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价3种近视筛查方案筛查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真实值、预测值,为有效筛查近视提供最佳方案.方法 在江苏省12个县(市、区)共选取36所中小学,对其中7 441名一至十二年级中小学生进行眼科体检,包括远视力检查裸眼远视力<5.0(方案A)、非睫状肌麻痹下计算机验光等效球镜值(SE) <-0.5 D(方案B)以及两者的结合(方案C),以睫状肌麻痹验光数据为金标准,使用ROC曲线下面积及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方案C的ROC曲线下面积最为接近1,为0.91;95%CI=0.90~ 0.92,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4%,89.5%,0.82,91.1%,91.3%,90.8%,但此指标小学低年级均较低.七至十二年级学生方案A筛查的视力不良率与近视诊断率最为接近.结论 裸眼远视力<5.0且非睫状肌麻痹计算机验光等效球镜值(SE) <-0.5 D可作为中小学生近视筛查方案;在无计算机验光的条件下,中学生可考虑裸眼远视力<5.0代替近视率;小学生群体建议使用睫状肌麻痹后验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3~18岁屈光相对安全范围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分布,为研制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的生长曲线和参考值范围、制定视力异常转诊界值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9 146名3~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裸眼视力、散瞳验光、裂隙灯等眼科检查,采用LMS法拟合屈光相对安全范围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的百分位数和生长曲线,同时分析各年龄组裸眼视力筛查屈光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及不同界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果  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呈偏态分布,中位数为4.8。其中屈光相对安全范围儿童青少年4 675名,裸眼视力中位数为4.9。LMS拟合曲线显示,裸眼视力在低年龄段随年龄增长而提高,6~10岁时逐渐稳定至最佳水平。P50在3~4岁为4.8,5~8岁为4.9,≥9岁均为5.0。裸眼视力预测屈光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随年龄的增加而提高,3岁时仅为0.55(95%CI=0.50~0.61),12~18岁时最高[0.95(95%CI=0.94~0.96)]。3~6岁以P25为转诊界值时约登指数最高,7岁及以上以P10为界值时约登指数最高。随着界值的增加,灵敏度提高,特异度降低。  结论  裸眼视力随年龄增长先提升,6~10岁后逐渐稳定至视力最佳水平。年龄越大,裸眼视力指标筛查屈光异常的效果越好。建议根据年龄设置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异常转诊界值,各年龄段可根据筛查目的选择P25~P75为转诊界值。  相似文献   

3.
黄攀 《现代养生》2024,(5):326-328
目的 探讨眼轴长度(axiallength,AL)/角膜曲率半径(cornealcurvatureradius,CCR)与青少年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3月,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首次就诊的7~12岁疑似屈光度不良青少年100名(200只眼睛),进行AL、CCR检查,双眼睫状肌肉瘫痪后验光术,并进行等效角膜镜片度数测定。结果 100名被试者中,95名(95.0%)发现有屈光度异常,其中9~10岁89名(89.0%)。各屈光度组眼压及压强/CCR比较,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近视、中度远视者的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度数与AL、AL/CCR存在着相关性,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大。ROC曲线结果显示,AL/CCR诊断近视的曲线下面积0.954(95%CI:0.944~0.965),AL诊断近视的曲线下面积0.863(95%CI:0.823~0.975)。用AL/CCR对近视进行诊断,其灵敏度0.88(漏诊率0.12),特异度0.93(误诊率0.07),并且Kappa=0.78(>0.75),表明AL/CCR的...  相似文献   

4.
