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金基福(宣州市人民医院儿科)报道:我科自1985~1990年共收治败血症417例,其中血培养阳性203例。占住院总数2.20%。7种G(±)球菌159例(死亡16例)。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73例,表皮葡萄球菌71例,四联球菌7例,肺炎球菌3例。10种G阴性杆菌42例(死亡10例),主要为变形杆菌、沙雷氏杆菌各10例,大肠杆菌7例,伤寒杆菌8例。两种细菌同时培养阳性2例。新生儿、婴儿、幼儿、~14岁儿童均以葡萄球菌为主,其中金黄色萄葡球菌占各组病原菌总数依次为25.49%、33.33%、37.50%、52.27%。且随年龄组的增大而增大(P<0.05)。  相似文献   

2.
马廷和  王峰  周彬  蔡桂丰 《海南医学》2006,17(7):119-120
目的了解儿童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情况,有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近6年收治的33例败血症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血培养菌株和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在33例败血症中,男21例,女12例,<3月13例(39.39%),~6月6例(18.18%),~12月3例(9%),~3岁7例(21.21%),~6岁3例(9%),>6岁1例.全部病例均有发热,多合并呼吸道症状.检出革兰氏阳性菌20株,革兰氏阴性菌菌13株,细菌种类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51.51%),次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前者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耐药性几乎达100%,对万古霉素无耐药性.后者几乎对所有抗生素(包括泰能)耐药.33例治愈29例(87.87%).结论小儿败血症以男性小婴儿多见,病原菌多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因此应加强细菌病原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院1年来收治L型细菌败血症10例.其中金葡菌4例,变形杆菌3例,肺炎杆菌2例,克雷白氏杆菌1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17~63岁,平均40岁.本组病例均有发热,呈不规则热、弛张热或稽留热,热程3~40天,且经抗生素治疗后大部分有反跳现象.毒血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关细菌L型败血症的报道逐渐增多,我们对16例细菌L型败血症患者血像和骨髓像进行了观察,发现具有某些特征性改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有效线索。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本组16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12~66岁,平均31岁。经血或骨髓高渗培养而确诊,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6例,表皮葡萄球菌L型4例,大肠杆菌L型、甲型副伤寒杆菌L型、白喉杆菌L型、绿脓杆菌L型、四联球菌L型、曲霉菌L型各1例,临床以长期反复发热为其主要特征。1.2方法于血液或骨髓细菌高渗培养同时进行常规及骨髓徐片常规检查。2结果2.1血像(1)白细胞计…  相似文献   

