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天津市医疗机构丙肝病例诊断与报告现状, 为提高丙肝疫情监测能力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天津市二级及以上所有具有抗-HCV检测能力的79家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每家机构按30%的比例随机抽取抗-HCV检测阳性的住院病例共1 232例,通过查阅医疗机构门诊日志、病案室登记及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对丙肝报告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天津市被调查医疗机构仅27.85%的医院具有HCV RNA检测能力,抗-HCV阳性报告率为36.28%,HCV-RNA阳性报告率为62.13%,三级医院指标阳性报告率明显高于二级医院;丙肝误诊率为4.30%,临床诊断病例漏诊率为70.90%,三级医院误诊率及漏诊率均明显低于二级医院;报告病例诊断分类正确率为66.67%,急慢性分类正确率为99.50%,三级医院的报告病例诊断分类率和急慢性分类正确率均高于二级医院。结论 目前天津市医疗机构丙肝病例诊断和报告质量较低,医疗机构需提高丙肝病例报告质量,为政府丙肝防治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武汉市HIV/AIDS病人合并乙肝、丙肝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在2010 - 2018年武汉市报告的确证HIV/AIDS病人中,选取其一般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HBsAg、AntiHCV检测结果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2010 - 2018年武汉市共报告HIV/AIDS病人5 128人,男4 630人(90.3%),女498人(9.7%)。年龄范围14~89岁,年龄中位数33(25~48)岁。其中,HBsAg阳性率为9.4%(443人),AntiHCV阳性率为3.3%(152人),合并HIV、HBV、HCV三重感染率为0.3%(12人)。在HIV/AIDS病人中,本省人群感染乙肝的可能性是本市人群的1.317倍,已婚/同居以及离异/分居/丧偶者感染乙肝的可能性分别是未婚者的2.044、1.892倍(P<0.05)。与2018年相比,2011 - 2013以及2015年报告的HIV/AIDS病人感染丙肝的可能性更高,经输血和静脉吸毒途径感染的HIV/AIDS病人感染丙肝的可能性分别是经性行为传播者的18.942倍、63.537倍(P<0.05)。结论 武汉市HIV/AIDS病人合并乙肝、丙肝感染情况不容忽视,其感染乙肝、丙肝的相关因素并不相同,需积极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雅安市医疗机构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现状,发现存在问题,为提高雅安市丙肝病例报告质量、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行动提供数据基础。方法 抽取雅安市八个县区丙肝病例报告数居前五位的医疗机构,依据丙肝诊断标准(WS213-2018),核查2020-07-01/2021-06-30报告到中国疾病预防信息系统的所有丙肝病例,对丙肝确诊病例报告正确率、临床诊断病例报告正确率、新报告丙肝患者的核酸检测率、HCV RNA阳性者报告率、HCV RNA阳性者报告正确率以及重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21年,雅安市丙肝病例报告正确率为56.94%,确诊病例报告正确率为61.97%,临床诊断病例报告正确率为54.48%;新报告丙肝患者的核酸检测率23.15%,HCV RNA阳性者报告率为100.00%,HCV RNA阳性病例报告正确率为88.00%;市级医疗机构丙肝病例报告正确率及新报告丙肝病例核酸检测率均高于县级医疗机构(χ2=13.258,P<0.05)、(χ2=63.317,P<0.05);全市丙肝病例五年重报率为9.16%。结论 雅安市丙肝...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河北省部分医疗机构丙肝实验室检测能力及病例报告存在的问题,提高数据质量。方法 对河北省内部分医疗机构丙肝实验室检测能力进行调查,收集该机构2020年第二季度的丙肝病例资料,与现行报告标准进行核对,评价丙肝病例报告情况。结果 共调查158家医院,具备丙肝抗体检测能力的医院占100.0%,具备丙肝核酸检测能力的医院占22.2%,委托外单位开展核酸检测的医院占63.3%,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病例正确率为30.0%,小于1.5岁儿童病例正确率为0.0%,确诊病例正确率为62.5%,不同级别医院确诊病例报告正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医疗机构上报的正确率最高,与外送进行检测及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医疗机构HCV-RNA阳性病例网络上报率均为100.0%,正确率为95.8%,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8.6%的HCV-RNA阳性病例及时网报,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院及时率高于需要外送标本的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安徽省丙肝病例报告的质量,为提高丙肝报告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丙肝病例报告数较多的不同等级医院,对选中医院2014年第1季度丙肝住院病例进行核查。结果 共抽取6市3县的19家医院进行核查,其中省级医院5家,市级医院10家,县(区)级医院4家。核查的662例丙肝住院病例中,150例漏报,总漏报率为22.66%,其中省级医院漏报率20.13%,市级医院23.54%,县(区)级医院2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4,P=0.679)。通过对上报至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512例丙肝住院病例进行诊断分类核查发现,诊断分类误报率为39.26%,急慢性分类误报率为65.23%,其中省级医院和市级医院丙肝诊断分类误报率均明显低于县(区)级医院(均有P<0.05),省级医院丙肝急慢性分类误报率明显低于市级医院和县(区)级医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目前安徽省各级医院丙肝报告质量普遍较差,丙肝漏报率和诊断分类误报率均较高,尤其是丙肝急慢性分类。建议加强对医务人员丙肝诊断报告标准的培训,规范丙肝报告要求,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市医院侵入性治疗患者丙型肝炎的感染状况。为制定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2010年)》和《全国丙肝检测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对聊城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就诊者作为医院侵入性治疗国家级艾滋病(丙肝)哨点的监测对象400例,采集血液5ml,利用ELISA试剂盒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HCV抗体阳性者问卷调查流行病学分析。