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目的:评价阶梯法序贯综合治疗慢性便秘的效果。方法:87例便秘患者根据便秘分度依次采用一般治疗(如行为疗法、饮食调整、适量运动、心理治疗等)、生物反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序贯治疗。观察各治疗前后首次完全自发排便(SCBM)所需时间和每周平均SCBM次数,并采用Wexner便秘评分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便秘症状改善情况。结果:87例中10例通过一般治疗后缓解,23例通过口服乳果糖(15 mL/次,2次/d)缓解,2例通过生物反馈治疗后缓解,17例通过口服普芦卡必利(2 mg/d,连续12周)缓解,25例通过口服普芦卡必利(2 mg/d,连续12周)+乳果糖(15 mL/次,2次/d)缓解,10例通过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金陵术)缓解。结论:便秘患者分度,进行阶梯法序贯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便秘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手术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价值、手术适应证及其对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25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1例,成人巨结肠致便秘患者4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记录患者排便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30例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6~36个月,术后3个月内大便次数均增多,平均每日4.5次(3~6次),软便;以后大便次数逐渐减少,1年后每日1~3次成形大便,无一例需服止泻剂.术后2例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其他患者均未出现肠梗阻、腹泻、腹痛、排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 对排便功能障碍患者,有选择性的行结肠次全切除并盲直肠吻合术,近期疗效理想,特别对于慢传输型便秘疗效较好,但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尿毒症患者主要依靠血液透析治疗维持生命,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改善,患者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是各种并发症却不断困扰患者的健康,便秘就是其中之一。有数据显示40%~70%透析患者患有便秘,其往往导致患者头痛头晕、腹胀、食欲减退、睡眠不安、心烦易怒;更甚者便秘努责,诱发患者血压升高、出血性脑卒中、急性心衰和心律失常等。本研究观察自拟润肠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便秘是小儿常见病症,某些胃肠道畸形可致便秘,但大多数为功能性便秘。肠道畸形常可由手术矫治,而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却颇为棘手。作者回顾了治疗小儿慢性便秘的经验。慢性便秘的定义是大便次数少于每两天一次,并伴有大便失禁,病程超过三个月。作者所在医院治疗了111例患有慢性便秘的小儿,29例小于2岁,均有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便秘日益常见且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1])。除临床症状给患者带来困扰外,慢性便秘还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2])。目前,慢性便秘的疾病进展过程仍不甚明了,便秘和慢性便秘的定义也不统一。便秘常用于描述多种临床症状,如便量少、便硬、排便困难、直肠胀感和排便不尽感等,对于患者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功能性改变所致便秘分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colon s1ow transit constipation,C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及混合性便秘.罗马Ⅲ便秘诊治标准将出口梗阻型便秘命名为排粪困难型便秘[1].便秘患者中约有10%的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或完全依赖刺激类泻药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顽固性便秘.对于顽固性便秘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现结合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谈谈对顽固性便秘中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直肠内脱垂、直肠前突和盆底肌痉挛综合征外科治疗中的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对3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10~30次,观察治疗前后排便情况,进行直肠肛管测压及结肠传输试验并作对比分析。结果:30例中有效23例,钡条排出率由治疗前的平均18.53%增至61.7l%(P<0.05),肛门一直肠抑制反射、直肠感觉阈值及直肠最大耐受阈值下降(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各种类型的功能性便秘,可能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气机郁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气机郁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应用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和便秘的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三个时间点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后1周排便费力和腹部胀满评分分别是(1.92±0.29)分和(1.88±0.29)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2±0.24)分和(2.19±0.16)分(P0.05),且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变化同治疗后1周;治疗组治疗后1周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评分分别是(1.92±0.29)分和(1.89±0.3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2±0.24)分和(2.31±0.31)分(P0.05),且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变化同治疗后1周;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气机郁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成本低廉,可有效改善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慢性便秘生物反馈治疗的难点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Birk 提出生物反馈疗法及行为医学概念,1974 年Bleijenberg开始用于慢性便秘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据美国应用精神生理学和生物反馈协会对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的系统评价,慢性便秘的有效率为62.4%[1].Charioni等[2-4]研究,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占优势,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法[5]. 虽然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慢性便秘安全有效,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仍有许多实施难点影响其疗效,本文就适应证、治疗方案、治疗依从性等方面提出难点和策略,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全面评估慎重对待慢性便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新庆  王振军 《中华外科杂志》2009,47(24):1841-1842
