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心病病人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病人12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粥样硬化程度.结果 病人病变冠状动脉支数分组间,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和斑块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相关(r=0.73),与颈动脉斑块积分相关(r=0.67).冠状动脉造影积分与IMT相关(r=0.69),与颈动脉斑块积分相关(r=0.68).结论 冠心病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颈动脉病变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3 536例行颈动脉高频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行分析。结果 1 359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发生率(84.9%)和斑块发生率(63.6%)均比非脑梗死者高(P<0.05),其中不同类型斑块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硬斑(54.8%)、软斑(21.1%)、纤维斑(16.1%)和溃疡斑(8.0%)。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有密切的联系。高频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判断内膜病变情况,斑块形成部位和形态类型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对脑梗死发生的预测及临床早期干预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已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5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无冠心病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和斑块发生率。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IMT和斑块发生率均增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对可疑冠心病患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 对15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同时作颈动脉超声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将病人分为冠心病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及对照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发生率增加。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早期预测和治疗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c)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112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c,同时检测肱动脉FMD,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79例与对照组33例,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FMD及IMT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FMD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362,P<0.01),IMTc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296,P<0.01)。结论联合应用无创高分辨率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c及FMD可间接反映冠心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而且方法简单、无创,为早期诊断冠心病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超声检查205例冠心病(冠心病组)和41例风湿性心脏病或其它体检患者(非冠心病组)的颈动脉,测量血管的直径、内-中膜的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血流的速度等参数,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以及非冠心病患者的关系.结果:确诊冠心病的患者205例中颈动脉超声有病变者195例,占 95.12%.其中冠状动脉三支病变者97例中颈动脉有病变者96例,达98.97%.41例非冠心病患者中颈动脉有病变者 11例,占26.83%,颈动脉无病变者30例,占73.17%.结论:冠心病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颈动脉超声诊断技术对诊断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应用颈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同期检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 125例患者40例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中16例患者经超声检查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4例患者诊断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平均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P<0.05),并且随着平均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率升高.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之间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对73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结果不同支数冠状动脉病变者之间比较,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和斑块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01、P<0.005、P<0.0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颈动脉斑块积分有明显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1和0.68(P<0.001).冠状动脉造影积分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积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69和0.66(P<0.001).结论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显著的正相相关性,这类患者通过了解颈动脉病变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91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及175例正常对照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依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与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比较各组间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程度;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冠心病各组在左侧内膜-中膜厚度、斑块发生率和狭窄率上存在差并(P<0.05),而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也越重.以颈动脉斑块分级计分大于1、2和3分为标准预测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分别是68.5%、73.2%和74.6%.结论以上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价值的预测因素,通过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分析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总结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2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 及相关危险因素;根据颈动脉...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84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发现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AS)等级积分、Crouse积分和斑块数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和P<0.001),冠脉单支和多支病变组与非冠心病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亦有明显差异(<0.001和P<0.0001);冠脉造影积分和冠脉病变支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等级积分、Crouse积分和斑块数均呈显著的正相关。颈动脉超声的敏感性为86.4%,特异性为64.0%,总的诊断符合率为79.8%。结论: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病理分型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301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及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再分为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3个亚组。测量颈总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厚度,计算斑块积分及粥样斑块发生率。结果:(1)冠心病组IMT,斑块积分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斑块积分及IMT增加,亚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以IMT>0.85mm和(或)出现粥样斑块预测冠心病,特异性75.3%,敏感性84.6%,阳性预测率88.4%。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其超声表现特点.方法 对96例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进行了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96例脑梗死患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73例,检出率76.0%.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脑梗死患者常伴有颈动脉软斑、溃疡斑的存在.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有密切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判断斑块类型,同时判断斑块部位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对脑梗死发生的预测及临床早期干预有者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301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及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再分为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3个亚组。测量颈总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厚度,计算斑块积分及粥样斑块发生率。结果(1)冠心病组IMT,斑决积分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斑块积分及IMT增加,亚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以IMT>0.85mm和(或)出现粥样斑块预测冠心病,特异性75.3%,敏感性84.6%,阳性预测率88.4%。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冠心痛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对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价值,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Gensini评分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rouse积分的相关性,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防治提供简单易行的检测依据。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心血管内科诊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114例,根据CAG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非冠心病组(n=40)与冠心病组(n=74),再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冠心病组分为三个亚组,比较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的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探讨Gensini评分与Crouse积分的关系;评估颈动脉超声诊断冠心病临床价值。结果冠心病组的IMT较非冠心病组显著增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三个亚组(单支病变亚组、两支病变亚组、三支病变亚组)的IMT分别为(0.94±0.15)mm、(1.17±0.17)mm、(1.21±0.23)mm;非冠心病组Crouse积分为(1.11±0.75)分,Gensini积分为(0.0±0.0)分;冠心病组Crouse积分为(5.14±3.41)分,Gensini积分为(22.2±11.02)分,冠心病组上述指标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rouse积分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354,P=0.001);诊断实验四格表显示颈动脉超声诊断冠心病的诊断符合率为86.0%。结论利用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指标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具有可实践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因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胸痛待查而入院的病人6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造影前后1周内对上述病人行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和正常组(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所测得的颈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斑块发生率.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IMT和斑块发生率随之增高.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关系密切,颈动脉超声的检查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测定,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对91例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与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单支病变组患者的颈动脉IMT为(1.09±0.22)mm,斑块检出率70.8%;多支病变组患者的颈动脉IMT为(1.23±0.18)mm,斑块检出率7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IMT(0.72±0.13)mm,斑块检出率24.0%(P<0.05).多支病变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之间关系密切,颈动脉IMT可作为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本文通过对60例因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胸痛待查而入院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造影前后一周内对上述患者行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和正常组(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所测得的颈动脉血管后壁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IMT值和斑块发生率随之增高。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之间关系密切,较早行颈动脉超声的检查可以预测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B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6例患者分成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和B超检测颈动脉变化.结果超声检出颈动脉斑块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7.75%;特异性为70.27%;阳性预测值为79.63%;阴性预测值为81.25%.颈动脉内膜中层最大值(IMTm)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积分相关分析成显著正相关(r=0.42,P<0.01).结论B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及无创性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筛选冠心病高危人群中的价值.方法 将101例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血脂检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形成情况,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①冠心病组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对照组[(2.26±1.55)Vs(1.73±0.94) mmol/L,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1.65±0.54)vs(1.94±0.46) mmoL/L,P <0.05].②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率(71.1%)和斑块形成率(43.4%)增高,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甘油三酯增高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利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对冠心病的高危人群进行筛选,并且该无创技术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相结合可提高对冠心病的预诊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