DVT患者采用足背静脉推注溶栓药物治疗,7d为1个疗程。于溶栓治疗1、3、5、7d后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动态观察血栓变化及消溶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溶栓治疗1、3、5、7d后分别有1例、8例、17例、27例血栓全部消溶、静脉管腔完全再通;1个疗程结束后,尚有11例血栓未完全消溶,血栓段深静脉部分再通。38例下肢DVT中,显效27例(71%),有效11例(29%),无效0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实时监测下肢DVT治疗过程中血栓动态变化及消溶情况,客观评价溶栓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动静脉双路径同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患者,在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其中16例患者行动静脉双路径同步溶栓及抗凝治疗。21例患者行单纯患肢静脉溶栓导管置入或患肢足背静脉溶栓术。结果随访37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和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20例患者下肢DVT完全或大部分溶解,13例部分溶解,4例仍较多血栓,但深静脉主干基本出现,有较多侧枝循环。其中动静脉同步溶栓治疗中,完全或大部分溶解12例,单纯静脉溶栓完全或大部分溶解的有8例。结论经动静脉双路径同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好、操作相对简单的方法,较单纯静脉溶栓时间缩短,尿激酶用量减少,而且静脉完全溶解率升高。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严重并发症为血栓脱落所至的肺动脉栓塞,大块脱落往往造成患者猝死;血栓也常遗留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肢体水肿,皮肤营养不良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血栓脱落和恢复血流。我们采用国产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血栓抽吸术治疗9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治疗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总结临床护理干预体会.结果 干预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症状(肿胀、疼痛、皮肤温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利于下肢骨折患者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