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方法、注意事项及治疗效果。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8分)80例随机分成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实验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于伤后24 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35℃,维持亚低温7~14 d;2组病人均通过生命征监护,颅内压、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监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病人伤后高颅压、高体温很快得到控制,而生命体征、血气及电解质2组变化不大。结论亚低温疗法能减轻颅脑损伤后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和改善预后,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脑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脑温的影响。方法选择5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及脑温监测的同时,将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亚低温组颅内压降低。伤后早期脑温比肛温高,但二者均高于正常值,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脑温和肛温均下降,但二者的差距逐渐增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亚低温组病人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而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能降低颅内压及脑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自80年代以来,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其结果证明30~35℃的亚低温能够显降低颅脑损伤后死亡率,能够明显减轻伤后神经功能障碍。近几年来,国外通过临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亚低温脑保护作用能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死亡率和病残率。应用亚低温脑保护能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我科自1998年6月~2000年10月共收治11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其中56例应用亚低温治疗,取得了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亚低温治疗和常温治疗重型外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温组26例和亚低温组24例.入院后病人均持续监测颅内压7 d.对照组维持正常体温,亚低温组入院后在3~7 h内将肛温降至33℃左右,并维持3~7 d.比较2组GCS评分、颅内压、临床预后指标.结果 在伤后第7天,亚低温组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组与常温治疗组的预后来证实亚低温治疗的脑保护作用. 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GCS≤8分),分为亚低温治疗组(36例)和常温治疗组(40例).常温治疗组患者应用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止血、抑制胃酸分泌、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亚低温治疗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合并应用冰毯实行亚低温治疗(患者躺在冰毯垫上,通过体表散热使中心体温和脑温降至所需温度,通常为32~34℃,并根据病情需要维持3~14 d).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患者预后优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脑保护作用,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是近年来临床开展的新方法 ,亚低温能保护血脑屏障及细胞膜结构 ,控制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减少脑耗能和氧耗量 ,减轻脑组织乳酸堆积与神经毒性产物过度释放等 ,对降低重型颅脑伤病人的残死率 ,改善颅脑损伤病人神经功能预后有重要意义〔1〕。我科 2 0 0  相似文献   

7.
亚低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显著抑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少脑组织耗能,减轻神经毒性产物过度释放等。但亚低温治疗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有时非常严重,在护理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亚低温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我们对12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亚低温治疗,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亚低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显著抑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少脑组织耗能,减轻神经毒性产物过度释放等。但亚低温治疗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有时非常严重,在护理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亚低温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我们对12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亚低温治疗,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亚低温疗法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脑水肿的治疗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组59例,均于伤后10h内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35℃,持续5~7d,同时监测颅内压、生命体征、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血电解质。定期头颅CT扫描。对照组57例,直肠温度控制在37℃,其它治疗两组相同。两组病人均于治疗半个月后评估脑水肿治疗效果及3个月后根据GO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颅内压降低、脑水肿的CT改变及血糖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3个月后亚低温组治愈31例,占53%,死亡15例,占25%。对照组治愈23例,占40%,死亡26例,占46%,两组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亚低温治疗明显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具有脑保护作 用,临床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水肿病人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亚低温疗法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脑水肿的治疗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 将11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组59例,均于伤后10h内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35℃,持续5-7d,同时监测颅内压、生命体征、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血电解质。定期头颅CT扫描。对照组57例,直肠温度控制在37℃,其它治疗两组相同。两组病人均于治疗半个月后评估脑水肿治疗效果及3个月后根据GO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颅内压降低、脑水肿的CT改变及血糖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3个月后亚低温组治愈31例,占53%,死亡15例,占25%。对照组治愈23例,占40%,死亡26例,占46%,两组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亚低温治疗明显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具有脑保护作用,临床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水肿病人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管内降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1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20),传统亚低温组(n=20)和血管内降温组(n=11)。两个治疗组31病人均于伤后20 h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3~34℃,治疗持续4~7 d,当颅内压降至正常后24 h,停止亚低温治疗。同时床旁监测生命体征、颅内压等。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三组病人的年龄及GCS评分等临床特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伤后第7天,两组亚低温治疗的病人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基本降至正常。经6个月随访,两组亚低温治疗病人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内降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与传统亚低温治疗效果相似,其可减少肌松药和镇静药的使用及机械通气所带来的并发症。该方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持续性颅内压升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仍存在持续性颅内压升高的临床资料,根据减压术后治疗方法分为亚低温组(22例,进行亚低温治疗)和常温组(26例,维持正常体温)。结果 与术后1 d相比,术后2~4 d,两组颅内压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脑灌注压均呈明显增高趋势(P<0.05),而且亚低温组变化更明显(P<0.05)。亚低温组肺部感染和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伤后6个月,亚低温组GOS评分1分2例,2分8例,3分4例,4分2例,5分6例;常温组1分8例,2分10例,3分4例,5分4例;两组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有效缓解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增高。  相似文献   

13.