分析屈光不正与屈光要素的相关关系,探索以屈光要素测量值对儿童青少年屈光状态进行预测分析,为有效改善儿童青少年视力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武汉市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进行视力检查的7~12岁儿童青少年共3 697例(7 394眼),对其作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的测量.结果 7~12岁儿童屈光不正以轻度近视和远视为主,其中近视眼的患病率为37.80%,远视眼的患病率为26.06%.不同屈光组被试眼轴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组眼轴较短,近视组眼轴较长.不同屈光组被试角膜曲率和眼轴/角膜曲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其他变量时,眼轴每变化1个单位,静态屈光度增加10.01个单位.结论 眼轴/角膜曲率半径与屈光状态存在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评估群体屈光状态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体质指数(BMI)预测高血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探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预测江西县区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于2013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江西省县区5 260名11~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的测量,分析儿童青少年BMI与血压的关系,绘制ROC曲线,观察曲线下面积,计算超重、肥胖界值点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BMI预测高血压ROC曲线下面积男、女生(0.590、0.563)均0.5(P=0.000);男、女生超重点和肥胖点的灵敏度(0.206、0.081;0.078、0.018)均低于ROC曲线上的理想界值点(0.551、0.433);而男、女生超重点及肥胖点的特异度(0.903、0.951;0.977、0.994)均高于ROC曲线上的理想界值点(0.592、0.668)。结论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预测江西县区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陈宁  杨波  王锐  雷锋  杜晓娟  冯波 《中国公共卫生》2001,17(12):1125-1126
目的:为学生群体防治近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中等水平的中小学校学生,单眼裸眼视力低于5.0者为视力不良,常规测定裸眼视力、;针孔视力、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结果:视力不良学生随年龄增长,裸眼平均视力下降,眼轴长度增加,针孔视力,角膜曲率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视力不良与视力正常学生的针孔视力及轴长度在10岁以后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青少年近视是一个渐进,累加,不可逆的过程,防治近视应在10岁前开始。  相似文献   

7.
探讨3~12岁儿童屈光发育特点,分析屈光状态与屈光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重庆某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3~12岁儿童600例(1 20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及光学生物测量仪获得其屈光度、眼轴长度(AL)、水平角膜屈光力(K1)、垂直角膜屈光力(K2)、前房深度值(ACD),并计算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比值(AL/CR),分析年龄、屈光度与各屈光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 3~6岁组远视发生率最高(73.13%),7~9岁组次之(48.89%),10~12岁组最低(15.00%),不同年龄组远视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329,P<0.05)。10~12岁组近视发生率最高(69.72%),7~9岁组次之(34.44%),3~6岁组最低(6.67%),不同年龄组近视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991,P<0.05)。 研究对象等效球径(SE),K2数值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小,而K1、AL、ACD和AL/CR数值则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近视的界值是AL/CR为3。不同年龄组SE、K1、AL、ACD和AL/CR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屈光度组的SE、K1、K2、AL、ACD和AL/C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1,K2及ACD与SE呈中度负相关(r=-0.525、-0.458、-0.604;P<0.05),而AL、AL/CR与SE呈高度负相关(r=-0.802、-0.847;P<0.05)。结论 3~12岁儿童的屈光状态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生变化,总的发展趋势为远视-正视-近视。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是影响屈光状态的主要因素。AL/CR>3可作为正视向近视发展的高危指标,而7~9岁可认为是学龄儿童由正视向近视化发展的活跃期。  相似文献   

8.
比较中国中小学生近视筛查方法,为制定中小学生近视筛查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从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18所中小学校选取1 620名一到八年级学生,将各年级学生分为3组,分别参加3种近视筛查:串镜组(裸眼远视力+串镜检查)、计算机验光组和雾视组.将散瞳后检影验光法设为金标准,使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等指标,比较上述3组近视筛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 灵敏度在串镜法、计算机验光法和雾视法中分别为91.9%,83.6%和84.4%,特异度在3种方法中分别为83.6%,98.2%和99.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2.6%,97.5%和98.7%,约登指数分别为0.76,0.82和0.83.3种筛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不同年级组间不一致.结论 串镜法、计算机验光法和雾视法用于筛查中小学生近视均安全可靠,串镜法快速可靠,适用于一般学校和儿童卫生保健部门筛查使用;计算机验光法和雾视法结果更为准确,适合有条件的学校卫生机构用于近视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远视力联合小瞳计算机验光法在儿童近视筛查中的可行性,以便为大规模儿童近视筛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城区某重点小学三年级6个班228名学生,按照知情同意原则,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和TOPCON-KR8800计算机自动验光仪散瞳前后屈光状态检查。结果共174名学生348只眼完成全部检查。裸眼视力5.0有229只眼(65.8%);散瞳后近视(SE≤-0.50D)有112只眼(32.2%);小瞳计算机验光等效球镜度数(SE)较散瞳后验光SE向近视方向增大(0.54±0.46)D,散光度数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视力筛查近视最佳界值为4.9,Youden指数为0.66;小瞳计算机验光(SE)筛查近视最佳界值为-0.50D,Youden指数为0.78;远视力联合小瞳计算机验光法筛查近视最佳界值为裸眼视力5.0且小瞳SE-0.50D,Youden指数为0.83。结论远视力联合小瞳计算机验光法在8岁儿童近视筛查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体质指数预测偏高血压中曲线分析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体质指数(BMI)预测偏高血压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观察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分类标准超重、肥胖界值点预测偏高血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随机抽选1850名14~16岁北京中学生,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按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分类标准,观察各组血压分布,绘制ROC曲线,观察曲线下面积,计算超重、肥胖界值点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BMI预测偏高血压ROC曲线下面积均〉0.5(男0.789;女0.680。P〈0.001)。超重界值点比肥胖有更高灵敏度,而肥胖的界值点具有良好的特异度。结论 BMI预测偏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且男生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1.
