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5.12"汶川地震灾害后德阳地震灾区卫生防疫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对"5.12"特大地震灾害后,德阳地震灾区不同时期卫生防疫面临的状况、突出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对不同时期防疫策略、措施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可对今后应对类似重大突发事件提供理论依据、借鉴和启迪。[结果]震后10个月,德阳地区未发生与地震相关的重大食物中毒、重大传染病疫情、饮用水污染事件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区卫生防疫体系恢复常态,卫生防疫应急能力在实战中得到提升。[结论]一系列防控措施行之有效,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近年来济南军区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防疫任务的实践,为推动部队应急机动卫生防疫力量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条件艰难、情况复杂、力量多元、任务艰巨、紧急、多样等特点,分析总结当前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防疫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总结应急机动卫生防疫力量建设的做法和经验.通过系统总结,就如何加强应急机动卫生防疫力量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应急反应、组织指挥、军地联合、研究创新等方面建设,叙述了相应的观点,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军队卫生防疫防护工作作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肩负的使命将更加艰巨繁重.应急机动卫生防疫力量必须政治合格、技术过硬、反应快速、指挥高效、军地一体、携手联控、与时俱进、同步建设.  相似文献   

3.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0,(2):I0002-I0003
第二炮兵防护防疫环境监测队是一支活跃在部队卫生防疫一线的尖兵,是全军的应急卫勤机动力量,2005年被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主要承担二炮部队卫生防疫和导弹推进剂、核武器作业卫生防护双重保障任务和重大军事行动遂行卫生防疫保障以及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卫生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4.
通过卫生防疫应急保障的实践,将卫生防疫应急保障力量编成若干个卫生防疫保障模块,提升卫生防疫应急保障力量执行任务的灵活性、适应性、精确性和有效性,提高卫生防疫应急综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与发展是一个高度关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县乡级卫生机构卫生能力建设由于受"过去‘卫生防疫'工作模式"以及"国家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投入不足和卫生机构内部资源配置失衡"等因素影响,其"学科发展滞后、应对能力欠缺"的现状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医改将卫生应急能力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而被重视的实际需要.因此,必须通过"创新机制、转变职能、增加专项投入、建立专门的卫生应急机构和服务设施"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着力加强县乡级卫生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切实增强卫生应急人员综合素质与技术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改变或提升整个卫生机构的卫生应急能力,进而作用于各级的卫生应急处置并产生应有的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6.
灾害医学救援中卫生防疫模块内涵建设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执行医学救援卫生防疫模块内涵建设的持续发展,根据灾害救援卫勤保障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目标要求、基本任务进行组合和建立新系统,以达到组织、制度、机构、装备、技术适应保障机动、灵活的目的。方法针对国际灾害医学救援任务存在着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结合卫生防疫现状,对预防理念、防疫力量内涵建设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提出灾害应急救援早期开展主动卫生防疫策略研究,制定了一套主动卫生防疫策略系列保障体系;突出建立卫生防护用品保障、卫生防疫技术保障、应急救援技能培训保障、救援队伍健康服务保障体系的"四四"保障方案;重点制定应急药械随行、应急防病监测、职业暴露与应急处置、心理救援和干预技术等干预预案。结论提高卫生防疫模块的内涵建设和发展,根据模块任务需要再分组分工细化应急行动能力,形成标准化机制,有效地提升灾害医学救援的卫生防疫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大理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调查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危害。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结合大理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状和州情,反思作者先后参加了2003年"非典"防治,多起重大食物中毒处置和"5.12"汶川大地震后的卫生防疫等实际工作中,今后大理州如何更好地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调查和处置能力,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大理州卫生应急预案体系不够健全,没有从州政府的层面制定《大理州突发事件应急总预案》,如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时,还要花时间协调各部门一起应对;各种预案较多且分散;没有统一管理的各类专业人员齐备的应急队伍;近年来较少组织卫生应急演练,实战能力有待提高,队员野外生存能力差。结论大理州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卫生应急预案体系,收集或制定卫生应急规范,从州政府的层面制定《大理州突发事件应急总预案》;要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建立一只卫生应急队伍;完善应急队伍的应急装备和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相似文献   

8.
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卫生防疫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亲身参与汶川大地震的灾后应急卫生防疫工作,总结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灾后应急卫生防疫工作模式:一是在地震灾区开展应急防疫工作要严格区分疫区和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重点;二是要因地制宜,科学地开展卫生防疫工作;三是应及时开展灾后卫生防疫知识应急培训。  相似文献   

9.
分析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卫生防疫救援的特点、难点,提出将地震救灾应急准备作为灾害应对周期的起点,通过演练完善应急预案,训练提升救灾能力和物资装备建设,打造专业救援队伍的途径,做好地震救灾应急准备。  相似文献   

