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摘要:目的 分析2011-2014年常州地区HIV-1抗体阳性者的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带型。方法 应用WB试验对2011-2014年常州地区HIV-1抗体阳性待确证标本进行确证检测,并对其WB带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44份HIV-1抗体待确证标本中,36份确证为阴性,71份为不确定,1037份为阳性,阳性率为90.7%。在HIV-1抗体阳性标本WB带型中,gp160阳性率最高,为96.5%;p24和gp120次之,阳性率均在90.0%以上;gp41、p66、p51和p31阳性率较低,均低于90.0%;p17、p55和p39阳性率分别为66.4%、45.7%和41.9%;WB带型阳性率男女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39岁组的p39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χ2=10.861,P<0.05),<20岁组的p17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χ2=7.906,P<0.05)。结论 p39和p17带型阳性率在4个年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p160、gp120、gp41和p24是HIV-1抗体确证阳性的重要条带,且本地区检测的HIV-1抗体阳性者多在AIDS期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HIV-1抗体阳性的男男性行为(MSM)人群WB带型及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探索条带特征,评估MSM人群确证时的疾病进展与免疫状况,为特定人群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对HIV抗体筛查阳性者进行抗体确证实验,对确证为HIV-1阳性的219例MSM感染者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 全带和次全带占比50.2%.阳性检出率最高的为外膜蛋白(env),反转录酶蛋白(pol)次之,核心蛋白(gag)除p24外检出率均较低.其中gp160、gp120、p24条带检出率为100%.p17带型检出率随年龄增加递减,p17和gp41条带在未婚人群检出率均高于离异人群(P值均<0.05).CD4细胞<200/μl时,p55、p51、p17条带缺失率均较高.结论 MSM人群疾病进程较快,免疫功能受损较重,WB条带中gp160、gp120和p24条带有重要判断意义,应对此人群加大宣传力度和检测力度,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3类特殊WB带型的病例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HIV抗体确证试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的判断和解释提供借鉴依据。方法对病例进行跟踪随访,结合初筛试验结果、WB条带特点、病毒载量结果、抗体转归情况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结合分析。结果 2例初检呈gp160、gp120带型的病例,1例随访仍为gp160、gp120,最终结合病毒载量和流行病学资料判为阳性,1例转为阴性;12例初检呈gp160、p24、p17或gp160、p24带型的病例,10例转阳,2例转阴;4例初检呈无特异性条带的病例,随访转阳。转阳的病例初检样本的病毒载量结果均为阳性,随访阴性的病例初检样本的病毒载量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对于HIV抗体确证试验WB反应不强、刚满足判阳标准时,不能直接出具HIV-1抗体阳性报告,而对于第四代包含抗原检测试剂呈强阳性反应,即使确证试验为阴性,也必须进行随访。这3类样本应慎重对待,不能单纯依赖于HIV抗体检测,需结合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资料辅助鉴别HIV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645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确证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给HIV抗体检测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WB)对645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检测样品进行确证检测,对确证结果不确定者进行随访复查。结果 645例筛查阳性者中,确证HIV-1抗体阳性550例,阳性率为85.3%;阴性56例,阴性率为8.7%;不确定结果 39例,占筛查阳性的6%。反应条带gp160和gp120的出现率最高,分别为100%、99.5%;p17和p55出现率较低,为63.5%和40.5%。不确定者中,p24出现单一带型最多占56.4%,7例转为确定者带型分别为gp160/p24、gp160/p24/p66、gp160/p66。结论确定为HIV-1抗体阳性者带型,各带型出现的几率有所差别,HIV抗体不确定者,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应谨慎处理,加强随访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新沂市2018—2021年HIV检测筛查实验室的HIV抗体筛查及确证试验结果,为制订高效的艾滋病防控技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艾滋病防控工作信息系统的实验信息数据,分析徐州市艾滋病确证实验室152份初筛阳性标本确证结果,对不确定结果者进行随访。结果 2018—2021年,新沂市的HIV抗体检测量逐年上升,初筛阳性样本中复核阳性率为68.42%(104/152)。经确证试验HIV-1抗体阳性94份,确证阳性率为90.38%。免疫印迹带型分布中,全条带和gp160+gp120+p66+p51+gp41+p31+p24+p17占比最高,均为20.21%。不确定者随访中,gp160+p24条带均转阳。结论 gp160是HIV阳性的确证必要条带,不确定带型中含有gp160条带最多,阳转率也最高,特别是gp160+p24带型,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随访。  相似文献   

6.