正常排便需要胃肠内容物以正常速度通过消化道各段,及时抵达直肠,并能刺激直肠肛管,诱发排便反射;排便时盆底肌群协调活动,完成排便.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引起便秘.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的发病率有显著上升的趋势,北京、天津、广州、杭州的人群调查资料表明,便秘的人群患病率为3%~17%,其中的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老年人因步入暮年,天癸已竭,脏腑机能低下,呈现阴阳平衡失调,阴气不足,阳气衰微,极易引起脾胃病证而引起便秘.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麻仁胶囊、果导、开塞露等缓泻药物预防便秘,不予以任何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合理膳食,以清淡为主.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对患者的饮食采用辨证饮食.结果:西医治疗便秘大多采用对症治疗,长期应用效果不理想.中医药治便秘方法较多,结合辨证调护方法不仅解除便秘,而且使紊乱的肠胃功能得到了调整,改善了患者体质,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而且疗效较好,副作用少.讨论:便秘一般常规护理予缓泻剂或灌肠治疗,久之形成对缓泻剂的依赖性采用中医护理方法,不仅解除便秘,而且使紊乱的肠胃功能得到了调整,改善了患者体质,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便秘外科治疗的进展北京航天中心医院(100039)杨新庆,王立勇近年来,对除外全身性疾患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顽固性便秘患者经严格的保守治疗无效时,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有关便秘外科治疗的情况作一介绍。一、便秘外科治疗的适应证选择便秘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生活节奏的加快,膳食结构的改变,便秘患者越来越多.便秘症状的加重,时间的延长,逐渐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分析便秘的成因,提高便秘的诊治水平,避免不恰当的治疗,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根据2006年颁布的罗马Ⅲ标准,便秘分为三型:慢性传输型便秘(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OC)以及混合型便秘(MIX).STC及OOC可以同时发生,相互作用.STC及OOC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可能一样,但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不一样,因而明确各自的形成原因及诊断标准尤为重要.不断发展的现代影像技术,为临床了解胃肠道传输功能、盆底解剖结构及形态功能的改变提供了客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便秘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生活紧张、节奏加快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是造成越来越多的人患有便秘的原因。据查,发达国家的患病率比发展中国家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虽然外科治疗便秘日益受到重视,但真正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只占少数。现就保守治疗的临床应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非特异性便秘诊治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便秘是很常见的症状 ,在美国便秘的发生率为 2 % ,英国为10 % ,日本为 4% ,我国天津为 4.4% [1] ,女性发病概率是男性的 3倍。多数便秘患者可经药物治疗治愈或改善症状 ,少数为难治性。少数便秘患者经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便秘不是一种病 ,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 ,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含义 ,包括 :①大便量少、硬 ,排出困难 ;②排便困难合并一些特殊的症候群 ,如长期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完全或依靠手法帮助排便 ;③ 7天内排便次数少于 2~ 3次。临床上常诊断为慢性顽固性便秘或特发性便秘 ,但其确切含义很难描述。“慢性”意指…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改良大肠水疗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临床疗效,将100例CF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大肠水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大肠水疗法(按厂家操作流程进行)治疗,两组均每3d治疗1次,连续3次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8.0%)、患者舒适度(80.0%)和满意度(80.o%)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2.0%、36.0%和36.0%),P〈0.01。结果表明,与常规大肠水疗法相比,改良大肠水疗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更好,患者舒适度、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泰魄颗粒剂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泰魄颗粒剂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不含蒽醌类泻下药的泰魄颗粒剂治疗 ,并以麻仁丸作对照 ,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5 1 4%和 2 6 7% ,治愈率分别为 2 2 8%和 10 0 %。两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泰魄颗粒剂并能改善长期服用刺激性泻下药的便秘患者肠电图抑制现象 ,治疗后肠电图的波幅、频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分别达显著 (P <0 0 5 )和极显著 (P <0 0 1)水平。 结论  泰魄颗粒剂能改善肠道运动功能 ,对刺激性泻下药耐受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便秘包括排出困难和便次减少两类症状,前者为出口梗阻性便秘,后者为慢传输性便秘。通常患者都到内科治疗,以药物治疗症状不能缓解或停药后症状又复发且超过3个月至半年以上者为顽固性便秘,又称为功能性便秘或习惯性便秘。由于检查方法的进步,对各类便秘发生的变化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福松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 ,并与乳果糖进行对照研究。方法 :将 72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福松和乳果糖治疗 2周。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福松和乳果糖治疗后排便次数明显增加 ,大便性状得到改善 ,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但显效率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福松是一种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调整,便秘的发病率日趋增高,顽固性便秘正在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尝试用外科手段治疗便秘已有百余年历史,由于手术本身并不复杂,近年来在国内开展呈泛化趋势,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重视慢性便秘的诊断与规范化治疗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