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栓与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在经阴道穿刺取卵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2013年2-4月行取卵术的387例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双氯芬酸钠栓组226例(A组)和丙泊酚复合地佐辛组161例(B组)。观察并记录两组在取卵术中的镇痛效果及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B组和A组患者取卵术中镇痛有效率分别为100.00%、99.1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8,P=0.633)。B组患者的头晕发生率、恶心发生率、呕吐发生率、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均较高,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阴道取卵术中使用双氯芬酸钠栓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妊娠无影响,使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联合丁卡因局部麻醉的复合麻醉方式在取卵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0年6月首次接受IVF-ET助孕技术行无痛取卵术的患者共200例,依据随机化原则将入选患者依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两组,试验组:丙泊酚静脉麻醉联合丁卡因局部麻醉...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静脉全麻在取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青  龙晓林  张伟良  石宇  黄玉玲 《广东医学》2005,26(10):1327-1328
目的探讨静脉推注异丙酚(丙泊酚)麻醉取卵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异丙酚静脉全麻下和哌替啶镇痛取卵术的IVF/ICSI术患者,观察异丙酚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比较她们的妊娠结局。结果异丙酚静脉麻醉效果好,副作用少,能提高获卵率。麻醉组与对照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及胚抬种植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异丙酚静脉全麻下行取卵术可减轻不孕患者的痛苦,提高获卵率,对妊娠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在无痛阴道取卵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无痛阴道取卵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静脉麻醉组,对照组为丙泊酚注射液静脉麻醉组,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m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结局的影响.结果 2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卵泡数,术后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及术毕清醒时间、呼吸抑制发生率、注射部位的疼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应用于无痛阴道取卵术起效快,苏醒时间短,呼吸抑制轻,注射痛不明显,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在无痛取卵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自愿接受取卵术的60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以单一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T_0、T_1、T_2和T_3时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_2)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追加丙泊酚用量、术后30 min VAS评分、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能够增强麻醉效果,降低手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喷他佐辛静脉麻醉用于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取卵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取卵术患者80例,年龄24-38岁,体重50-75kg,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或Ⅱ级,随机双盲分为两组:丙泊酚复合喷他佐辛组(P组)和丙泊酚复合组生理盐水(C组),每组40例。P组缓慢静脉注射喷他佐辛0.5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5ml),C组静脉注入等量生理盐水,5min后均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记录麻醉前,麻醉诱导后2min、取卵时、术毕时、苏醒时、离院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意识丧失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丙泊酚用量、术后30minVAS评分及不良反应(体动反应、恶心呕吐、眩晕、呼吸抑制)等。 结果 与麻醉前比较:麻醉诱导后2min、取卵时两组的MAP、HR、SpO2、RR均降低(P<0.05),术毕时、苏醒时、离院时两组的MAP、HR、SpO2、RR均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诱导后2min、取卵时C组MAP明显低于C组,HR明显慢于P组(P<0.05),其它各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P组苏醒时间早于C组,手术操作时间短于C组,丙泊酚用量少于C组,术后30minVAS评分低于C组,体动反应P组5例(12.5%),明显少于C组的24例(60%)(P<0.05)。 结论 丙泊酚复合喷他佐辛静脉麻醉用于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取卵术安全有效,并能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减少术中体动,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在经阴道穿刺取卵术中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我中心实施助孕患者经阴道穿刺取卵患者采用不同镇痛方法分为丙泊酚静脉麻醉组718例(A组)双氯芬栓钠栓100mg联合韩氏镇痛仪858例(B组)。观察并记录两组在取卵术中的镇痛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安全性。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取卵术中镇痛有效率为100%、99.5%,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1.025,P0.05)。A组患者术后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与B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取卵术中使用双氯芬栓那栓联合韩氏镇痛仪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静脉复合麻醉和无静脉麻醉(对照组)经阴道取卵术的体外受精/单精子卵泡浆内注射(IVF/ICSI)患者共288例,其中静脉复合麻醉组216例,对照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获卵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及出生缺陷发生率,观察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对妊娠结局是否有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获卵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及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不影响IVF-ET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蔡明  张芳  王芳 《中国医药导报》2014,(32):47-50,59
