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进  黄乔  许新华  鲁明骞  易芳 《广东医学》2011,32(18):2367-2369
目的 探索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和CD133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量及其有效分选方式.方法 常规培养SUNE-1 5-8F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及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SUNE-1 5-8F细胞中CD44、CD133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仪分选CD44+、CD44+CD133+细胞.结果 激光共聚焦镜下鼻咽癌SUNE-...  相似文献   

2.
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和小鼠Th细胞亚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人和小鼠Th1和Th2细胞的检测方法,探讨两者在流式细胞仪检测方面的不同.方法采用PMA和离子霉素共同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观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剂量的PMA刺激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表达的变化;采用多色荧光共同标记分析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4和IFN-γ的表达.结果在PMA和离子霉素共同刺激后4 h,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4表达迅速下降,而小鼠T淋巴细胞表面CD4表达仅轻度下降;采用多色分析技术可以有效的检测Th1细胞和Th2细胞;采用CD3、CD8设门分析可以有效的区分人Th细胞;采用CD4设门可以有效区分小鼠Th细胞.结论人Th细胞检测宜采用4色染色分析技术,小鼠Th细胞检测采用3色染色技术即可.  相似文献   

3.
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血小板CD36表达的筛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广州地区无偿捐献血小板供者群体进行血小板上CD36抗原缺失型筛查,并统计缺失频率.方法 对2011年2-5月来我血液中心捐献机采血小板的249位献血者标本,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小板上CD36抗原的表达.结果 在249位献血者中,共检出7例CD36抗原在血小板上表达缺失,频率为2.81%,且与血型无明显关联.结...  相似文献   

4.
CD1是最先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到的人类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分子,于1983年在第1届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国际会议上被命名.1986年,分离出5个CD1基因.1992年发现CD1可以提呈结核分支杆菌的一种超声提取物.1994年纯化此抗原为分支菌酸.1995年根据分子结构同源性的研究,提出MHC Ⅰ、MHCⅡ及CD1分子可能源于共同的祖先.同年,有报道CD1d分子可呈递肽类抗原.  相似文献   

5.
AC133抗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英理  孙关林 《上海医学》2002,25(3):189-192
造血干祖细胞的高效选择对干祖细胞移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基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过去10年,由于CD34 表面抗原普遍用于造血干祖细胞的筛选,进而产生了更精确的细胞纯化技术和新颖的临床血液治疗措施.近几年的研究表明,CD34表达只是造血干祖细胞活化状态的标志,在CD34-细胞中尚存在较CD34+细胞更为原始的造血干细胞.因而,迫切需要寻找更为早期的造血干祖细胞的新标志.AC133,1个新的早期干祖细胞表面抗原有可能担当这一角色.本文就AC133的分子结构、表达、功能及其与CD34抗原和凸素(prominin)的关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纯化的自体CD34+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CD34+细胞体外分选技术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自体CD34+细胞移植,以降低自体移植后肿瘤复发率.方法对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CliniMACS临床型细胞富集仪,利用磁性分选技术收集CD34+细胞,患者于预处理后,输注分选后的CD34+细胞.结果 CD34+细胞体外纯化富集可使回输CD34+细胞中位数达3.9×106/kg,CD34+细胞回收率为35%,纯度达到97.6%;移植后,患者于+14 d时,中性粒细胞数>0.5×109/L,+35 d时血小板>20×109/L,提示造血重建.结论 CD34+细胞移植后获得迅速、稳定的造血重建.体外CD34+细胞纯化富集后移植可望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移植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后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的免疫细胞指标,评价该技术对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3例行肝癌125I粒子植入术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1 d、治疗后7、14、21、28和56 d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查患者外周血CD4+、CD8+、CD3+、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 125I粒子植入术后第1周,各指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第2周开始,CD4+值比术前明显上升,CD8+明显下降.结论 125I粒子植入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增强,将对肝癌患者的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试再障(AA)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和HLA-DR抗原的表达,探索再障发病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化斑点印迹技术测试,以薄层扫描仪对所有斑点印迹记号,做扫描.