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治疗机理及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75,自引:1,他引:74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机理及临床效果.方法164例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82例,均于伤后2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RT)控制在32.0℃~35.0℃;脑温为32.5℃~35.0℃,持续1~7天,平均60.2±28.0小时.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颅内压(ICP)、血糖、血乳酸、血气、血电解质以及脑组织氧分压(PbrO2)和脑组织温度(BT)、脑微循环血流(LDF血流值)和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对照组82例,直肠温度控制在36.5℃~37.0℃,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病人均于伤后3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病人伤后早期的高ICP、高血糖、高乳酸血症分别显著下降(P<0.05);严重的低PbrO2迅速上升并维持在正常水平;脑血供得到改善;生命体征、血气及血电解质无显著差异;无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降低,恢复良好率提高,预后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安全有效,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无严重并发症.直接监测PbrO2、BT、LDF血流值和SjvO2,对亚低温治疗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机制和疗效。方法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了开颅手术。亚低温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于术后即给予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持续72h,肛温维持在35~35.5℃。对照组25例在术后按照常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期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颅内压、血糖、血气,并检测术后引流管引流液中谷氨酸、自由基(SOD)。2组患者均于术后l周给予GCS评分和术后1、3、6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严重高颅压、高血糖、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引流液中谷氨酸、SOD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病死率明显降低,预后显著改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适时恰当的应用亚低温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49,自引:0,他引:149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共 87例病人 ,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 43例 ,均于伤后 2 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直肠温度 (RT)控制在 31 5~ 34 9℃ ,脑温为 32 0~ 35 0℃ ,持续 1~ 7天 ,平均 5 7 7± 2 8 4小时。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颅内压 (ICP)、血糖、血乳酸、血气、血电解质以及脑组织氧分压 (PbrO2 )和脑组织温度 (BT)。对照组  44例 ,直肠温度控制在 36 5~ 37 5℃ ,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病人均于伤后 3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亚低温治疗组病人伤后早期的高ICP、高血糖、高乳酸血症分别显著下降 (P <0 0 5 ) ;严重的低PbrO2 迅速上升并维持在正常水平 ;生命体征、血气及血电解质无显著差异 ;无严重并发症 ,死亡率降低 ,恢复良好率提高 ,预后显著改善。结论 亚低温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安全有效 ,可降低死亡率 ,提高生存质量 ,无严重并发症。直接监测PbrO2 和BT ,对亚低温治疗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提高临床疗效。方法:13例重型颅脑损伤GCS计分≤8分,实施亚低温治疗进行护理,使用TY-98微机控制颅脑降温仪四肢大血管辅以冰袋,应用冬眠药物+卡肌宁,同时实施监测各种生理指标,将体温降32-35℃。结果:13例重型颅脑损伤≤8分,死亡3例,生存率为76.9%术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肯定,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亚低温降脑耗氧亮,保护血脑屏障,抑制毒性产物对细胞的损害,保护神经功能,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亚低温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亚低温疗效,在护理过程中防止其他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合理利用监护是非常重要的,加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护理是关键,复温时要注意颅内压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于病后2~24h进行亚低温治疗,通过冰毯冰帽综合治疗仪、冬眠药物及降低环境温度三种方法联合应用,使病人体温每小时降0.5℃~1.5℃,维持肛温32℃~34℃,使用3~7d,并配合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应用亚低温治疗病人均得到满意治疗效果,其中恢复良好17例,轻残8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0例,死亡3例.与常规组疗效相比差异显著(U=1.99,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脑组织耗氧量,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过程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420例,分为亚低温组(185例)和常温组(235例);均进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亚低温组在常温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措施(直肠温度控制在32~34℃,治疗时间为4~7 d;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颅内压等,预防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治疗后6个月,亚低温组GOS评分明显优于常温组(P0.05)。治疗后12个月,亚低温组KPS评分明显优于常温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亚低温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有较好疗效,但应注意并发症等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医学监测手段的发展及新的监护仪的出现,多种监测手段应用于重型颅脑创伤的亚低温治疗过程中,不仅及时反映了患者脑部的重要病理生理。生化代谢变化及亚低温治疗效果,同时也保证了亚低温治疗的安全性,从而防止或减轻了重型颅脑创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拟就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监测,脑氧代谢监测,脑血流量监测及微透析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分析颅脑损伤合并低颅压症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问题。方法对23例颅脑损伤后合并低颅压症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本组颅脑损伤合并低颅压症伤后3~21d发病,经去枕平卧,去除引流管负压,增加液体入量,促进脑脊液的分泌,提高颅内压,低颅内压症均纠正。结论颅脑损伤后低颅压症多为暂时性,经早诊断,早治疗;积极治疗原发性颅脑损伤,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