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文献,采集处方信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23篇,涉及处方145首,中药104味。频次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茵陈、黄芩、大黄、甘草、栀子;性味以苦、寒为主;多归于脾经、肝经;功效前3位分别为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二项关联规则有10组,三项关联规则有24组;核心药组功效可概括为清热利湿、补肾健脾、凉血散瘀、活血理气。结论:中医药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用药以补肾健脾安胎、清热利湿退黄为基础,并根据辨证辅以凉血、散瘀、理气、养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家级名老中医治疗肝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国家级名老中医治疗肝病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构建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确定处方中各药物和药物组合的使用频数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高频药物包括茵陈、茯苓、丹参、白术、柴胡等;高频药物组合包括"丹参,茯苓"、"白术,茯苓"、"丹参,茵陈"等;置信度为1的关联规则包括"大黄,虎杖→茵陈"、"大黄,郁金→茵陈"、"虎杖,栀子→茵陈"等。结论名老中医治疗肝病多用清热利湿、理气活血之品,配伍精巧合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肝损伤的用药规律,为肝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肝损伤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文献数据库,使用Excel2019、Clementine 12.0和SPSS 21.0等软件,对中医药治疗肝损伤药物的使用频次、功效分类、性味归经进行统计,以及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药复方144首,涉及中药214味,高频药物21味,其中柴胡、甘草、白术、茯苓、丹参、茵陈使用频次较多;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最为常见;药味以苦、甘为主,药性以寒为主,多归脾、肝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9种关联强度高的药物组合;因子分析提取了9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得到4种药物组合。结论 现代中医治疗肝损伤以调和肝脾、扶正补虚为主,常使用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性味多为苦寒,主入脾、肝经,并辨证配伍清热、活血化瘀等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总结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与研究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02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发表的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相关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构建数据库,运用Excel 2019对其高频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进行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对其药物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中药处方67首,中药77种,使用频数≥10的中药共16种,其中茵陈的使用频数最高。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多属肝经,药物功效以清热、利水渗湿为主。药物关联规则中高频药对以茵陈-栀子、茵陈-大黄、栀子-大黄为主。药物聚类分析得到了5个聚类。结论:临床上以湿热郁蒸型胎黄多见,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黄疸多以清热利湿退黄的治法为主,方中药物以苦、寒药物居多,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顾护后天脾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挖掘庞龙教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庞龙教授于广东省中医院眼科门诊及住院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有效医案的处方资料,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方剂基本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挖掘庞龙教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组方用药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庞龙教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方剂134首,涉及147味中药,用药频次达1 886次。频次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茯苓、甘草、三七、丹参、薏苡仁、党参、密蒙花、白术、枸杞子、白芍、五味子等,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止血药、利水渗湿药等。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得到79条关联规则和关联强度较强的药物组合31组,聚类分析得到6类。【结论】 数据挖掘结果表明庞龙教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处方用药规律如下:首辨虚实,虚者益气养血、补益肝肾,实者利湿化痰、清热养血,虚实夹杂当分清主次,或补虚为主,或祛邪为主;通络、明目贯穿疾病始终。  相似文献   

6.