10.
城市需要急救中心,人所共知,而城市是否需要卫生防疫应急中心,其职能、组成和运行机制如何则研究者甚少。本文从市场经济对传染病控制和公共卫生问题的影响及卫生防疫的应急决策诸方面阐述了大中城市设立卫生防疫应急中心的必要性,从实施系统的调整程度、组织机构的复杂程度以及资源投入等方面论述了设立卫生防疫应急中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第1阶段的得失,发现与"5·12"汶川地震灾后卫生防疫的差异,揭示疾控机构应对未来类似灾害的优选措施。方法收集"4·20"芦山地震卫生防疫工作第1阶段的资料,从基本情况、政策、方案、技术文件、风险评估、灾后健康教育材料制作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震后卫生防疫应急取得的成效,在汶川地震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提炼"芦山经验"。结果 "4·20"芦山地震灾后卫生防疫响应及时,反应适度,技术支撑有力,风险评估准确高效,健康教育卫生宣传材料制作针对性强。结论 "5·12"汶川地震总结的卫生防疫经验进一步得到验证,"4·20"芦山地震卫生防疫经验得到提炼,芦山"345"模式有助于下一阶段传染病防控工作发挥更大效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4·20"芦山地震3个重灾县发生传染病的风险,针对性采取卫生防疫措施,吸取"5·12"汶川地震经验教训,科学防控疫情,为过渡期卫生防疫提供参考。方法收集"4·20"芦山地震卫生防疫方面出台的各种方案、技术文件、风险评估资料及抗震救灾一线应急队提供的信息数据,分析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与困难。结果芦山地震灾后卫生防疫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以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包括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血吸虫病、流行性腮腺炎、甲肝、水痘、肺结核、风疹等,结合灾区周边历史疫情,群体性预防接种疫苗为甲肝和麻腮风疫苗。结论 "4·20"芦山地震卫生防疫全覆盖早,工作开展与医疗救援几乎同时展开,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较好,灾区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3.
各国的突发公共事件频繁,高效的医学救援可降低突发公共事件对人类健康危害。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及对医院的要求,剖析医院目前在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5.12"汶川救灾等应急医学救援实践,探讨突发公共事件医院应急救援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采供血机构在特大自然灾害中能有效组织实施血液应急检验并保证血液检验质量提供思路。方法及时调整血液检验的常规工作模式,明确分工与协作,合理使用血液检验的关键仪器设备,探索仪器每天最大工作量,作好检验前、中、后的质量控制。结果在“5·12”大地震发生后的3天时间里,检验科共接收献血者血液标本5188份,共检验血液标本5016份,及时完成了大批量应急血液标本的检验,有效保证了血液检验的质量和地震伤员抢救用血的需要。结论合理安排人员、科学分配仪器、加强质量控制,是“5·12”大地震血液应急检验的有效组织实施和保证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总结了“5.12”汶川大地震卫生防疫应急救援工作,特别是在震区组织机构瘫痪、人员伤亡严重、基础生活设施损毁、房屋路桥跨塌、生存环境恶劣和卫生防病体系受损严重的地震灾害发生初期,如何迅即组织社会各方卫生防疫资源全面、科学、有效地开展震后救灾防病应急工作的经验,旨在对当前和今后做好抗震救灾卫生防病应急工作,努力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目标产生有益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机动医疗分队应急保障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结合“卫勤使命—2009”演习和汶川特大地震医学救援实践,以机动医疗分队在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保障为主题,论述了分队功能定位、保障预案制(修)订、卫生专业技术结构、卫生物资携运、伤票伤标规范五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和症结,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对加强机动医疗分队建设,完善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构建军队医院医用耗材应急保障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总结5.12抗震救灾过程中医用耗材的应急保障工作,结合国家针对应急保障工作的有关法规,分析目前医用耗材应急保障的特点,进而对医用耗材应急保障杌制的建立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姜荣明 《职业与健康》2013,(22):3032-3033,3036
通过对昆山市部分医疗卫生机构的调查,发现其在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能力方面表现为“硬件”强、“软件”弱的特点,即应急物资配备、专项经费支持、组织机构设置、信息系统建设等“硬件”部分均配备到位,但重视程度、人员素质、风险意识、演练培训、技术能力等“软件”方面还比较欠缺。针对这一特点,笔者建议通过提高应急重视程度、培育精干应急队伍和强化应急培训演练等措施提高突发化学中毒事件的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实证卫生应急管理案例教学的适用性,为促进案例教学法的推广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卫生应急管理案例教学亲历者对案例教学及其作用的态度和看法.结果 被调查者中,认为案例教学适用的占95.4%,对案例教学满意的占68.2%;分别有96.1%和85.4%的教师和学员喜欢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在卫生应急管理培训中效果的影响因素调查中,分别有91.0%和84.6%的教师和学员选择了“案例的选取和设计的合理性”,84.6%和80.2%选择了“教师的实践经验”,82.1%和68.1%选择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及对案例的把握程度”.采用李科特五分制法评价卫生应急管理案例教学在提升13项能力方面的作用大小,结果显示,各项得分都>3(1表示作用很小,5表示作用很大).其中,教师(学员)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卫生应急管理关键流程”两项评分最高,分别为4.22(4.02)和4.08(4.10).结论 案例教学在卫生应急管理培训中很受欢迎,作用明显,应该通过案例库建设、加强师资培训等措施推广其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保障在公共卫生学、流行病学及突发事件等疾病控制预防方面承担国家下达的多项医学应急救治等研究任务的完成.方法:科研物资保障部门通过信息保障、储备保障、配送保障、机关协调以及企业直接参与等方式建立应急保障体系.结果:完成了“SARS”、“H1N1”病毒以及“抗震救灾”等一系列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所急需的检测试剂盒和应急物资保障任务.结论:通过应急保障体系的建立,科学、合理地储备应急物资可最大限度的缩短应急物资到货时间,及时保证应急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应急科研公关项目的完成提供有力地条件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