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洪永波 《北京中医》2009,(10):789-791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麦普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抑郁症患者分为电针加麦普替林组(联合治疗组)和麦普替林组(对照组)各30例,均治疗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以Asberg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HAMD、SDS、SAS分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HAMD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愈显率为82.8%,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麦普替林治疗抑郁症较单独应用麦普替林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中药解郁丸与麦普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对照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中药解郁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中药组(解郁丸)28列,对照组(麦普替林)29例,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4、28、42天分别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药物疗效,用Asberg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解郁丸对抑郁症治疗有效,愈显率为78.6%,与麦普替林(82.8%)相当(P>0.05);解郁丸与麦普替林治疗后HAMD、SDS和SAS分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解郁丸的Asberg副反应量表分数明显低于麦普替林(P<0.01),中药解郁丸疗效指数显著高于麦普替林(P<0.01)。结论 解郁丸治疗抑郁症疗效与麦普替林相当,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麦普替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解郁调神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利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1例患者分为两组,以解郁调神汤治疗抑郁症31例为中药组,马普替林治疗抑郁症30例为西药组,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4、6周时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中医症状辨证量评定药物疗效,用Asberg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解郁调神汤对抑郁症治疗有效,总有效率83.9%,与马普替林(80.0%)相当(P>0.05);解郁调神汤与马普替林治疗后HAMD、SDS和SAS分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解郁调神汤的Asberg副反应量表分数明显低于马普替林(P<0.05)。结论:解郁调神汤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与马普替林相当,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马普替林。  相似文献   

4.
丹栀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目的 观察丹栀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63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麦普替林(西药组3l例)和丹栀逍遥散(中药组32例)治疗,于用药前及用药2、4、6周时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中医症状辨证量表等评定药物疗效,用Asberg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后HAMD、SDS和SAS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医症状辨证量表评定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sberg副反应量表分值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 丹栀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疗效与麦普替林相当,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麦普替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合用归脾丸治疗抑郁症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与阿米替林组,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与治疗后2、4、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采用TESS量表评定。结果:合用组有效率为93.33%,阿米替林组有效率为73.33%,合用组有效率与阿米替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两组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HAMD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用组治疗2、4、8周后HAMD评分与阿米替林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替林合用归脾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阿米替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电百印联合小剂量抗抑郁剂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电针百会 +印堂 (电百印 )联合小剂量抗抑郁剂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 3 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 (研究组 )予针刺电百印联合小剂量抗抑郁剂治疗 ,选取 3 0例患者 (对照组 )进行常规抗抑郁剂治疗。每组治疗时间均为 8周 ,治疗前后均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 (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及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定和疗效观察。结果 研究组的症状改善、HAMD、SDS、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电百印联合小剂量抗抑郁剂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明显 ,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评价电针联合抗抑郁剂对抑郁症的疗效 ,并与单用电针组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其纳入 4 6例抑郁症患者 ,分为电针加抗抑郁剂组 (以下简称合并组 )和电针组 ,治疗时间为 6周 ,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抑郁自评量表 (SDS)及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定疗效结果。结果 从治疗第 2周后 ,两组内的HAMD、SDS、SAS评分的降低均显著大于治疗前 (P <0 .0 1) ,其中 ,合并组在第 2周的HAMD降分率显著大于电针组 ,但第 4周、第 6周降分率无明显差异 ,根据传统疗效评定标准分析 ,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7.3%和 75 %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 ;但合并组的副反应多于电针组。结论 电针联合抗抑郁剂与单用电针均对抑郁症有较好疗效 ,前者起效更快 ,而后者副反应更少 ,在临床应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行气解郁胶囊联合阿米替林治疗伴有躯体症状的大学生隐匿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大学生隐匿性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单用阿米替林(对照组)和行气解郁胶囊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组)治疗9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9周进行疗效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后3、6、9周进行药物副反应评定。结果:行气解郁胶囊联合阿米替林组疗效优于单用阿米替林组(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药物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行气解郁胶囊联合阿米替林治疗伴躯体症状的大学生隐匿性抑郁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黛力新和阿米替林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黛力新组和阿米替林组,基于常规脑卒中治疗外分别口服黛力新及盐酸阿米替林,6周后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黛力新组显著低于阿米替林组(P0.05);黛力新组总有效率为8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2%(P=0.027070.05):黛力新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阿米替林组(P0.05)。结论:黛力新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优于阿米替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阿米替林联合逍遥散加味治疗产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阿米替林联合逍遥散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5)。结论阿米替林联合逍遥散加味治疗产后抑郁患者,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效果优于单纯逍遥散加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