[结果]400例医院侵入性治疗患者共检出HCV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为1.50%。其中2例经性传播,4例经血液/体液传播。[结论]医院侵入性治疗人群丙肝感染病例主要是经性和血液途径传播。应加强丙肝防治知识宣传,加大高危人群检测,实现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05—2020年盐城市丙肝病例报告资料,总结丙肝流行特征,为盐城市丙肝防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各年度丙肝报告病例和人口学资料,采用Excel 2016软件汇总并作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JRP)4.9.0.0软件对丙肝年发病率进行趋势检验,采用SPSS 25.0软件和ArcGIS 10.6软件对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20年盐城市累计报告丙肝病例2 555例,年报告发病率整体呈平缓增长趋势,最低为2005年的0.42/10万,最高为2019年的5.84/10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为14.5% (95% CI: 11.5%~17.6%),P<0.01。除2019年外,其余各年丙肝疫情呈散发状态,无明显季节特征。报告病例数位居前三位的地区是亭湖区、滨海县以及东台市,分别占比19.77% (505/2 555)、14.01%(358/2 555)以及12.92%(330/2 555)。男女报告病例数比为1.33[DK]∶1,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70~79岁年龄组(56.94/10万)。农民为报告病例数最多的人群,占比59.33%(1 516/2 555)。确诊病例2 204例,临床诊断病例332例。结论 盐城市丙肝疫情呈上升趋势。全市应进一步扩大丙型肝炎病毒检测,加强丙肝防治宣传教育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政策来提高丙肝治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于丙肝疫情的监测以及规范丙肝的诊疗,并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精准的综合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制疫情扩散蔓延,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方法按照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防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发现病人、报告疫情、调查和控制疫情。结果当病人转入浙江省儿童医院后及时报告疫情,深入细致地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组织市专家组和省专家组会诊,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了浙江省首起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结论本次疫情是一起输入性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白银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用SPSS13.0对白银市588名吸毒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丙肝阳性吸毒者与阴性吸毒者之间的差异,分析吸毒人群感染丙肝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吸毒人群HCV阳性率为13.9%,HCV抗体阳性吸毒者中曾经注射吸毒的比例为40.0%,HCV抗体阴性吸毒者中曾经注射吸毒的比例为9.0%,与配偶或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70.1%。结论曾经注射吸毒、不安全性行为是吸毒人群感染和传播丙肝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合肥市省市级医院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病例报告情况,为提高丙肝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014年1~3月份丙肝病例报告较多的2家市级和2家省级医疗机构,调查和分析2014年第一季度丙肝住院病例报告质量。结果 4家医疗机构共登记79例丙肝病例,漏报9例,漏报率为11.39%。其中省级医院的漏报率为5.66%,市级医院的漏报率为23.08%,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2,P=0.022)。诊断分类错报率为32.86%,急慢性分类错报率为47.14%,省级医院错报率均低于市级医院,错报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4家省、市级医疗机构丙肝病例报告数据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荆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严重程度影响因素,为疫情防控和病例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20年1月1日至3月10日荆州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基本资料,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病例临床资料和既往危险因素暴露史,描述性分析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严重程度。结果 荆州市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 365例,报告发病率24.19/10万,感染呈单峰暴发模式。聚集性疫情中的确诊病例占所有确诊病例总数的31.06%,93.94%聚集性疫情发生在家庭。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12∶1;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30~59岁,占确诊病例总数的62.93%;离武汉最近的洪湖市报告感染率最高达46.73/10万。有79.56%的病例发病前14 d到过武汉或接触过武汉回来的人,27.25%的确诊病例发病前14 d接触过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确诊病例中有发热或咳嗽症状的分别占75.60%和56.26%。确诊病例的年龄越大、从发病到入院的时间越长、既往病史比例越高的病例群体,临床分型越严重(P<0.01)。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要早发现、实施单独隔离,防止家庭聚集性疫情发生,必要时要限制疫区人员流动,以控制大范围播散。病例救治时,要早发现,缩短病例从发病到入院的时间,重点关注年龄大、有既往病史的病例,以降低重症及危重症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2-2017年武汉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病学特征,并预测武汉市丙肝短期发病趋势。