葛丽花  李延江 《中国校医》2019,33(4):309-310
目的 研究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控制的疗效。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22日—2017年8月22日于某医院就诊的近视患者96例,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佩戴框架眼镜)和观察组(佩戴角膜塑形镜)各48例。将2组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近视患者治疗后的裸眼视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均比对照组小(P<0.05)。 结论 佩戴角膜塑形镜可对近视加深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体成分体脂百分比(BFP)与体重指数(BMI)筛查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的一致性,探讨体成分对学龄儿童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筛查效能。方法 以2020年3—9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门诊就诊的7~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体成分,评价BFP与BMI筛查儿童超重肥胖的一致性,采用ROC曲线分析体成分指标判断血脂异常、NAFL的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各最佳截断值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 BMI判断为正常的儿童中有20.11%的儿童被BFP判断为超重肥胖,BFP判断为正常的儿童中有4.98%的儿童被BMI判断为超重肥胖,Kappa值为0.867;体脂肪量(BF)筛查血脂异常的AUC为0.659(P<0.05),最佳截断值为9.85 kg时,灵敏度为0.767,特异度为0.521;内脏脂肪面积(VFA)筛查NAFL的AUC为0.851(P<0.05),最佳截断值为86.50 cm2时,灵敏度为0.781,特异度为0.778。结论 体成分BFP与BMI筛查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有高度一致性;体成分对学龄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筛查效能,对血脂异常的筛查效能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常见的儿童肥胖筛查指标评价效果,为更准确的选择儿童肥胖筛查指标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规定的方法进行身体指标测量,用ROC曲线法比较常见的儿童肥胖筛查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采用常见指标筛查儿童超重/肥胖和单独筛查肥胖时,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0.8,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其中腰高比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在筛查超重肥胖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达到0.975,0.958.结论 腰高比、皮褶厚度和维尔维克指数对儿童肥胖的筛查效果更好,应加强对这些指标的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筛查性近视、非睫状肌麻痹客观验光近视以及睫状肌麻痹客观验光近视3种方法界定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及其一致性,为探讨不同界定方法一致性的影响因素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0年9月山东省一项基于学校的横断面研究中7所学校3 868名6~17岁的儿童青少年,分析筛查性近视、非睫状肌麻痹客观验光近视以及睫状肌麻痹客观验光近视在不同年龄和总体儿童青少年中的检出率,以睫状肌麻痹后等效球镜≤-0.50 D为近视金标准,采取Kappa检验和ROC曲线下面积对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 儿童青少年睫状肌麻痹客观验光近视率和筛查性近视率分别为36.7%和38.3%。非睫状肌麻痹客观验光近视率为62.4%,且该方法测试的小学和初中的近视率高于筛查性和睫状肌麻痹客观验光。3 868名受试者中,筛查性近视、非睫状肌麻痹客观验光近视与近视金标准结果一致的人数分别有3 628(93.8%)和2 862名(74.0%),受试者与近视金标准结果一致,Kappa值分别为0.87和0.5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95%CI=0.93~0.95)和0.79(95%CI=0.78~0.81);与其他亚组相比,8~1...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生3种近视筛查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中小学生3种近视筛查方法 比较,提出适宜的近视筛检方法 ,为中小学生近视监测和干预效果评估服务.方法 选择上海市虹口区3所学校的中小学生,发放知情同意书,由家长带领孩子到上海市和平眼科医院用3种视力筛查方法 检查视力情况.结果 共有395名学生进行了全部检查.左眼与右眼的度数呈高度相关,裸眼视力筛查视力不良率为48.7%,小瞳检影近视率为49.4%,散瞳检影近视率为35.7%.小瞳检影的灵敏度为97.2%,阳性预测值为70.3%;裸眼视力筛查的灵敏度为95.0%,阳性预测值为68.2%.结论 在无散瞳验光条件下,学生群体近视筛查可以考虑小瞳检影法和插片验光法相结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6.