杨忠  赵欣  邓萌 《光明中医》2023,(12):2259-2263
目的 探讨国医大师治疗胃肠道肿瘤的用药经验。方法 搜集120名国医大师治疗胃肠道肿瘤的医案,建立数据库,提取方药信息,应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共纳入77首方剂,涉及中药207种,总频次为1241次,高频次药物为甘草、白术、半夏、白花蛇舌草、黄芪等,用药分类以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为脾、肝、胃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白术-甘草”“甘草-黄芪”等多种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得到8组聚类组合和2组聚类方。结论 国医大师治疗胃肠道肿瘤以益气健脾、疏肝理气、清热利湿、消食和胃、化痰散瘀为主要治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的1989-2019年中医药治疗ITP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文献中的方剂及药物信息,构建方药数据库,分别统计药物使用及性味归经分布情况,对高频药物进行二项、三项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92篇,筛选得到方剂439首,涉及药物224味,药物类别17种,包括补虚药、清热药、止血药等;药物性味既有甘温,也有苦寒,以归肝经、肾经者居多;用药频次≥50的药物共32味,包括生地黄、当归、仙鹤草、黄芪、牡丹皮等;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二项关联15条,三项关联12条,包括生地黄-牡丹皮、黄芪-党参、牡丹皮-赤芍-生地黄等;聚类分析聚为6类效果最好。结论中医药治疗ITP组方重在健脾益气摄血、清热凉血止血,久病当重视补益肝脾肾,或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钟广玲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 考。【方法】收集近5年钟广玲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病例的门诊处方,对纳入的处方中药的用药频数、性味归经进 行统计,并对其高频用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64首,使用中药达168味。用药频次居前 10位的药物依次为牛膝、川芎、地龙、炙甘草、秦艽、当归、熟地黄、桃仁、香附、红花。所用药物的药性以温、平药为 主,药味以苦、辛为主,主要归肝、肾、脾经。药物功效归类主要为补虚药、祛湿通络药、活血化瘀药。关联规则分析 结果得到10组药对,聚类分析得到6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钟广玲教授采用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补虚扶正为 主,从肝、肾、脾入手,滋养肝肾,调理脾胃;注重活血化瘀,同时辨证配伍祛湿通络、清热等祛邪之药,寓攻于补,攻 补兼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医干预新生儿黄疸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以“胎黄”或“新生儿黄疸”为主题词,检索中华医典(V5.0)、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1日),建立数据库,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进行频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27首中医处方,涉及中药194味,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茵陈、甘草、栀子、茯苓、大黄;通过对高频药物(使用频次≥5次)的药物性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医处方干预新生儿黄疸以苦、甘、辛味,寒、平、温性药,归脾、胃、肺经为主。通过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3类组合,关联规则分析得出6个潜在组合药对。结论:利湿退黄为中医干预新生儿黄疸的基本法则,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的6个潜在药对组合均以茵陈蒿汤为基础方,辅以补中益气,拟对中医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文献探究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今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相关文献,建立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文献研究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用药规律进行探究,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结果: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文献中所含中药复方104首,中药129味,药物种类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和收涩药为主;药物性味以甘、苦为主,药性多为寒、平;归经以肝经、肾经为主。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得出4个聚类组合,另外对所涉及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规则17条,药组(3味药、4味药)规则36条。结论: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药物性味以甘苦为主,归肝肾两经,核心单味药为黄芪、丹参、生地黄等,临床治疗方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用清热类中成药组方规律。方法:收录《新编国家中成药》中清热类中成药处方,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高频次药物包括甘草、黄芩、冰片、金银花、大黄、连翘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甘草、黄芩""甘草、桔梗""连翘、金银花"等;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包括"牛黄->冰片""桔梗->甘草""朱砂->冰片""栀子->黄芩"等。