陈云钰  潘超  邓陈哲  冯学专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667-5668,5672
目的 对三亚市2010年HIV抗体初筛试验复检阳性标本进行确认,并查找试验结果的符合情况及检测的影响因素,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方法 对三亚市2010年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复检阳性的标本进行免疫印迹法(WB)确认.结果 73份HIV抗体复检阳性标本经确认试验结果为63份HIV-1抗体阳性(86.3%),4份HIV抗体阴性(5.5%),6份HIV抗体不确定(8.2%),且阳性的带型gp160、gp120、p66、p51、gp41、p31、p24、p17出现的百分率都在90%以上,其中gp160、gp120、p66、p51为100%,p55出现次数最少,仅为74.6%.在63例感染者中env条带阳性率最高,平均为99.5%;其次是pol条带,平均为98.9%;阳性率最低的是gag条带,平均为87.8%.在6份不确定标本中,gag条带阳性率最高,平均为61.1%,其中p24条带出现频率最高,占总不确定标本的83.3%;其次是pol条带,平均为27.8%;阳性率最低的是env条带,平均为16.7%.结论 HIV初筛试验存在假阳性,必须经确认试验得出准确结果,并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消除引起初筛试验假阳性的结果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3-2017年厦门市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的复检与确证结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初筛阳性的标本,用北京万泰抗原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以及雅培公司HIV抗体快速诊断试剂盒(胶体硒法),进行复检,其中任何一种试剂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即使用MP生物亚太公司的HIV-1/2 blot确证试剂盒(WB法)进行确证检测。结果 2873例WB实验,确证HIV-1抗体阳性2344例(81.6%),HIV抗体不确定202例(7.1%),HIV抗体阴性为327例(11.4%)。在HIV-1抗体阳性样本中,WB检测反应条带gp160、gp120和gp41的出现率最高,均为100%(2344/2344),条带p55以及p17出现的概率较低,分别为38.7%(907/2344)和46.4%(1088/2344)。完成随访的202例样本中,env类和gag类带型的阳转率分别为95%(96/101)和18.5%(5/27)。结论 在检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假阳性结果,必须通过WB实验确认是否为HIV抗体阳性;要加强对不确定样本的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舟山海岛HIV抗体免疫印迹试验(WB)确证不确定结果的血清学特点和临床意义,探讨导致WB确证不确定的原因。方法 40例HIV抗体不确定的样本进行随访复检,对WB条带不进展的病例,结合HIV-1核酸检测;最后判定为HIV未感染的病例,查找临床资料,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梅毒螺旋体(TP)抗体、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Ⅰ型和Ⅱ型的感染状况及抗核抗体(ANA)、甲胎蛋白(AFP)在血液中的含量。结果 40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中,有9例条带进展为HIV-1型抗体阳性;1例未随访即死亡;2例条带不进展,但HIV-1核酸阳性;另2例条带为gp160、gp120、p24,经过多次随访后,最后报告为"无HIV感染";28例无HIV感染的患者,有5例HBV Ag阳性、2例现症梅毒、1例梅毒既往感染、3例ANA阳性、5例AFP定量高于正常值。结论对HIV抗体不确定的结果,需要结合HIV核酸检测;WB条带为gp160、gp120、p24的,需谨慎报告HIV-1型抗体阳性;临床上其他疾病因素与WB不确定的发生相关,但是更多的是不明原因的免疫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HIV-1艾滋病感染者免疫印迹试验(WB)带型的分布特征。方法对2003—2013年3月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HIV-1抗体确证阳性的WB带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例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HIV-1阳性标本免疫印迹带型中gp160、gp120、p66、p51、gp41、p31、p24阳性率为100%,p55阳性率为78.3%,p17阳性率为95.6%;中国籍和非洲籍人员比较,非洲籍人员的p55阳性率高于中国籍人员;不同性别比较,p55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间比较,p55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HIV—1抗体阳性者gp160、gp120、p66、p51、gp41、p31、p24阳性率高,具备确证HIV-1的特异性条带,对于不同国家的出入境人员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HIV-1抗体阳性蛋白印迹带型,了解红河州艾滋病感染者的带型分布特征.