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宫颈玻璃样细胞癌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婕  回允中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3,10(4):217-217,I015
例1女性,51岁。阴道不规则出血半个月。查体:宫颈上唇可见一直径4cm菜花状肿物,质硬,触之易出血,子宫双附件正常。行子宫切除术。例2女性,23岁。接触性出血3个月,2周前因宫颈菜花状肿物在外院行激光治疗。查体:宫颈上唇质硬,触之易出血,于12点处取活检。两位患者平素月经正常,均无近期妊娠及明确的HPV感染史;例1术后随访2年,未见肿瘤转移和复发;例2确诊后回原籍治疗,失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用超液态碘油选择性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方法 采用Seldingers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治疗1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将导管通过髂内动脉选择性进入子宫动脉,注入超液态碘油和明胶海绵条,阻断子宫供血。结果 血管造影可见双侧子宫动脉增粗,子宫血管走向紊乱,呈网格状,子宫呈球形增大,动脉栓塞后,血流中断,术后6个月随访,子宫体积平均缩小24.1%,76.4%患者痛经消失,23.5%明显缓解,第二个月经周期月经量恢复正常。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碘油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创伤小,临床效果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宏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2):128-128
女,19岁。因人工流产术后持续腹痛伴阴道流血1天入院。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腹肌紧张,下腹部压痛明显,轻度反跳痛,宫颈举痛。B超检查示:子宫后位.饱满,宫体与宫颈交界处见一宽约3mm的强回声光带,贯穿于子宫前壁达官腔处,宫腔内另见不规则的杂乱回声区。超声诊断:不全流产;子宫穿孔后大网膜嵌顿?遂在B超引导下行宫腔内探查术,术后将钳刮物送病理证实为大网膜组织。  相似文献   

4.
来稿摘登     
南阳地区医院马秀英、丁瑞文报道,一例30岁患者,于月经后2天行子宫碘油造影未成功,次日重作一次,以小号肛管插入宫腔注入40%碘油10毫升。术毕约10分钟病人即感胸闷呛咳,持续约一周逐渐好转。 X线表现:子宫输卵管造影第一次注入碘油,子宫收缩,造影剂溢出。次日重作第二次。子宫呈不规则状之充盈,双侧输卵管不规则增粗,宫腔周围显示斑点及网织状阴影,左侧壁显示数条扭曲的条索状阴影。24小时后盆腔可见片状游离造影剂。36小时后摄胸片,两肺野显示粟粒状阴影,两上、中肺野较密集。诊为:①子宫内膜结核;②碘油剂子宫静脉逆流并广泛性肺毛细血管栓塞。讨论脉管逆流常见原因有:①造影时间距月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例1]38岁,已婚。间歇性下腹胀痛伴血便1年余,每月1次,持续数天可自行缓解。3年前因功能性子宫出血行子宫全切除术。直肠指诊距肛缘8cm直肠前壁有一3.0cm×3.0cm扁平隆起.质硬,结节状。直肠镜检查:直肠表面粘膜轻度充血糜烂,活检报告为粘膜慢性炎症。临床诊断为直肠癌、剖腹探查见腹膜反折下方直肠前壁有一约3.0cm×3.0cm扁个硬块.色灰白,与阴道后壁有粘连,行直肠上中段切除,采用吻合器对端吻合。病理报告为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恢复顺利。[例2]39岁,已婚。反复出现肉眼血尿伴尿痛4年,加重半年,症状常出…  相似文献   