结论:处方用药中除常见的清热类中药外,尚包括具有清热作用的部分开窍药、安神药、泻下药及其他类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药治疗儿童慢性腹泻的组方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0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中医药治疗儿童慢性腹泻的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相关药物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获得文献125篇,方剂155首,药物142味。药物总使用频次为1506次,单味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白术、茯苓、党参、陈皮、甘草;药物功效种类17类,频次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理气药、化湿药;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脾、胃、肺、肾经为主。得到药对关联规则18条,置信度>90%的药对4条,分别是白术→诃子、茯苓→广藿香、白术→莲子、茯苓→砂仁;频率较高的药对8组,分别为白术-茯苓、白术-党参、茯苓-党参、白术-陈皮、茯苓-陈皮、白术-山药、茯苓-山药、茯苓-木香。对频次≥10次的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4组。结论:中医药治疗儿童慢性腹泻以补脾抑肝温肾为主,对于疗效不佳、久治不愈者,可从理气、化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现代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1998~2018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研究,严格筛选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建立Excel规范化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物的使用、性味归经及功效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复杂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216篇,涉及中药193味,累积药物使用频次2142次,用药频次较高的药物为黄芪、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常用的药物类型为补虚药、解表药、化痰药、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药味甘、苦、辛,归肺、脾、肾经,药性温、平、寒。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对关联规则12条,3味中药配伍关联规则58条,4味药配伍关联规则40条,基本以补气药,止咳平喘化痰药和理气健脾药物之间相配伍。聚类分析挖掘出5个核心组方,为黄芪、白术、防风、半夏、茯苓等的组合加减。结论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主要以补肺健脾益肾为主,辩证予以行气、化痰、祛瘀和敛肺等。数据挖掘得出的用药和组方规律对临床中医药辩证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新药开发和新方组合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以辛润法思想为指导的治疗便秘方剂中辛味药物的应用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所有治疗便秘的方剂,分别统计含辛味药及不含辛味药方剂中药物使用频次,以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是否含辛味药物相关方剂中的药物组合以及核心药组的关联情况。结果最终纳入含辛味药的便秘治疗方剂405首,展示出44个核心组合,20条关联规则,其提升度均 1,为正相关的有效规则,其中18条规则的提升度≥3,表示规则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联系。高频的辛味药有当归、枳壳、木香、槟榔等,最常与其配伍的药物有大黄、火麻仁、郁李仁、桃仁等。纳入不含辛味药的便秘治疗方剂70首,最终得到9个核心组合,5条关联规则,其提升度均 1,为正相关的有效规则,其中1条规则的提升度≥3,表示规则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联系。不含辛味药的方剂中常用药物为大黄、甘草、牵牛子、栀子、黄芩等,常与泻下药、清热药、补虚药配伍。结论治疗便秘组方常由辛味药与滋阴药进行配伍,佐以宽肠行气药,取行气布津、润燥通便之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总结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g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中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文献,构建方药数据库,通过频次统计、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方剂476首,所用药物315味,使用频次共计6 905次,使用频数前10位中药分别是土茯苓、薏苡仁、牛膝、黄柏、苍术、萆薢、甘草、泽泻、威灵仙、白术,用药类别以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化湿药为主。痛风高频药对前3组为薏苡仁-土茯苓、土茯苓-萆薢、薏苡仁-牛膝。中药药性主要为寒性药,药味为甘,主归脾(胃)经。聚类分析得到14个中药组合。关联分析得到二项关联药物组合29项;三项关联药物组合21项;四项关联药物组合27项。复杂网络分析核心处方为:牛膝(川)、黄柏、薏苡仁、苍术、土茯苓、萆薢、甘草。结论:中医药治疗痛风用药以祛邪为主,清热化湿健脾之法贯穿病程的始终并以四妙散加土茯苓、萆薢的组方为核心,兼以活血化瘀止痛、利湿泄浊除痹、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等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大黄-柴胡药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采用Excel、 GraphPad Prism软件分析相关方剂基本信息,IBM SPSS Modeler、VOSviewer、Cytoscape软件对配伍中药性能、功效、关联规则、方剂主治等进行数据挖掘,并从高频的方剂、高频归经、药物用量及比例3个维度考察组方用药规律。结果 共得到646首方剂,甘草、黄芩、赤芍、当归、栀子等99味中药的配伍频次≥20次,性味以寒性,苦、辛、甘味为主,大多归肺、肝、胃经,功效以清热、解表、补虚为主,主治应用包括虚劳、目赤肿痛、骨蒸、黄疸等。黄芩-栀子-赤芍-甘草关联度最高,是组方核心药物。归肺经中药以柴胡主药,配伍甘草、黄芩等;归肝经中药以大黄、柴胡为主药,配伍赤芍、当归、鳖甲等;归胃经中药以大黄为主药,配伍甘草、枳壳、黄连等。大黄、柴胡用量均主要在3~15 g范围内,比例以1∶1最多,相关方剂组成以黄芩、栀子、赤芍等中药为主,主要治疗目赤肿痛、闭经等。相关方剂在防治肝系疾病方面的应用最多。