5.
吴俊 《广州医药》2002,33(1):43-45
目的 :研究泰能与菌必治对照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 98例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分别给予泰能 (5 5例 )每次 15mg/kg,每 6h 1次 ,每天 4次 ;菌必治 (43例 )每天 5 0mg/kg ,每天 1次。于治疗第 7、10天或第 14天复查血培养。结果 :① 共培养细菌 110株 ,单一感染 86例 ,混合感染 12例。革兰氏阳性菌 79株(71 8% ) ,革兰氏阴性菌 31株 (2 8 2 % )。金黄色葡萄球菌 18株 (16 4 %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5 2株 (47 3% ) ,粪肠球菌 3株 (2 7% ) ,粪链球菌 2株 (1 8% ) ,无乳链球菌 2株 (1 8% ) ,蜡样芽胞杆菌 2株 (1 8% ) ,大肠埃希氏菌 14株 (12 7% ) ,阴沟肠杆菌 8株 (7 3% ) ,肺炎克雷伯杆菌 4株 (3 6 % ) ,黄杆菌 2株 (1 8% ) ,变形杆菌 2株 (1 8% ) ,干燥棒状杆菌 1株 (0 9% )。② 菌必治组的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 78 2 %、 78 2 %、 14 4±2 31d ;泰能组则分别为 93%、 93%、 10 5± 2 16d。两组相比P分别 <0 0 5和 0 0 1,有显著差异。结论 :① 新生儿败血症以葡萄球菌尤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② 泰能治疗敏感细菌所致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疗效显著、细菌清除率高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995年1月~2000年1月,本院收治细菌L型引起的尿路感染20例,其中女性15例,男性5例,年龄31~65岁。肾盂肾炎患者16例,前列腺炎患者3例,淋菌性尿道炎患者1例。慢性感染者8例,急性感染者12例。 2.致病菌:中段尿细菌普通培养阳性11例,阴性9例,革兰阳性(G~+)球菌6株,G~-杆菌10株。20例患者均经高渗低琼脂含血清培养证实含细菌L型26株,分离出G~+球菌18株,G~-杆菌8株。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46例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病例中败血症、原发性腹膜炎各19例,肝脏肿8例。厌氮菌培养阳性63株,其频数依次为脆弱类杆菌(39.7%)、消化球菌、真杆菌、产黑色素类杆菌等。46例中细菌混合感染占45.65%,均为多种细菌反复感染或同时感染。厌氧菌感染多系继发性的内源性感染,为医院内感染重要病原菌之一。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败血症血液中短小芽孢杆菌的鉴定及致病力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从1987年11月~1989年3月由6例婴幼儿败血症中纯培养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鉴于曾有本菌感染个例报道,而临床上通常把肠道外标本分离出炭疽芽孢杆菌,并将其以外的本菌属细菌视为污染菌而漏诊,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 (一) 病例选择 1.具有败血症体征,由血液中纯培养出本菌。2.分离菌对实验动物有致病力或患者恢复期血清抗体增高。在本课题研究同期,本院共做血培养1497份,检出细菌415株,其中短小芽孢杆菌6株。 (二) 临床资料男5例,年龄4~16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败血症的病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海南省败血症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药敏试验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2001年6月~2003年6月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207例败血症,调查其病原体及药敏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论 207例败血症患血培养共检出病原菌22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2株,占46.2%;革兰阳性球菌94株,占42.5%;真菌14株,占6.3%;革兰阳性杆菌ll株,占5、0%。G^-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较高,在100.0%~54.5%之间;G^ 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0%。结论 条件致病菌感染引起败血症较为突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引起败血症居第3位。与海南是我国南方类鼻疽病的主要疫区有关。未发现耐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的菌株。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分别是治疗G^-杆菌和G^ 球菌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正>作者对近年来收治的25例呼吸道继发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重症病人进行临床分析,报如告下。 临床资料 一、性别与年龄:25例中,男20例,女5例。年龄30~85岁,而30~39岁2例,40~49岁2例,50~59岁3例,60~69岁7例,70~79岁9例,80岁以上2例。 二、感染情况:本组病人各原发病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肺心病呼衰12例,慢支肺气肿6例,支扩合并感染2例,肺结核并感染1例,肺炎3例,肺癌并感染1例,共计25例。各原发病感染细菌种类:革兰氏阴性杆菌21例,绿脓杆菌12例,克雷白杆菌8例,沙雷氏杆菌4例,大肠杆菌4例,产气杆菌2例,抗酸杆菌1例,革兰氏阳性杆菌4例,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并存感染8例。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经细菌培养证实的老年人败血症54例,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30例(老年组),约占55.6%。与同期60岁以下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20例(对照组)对照,显示两组在致病菌入侵途径、原发疾患及临床表现、死亡原因方面均有差异。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一、年龄与性别:老年组:60~68岁21例,70~849例;男16例,女14例。对照组:6~59岁20例;男12例,女8例。二、临床表现:老年组有原发疾病者26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14例(46.7%);神志恍惚6例,昏迷、嗜睡各3例,14例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1980年1987年间经血培养证实的败血症167例。男98例,女69例。年龄6月~89岁。院内感染败血症96例(57.4%),院外感染败血症71例(41.6%)。单菌种败血症143例(85.6%),复数菌败血症24例(14.4%),全部病例均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或慢性基础性疾病。164例有明确入侵途径。起病突然。昏迷者18例,感染性休克者78例。167例败血症获致病菌191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8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99株,真菌7株,厌氧菌2株。167例中75例死亡,病死率44.9%。死因为感染性休克63例,DIC或颅内出血12例。本文对影响预后因素,致病菌变迁、治疗方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免疫低下宿主败血症1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免疫低下宿主败血症的病原谱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免疫低下宿主败血症患者的基础疾病、外周血粒细胞计数、血培养时的体温、治疗及转归.结果 160例患者中,8例发生2次败血症,3例为复数菌败血症,共检出病原体171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7株(21.6%)、革兰阳性杆菌6株(3.5%)、革兰阴性杆菌113株(66.1%)、真菌15株(8.8%).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为主,分别为17株和14株;革兰阳性杆菌以棒状杆菌属为主,有5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分别为60株、20株和15株.17株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2株,均对甲氧西林敏感(MSSA);113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有2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7株、肺炎克雷白杆菌2株和产酸克雷白杆菌1株.真菌败血症均由念珠菌属感染所致,白色念珠菌4株、非白色念珠菌11株.中性粒细胞减少者120例(75%),其中103例为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患者.70%的败血症患者出现高热.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广谱抗生素治疗,58.8%的患者同时采取了抗真菌治疗.死亡20例,19例因病情恶化而放弃治疗,治愈好转率为75.6%.结论 免疫低下宿主败血症中,细菌感染是首要病因,真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粒缺是败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高热是其重要体征.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111例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的血培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1例败血症中,革兰阳性球菌108例占97%,革兰阴性杆菌3例占3%。革兰阳性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46株占42%,对青霉素及耐酶青霉索的耐药性近50%;肠球菌15株占14%,对各种抗生索均有较高耐药性。其他依次为头状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结论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细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中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及肠球菌,肠球菌的比例及耐药性均有增多趋势。全面了解和掌握细菌种类和耐药性变化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科抗感染治疗的质量,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细菌变异耐药菌株增多。为提高败血症血培养阳性率,自1991年1月至1994年12月,我们通过L菌培养,结合临床诊断细菌型败血症45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男39例,女6例,男:女=6.5:1。年龄:新生儿15例,~1岁19例,~3岁4例,~6岁3例,~14岁4例。3岁以内婴幼儿占84.4%。病  相似文献   