6.
胰胃吻合术是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经陕、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对残胰残胃处理的一种手术.我院对7例术后病人的观察,初步认为具有操作简便,生理机能维持较好,无1例膜层发生的优点,现将该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l!问味资料l.l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53~对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胰头部腺癌4例,胆总管下端腺癌2例,十二指肠降部腺癌1例。1.2手术方法首先行胃后壁浆肌层横行切开,胃浆肌层之上唇与残胰背侧间断续合,于胃粘膜层做一小孔,将插入主胰管的胰管置人冒腔,胃粘膜与胰管间断缝合或把胃粘膜于胰管上予以缝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对不孕症患者的比较研究。方法:月经干净后3至7天之内,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形态,侧量子宫的长径、宽径、厚径。然后,常规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共54例。结果:①在不孕症患者中,输卵管碘油造影测得平均官腔容积3.02ml,而子宫形态正常者,平均官腔容积3.86mi;异常者平均宫腔容积1.94mi,经t检验正常和异常官腔容积均值p〈0.00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②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长宽厚三径之和:54例正常妇女子宫三径之和平均数为15.43cm,不孕症患者位12.22cm,两值相比经t检验,p〈0.001,也有显著性差异。子宫畸形者,宫腔容积和子宫长宽厚三径之和明显小,输卵管阻塞和自然流产的发生率高。结论:经阴道超声对诊断子宫形态异常有很大帮助,但子宫输卵管造影更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尝试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声像特征。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3例不同时期的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例残角子宫妊娠完全破裂,盆腔内见两个子宫样回声,孕囊位于腹腔内且周边无肌层包绕。1例残角子宫妊娠不完全破裂,孕囊紧靠腹壁,部分未见明显肌层覆盖,盆腔内另见子宫声像且与宫颈相通。1例为残角子宫妊娠早孕期,与宫颈相通的正常子宫腔内未见孕囊,子宫外见孕囊,孕囊周边见肌层包绕。结论:不同时期的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虽各不相同但有共同的特征声像,盆腔内均有一个近似正常的子宫图像,与宫颈相通,孕囊与此宫腔无关联,孕囊所在宫腔与宫颈不相通。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女性,36岁。接触性出血及阴道点滴状出血伴流液1个月。外院宫颈活检示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妇检:宫颈增粗,3. 4 cm×3. 2 cm大小,中度糜烂,触诊出血。CT示宫颈增大,强化不均,宫旁结构不清。我院会诊诊断:宫颈低分化癌。完善相关检查后,患者行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宫颈前唇右侧及后唇右侧面积约1 cm×1 cm糜烂病灶,质脆,余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现将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宫颈炎误诊为宫颈癌前病变(CIN)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45岁。于2007—08-01在外院因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于2007—08—06出院,出院时因患者阴道少量出血,曾在该院检查,疑是宫颈癌,取活检2007—08~07病理:宫颈磷状上皮,中至重度非典型增生伴慢性炎症;遂嘱患者准备二次手术剔除宫颈,患者因惧怕手术,于2007—09—11来我院,入院后检查:体格检查无异常,妇检:阴道畅,黏膜充血,宫颈约3cm×3cm×2.5cm大小,宫颈表面整个充血,糜烂,多处活动性出血,  相似文献   

11.
子宫颈残端癌临床少见,本文报告我院收治的2例子宫颈残端癌,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1病例资料【例1】65岁。因下腹疼痛伴阴道不规则流血18个月入院。18个月前出现腹痛并阴道流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子宫肌瘤、左侧卵巢囊肿,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中见3 cm×2 cm大小肌瘤,剖视子宫见子宫浆膜层呈菜花状,分泌出豆渣样液体约20 m l,奇臭难闻,自诉曾做病理检查为子宫化脓性炎症。术后阴道流血停止,4个月后又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在当地医院经对症治疗后好转。近1年来阴道流血反复发作,行B超检查见阴道顶端有一6 cm×5 cm大小的混合…  相似文献   

12.
孕妇,26岁,G2P0,妊娠2271周,B超检查示:妊娠子宫呈圆球状,子宫肌层菲薄,厚约6mm,胎盘最厚处8mm,胎儿双顶径48mm,股骨长33mm,胎心率150次/min,胎动好,胎儿发育未见异常;于妊娠子宫的右下方另见一子宫回声,外形饱满,宫腔见蜕膜组织厚20mm。仅探及一个宫颈,右侧子宫与宫颈连续性较好(图1)。妊娠的子宫由于呈球状与宫颈的连续性显示欠清,其张力较大,肌壁均匀菲薄,切面呈正圆形,酷似残角子宫妊娠[1](图2)。超声诊断:双子宫畸形,左侧子宫中期妊娠(残角妊娠不除外)。孕妇于妊娠的后期间断出现腹痛,并于孕29周、孕3373周,分别住院保胎治疗。于妊娠…  相似文献   

