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从分子层面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识别潜在致病基因和分子机制。方法分析来自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的微阵列数据集(GSE29044)。GEO2R工具筛选出IDC与正常乳腺组织间DEGs。利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DEGs进行相关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同时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并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使用Kaplan-Meier在线绘图仪生存分析工具来评估枢纽基因的预后价值。结果筛选出398个DEGs,其中有110个上调差异基因和288个下调差异基因,从PPI网络中鉴别出HMMR、CDK1、PBK、CCNB2、TPX2、AURKA、DLGAP5、NUSAP1、TOP2A和CEP55等10个枢纽基因。枢纽基因在IDC中均高表达,且与乳腺癌总体存活不利相关。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IDC的DEGs和信号通路可以帮助识别IDC潜在致病机制,同正常乳腺组织比较,HMMR、CDK1、PBK、CCNB2、TPX2、AURKA、DLGAP5、NUSAP1、TOP2A和CEP55均在IDC中高表达,且与乳腺癌总体存活不利相关。此外,它还可作为乳腺癌不良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合成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胫骨干骺端延长术的广泛开展,其并发症亦越来越多地反映出来。作者主要通过术后的康复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随访87年11月—88年9月20例胫骨干骺端延长术者,前期病例发生骨延迟愈合1例,一过性肢体麻木4例,马蹄足6例,膝屈曲加重1例。10例经KF多功能康复治疗器照射者,平均骨愈合时间80.3天,其余10例为95天。讨论了KF的作用原理及以上几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是甲亢性心脏病(甲心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主要并发症为动脉栓塞,并发脑栓塞较多,发生肠系膜动脉栓塞者少见,现报道一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范凌  潘显明  权毅  黄钢  李伟 《西南军医》2010,12(1):55-56
外伤致手背皮肤、肌腱缺损并不少见,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将导致手功能严重障碍。1999~2006年我科运用带伸趾肌腱及皮神经的足背游离复合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肌腱缺损7例,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13例地震伤复杂创面负压封闭引流(VSD)应用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该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感染和深部坏死所形成巨大创面的独特疗效与临床策略。方法 2008年5~8月,应用VSD技术修复汶川地震创伤13例、共15处创面。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感染和肌腱、骨外露,平均面积168.73cm2,平均创腔1392cm3。清创后将Airen-TM材料覆盖在相应大小的创面上或填入创腔内,持续40~60kPa负压引流,在有效消灭死腔、缩小创面前提下,分别采用自行上皮化愈合、二期直接缝合、游离植皮及皮瓣转移等方法覆盖创面。结果治疗2~7w后,全部创面愈合。11例获随访,时间4~11个月,平均8.3个月,修复质地良好。结论 VSD技术能充分引流和有效控制感染,刺激和诱导肉芽快速生长,迅速收缩创面、填充缺损、消除死腔,为创面修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明显提高修复速率,缩短了治疗周期,弥补了传统方法的诸多缺陷,是一种针对复杂创面的简便、安全、高效、理想的引流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经椎板拉力螺丝钉复位固定并植骨治疗青年单纯椎弓峡部裂的疗效。方法对6例青年单纯椎弓峡部裂进行峡部清理、经椎板拉力螺丝钉复位固定、局部植骨。结果 6例随访8个月~2年,平均随访1年。患者下腰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未出现螺钉断裂,复查腰椎片均显示峡部已骨性愈合。结论经椎板拉力螺丝钉复位固定并植骨治疗单纯腰椎椎弓峡部裂简单有效,安全经济,易于推广,属于节段性内固定,保留了病变节段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李伟  潘显明  权毅  张波  邓少林 《西南军医》2010,12(4):676-67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2002年9月至2007年9月的5年时间内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66例腰椎结核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66例患者中男48例,女18例。结果术后3个月获得随访66例,术后6个月获得随访48例,术后1年或者更长时间获得随访37例,平均随访1.9年(3个月~4年)。本组共出现并发症14例,其中神经根牵拉损伤2例,脊髓损伤1例,硬膜撕裂2例,脑脊液漏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伤口感染2例,钛网下沉移位或植骨块脱出2例,术后复发2例。对于脑脊液漏、神经牵拉损伤脊髓损伤、硬膜撕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经过及时治疗,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标准化的手术操作、规范化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是预防和治疗腰椎结核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构建SAOS-2细胞cDNA文库,寻找与BMP-2相关作用蛋白.方法 从骨肉瘤细胞系SAOS-2中提取总RNA,进而分离poly(A) RNA,用poly(A) RNA进行反转录并以SMARTⅢTM和CDSⅢoligo(dT)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两端具有同源臂的PCR片段,以此同源臂为基础在酵母中实现同源重组.通过文库片段,线形化的pGADT7-Rec和诱饵质粒pGBKT7/HA-BMP-2共转化酵母AH109菌株在文库构建的同时进行与BMP-2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或先将文库片段,线形化的pGADT7-Rec转化AH109,再利用AH109和Y187两种酵母菌株的接合生殖进行筛选.最后用Far-Western blotting法进一步从体外论证BMP-2相互作用蛋白.结果 构建了具有基因多样性和库容量足够大的骨肉瘤cDNA文库,双链cDNA片段的长度大小范围为250~5000 bp.共转化的效率为4.3×105,重组效率为1.9×106,筛选的克隆数为4.3×105.接合法筛选时的接合效率为32%,筛选的克隆数为1.0×106.筛选到四个与BMP-2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结论 此文库的多样性和库容量均符合筛选需求.可用于骨肉瘤相关基因的进一步筛选.  相似文献   
10.
肩袖损伤、网球肘等是运动创伤领域最为常见的末端病类型,在部队官兵中也不少见.由于投弹训练而出现的肩袖损伤、长期持枪出现的网球肘、攀越障碍出现的膝踝关节损伤、5km越野出现的胫骨结节软骨炎及跟痛症、长期伤病积累形成的腰3横突综合征等末端病均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这些疾病常规理疗、外用膏药等治疗效果欠佳,部分患者采用了封闭甚至手术治疗,即便如此,疗效依然不确切.成都军区总医院自2001年引进冲击波骨科治疗机对部队伤病员末端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