方法 对某实验室2008、2009年经蛋白印迹试验检测为HIV-1抗体阳性标本的带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20份HIV-1抗体阳性蛋白印迹带型中全带的有40.61% (1064/2 620)、次全带有35.46% (929/2620)、13.86% (363/2620),各WB条带的阳性检出率为:抗env(外膜蛋白)最高gp160为100% (2 620/2 620)、gp120为100% (2620/2620)、gp41为98.32% (2576/2620),其次是抗pol(逆转录酶蛋白)p66为98.21% (2573/2620)、p51为96.87% (2538/2620)、p31为94.96% (2410/2620),抗gag(核心蛋白)除p24为99.65% (2611/2620)外,其他条带检出率都较低p55为48.02% (1258/2620)、p39为44.77% (1173/2620)、p17为77.44% (2029/2620).不同感染途径和不同年龄组比较p31、p55、p39、p17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比较p55、p39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红河州HIV-1抗体阳性标本抗体蛋白印迹条带检出率与其他地区的报道有差异,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09—2011年恩施州186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确证阳性样本进行免疫印迹(WB)条带分析,增强对WB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能力。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9—2011年恩施州辖区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核检测和使用WB试验进行确证检测。结果 269例初筛阳性者中ELISA复核HIV抗体阳性210份,阳性率为78.07%;复核HIV抗体阴性59份,阴性率为21.93%。WB试验阳性186份,占88.57%;15份为不确定,占7.14%;9份为阴性,占4.29%。WB带型分布:其中7条带以上共计181例,占97.31%;6条带的3例,占1.61%;5条带的1例;占0.54%。性别、不同年龄组间与各WB带型分布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艾滋病HIV抗体初筛与确证实验中,复检试剂种类的选择对确证阳性率影响较大,WB带型的阳性判定应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并结合试剂说明书,参考实际情况,谨慎判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9-2013年宿州市454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待确证样本进行免疫印迹(WB)条带分析,增强对WB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能力。方法采用WB试验对454份宿州市辖区HIV抗体待确证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454例HIV抗体待确证样本中,WB试验阳性235份,占51.76%;95份为不确定,占20.93%;124份为阴性,占27.31%。WB带型分布:7条带及以上222份,占94.47%;抗env基因编码蛋白的条带较多,gp160、gp120分别为98.72%和98.32%;除p24外的抗gag基因编码蛋白的条带最少;在95份HIV确证不确定样品和124份HIV确证阴性样品中,采供血机构送检的样本比例均最高,分别是66.32%、79.84%。结论两种试剂复检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WB确证试验存在不确定结果,应引入病毒载量或核酸检测技术缩短HIV抗体检测中的不确定样本的确诊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HIV抗体酶联免疫吸附(ELISA)初筛试验与蛋白印迹(WB)确认试验结果的比对,探讨目前艾滋病检测存在的问题。方法对芜湖市2011年艾滋病筛查阳性标本复检与确证实验结果进行比对,并分析WB确认试验带型及感染者基本信息。结果 119份HIV抗体初筛阳性血清经WB确认80份阳性,23份阴性,16份不确定。其中,两种初筛试剂测试结果均阳性的93份标本经WB确认80份阳性,7份阴性,6份不确定;两种初筛试剂测试结果一阴一阳的26份血样经WB确认16份阴性,10份不确定。在80份HIV-1确认阳性标本中,P55条带出现次数最少,仅为50.00%。在16份不确定标本中,Gp160条带出现频率最高,占总不确定标本的62.50%。结论筛查弱阳性的标本尽量用筛查试剂排除,从而减少"HIV抗体不确定"结果。不确定结果与WB试验的假阳性有关,可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对结果进行准确解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HIV抗体确认不确定结果的血清学特征并比较不同实验方法鉴别不确定结果的效果.方法 以解放军艾滋病检测确认实验室2005-2006年确认的42例HIV抗体不确定者为研究对象,对血清样本进行HIV抗体条带免疫印迹检测、HIV病毒载量检测和HIV-1 p24抗原检测,同时进行随访,将随访前后的标本同时检测,比较免疫印迹带型的进展,判断HIV感染的真实状况,以随访的结果为标准,判断不同的方法鉴别不确定结果的效果.结果 (1)42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中,共有8种带型:p24(45.2%)、gpl60(30.9%)、gp160±p24(11.9%).