戴寅妍  沈斌  蔡蔚  朱剑锋  夏庆华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482-1483,1487
目的 了解长宁区视力不良小学生屈光状态及眼球生物测量相关指标,为学龄儿童近视防治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长宁区8所小学5937名学生进行远视力检查,以任意一眼裸眼视力<5.0者为调查对象,再作屈光度数、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的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视力不良小学生屈光类型以近视为主,且呈进行性发展.不同屈光组别、不同性别之间眼轴及角膜曲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屈光度(y)与眼轴长度(x1)、角膜曲率(x2)间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 =55.622-1.334x1-0.585 x2(R=0.777).结论 眼轴长度是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学龄儿童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屈光筛查对早期发现、及时防治屈光不正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人乳头瘤病毒快速检测技术(care HPV)与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组合的3种宫颈癌筛查方案的效果.方法:对新疆巴楚县5 045例维吾尔族妇女行TCT、care HPV检测,其中675例妇女行阴道镜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比较模拟组合3种人乳头瘤病毒(HPV)与TCT联合方案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ROC曲线下面积.结果:第1种筛查方案:TCT和HPV并联检测方法灵敏度为92.86% (143/154),特异度为33.01% (172/521),阳性预测值为29.07%,阴性预测值为93.99%.TCT和HPV串联检测方法灵敏度为57.79% (89/154),特异度为94.82% (494/521),阳性预测值为76.72%,阴性预测值为88.37%.虽然TCT和HPV并联检测的灵敏度高于串联实验,但串联实验ROC曲线下面积(0.763)大于并联(0.629).第2种筛查方案:灵敏度为88.12% (89/101),特异度为65.38% (51/78),阳性预测值为76.72%,阴性预测值为80.95%,ROC面积为0.768.第3种筛查方案:灵敏度为67.94% (89/131),特异度为90.94% (271/298),阳性预测值为76.72%,阴性预测值为86.58%,ROC面积为0.794.根据ROC曲线下面积,总体来说第2种、第3种的筛查方案(即分流的筛查方案)优于第1种方案(即TCT与HPV同时检测).虽然TCT初筛HPV分流方案的灵敏度高于HPV初筛TCT分流方案,但ROC曲线下面积(0.768)低于HPV初筛TCT分流方案的ROC曲线下面积(0.794).结论:HPV初筛TCT分流的筛查方案对于宫颈癌的筛查最有价值,可作为宫颈癌筛查方案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6~18岁儿童眼部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为儿童近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选择上海市宝山区中小学学生进行视力检查,收集学生的性别、年龄、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等资料,分析学生眼睛等效球镜、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检查3 132人6 264眼,正常视力1 049人,占33.49%;近视1 748例,占55.81%;远视335例,占10.70%。等效球镜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641,P0.001),等效球镜与角膜曲率呈较弱的负相关(r=-0.132,P0.001),角膜曲率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410,P0.001)。结论宝山区6~18岁儿童近视比例较高,屈光度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衰竭不同实验室诊断指标的价值.方法 76例危重症患儿,合并胃肠功能衰竭48例,测定其血浆D-乳酸、血清及尿液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浓度,筛选出对胃肠功能衰竭诊断有价值的指标,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 血浆D-乳酸浓度≥9.63 mg/L,诊断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的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70.9%,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血清IFABP浓度≥0.129μg/L,诊断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的灵敏度为65.2%,特异度为63.8%,ROC曲线下面积为0.744;尿液IFABP浓度≥0.330μg/L,诊断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的灵敏度为78.3%,特异度为72.3%,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血清及尿液IFABP浓度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乳酸浓度与血清IFABP浓度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乳酸、血清及尿液IFABP对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衰竭有诊断价值,但血浆D-乳酸、尿液IFABP可能更适合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近视眼发病率在我国有显著增加的趋势。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必须重视保护青少年的视力。一、近视眼种类及原因近视眼可分为两大类:轴性近视及功能性近视。 (一) 轴性近视此类患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配镜以矫正视力。 1.真性近视特征为器质性眼轴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