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武汉市丙肝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并利用指数平滑法预测2018年武汉市丙肝发病趋势。结果 2012-2017年累计报告丙肝病例数9175例,年均发病率15.03/10万,年平均增长率3.15%;季节效应明显,春季发病率最高;男女性别比1.33〖DK〗∶1;年龄呈单峰分布,50~55岁为发病高峰;在职业构成中,家务及待业人群所占比例最高,为33.26%;地区分布上,报告前四位的地区均为中心城区;使用Winters加法模型预测2018年武汉市丙肝发病率为14.76/10万,较2017年略有下降。结论 2012-2017年武汉市丙肝发病呈上升趋势,Winters加法模型能较好的预测短期丙肝发病趋势,可结合预测结果与实际流行病学特征制定科学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silent epidemic" because the majority of HCV cases are clinically asymptomatic. This presents challenges in ident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f HCV infection. Between 1990 and 2001, the Minnesota Department of Health received 16,913 reports of HCV enzyme immunoassay (EIA) positive cases, which represent the tip of the HCV prevalence iceberg. The most commonly identified risk factor associated with HCV infection is intravenous drug use (IDU). Among cases of HCV infection in Minnesota, 52% (2,760) of those who had reported risk-factor information reported history of IDU. Nationally, the number of new cases of acute infection is declining, but the number of persons with HCV infection is sizeabl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due to HCV-related liver disease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greatly in the next decade. A coordinated effort betwee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health systems will be necessary to address issues that affect the HCV-positive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人(HIV/AIDS)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TP)的流行现况及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HIV/AIDS的病例采用ELISA法,分别对标本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检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的观察。结果:719例HIV/AIDS合并感染乙肝的有80例(11.13%),丙肝46例(6.40%),梅毒114例(15.86%)。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326例患者中,单纯HIV感染的有232例,其中T淋巴细胞CD4<300/mm3者110例,占47.41%;合并多重感染的HIV患者有94例,其中T淋巴细胞CD4<300/mm3的有49例,占52.13%;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合并感染TP、HCV和HBV率较高,易对T淋巴细胞CD4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 During an epidemic of measles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in New York City, an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in 12 city hospitals to estimate reporting efficiency of measles to the 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Health. METHODS. Measles cases were identified by review of hospital emergency room and infection control logs and health department surveillance records. The Chandra Sekar Deming method was used (1) to estimate the total number of measles cases in persons less than 19 years old who presented to the 12 hospitals from January through March 1991 and (2) to estimate reporting efficiency. Information on mechanisms for reporting measles cases was collected from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coordinators. RESULTS. The Chandra Sekar Deming method estimated that 1487 persons with measles presented to the 12 hospital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overall reporting efficiency was 45% (range = 19% to 83%). All 12 hospitals had passive surveillance for measles; 2 also had an active component. These 2 hospitals had the first and third highest measles reporting efficiencies. CONCLUSIONS. The reporting efficiency of measles cases by New York City hospitals to the health department was low, indicating that the magnitude of the outbreak was substantially greater than suggested by the number of reported cas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贵州省H7N9禽流感病例的特征,为进一步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贵州省2014-2018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及流行病学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 2014-2018年贵州省共确诊21例人感染H7N9人禽流感病例,死亡11例,病死率52.3%。