(2)对23例进行3个月以上随访,其中22例带型没有变化,判断为HIV抗体阴性;1例的带型在随访后出现显著进展,满足HIV抗体阳性诊断标准;随访证实,22例(95.6%)的不确定是非特异反应,只有1例是早期HIV感染.(3)对23例通过随访确定HIV感染状态的病例,条带免疫印迹检测1例血清学阳转的病例为阳性,22例血清学没有进展的病例中16例为阴性,6例仍为不确定,特异性是72.7%.HIV-1 p24抗原检测23份标本全部为阴性,1例血清学阳转标本漏检.检测7份血浆标本的病毒载量,1例血清学阳转的病例病毒载量为18 000 cp/ml,而6例血清学没有进展的病例检测结果全部低于最低检测限(<LDL).结论 条带免疫印迹试验能够鉴别大约70.0%的不确定反应,病毒载量检测也是鉴别不确定结果的有效方法;使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对HIV抗体不确定进行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于磊  李凤娟  李莉 《中国校医》2018,32(5):370-372
目的 对2011—2014年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2011—2014年收集天津市HIV高危人群的实验室资料,采用第4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胶体硒试验,对送检的和本筛查中心实验室检出的220例筛查阳性标本,使用蛋白印迹试验(WB)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220例阳性标本,确证结果为阳性的病例180例(81.82%),经过1周,进行2次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为180例(100%)。阴性病例共10例(4.55%),不确定病例共30例(13.64%)。确证的180例中,gp160、gp120出现率达到100%,p55、p39阳性率为66%(119例)、61%(110例),gp41出现率为96%(173例),p51出现率为93%(167例),p31出现率为(160例),p24出现率为98%(176例)。结论 HIV抗体初筛试验结果存在假阳性,WB和第4代ELISA筛查试验可提高对艾滋病病毒的检查准确率,对WB试验中不确定标本需做好随访工作,避免艾滋病患者流失。  相似文献   

16.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在HIV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作为一种确认实验在HIV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用T嗜性的HIV毒株感染MT4细胞制备抗原片,并与不同稀释度的免疫血清相结合,再滴加荧光素标记的羊抗人IgG,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特异性免疫荧光,结果:用IFA检测43分血清样本(其中包括17份WB阳性血清,14份阴性血清和12份ELISA阳性或WB出现可疑条带但按标准不能判为阳性的可疑血清),除HIV-2血清呈阴性反应外,其余检测结果与WB相符,IFA对HIV-1抗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到100%,HIV-1阳性血清抗体最高滴度达到1:10240。结论:IFA可用于HIV-1抗体检测的确认,它可作为Western Blot的一种补充或替代实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7年高危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数据,对现行的检测试剂进行初步评估。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规定的检测方法,对吉林省各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送检的H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进行HIV抗体确认和分析。结果2007年222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进行确认试验后,有179例(80.6%)为HIV-1抗体阳性,31例(14.0%)HIV抗体不确定,12例(5.4%)HIV抗体阴性。12例阴性样本中出现假阳性结果ELISA试剂11例,快速试剂1例。结论HIV抗体筛查试剂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导致确认试验抗体不确定和阴性结果数量的增加。对出现抗体不确定结果的样本应加强随访检测,同时考虑使用其它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中秋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1719-1721
目的通过对HIV抗体筛查(ELISA)阳性标本进行确证试验(WB),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了解不确定结果的抗体进展情况。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的方法和要求,对284例HIV抗体筛查(ELISA)阳性标本采用WB进行确证,对确证结果不确定者进行随访复查。结果 284例(ELISA)阳性标本中,228例确证(WB)HIV阳性、41例不确定、15例阴性。41例不确定经后续复查25例进展为确证阳性、其中20例在四周内进展为阳性。结论 s/co值>6.0以上的阳性标本,确证阳性率明显增高;不确定结果的复查可根据受检者的高危行为提前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