目的通过观察丙泊酚静脉全麻取卵过程中卵泡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对卵子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静脉全麻组,每组40例。于手术开始后5、10、15、20 min收集主导卵泡液测定卵泡液中IL-1β、TNF-α水平及丙泊酚浓度变化,并记录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获卵数、优胚率、受精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结果静脉全麻组患者手术开始后5、10、15、20 min卵泡液IL-1β、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全麻组患者获卵数、优胚率、受精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全麻在安全剂量范围内(20 min内丙泊酚总剂量<7 mg/kg)不影响卵泡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可安全用于IVF-ET患者取卵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喷他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取卵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治疗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取卵术患者90例(ASA I级),随机分为3组(n=30),A组:芬太尼50 μg组,B组:喷他佐辛30 mg组,C组:喷他佐辛20 mg组,分别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记录各组用药前,用药后2、4 min、术终时、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术中镇痛效应、离院时间、丙泊酚总量、术中呼吸抑制及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用药后2 min C组SpO2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苏醒时间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离院时间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术中呼吸抑制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术后恶心呕吐A组、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术后头晕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 喷他佐辛20 mg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经阴道超声取卵术麻醉中与喷他佐辛30 mg或芬太尼50 μg复合丙泊酚相比,麻醉效果相似,但呼吸抑制、苏醒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可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 比较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TUGOR)麻醉中不同滴定终点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以探索无痛取卵术麻醉时的最佳滴定麻醉方案。【方法】150例拟行无痛取卵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MOAA/S评分组(M组)、Ramsay镇静评分组(R组)及脑电双频谱指数组(B组),每组50例。3组病人于静脉注射芬太尼10 μg 1 min后开始诱导,采用丙泊酚滴定给药方式,以1 mg·kg-1·min-1速度持续静脉泵注,分别以MOAA/S评分达1分、Ramsay镇静评分达6分以及BIS值达40~ 50为诱导终点。麻醉维持阶段3组均在丙泊酚4 mg·kg-1·h-1持续静脉泵注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记录患者各时间点时平均动脉压(MB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中不良反应例数并记录操作者和患者术后对麻醉的满意度情况。记录丙泊酚诱导用药量、维持用药量及麻醉诱导时间、维持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结果】MAP的变化在诱导完毕时、进针后3 min R组较B组平稳(P < 0.05),SBP的变化诱导完毕时R组较B组平稳(P < 0.05)。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低氧血症、低血压等)无统计学差异(P> 0.05)。R组、B组操作者及患者术后满意度均高于M组(P < 0.05),而R组和B组间操作者及患者术后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 > 0.05)。3组患者丙泊酚诱导用药量、单位时间维持用药量、用药总量及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种滴定麻醉的给药方案在无痛取卵术中均可获得较满意的麻醉。相对地,以Ramsay镇静评分达6分作为滴定诱导终点应用于无痛取卵术滴定麻醉时对患者呼吸循环影响小,获得患者及操作者更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王美霞  滕依丽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1):1864-1867
目的 评价耳穴综合疗法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取卵术中及术后的镇痛效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综合疗法,比较2组患者的取卵时间、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丙泊酚用量、实验室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指标,和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组取卵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实验室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IL-6、IL-8及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但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动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眩晕、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耳穴综合疗法辅助麻醉有助于降低西药的用量,增强镇痛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炎性因子表达,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心脏术后患者并发瞻妄是否有影响.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9年8月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胸外科ICU收治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用丙泊酚镇静和不用镇静药,各取54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4例患者术后用丙泊酚镇静,其中有17例患者出现瞻妄症,另外54例患者术后未用镇静药,有2例患者出现瞻妄症.结论丙泊酚对心脏术后患者并发瞻妄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福荣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1):1378-1380