结论 本研究阐明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大黄-柴胡药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可为科学指导其临床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数据挖掘在肺癌中药用药规律中的应用,进一步总结中医药治疗肺癌的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肺癌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中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药治疗肺癌用药规律的文献,构建数据库,应用文献分析对文献的数据分析软件、算法、高频中药、药对等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得到88篇有效文献,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数据挖掘常用分析软件为Microsoft Excel、SPSS及其系列软件、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常用分析方法为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97.73%文献统计了高频药物,合计得到151味高频药物,频数排名前三的为黄芪、白花蛇舌草和甘草;涉及的药类主要为清热药和补虚药;高频药物药性以寒性、温性最多,药味主要为甘味、苦味和辛味,归经主要归肝、肺、脾和胃经;80.90%文献分析了治疗肺癌的常用药对,共计得到239组常用药对,对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二项关联5条,两者结果呼应;37.65%文献总结了中医治疗肺癌的常用中药核心组合,57.95%文献总结了常用聚类方或新方,23.86%文献总结了不同中医证型肺癌的用药规律;聚类分析得到5个药物组合。结论: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古代中药复方治疗肺痨的用药规律。方法 选取中华医典5.0系统中治疗肺痨的处方,利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肺痨处方数据库,并使用统计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3 及数据挖掘软件IBM SPSS Modeler 15.0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749首肺痨治疗处方,中药种类合计475味,排列在前10味的高频药物分别为:甘草、人参、茯苓、当归、芍药、麦冬、生姜、白术、柴胡、生地黄。中药类别中占据前5类的是: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健脾)利湿药。高频药物间生成4个聚类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中提取12个公因子,经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最低条件支持度≥8%,最小规则置信度≥ 72%,提升度>1,得出关联规则8条,3味药配伍关联规则29条,4味药配伍关联规则11条。结论 通过对中华医典的挖掘,客观呈现古代医家治疗肺痨的组方用药经验,为现代临床用药指导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张顺宵  秦利  黄珊  杨超茅  张晟  张妍  陈月  孙明瑜 《新中医》2023,55(20):18-24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挖掘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用药规律研究。方法:收集2019 年1 月— 2022 年7 月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信息系统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门诊患者的诊疗信息,建立 Excel 数据库,采用Excel 2017 软件录入所有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应用R 统计软件进行结果描 述及数据分析,使用arules 包的Apriori 算法对处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本研究从收集的445 例患者的 1073 首处方中最终筛选纳入处方140 首,涉及中药265 味;使用频次排名前5 位的中药分别是柴胡、茯苓、 黄芩、郁金、丹参;使用频次排名前5 类的中药类别分别是补虚、利水渗湿、清热、活血化瘀和理气药;在 15 味高频药物中,苦、甘、辛药味最为常见,药性以温、平、微寒为主,归肝、脾、肺和胃经居多。经关联 规则分析,药物组合中支持度最高的是柴胡-郁金、茯苓-白术,置信度排列前3 的药物组合为地耳草-矮地 茶、枳壳-柴胡、莪术-柴胡。聚类分析将中药分为5 类,类1 为柴胡、虎杖、厚朴、大黄、五味子、垂盆 草、郁金、赤芍、枳壳、莪术、木香、连钱草、矮地茶和地耳草,类2 为茯苓、白术,类3 为当归、甘草、白 芍、黄芩和茵陈,类4 为丹参和山楂,类5 为黄芪、半夏和陈皮。结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多采用疏肝健 脾、祛湿化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药物为主,性味多为温、平、微寒之品,使利湿不伤阴、活血不耗血,共 奏痰化瘀散浊泄之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分析中药外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2000年1月1日~2020年5月1日发表的中药外洗治疗新生儿黄疸相关文献,用Excel 2016软件建立中药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对纳入处方药物使用频次、常用药对、四气五味归经、核心药物组合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99首中药外洗处方,涉及中药103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茵陈、栀子、大黄、黄芩、甘草等;性味以寒性及苦、辛味为主;归经多属肝、胃、脾经。中药配伍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高频药对有栀子-茵陈、大黄-茵陈、大黄-栀子等。通过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处方4个;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为茵陈蒿汤合小柴胡汤化裁而来。结论:数据挖掘为总结中药外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用药规律提供较大帮助,分析结果可为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