13.
【例 1】  36岁。因“孕 42周、死胎”在当地医院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 3天无效 ,转我院。 14岁初潮 ,月经规律 ,有痛经史 ,2 5岁时足月顺产一女婴。查体 :腹部膨隆 ,张力大 ,先露头、高浮 ,内诊宫颈坚硬 ,宫口紧闭。B超示 :右肾缺如 ,宫内死胎。初步诊断 :残角子宫妊娠 ,死胎。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一如孕足月大小肿物 ,纵行切开 ,见胎囊内无羊水 ,娩出一死婴 ,体重约 3 0 0 0g ,外观发育无异常。进一步检查 ,见肿物右侧有一正常附件 ,左侧有一正常子宫及附件 ,探查残角子宫与子宫不相通 ,行残角子宫及右侧附件切除。【例 2】  38岁。孕 …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6岁。2012年6月单位体检阴道镜检查提示:外阴正常,阴道内见脓性分泌物,宫颈重度糜烂,宫颈口见坏死性赘生物伴接触性出血。超声提示:子宫先天性发育异常,考虑纵隔子宫可能;左侧子宫内早期妊娠。临床诊断: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细胞学检查:镜下见核大、深染的明显异型的鳞状细胞(图1),提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相似文献   

15.
报告残角子宫22例,认为临床分型与临床表现关系密切;Ⅰ、Ⅱ型残角子宫均可发生妊娠;B超、碘油造影等检查有助于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明确诊断后即切除残角子宫及同侧附件,对防治残角子宫妊娠宫破裂及再度发生异位妊娠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例1女性,50岁。无诱因明道少量流血伴下腹痛。妇科检查未见异常。B超发现富内膜增厚,回声强,边缘不规则。临床诊断为子宫内膜癌Ⅰ期。术前到宫,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腺癌。手术见双附件正常,子宫浆膜面光滑,未见盆腔淋巴结肿大。切除全子宫及右附件。病理检查:宫颈光滑,它体前后壁内膜增厚,呈菜花状突向宫腔,大小约为4.0cm×3.0cm×0.8cm;切面粉白色,质脆,侵及浅肌层。光镜下大部分癌组织呈实性片状,部分痛组织呈腺管状、筛状或乳头状;核异型性大,核分裂像易见;粘液分泌现象不明显。癌组织仅侵及浅肌层,于浆膜、肌层…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8岁,因取节育环后2年不孕而就诊,平素月经规律,有痛经史,呈进行性加重,来诊时月经周期21天。妇科检查:后穹隆可触及2个绿豆大小的触痛性结节,触诊子宫正常大小,右侧稍突出,中等硬度,双附件不满意。阴道超声示:子宫体大小约4.9cm×4.3cm×5.0cm.子宫内膜厚约1.0cm,宫体右侧见一大小4.4cm×4.0cm×3.6cm实性结节,结节内部见一2.3cm×2.3cm囊性区,呈密集点状回声。超声诊断:右侧附件区实性结节,考虑右侧残角子宫,  相似文献   

18.
不全纵隔子宫人流术后宫腔粘连误诊为子宫腺肌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38岁。人流术后继发性痛经 ,逐渐加重 12年 ,伴恶心 ,腹部下坠感。曾按“子宫腺肌症”治疗无效。妇科检查 :阴道通畅 ,单宫颈 ,子宫后位 ,如孕6周 ,质韧 ,压痛 (± ) ,双附件 (- )。超声检查 :子宫后位 ,大小约 5 .2cm× 6 .3cm× 3.4cm ,肌层回声欠均。横切子宫偏左见内膜回声 ,厚 1.0cm ,子宫右侧壁外突 ,内见 1.5cm× 1.3cm无回声 ,周边见环状中强回声。单个宫颈 (图 1~3) ,诊断 :①子宫增大 ;②不全纵隔子宫伴右侧宫腔积液 ?术后病理诊断 :纵隔图 1 左侧宫腔内膜厚 1 .0cm  图 2 右侧宫腔内无回声  图 3 …  相似文献   

19.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指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的先天性畸形,多伴闭锁阴道侧泌尿系畸形,以肾缺如多见。此种生殖道畸形并非罕见,占同期因生殖道畸形入院手术病例的3.7%,占先天性生殖道梗阻病例的7.4%[1]。阴道斜隔综合征临床分3型:Ⅰ型为无孔斜隔,隔后的子宫与外  相似文献   

20.
残角子宫是内生殖器官畸形的一种类型,临床上较为少见,发生扭转更为少见,妊娠期发生扭转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现将本院收治的一例妊娠5个月伴残角子宫扭转病例给予报道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