16.
龙即头孢噻肟钠,是第二代头孢菌素.我科自1999-07~2000-02使用凯帝龙治疗下呼吸道感染37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7例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分布为21~83岁,平均53.2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继发感染15例,慢性肺心病继发感染5例,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7例,急性细菌性肺炎6例,急性肺脓肿1例,肺癌及其他疾病(包括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3例.本组37例病人中共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大肠杆菌5株,肺炎克雷白杆菌3株,变形杆菌2株,绿脓杆菌1株,阴沟杆菌1株.  相似文献   

17.
提高对不动杆菌败血症的认识。方法对经血细菌纯培养阳性证实的不动杆菌败血症52例进行分析。结果①男32例,女20例,年龄2d~65岁,其中3岁以下婴儿12例(2307%,包括新生儿7例)。②32例(6153%)院内感染,继发于严重基础病;20例(3847%)院外原发感染,其中60%(12/20)合并呼吸道感染。③50例(9615%)有发热,12例(2307%)有中毒性休克。④WBC(24~418)×109·L-1,>100×109·L-1者32例,中性>075者30例。⑤醋酸钙不动杆菌47例,洛菲不动杆菌5例。⑥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高达75%。⑦37例(7115%)治愈出院,6例(1153%)死于败血症和原发症。结论不动杆菌败血症是近几年来突出的少见严重院内感染,细菌多重耐药,病原治疗是一难题,应高度引起人们注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培养阳性的菌谱演变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40例患儿均作血培养,无菌采取血液标本5ml,选用牛肉浸液培养基,每天观察,有细菌生长即取培养物涂片革兰染色,显微镜镜检,再选择血平板转种作药敏试验。结果40例培养阳性患儿,表皮葡萄球菌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肠球菌3株,克雷伯杆菌4株,大肠杆菌6株,铜绿假单孢菌2株,经治疗40例患儿均痊愈或好转。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经彻底治疗可痊愈。  相似文献   

19.
细菌L型是细菌因变异而致细胞壁缺陷型,它的致病性目前尚有争论,但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献已有报道。本文收集14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14例均为我病区1988~1989年发热原因不明、血培养L型细菌阳性的住院病人。男6例,女8例,年龄14~67岁。发热37.8℃~40.5℃。肝大右肋下1 cm 1例,淋巴结肿大1例。均无皮肤淤点及关节肿痛。WBC4.0~9.6×10~9/L12例,10.0~10.8×10~9/L 2例.中性粒细胞0.43~0.6911例,杆状0.1~0.3912例。L型细菌培养需7~16天。培养结果:表皮葡萄菌L型5例,微球菌L型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2例,棒状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四联球菌L型各1例。普通细菌培养均阴性。8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1981年6月至1983年5月我院对成人急性细菌性腹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并首次报道1983年3月开展亲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分离工作以来所发现的5例亲水气单胞菌肠炎。2097例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接种SS或(与)麦康凯培养基,分离得痢疾杆菌373株(检出率为17.79%),其中福氏菌206株。检获沙门菌16株,其中鼠伤寒沙门菌11株。此外,检得伤寒杆菌1株,副伤寒丙杆菌2株,绿脓杆菌3株,变形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和溶藻弧菌各1株。对824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