结果再障病人CD4+降低,CD8 +升高,CD4+/D8 +比值颠倒,HLA-DR表达抬高.结论 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HLA-DR抬高,至少参与了大多数病人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人鼻咽癌SUNE-1 5-8F细胞株中分离出CD44+细胞,并对其放化疗敏感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常规培养SUNE-1 5-8F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及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SUNE-1 5-8F细胞中CD44+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仪分选CD44+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克隆形成实验等检测并比较CD44+、CD44-细胞在放化疗敏感性上的差异.结果:CD44+细胞在鼻咽癌细胞中SUNE-1株所占的比率约为52.5%0;新分选的CD44+和CD44-细胞在接受2 Gy放射处理后,其平均克隆生成效率分别为(23.44±1.90)%和(7.78±1.17)%(P<0.001);CD44+细胞较CD44-细胞在相同顺铂和多西他赛药物浓度下显示出更高的细胞存活率.结论:流式细胞学技术能够有效地分选细胞;CD44+细胞较CD44-具有更强的放化疗抗拒性,CD44很有可能成为鼻咽癌肿瘤干细胞分子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患者免疫功能与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34例RITP患者和34名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39项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其间的差异.结果:RITP患者的CD3 HLA-DR 、CD3 CD25 等免疫活化标志上调,Th1表达升高,Th极化向Th1漂移,γδT、NKT的CD4 和CD8 亚群有相反变化,CD4 γδT与CD8 NKT升高.结论:RITP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1.
CD44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Matsumura等首先报道了CD44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他们应用PCR技术检测了34份乳腺和结肠肿瘤标本,发现正常组织和癌组织均存在CD44s的标准表达;而CD44v的表达两者则截然不同.CD44v在正常组织仅偶见低水平表达,而来源于肿瘤转移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明显高于正常组织,源于非转移性肿瘤患者的肿瘤标本,其CD44v的表达水平界于上述两者之间[1]. 因为CD44在许多组织中均有表达,许多学者正在致力于研究肿瘤和其相应的正常组织表达CD 44的异同.起源于上皮组织的肿瘤一般表达CD44v,其表达水平和正常上皮相比上调[ 2],然而,研究结果并不相同.Hudson研究发现,鳞状上皮癌细胞要比正常鳞状上皮细胞表达低,这种情况主要见于分化低的鳞状上皮癌细胞或伴有远处转移的鳞状细胞癌 [3].下面分别叙述CD44在几种不同癌组织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You Y  Xia LH  Zhang C  Liu F  Chen ZC  Zou P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4):3127-3129
目的 采用CD34+细胞体外分选技术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进行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5例NHL患者,女3例,男2例;中位年龄29岁;T细胞NHL 3例,弥漫大B细胞NHL 1例,真性组织细胞型NHL 1例;临床分期ⅡA 2例,ⅣB 3例;移植前4例处首次完全缓解,1例为部分缓解.采用Clini MACS临床型磁性细胞分离器收集CD34+和CD34-细胞组分,患者于预处理后输注分选的CD34+细胞.结果 Clini MACS体外分选可去除3.3个对数级CD34-细胞;回输CD34+细胞中位数为2.0×106/kg;CD34+回收率为52%,CD34+细胞纯度为86%;移植后白细胞恢复至>0.5×109/L和血小板>20×109/L天数(中位数)分别为12 d和19 d.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为4/5,1年生存率为4/5,估计5年生存率为75%.结论 NHL患者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后可获得迅速稳定的造血重建,体外CD34+细胞纯化富集后移植可望提高NHL患者自体移植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细胞粘附分子(CAM)的表达特点.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85例AML中CAM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CAM表达阳性率:CD54 60.0%、CD11a 52.9%、CD49e 50.6%、CD49f 49.4%、CD11b 47.1%、CD11c 29.4%和CD15 16.5%;M1、M4和M5阳性率比较高,M0、M2和M3阳性率比较低,M7不表达CAM;②CD34阳性率60.0%.