目的 总结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B超介导经阴道穿刺取卵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IVF-ET周期中100例患者行B超介导经阴道穿刺取卵术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与护理、术后护理体会并进行总结.结果 100例不孕症患者B超介导经阴道穿刺取卵术无出血、阴道壁损伤及盆腔脏器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B超介导经阴道穿刺取卵术是IVF-ET的一个重要环节.护士进行正确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2119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经阴道穿刺取卵术中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于本院生殖中心行经阴道穿刺取卵术的2119例患者,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21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好。结论:经阴道取卵术前完善的护理准备和术中熟练的护理配合,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取卵中丙泊酚的首次安全剂量.方法40例自愿接受无痛取卵的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9±6岁,体重54±9公斤,随机分成四组,A,B,C,D四组丙泊酚的首次剂量依次为1mg/kg,1.5mg/kg,2mg/kg,2.5mg/kg;观察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体动反应,呼吸暂停(呼吸间隔长于20秒);清醒时间(拔出穿刺针至患者问取卵多少的时间);术后疼痛采用VAS评分标准(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结果剂量30秒后B,C,D组患者睫毛反射均消失,而A组有8例患者需追加丙泊酚2~3毫升才能满足穿刺要求;在丙泊酚首次剂量下,B,C两组血压,心率变化轻微,B组有1例氧饱和度下降,而C组有四例氧饱和度下降,托下颌面罩吸氧纠正,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四组中,D组4例患者需面罩加压给氧,2例心率减慢,对呼吸循环抑制作用最大,较B,C组明显抑制(P▲▲<0.01).A,B,C组患者清醒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为94±35秒,90±32秒,91±34秒;D组182±42秒,与前三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VAS评分:四组患者清醒后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首次剂量1.5mg/kg复合芬太尼1 ug / kg,在取卵操作中具有安全,无痛,苏醒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膀胱损伤是B超引导下经阴道取卵术最常见的损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2年本中心出现膀胱损伤的7例患者临床资料。在取卵术中需注意进针位置,取卵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获卵,还需全面衡量获卵与出现膀胱损伤的利弊,告知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取卵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婚夫妇中有10%~15%患者有不孕症[1],行辅助生殖(IVF)助孕者日益增多。在IVF助孕中,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是必须步骤。我院采用肌注度冷丁镇痛取卵,但其效果欠佳,特别是盆腔粘连者取卵时,患者较为痛苦。因此,对于取卵术,患者有畏惧、焦虑心理,重者不能配合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门诊经阴道超声引导取卵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接受经阴道超声引导取卵术(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n=50),分别给予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记录麻醉意识消失和苏醒时间、丙泊酚维持麻醉用量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意识消失时间A组为(58.8±3.8)s,B组为(57.7±5.2)s,无显著差异(P=0.283);苏醒时间A组为(6.0±0.6)min,B组为(5.7±0.4)min,有显著差异(P<0.01)。丙泊酚维持量B组为(0.20±0.03)mg/kg,显著低于A组的(0.52±0.05)mg/kg(P<0.01)。麻醉诱导后2 min,A组MAP从(11.1±0.8)kPa降至(8.0±0.6)kPa(P<0.05),B组MAP从(10.9±0.9)kPa降至(8.3±0.7)kPa(P<0.05)。A组麻醉诱导后26例(52%)SpO2降至90%以下,显著低于B组44例(88%)(P<0.001)。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可显著减少丙泊酚的维持量,缩短苏醒时间,有利于病人恢复及早期离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丙泊酚在绝经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妇科的80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妇女单独使用丙泊酚取环,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丙泊酚取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镇痛效果、用药量、宫颈软化程度以及取器结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以及宫颈软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取器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联合丙泊酚用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取环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术中疼痛,软化宫颈,提高取器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