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应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 T2-Mapping成像评估颞下颌关节盘形态学的变化并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收集笔者医院2019年4月~2020年10月确诊的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其中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45例(可复性组)、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45例(不可复性组)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健康青少年4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颞下颌关节均进行颞下颌关节盘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MR T2-Mapping成像,比较3组颞下颌关节盘MRI、MR T2-Mapping伪彩图形态学结构变化及定量指标。结果 3组间MR T2-Mapping定量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可复性组明显低于可复性组,且在MR T2-Mapping伪彩图的形态结构表现不同。结论 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可通过应用MR T2-Mapping序列对关节盘进行T2值的测量,更精确评估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程度,为临床工作中对该疾病的分类、诊断、干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34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病因、手术治疗的不同术式及手术年龄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对34例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住院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均为创伤所致,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患者术后平均张口度为3.3cm。复发6例,总体复发率为17.6%。纤维性颞下颌关节强直行关节纤维粘连松解 关节盘复位未见复发。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行单纯裂隙关节成形术复发率最高,达30.8%;裂隙关节成形术 颞肌筋膜间置复发率为16.7%;分别以肋骨肋软骨移植和喙突移植 颞肌筋膜间置行关节重建术总的复发率为9.1%;裂隙关节成形术 关节盘复位未见复发。5~9岁组颞下颌关节强直术后复发率为28.6%,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创伤是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主要原因,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术式采用裂隙关节成形术 颞肌筋膜间置或裂隙关节成形术 关节盘复位或关节重建术有助于降低复发率,单纯裂隙关节成形术复发率较高,不宜单独使用;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术后易于复发,需密切随访,指导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病因、手术治疗的不同术式及手术年龄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34例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住院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均为创伤所致,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患者术后平均张口度为3.3 cm。复发6例,总体复发率为17.6%;纤维性颞下颌关节强直行关节纤维粘连松解+复位关节盘未见复发;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行单纯裂隙关节成形术复发率最高,达30.8%;裂隙关节成形术+颞肌筋膜间置复发率为16.7%;分别以肋骨肋软骨移植和喙突移植+颞肌筋膜间置行关节重建术总的复发率为9.1%;裂隙关节成形术+关节盘复位未见复发。 5~9岁组颞下颌关节强直术后复发率为28.6%,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创伤是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主要原因,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术式采用裂隙关节成形术+颞肌筋膜间置或裂隙关节成形术+关节盘复位或关节重建术有助于降低复发率,单纯裂隙关节成形术复发率较高,不宜单独使用;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术后易于复发,需密切随访,指导功能训练。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强直 手术方法 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采取裂隙式关节成形术、关节盘复位+关节成形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本院施行了裂隙式关节成形术12例、关节盘复位+关节成形术9例的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分析,随访1~3年不等,对其开口度进行观察。结果关节盘复位+关节成形术组术后1~3年患者开口度优于裂隙式关节成形术,且好评率高于裂隙式关节成形术组。结论关节盘复位+关节成形术优于裂隙式关节成形术,在关节盘能找到并可利用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行关节盘复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再定位牙合板对下颌后退伴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例下颌后退伴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制作并戴用下颌再定位牙合板(6.50±0.40)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拍摄MRI与头颅侧位影像,评价颞下颌关节盘-髁位置关系(双侧关节盘长度、盘-髁距离与角度)及面部侧貌(面部软硬组织相关测量项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和临床标本的超微结构改变 ,了解关节盘前移位的病理变化过程。