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介绍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经验。方法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2例;法乐四联症根治术4例;房间隔缺损加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其他心内畸形根治术7例。结果 术后7天内死亡1例,死亡率3.6%;无远期死亡及并发症。结论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法乐四联症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2年7月~2003年5月共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法乐四联症外科手术治疗12例,其中根治术10例,中央分流术2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法乐四联症是最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早期即发绀,尤以哭闹时显,大多数病人为10岁以下的儿童。本院自1998年10月~2004年1月对290例的法乐四联症病人实施根治术,疗效满意。现将我们在手术室的一些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2002年7月~2003年5月共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法乐四联症外科手术治疗12例,其中根治术10例,中央分流术2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1995年元月~2000年元月对81例法乐四联症儿童施行根治术,年龄3.5~14岁,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2.5%。作者认为体外循环技术的提高、手术方法的改进、术后监护治疗的得当等综合措施,是近年法乐四联症手术死亡率得以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临床分析1999年8月~2005年6月在我院进行一期根治术的39例法乐四联症病例资料。方法我院1999~2004年对39例法乐四联症病例进行了一期根治术。结果39例全部接受一期根治术,术后死亡1例,占2.5%。结论法乐四联症一期根治术后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手术疗效.方法 24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畸形矫正和赘生物清除.室间隔缺损(VSD)直接缝合13例,补片修补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采用直视缝合方法.肺动脉瓣成形术3例,法乐四联症根治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手术3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结果 全组经手术及抗生素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随访3~ 18个月,无死亡及心内膜炎复发.结论 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选择有效抗牛索是提高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 (CPB)是心血管外科手术的一个基本技术环节 ,是用人工心肺机代替心肺的泵血与气体交换功能 ,为心内直视手术提供必要的“无血”及“安静”的手术视野的一种技术。法乐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在紫绀型心脏畸形中居首位 ,占 50 %~ 90 %。本院心胸外科自 1 980年 1 2月至 2 0 0 0年 1 0月 ,共实施法乐四联症根治术 2 0例 ,其灌注效果均满意。1 临床资料与方法我科 1 980年 1 2月~ 2 0 0 0年 1 0月共施行体外循环手术 30 0余例 ,其中法乐四联症根治术 2 0例。本组中男性 8例 ,女性 1 2例 ,年龄 5~ 1 1岁。体外循环机…  相似文献   

9.
2186例小儿法乐四联症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法乐四联症(TOF)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73年4月~2003年7月2186例TOF病人,手术采用体外循环下行根治和姑息手术。结果 术后死亡146例(6.7%),近3年手术死亡率降至1.6%。术后并发症主要是出血低心排、残余梗阻和分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根治术以大于1岁为宜,对缺氧发作症状明显的患儿则不受年龄限制。根治术中右室流出道小切口修补室间隔缺损和疏通右室流出道效果佳,自身心包单叶瓣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对术后早期右心功能保护效果良好。应视解剖条件和年龄选择手术方法以及右室流出道疏通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景旭  朱汝军 《河北医学》1996,2(2):113-114
自1991年9月至1995年9月对46例法乐四联症儿童施行根治术,年龄3-14岁,手术死亡4例,病死率8.7%。讨论了经右房或右房右室相结合径路修补室缺,较小的右室流出道切口疏通右室流出道,尽量保护肺动脉瓣的完整性,体外循环技术的改进等综合措施,是近几年降低手术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超对新生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9例青紫的新生儿进行彩超检查.诊断紫绀型先心病25例并分析其疾病类型。结果25例紫绀型先心病中存在大动脉转位、法乐四联症、单心室、永存动脉干等复杂畸形,其中大动脉转位最多见,其次为法乐四联症,单心室位居第3。结论彩超可作为青紫新生儿先心病的常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法乐四联症(TOF)是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生率约占全部先天性心脏病的8%.早在1888年法国内科医生 Etienne Fallot 首先指出该畸形的四个基本病变为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及右心室肥厚.1945 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 Alfred Blalock 医生完成了第一例成功的TOF手术.近年来,随着对TOF病理改变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以及婴幼儿TOF手术的开展,TOF 根治术的成功率有明显的提高,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手术仍有一定的风险,其影响因素包括术前对TOF病情的认识.TOF心导管检查主要目的是为了手术准备,判断哪些患儿可做根治术,哪些患儿需先做姑息性手术.为提高 TOF手术成功率,笔者就心导管检查在TOF 根治术的术前评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法乐四联症(TOF)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特点及转归,必须尽早进行手术纠治,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我院自1994年1)J~1996年11月共施行了小儿TOF根治术25例。现就病例的选择、手术方法、术后监护等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般资料:男14例,女11例;年龄2.5~10岁,平均6.sl士1.23岁;体重10~25切,平均1505士6.slLg;红细胞正积48~89%,平均69.36%上门.47%。全部病例经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输位心导管造影明确诊断。室间隔缺损(VSD)呢内型23例,干下型2例。主动脉骑跨10%~50%。右室流出道近端…  相似文献   

14.
Cook弹簧圈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ook弹簧圈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5例动脉导管未闭行外科结扎手术后残余分流的患儿以及2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前的患儿采用Cook弹簧圈封堵装置进行治疗。结果15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后残余分流的患儿分别放置1个弹簧圈后使残余分流消失;2例法乐四联症的患儿应用1~5个弹簧圈封堵较大的主-肺动脉侧支血管,封堵后侧支分流明显减轻,于介入治疗后3~7d成功行外科根治手术。结论应用Cook弹簧圈镶嵌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15.
法洛四联症(TO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紫绀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率占CHD的12%~14%,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根治手术已成为治疗TOF的主要方法。我院2005年8月—2006年7月对25例TOF患儿进行了根治术,现将TOF根治术中的体外循环(CPB)管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0年8月~2001年12月,本研究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进行心血管造影术,用于诊断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共54例。其中26例又经胸外科手术证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手术符合率约为93%。为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现回顾分析54例检测诊断情况,并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4例中,男性37例,女性17例;<1岁5例,占9.26%;1~3岁15例,占27.78%;~6岁18例,占33.33%;~8岁8例,占14.81%;>8岁8例,占14.81%。右心造影检…  相似文献   

17.
<正>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室双出口(double outlet right ventricle,BORV)是介于法乐四联症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之间的一组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定义:一大动脉起源于右室,另一大动脉50%以上起源于右室,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左心室唯一的出口,主动脉和二尖瓣纤维连续可有可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应用免疫荧光显微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母亲和对照组28例母亲进行了自身抗体检测。发现在14位患儿母体血清中,抗核抗体阳性8例,抗双链DNA抗体阳性6例;但在对照组28位母亲血清中未查见以上两类抗体。两组比较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结果提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可能与患儿母亲的自身免疫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高其云 《中国现代医生》2013,(22):73-74,F0003
目的评价应用胎儿心脏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于2009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986例,应用超声共筛查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10例。结果经超声诊断单心室1例,法乐四联症2例,房间隔缺损3例,肺动脉瓣狭窄伴右室发育不良1例,左心室发育不良1例,室间隔缺损2例。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可以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对降低婴儿出生缺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作为筛选妊娠中、晚期胎儿心脏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后右室流出道假性室壁瘤的治疗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刘传绶,杨能善,吴骏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后的右室流出道假性室壁瘤是一种严重并发症,我们手术治疗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710/12岁,诊断法乐四联症,于1991年2月在体外循环下行根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