以男性、中老年、农民为主,61.9%的病例发生在黔东南和黔南地区,2017年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80.9%,未发现聚集性疫情和二代病例。病例发现以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发现为主,从暴露到发病、发病到首诊、发病到确诊、发病到抗病毒药物使用及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中位数分别为5天、3天、7天、7天和14天;有无基础性疾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0.38,P=0.54),后期病例病死率低于前期(〖XC小五号.EPS;P〗=4.24,P=0.04)。19例本地病例均有明确的活禽或活禽市场相关环境接触史,其中94.7%的活禽市场或活禽相关场所均检出H7核酸阳性,平均阳性率为32.3%(1.34%~82%),全面长期关闭活禽市场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 接触活禽或活禽市场环境是感染的主要因素;加强活禽市场外环境监测,规范化管理及长期关闭活禽市场,可有效预警和控制疫情;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救治水平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美沙酮门诊治疗者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武汉市美沙酮门诊治疗者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不同基因型感染状况.方法 用酶标记免疫(ELISA)法检测抗-HCV抗体,在86份抗-HCV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中,分别提取HCV RNA,通过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 PCR)扩增C基因的羧基至E1基因的氨基端长度为474 bp的片段,测定其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的HCV序列进行系谱分析,确定HCV基因型.结果 武汉市美沙酮门诊332名治疗者中抗-HCV IgG阳性率为94.3%;其中86份血清的HCV序列通过系谱显示6a型71例,占82.5%;3b 7例,占8.2%;1a 5例,占5.8%;1b 3例,占3.5%.结论 武汉市美沙酮门诊入组的吸毒者HCV感染以6a型为优势株,其次为3b,吸毒者中HCV感染率较高,且基因亚型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枣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特征、相关因素和防控效果,为今后疫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和密切接触者的基本情况,按相关因素分别统计,使用SPSS 17.0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枣阳市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94例,死亡4例,报告发病率为17.13/10万,病死率为2.06%;首例至最后病例发病历时35d,输入性病例发病高峰后3~5d为本地病例发病高峰;平均发病年龄为45.40岁,60岁及以上人群占比为16.49%;病例中有武汉旅居史和返枣接触史者分别占46.39%、27.32%;密切接触者中以夫妻关系和子女关系发病率最高;和处于潜伏期的病例同乘私家车从武汉返/来枣阳的密接者与无同乘史密接者之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集性疫情中,家庭的首发病例咳嗽率明显高于散发病例咳嗽率;实施严格封闭管理后,入院前病程缩短了2.20d,突破性病例仅占本地病例的12.50%。结论有武汉旅居史和返枣接触史是主要的危险因素;抓好家庭内预防可有效减少发病;有咳嗽症状的病例更易造成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枣阳市防控措施科学、及时、精准,有效地控制了本地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邵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特征,为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截止2020年2月11日邵阳市新冠肺炎病例相关的人口学、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8.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共报告确诊病例94例,其中家庭聚集性疫情21起,先后出现武汉(或湖北)输入病例和本地续发病例两个高峰。地区分布以邵东市、新邵县和洞口县为主(69.15%)。全人群粗发病率1.28/10万,邵东市最高为4.06/10万。发病年龄最小为8岁,最大为84岁,主要以20~59岁年龄段为主(占79.8%),以武汉(或湖北)旅居史和务工返乡人员为主(占69.15%)。60岁及以上老年人确诊病例的重症(危重症)比例达66.7%(10/15),高于60岁以下年龄组确诊病例的重症(危重症)比(χ2=31.150,P<0.001)。 结论 邵阳市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易发生家庭聚集性疫情,老年人易出现重症。应加强新冠肺炎相关预防控制工作,特别是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针对性的防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和探讨邵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感染谱、分布特征、感染来源及传播特征。 方法 对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判定、医学观察管理,采用金山WPS Office个人版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和图表绘制,使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邵阳市共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02例、无症状感染者13例,感染谱包括无症状感染、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含死亡病例);重型17例(占14.78%),危重型5例(占4.35%),粗病死率为0.87%,60岁及以上年龄组病死率5.88%,本地病例组的无症状感染者占比18.84%;疫情历时33 d,有27 d同时发生输入性病例和本地病例;输入性病例46例(占40.00%),本地感染69例(占60.00%),输入性病例主要来源于武汉(78.26%),本地感染传播主要来源于家庭内(76.81%)。结论 邵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呈现输入性疫情、局部聚集性疫情、少数不明感染来源病例特征,未发生明显的社区传播。无症状感染者占比可能高于18.57%。家庭是疫情早期发生传播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