结论 AML中CAM表达与CD34细胞表达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检测正常人和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中甲状腺组织HLA-DR、CD40和CD1a的表达,探讨HLA-DR、CD40和CD1a在桥本甲状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桥本甲状腺炎36例和正常对照组(甲状腺腺瘤旁正常甲状腺)10例甲状腺上皮细胞中HLA-DR、CD40和CD1a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TEC)几乎不表达HLA-DR、CD40和CD1a,而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滤泡上皮高表达HLA-DR、CD40和CD1a,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HLA-DR、CD40和CD1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外周血CD4+/CD8+与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脓毒症患者,纳入观察组,并同期选取6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血液标本、粪便标本,测定CD3+、CD4+、CD8+水平,计算CD4+/CD8+,以及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面标记物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CD3 、CD4 /CD3 、CD4 /CD3 、CD15 /CD3 、CD56 和CD16 /CD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 CD2 、CD8 /CD3 .CD28 /CD8 无显著改变(P>O.05).T2DM组空腹与口服葡萄糖后CD2 、CD3 、CD4 /CD3 、CD4 /CD8 ,CD25 /CD3 、CD28 >/CD4 、CD56 CD16 /CD3->比较进一步显著降低(P<0.05或P<0.01),CD8 /CD3 显著升高(P<0.01),CD28 /CD8 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状态、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多,使免疫细胞的活化、活性及免疫功能异常,出现特异和非特异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研究CD147分子在前列腺癌PC-3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通过RNA干扰(RNAi)技术建立稳定低表达CD147分子的前列腺癌PC-3细胞株.方法 利用脂质体2000将靶向CD147干扰质粒导入前列腺癌细胞中,干扰前列腺癌细胞中CD147分子的表达;有限稀释法获取单个细胞克隆,通过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并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分别从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进行鉴定.结果 与转染pSilencer-Scramble对照质粒比较,转染pSilencer-CD147干扰质粒明显抑制CD147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靶向CD147的干涉载体能有效沉默PC-3细胞中CD147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通过G418筛选建立出稳定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CD147的功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CD161+T细胞的频数变化,探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唐山市工人医院风湿病科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2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5岁.采用PBMCs体外活化技术,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外周血PBMCs中CD4+ CD161+T细胞的频数情况.结果 与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相,RA患者PBMCs中CD161+ CD4+T和CD161+ Thl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降低[(27.53±7.34)% vs(22.75±5.11)%,(P<0.05);(11.35±4.36)% vs(8.21±3.93)%,(P<0.05)],导致RA患者CD161+与CD161- Thl细胞的比率下降,二者差异有显著性[(0.76±0.29)% vs(0.60±0.30)%,(P<0.05)].结论 RA患者滑膜炎性反应导致外周血CD161+ CI4+T细胞及其Thl亚群与相应阴性T细胞群体的平衡紊乱,CD161+CD4+T细胞及其Th1亚群在RA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探讨TLR8激动剂CpG-A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功能的影响及Foxp3表达的调控.方法 ①MACS分离CD4+CD25+Treg及CD4+CD25-Teff并体外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pG-A处理后CD4+CD25+Treg的功能变化.②RT-PCR检测CpG-A处理后CD4+CD25+Treg细胞的TLR8及Foxp3基因的转录和表达.③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CD4+CD25+Treg细胞Foxp3蛋白表达及定位变化.结果 ①CD4+CD25+Treg和CD4+CD25-Teff共培养,加入CpG-A后CD4+CD25-Teff细胞增殖比率增高,平均荧光强度(MFI)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pG-A能够明显下调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③CpG-A处理后CD4+CD25+Treg细胞Foxp3蛋白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弱.结论 CpG-A激活TRL8信号可以逆转NSCLC患者体外培养的CD4+CD25+Treg对CD4+CD25-Teff的抑制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Foxp3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1年10月期间本院诊治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另选50例正常人(来自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于治疗前、后检测其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组治疗前、后的CD3+、CD4+、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肿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对判定临床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