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督脉、肾、现代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提示可以从督脉探寻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并制定治疗方案,有研究表明从督脉论治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了给临床上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案提供新选择,从督脉论治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依据和近几年有关补(益)肾强督、温督灸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临床中治疗脊髓损伤后遗症常用以下灸法:重灸法、艾条灸法、温灸器灸法、温针灸法、隔物灸法、脐灸法、热敏灸法、"随年壮灸法"等。目前,灸法治疗脊髓损伤的取穴大部分是取任脉或者背俞穴,其针对不同的后遗症效果也不尽相同。而脊髓损伤从中医角度看属于督脉受损,是否能够将取穴集中于督脉上,如百会、风府、大椎、筋缩、至阳、命门等穴,通过不同艾灸方法作用于督脉穴位观察其对大脑的影响,从而治疗或者改善脊髓损伤后遗症,这给临床医者提供一种新方向。当前临床研究中,缺乏对灸法治疗脊髓损伤作用机理的研究,以及治疗脊髓损伤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症状、督脉的循行、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论述了从督脉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理论依据、治疗思路.发现在督脉实施灸法可有效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的僵硬、疼痛等症状,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灸法治疗产后身痛的现代临床文献经络穴位选用规律。方法:对1990至2017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符合灸法或者灸法配合其他疗法治疗产后身痛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分析,提取纳入文献信息建立灸法治疗产后身痛文献数据库,统计作者、患者一般资料、经络、穴位等信息。结果:纳入文献25篇,涉及产后身痛患者1363例,使用经络10条穴位39个。其中单独采用督脉灸的文献有9篇,其余16篇中选用经络应用频次最常见的为督脉、膀胱经、胃经、任脉,选用穴位最常见的为足三里、大椎、肾俞、命门。结论:灸法治疗产后身痛所选经络主要集中在督脉、膀胱经、胃经,穴位以足三里、大椎、肾腧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5.
分析痴呆病与髓的关系,阐述髓与督脉的广泛联系,结合督脉灸的作用部位和功效,探讨督脉灸疗法治疗痴呆病的机理,认为督脉灸是一种温养之力较强的隔药隔姜灸法,通过温熨经络、药物刺激两方面的作用,温养开通督脉,激发肾、脾、心阳气,促进阴精气血的生化,益精填髓,最终达到治疗痴呆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督脉隔姜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督脉隔姜灸法治疗患者28例.结果 痊愈14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结论 督脉隔姜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痛苦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才巳握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概况,总结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搜集1996年以来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实验研究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与结论:获得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9篇。灸法以隔盐灸和温针灸使用较多;最常用的经脉是任脉、督脉、脾经、肾经;穴位以神阙、关元、命门、隐白使用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督脉半灸法联合右归丸对肾阳虚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肾阳虚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治疗组(n=34)。对照组口服右归丸治疗,1次1丸,1日3次。治疗组在常规服用右归丸的基础上加用督脉半灸法,每半个月治疗1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红细胞计数的各项评分变化。结果:经分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对中医症状的总体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结论:督脉半灸法联合右归丸治疗肾阳虚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督脉半灸法治疗肾阳虚型卵巢功能低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针刺气海、三阴交、归来、命门、腰阳关,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治疗组采用督脉半灸法治疗,每半月治疗1次。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清激素FSH、FSH/LH和E_2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激素FSH、FSH/LH、E_2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有效降低FSH、FSH/LH,提高E_2水平(P0.05),且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脉半灸法对肾阳虚型卵巢功能低下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整激素水平,从而改善卵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针灸治疗银屑病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文章从针刺及灸法、刺血疗法、耳穴割治法、穴位埋线法、穴位注射法、火针疗法、走罐疗法等方面对银屑病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从针刺、电针、灸法、温针四方面综述近十年国内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进展。