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后残余分流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自1997年3月至2001年8月16例PDA介入治疗后残余分流的患者,其中男4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2.4岁(2~9岁),平均体重17.7±5.4kg(9~28kg),应用不同介入方法经动脉或静脉途径封堵残余分流,首次介入治疗与再次介入治疗的时间间隔平均为1.5±1.1年(1天~3.5年)。结果残余分流直径平均为2.7±0.9mm(1.2~5.0mm)。15例成功完成残余分流封堵术,1例失败,技术成功率为94%(15/16)。单纯应用Cook可控弹簧圈9例(其中双弹簧圈2例),Rashkind双面伞2例,Sidris纽扣式补片1例,Amplatzer蘑菇伞2例,同时应用Cook可控弹簧圈和Sidris纽扣式补片1例。封堵术后即刻造影,3例仍有少量残余分流,完全闭合率为80%(12/15)。平均手术时间为75.0±22.8min(45~120min),平均X线透视时间为10.4±3.9min(5~20min)。股动脉并发症1例,其余无并发症出现。封堵术后24h复查超声心动图,所有残余分流均完全闭合(100%),在平均2年随访中未出现残余分流再通、封堵器移位和左右肺动脉狭窄。结论经导管封堵PDA介入治疗后残余分流安全、疗效确切、创伤小,可作为外科手术治疗PDA介入治疗后残余分流的一种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导管介入法关闭房间隔缺损动物实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经导管关闭ASD后心肌细胞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采用3只出生8-10d,10-12kg的乳猪,行心导管术,分别用Amplatzer双盘型装置关闭器和Rashkind双面伞样装置经导管关闭人造ASD,术后分别饲养1个月,2个月和3个月,观察小猪征税切育,观察关闭器位置,猪心腔大小和心功能变化。分别于术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将已经长成成年的猪处死,取出其心脏进行解剖和电子显微镜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经导管关闭人造ASD的三只狸生长发育都正常,猪的心腔大小正常,心功能也正常;饲养1个月的猪的关闭器上仅见一层透明的薄膜状组织覆盖,电镜下可以见到补片表面已有排列稀疏,形态幼稚的内皮细胞上爬,关闭2个月的补片装置已有排列致密的心肌内皮细胞以及大量纤维素形成,关闭3个月的标上能见到排列错落有致的成熟心肌内皮细胞和心肌纤维已形成,但突出的金属部分和伞尖部分未见到任何内皮细胞或心肌纤维形成,补片边缘未能完全堵住的缺损部位,无心肌样组织上爬和填塞。结论 从动物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房间隔是一种有弹性的纤维样组织,经导管关闭ASD后,补片装置表面,血栓与胶原纤维形成网架结构,内皮细胞上爬和衍生,然后结缔组织形成,从外观上看,经导管关闭ASD术后3个月的补片周围已有光滑的心肌组织形成,电镜下也看到在术后3个月时,补片表面已经很光滑,心肌内皮和胶原细胞已经繁衍成熟,所以术后1-3个月是自体心肌组织堵塞残余分流的最佳时期,抗凝剂用到术后3个月是较为恰当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CM)的预后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Wm)治疗小儿DCM的疗效。方法对34例小儿DC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按治疗方法分成常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的常规治疗组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WIG治疗的IVIG治疗组。采用SPSSl3.0软件包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和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常规治疗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平均7.8岁(7月~14岁)。IVIG治疗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平均7.5岁(9月一12岁)。本组DCM患者死亡8例(23.5%),确诊并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48%,IVIG治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64%。生存分析显示IVIG治疗组较对照组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减少臆用血管活性药物及住院次数(P〈0.05)。结论小儿DCM预后不佳,应用大剂量IVIG治疗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介入封堵术与外科手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介入封堵术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即时治疗效果,并与同期外科手术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采用封堵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4 8例,与同一时期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73例患儿,进行年龄、身高、体重、肺动脉压力、室间隔缺损大小、手术及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的比较。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两组小儿的年龄、身高、体重、肺动脉压力及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封堵术组的室间隔缺损较手术组的小,但手术及住院时间较短。封堵组术中及术后出现左前分支或完全性左束支阻滞较多见,其他并发症包括再次外科手术、残余分流、术中出血多、神经受损、溶血、术中或术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气胸、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主动脉关闭不全及术后感染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作为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新方法,即时的疗效确切。采用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应遵循治疗原则,术中遵守操作规范,术后严密观察,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太钢放射线防护监测结果分析.认为各项的监测结果均未超过国家标准.同时发现γ射线称量的平均剂量显著高了医用X线论断和γ射线测厚;放射同位素的源表面均值高于各类操作位的均值,且有显著差异,医用X线诊断机的透视剂量均值显著高于投照室门及铅玻璃的均值,故认为隔室操作仍是降低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小儿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并发症及处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14例小儿永久性起搏器中4例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体会。方法 3例感染患儿摘除被感染的整个起搏系统,在对侧胸壁重新埋置管的起搏系统,对原感染灶用优苏溶液湿敷,待新的肉芽组织形成。结果 3例经上述处理后均被治愈,随访6个月无再次出现感染。结论 杜绝术中消毒不严的诱因,术后若出现电极导线或囊袋感染,尽早采取外科清创手术,摘除被感染的整个起搏系统,选择对侧胸壁植入,埋置部位在胸大肌与胸小肌,术后3个月内限制其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经导管弹簧圈堵闭小儿动脉导管未闭 (PDA)结扎术后残余分流的应用价值。方法  10例小儿PDA结扎术后残余分流的病人 ,男 3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6 6± 2 9岁 (2~ 11岁 ) ,平均体重 18 6± 5 9公斤 (10~ 30公斤 ) ,均应用Cook可控弹簧圈经动脉途径进行堵闭。结果 残余分流PDA最小直径平均为 1 75± 0 6 2mm (0 8~ 3 0mm) ,漏斗形 8例 ,管形 2例 ;10例均用单个Cook可控弹簧圈一次堵闭成功 ,术后即刻造影仅 1例极少量残余分流 ;平均手术时间为 47 0± 3 5分钟 (40~ 5 0分钟 ) ,平均X线透视时间为 6 1± 1 8分钟 (4~ 10分钟 ) ;平均 32 2月随访残余分流均完全堵闭 ,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导管弹簧圈法是关闭小儿PDA结扎术后残余分流适宜 ,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经导管纽扣式堵塞装置关闭小儿室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我科从1995年1月~1997年9月采用Sideris纽扣式补片关闭小儿室间隔缺损9例。结果堵闭成功8例,失败1例,经1月~2年随访,4例恢复良好,2例有轻或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残余分流2.smm,1例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结论本方法关闭小儿室间隔缺损,从指征,堵塞装置及操作技术上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1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在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采用RFCA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SVT)9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7例。结果:SVT消融成功率为91.4%,右侧旁道消融成功率低于左侧旁道及房室结慢径路消融的成功率(81.8%vs96.8%及96.6%;P均<0.05)。随访37.3±20.7个月,8例复发,其中2例发作次数较术前减少,口服普罗帕酮可预防发作,另6例再次消融成功。IVT首次消融均成功,随访19.5±10.3个月,2例复发,均再次消融成功。全组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提示RFCA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INTRODUCTIONSince the first successful transcatheter occlusion ofthe 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with the Amplatzerseptal occluder (ASO) in 1997, the interventionaltechnique have become application in clinicalprogressively for the ASD of the congenital heartdisease[1]. As the large hole and with an insufficientrims, we undertook the closure of the ASD verydifficulty and even have to give up the procedure insome cases at the early, especially in the small childrenwith too large defect 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