方法 :手术使兔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 ,在术后 2 ,4 ,8,12周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实验动物关节盘的病理性改变同时在临床上取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标本进行相同研究。结果 :在关节盘前移位早期的标本中 ,关节盘胶原纤维排列紊乱 ,纤维断裂 ,软骨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后期出现软骨细胞的坏死 ,细胞胞浆内有扩张的粗面内质网、大量微丝、空泡 ,关节盘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并出现弹力纤维。结论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早期出现关节盘的退行性改变 ,后期关节组织病变与修复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颞下颌关节灌洗术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200ml乳酸钠林格液对56例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行颞下颌关节灌洗术,在治疗的同时配合被动张口训练.治疗后随访记录患者疼痛、张口度等相关情况.将颞下颌关节灌洗术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的疼痛指数、下颌双侧向运动度、最大开口度进行统计分析,通过MRI检查治疗前后关节盘位置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不同时期的下颌运动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P﹤0.05),特别在治疗后1个月内增加明显,疼痛亦有显著缓解(P﹤0.05).结论 颞下颌关节灌洗术能改善不可复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张口度,能有效地减缓疼痛,能有效改善下颌健侧侧向运动度,关节上腔灌洗术所需器械价廉易得,操作简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小切口入路颞下颌关节盘复位缝合术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48例(54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采用耳屏内小切口入路行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及缝合固定术进行治疗,分析术前、术后3个月患者开口度、疼痛值、关节功能评价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平均开口度为(19.46 ± 3.91)mm(12~26 mm),术后开口度为(32.57 ± 5.21)mm(27~40 m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大张口疼痛平均为25(25,75)分,术后为25(0,50)分;术前进食疼痛平均为25(0,100)分,术后为0(0,25)分;术前关节功能自我评价为(56.86 ± 22.56)分,术后自我评价为(81.50 ± 11.71)分,术后3个月的开口度、疼痛VAS值及关节功能自我评价均比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RI影像学显示关节盘复位有效率达90.74%(49/54)。结论:颞下颌关节盘复位缝合术可以有效复位前移的关节盘,显著改善开口度、缓解疼痛并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对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20例。完成40侧颞下颌关节斜冠状位、斜矢状位(coronal Pd+T2tse,Me2d)成像,观察颞下颌关节盘的MRI表现。结果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27侧,关节盘均呈蝶结状或双凹形;不可复性前移位10侧,关节盘为不规则形,6侧伴有关节积液,8侧张口受限,5侧髁状突骨质磨损。结论 MRI能全面地观察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情况,是检查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重要、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颞下颌关节疾病包括颞下颌关节紊乱、颞下颌关节损伤、颞下颌关节脱位、颞下颌关节强直炎性疾病、先天性或后天畸形以及肿瘤等,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外科治疗。现颞下颌关节盘穿孔主要采用颞下颌关节盘穿孔修复的手术方法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颞下颌关节强直是指髁状突与关节盘、关节窝以及关节结节发生纤维性和骨性粘连融合,患者出现张口受限、咀嚼困难、口腔卫生状况差、颌面部发育异常、呼吸障碍等。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惟一方法,即改善患者的张口度,恢复咀嚼功能,同时改善面部畸形。颞下颌关节的外科治疗主要是把粘连的骨质切除,然后进行颞下颌关节的成形或重建术、成骨牵引术、人工关节置换等。自2000年以来,本院收治6例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采用下颌升支后缘倒置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瑾  史亚伟  胡万娟 《黑龙江医学》2023,47(24):3038-3040
总结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的护理经验体会。选取2021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1例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患者因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收入院,既往有右侧关节骨折病史。入院后在全麻下行“导航下右侧颞下颌关节成形术+右侧颞肌筋膜瓣转移术+肌筋膜悬吊术+面神经松解解压术+颞下颌关节病骨关节刨削术+右侧颞下颌关节盘手术+深部肿物切除术+双侧下颌骨C型截骨术+颌间结扎术”,术后予以抗炎补液等治疗。本病例患者有营养不良、张口受限等健康问题,患者体质量指数值为16.77 kg/m2,体重偏低,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情况。在过去的30年中,患者有张口有限的情况,张口度为0 cm。患者入院后接受营养专家和康复锻炼组的特殊指导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稳定性颌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中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非深覆颌颞下颌关节紊乱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给予稳定颌板治疗,治疗中每半月复诊一次,治疗期限为半年,治疗后每月复诊一次,随访半年,并行关节常规检查并拍x线片,并行颞下颌关节核磁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21例弹响患者中15例(71.42%)弹响完全消失,17例疼痛患者中13例(76.47%)疼痛消失,11例张口受限患者中7例(63.63%)转为正常。