四种治疗方法的主要取穴集中于督脉、膀胱经及膀胱体表投影区上的穴位,但治疗的机制与效应不同:针刺注重经气传导,电针注重经气传导与生物电效应相结合,灸法为经气的热传导,温针集合了针刺与灸法二者的优势。故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应在明确治疗机制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从而避免取穴的主观盲目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参考文献34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益肺灸法配合西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对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属肺肾气虚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益肺灸法及西医常规治疗,中医益肺灸的部位选取从大椎到腰俞之间的督脉,在督脉上隔生姜泥用督灸粉进行艾灸;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及生活质量积分变化,进行治疗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血气分析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益肺灸法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型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灸法在调理身体和预防治疗疾病中有着积极且肯定的意义,其中,督脉灸在临床中运用中越来越广泛,特别是针对阳虚质患者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中医学强调未病先防,督脉灸作用于人体后背正中,有利于鼓舞阳气生成,从而阳生阴长,最后达到阴平阳秘而起到"治未病"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督灸半灸法干预老年男性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70例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用西药,口服非那雄胺5 mg/d、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d,晚睡前服用;治疗组用督灸半灸法,以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为主,1周治疗1次,4周为1...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探讨艾灸治未病的渊源入手,论述了"灸法自然,阳生阴长"观点指导下的"督脉伏灸"法.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及艾的功能的论述,强调"督脉伏灸"法能更好地振奋人体的阳气,为督脉伏灸法治未病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传统灸法认为燃烧艾绒对人体穴位进行热刺激和药理刺激,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用以治疗多种虚寒性疾病,近年来灸法治疗实热炎症也显现出它的优势。温和灸是最常用的施灸方法,但是目前临床使用的温和灸法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艾绒或艾条会很快燃尽,而艾灸热量有很大一部分散失,故热力不能持久和深透;二是手工操作既繁琐又浪费人力,临床医师不愿使用;三是烟灰脱落易烫伤患者,存在安全隐患。故灸法的应用及发展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中国传统督脉铺灸法的施术关键和运用特色。督脉铺灸以夏季为适宜时机,在背部督脉穴位施术,对选择灸材、药物敷置、点火燃艾、灸疮清理等每个操作步骤都有特殊要求。在临证应用中具有五大特色,一是热力叠加,重在温通;二是调节整体,兼顾局部;三是择时施治,顺应变通;四是优质选材,保障施术;五是注重调养,加强护理。督脉铺灸的施术面积广,艾炷大,时间长,火力足,温通力强,治病快捷,功效卓著,若能掌握其施术关键和运用特色,可以进一步丰富针灸治疗手段,使古老的传统灸术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简述督脉铺灸法治疗痹症的临床体会。以背部正中督脉及膀胱经第一侧线穴位施术为主,根据病证不同配合其他部位,涂擦铺灸液、铺垫生姜泥、放置药艾炷点燃施灸。施术面积广,艾炷大,时间长,火力足,具有温补督脉、强壮真元、调和阴阳、温通气血、调节脏腑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相关疾病。铺灸的特色在于热力叠加,重在温通;调节整体,兼顾局部;择时施治,顺应变通。以临床病例为说明,通过经络理论对其治病机理进行探讨,进一步对临床治疗该疾病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中医督脉脊柱段施以"隔药发泡灸法"的特殊外治方法.结果:共96例,其中优30.2%,良59.4%,差10.4%.总有效率89.6%.结论:督灸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收集近年国内灸法治疗癌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灸法治疗癌症的选穴规律,为临床上灸法治疗癌症提供选穴参考。方法:检索并收集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系统(WanFang)于2015年01月至2021年06月期间灸法治疗癌症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后用EpiData软件进行信息提取并导出到Excel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录516篇文献,包含533个处方,涉及164个穴位。7种癌症的高频选穴具有相似性,这些穴位功能上多具有扶正、补气、调理脾胃的作用;从归经上看,灸法治疗癌症选穴以任脉、督脉和膀胱经腧穴为主;从分布部位上看,腧穴多位于胸腹部和腰背部;在治疗不同系统症状的选穴上,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症状,足三里使用频次最高,呼吸系统症状肺俞穴使用频次最高,泌尿系统症状关元穴使用频次最高;高频腧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癌症施灸多选择具有助阳扶正、健脾和胃功能的腧穴,并兼顾不同癌症的临床表现进行选穴。结论:癌症施灸选穴以任脉、督脉和膀胱经背俞穴为主,所选腧穴多具有扶正、补气、调理脾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