结论:稳定性颌垫对治疗非深覆颌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扫描技术在诊断颞下颌关节盘移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74侧颞下颌关节磁共振扫描病例图像,利用颞下颌关节的动态扫描图像结合静态扫描图像进行颞下关节疾病的综合评价。结果:完成检查的69侧颞下颌关节结构显示清楚,关节盘呈低信号清晰显示,并在动态扫描序列中清楚的显示整个颞下颌关节张闭口的运动过程。结论:磁共振动态扫描技术在对颞下颌关节盘的结构、位置、与周围结构的相互关系和运动动态过程的显示的有着显著地优势,对提高颞下颌关节盘移位(TMJDD)的磁共振诊断准确率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颞下颌关节MR常规扫描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颞下颌关节关节盘前移位是颞下颌关节疾病中常见的关节囊内病变,虽然有大量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病理研究,但目前对关节盘前移位的病因、发病机理仍不清楚,临床上根据关节盘前移位的情况可分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和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其临床表现为疼痛、杂音和功能障碍.现从颞下颌关节的组织学特点,关节盘前移位的病理学改变、病因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指精神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牙厶因素、免疫等多种因素导致颞下颌关节及周围咀嚼肌群出现功能、结构与器质性的改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分咀嚼肌疾病、结构紊乱疾病、炎性疾病和骨关节病。咀嚼肌紊乱疾病包括筋膜疼痛、肌炎、肌痉挛、不能分类的局部痛以及肌纤维变性挛缩。结构紊乱疾病主要是指颞下颌关节盘移位。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是关节盘与关节窝、关节结节以及髁状突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并影响下颌运动功能。颞下颌关节盘移位、骨关节病及关节炎。骨关节病是指颞下颌关节组织发生磨损与变质并在关节表面形成新骨非炎症病变。  相似文献   

17.
颞下颌关节盘的解剖形态及三维重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盘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 3 2例颞下颌关节盘的大体形态 ,测量前、中、后带关节盘内、中、外 1 3的厚度 ,对关节盘及骨性关节面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关节盘形态表现横椭圆形 ,上、下形态不一致性。关节盘周围厚 ,中间薄 ;后带最厚 ,其中部最厚 ,中带最薄 ,中、外部最薄。有 1个关节盘穿孔。重建显示关节盘形如帽状 ,适应骨性关节面的形态。结论 关节盘的形态与其所承受的压力有关。三维重建有助于全面认识颞下颌关节盘形态及功能 ,为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再定位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取21例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共36侧关节盘发生移位,戴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6.8±1.4)个月,评价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拍摄MRI,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拍摄CBCT,用于评估颞下颌关节盘形态、位置和关节间隙的改变。结果: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关节弹响(有效率分别为80.95%和90.48%)和疼痛(有效率均为88.89%)均改善。治疗后部分关节盘恢复正常形态(双凹型占66.67%),部分(72.22%)关节盘完全复位;盘-髁距离减小(1.87±2.05) mm、盘-髁角度减小(17.75±11.57)°(P<0.05)。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关节前间隙较治疗前均减小,上、后间隙均增大(P<0.05);治疗结束时关节前间隙较治疗1周增大,后间隙减小(P<0.05),关节上间隙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关节盘形态和位置,进而协调颞下颌关节盘-髁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医学技术在颞下颌关节下颌运动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人颞下颌关节下颌运动数字医学技术的磁共振特点和意义。方法:对30名健康志愿者用1.5T磁共振运动扫描技术和口腔支撑器获得颞下颌关节斜矢状位的磁共振运动图像。结果:颞下颌关节下颌运动磁共振成像显示,髁突横嵴自下颌窝内的12点逐渐向前下转动至9点并向前滑出下颌窝位于关节结节下方,关节盘为双凹形,随着张口运动,关节盘的形态和厚度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以关节盘中带较明显。结论:斜矢状位颞下颌关节磁共振扫描可清楚地显示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2-mapping成像技术对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关节盘变性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74例(148个颞下颌关节)TMD患者,通过常规T2WI张闭口位评价关节盘形变及位移程度,分为正常组、轻及中度组和重症组。对每例患者颞下颌关节行T2-mapping成像并测量T2值。结果:部分关节盘常规T2WI信号未见异常患者,T2-mapping成像显示T2值升高。轻及中度组关节盘前带、中间带和后带T2值高于正常组,重症组高于轻及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关节盘T2值与病变程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0.989,P<0.001)。对常规MRI影像学评估正常的46个关节盘按照临床症状评估进行分组,TMD组关节盘前带、中间带和后带T2值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mapping成像能准确显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早期关节盘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