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按常规胃镜检查准备,选择5%鱼肝油酸钠为硬化剂。急诊内镜检查明确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即行注射,采用静脉内注射法,先在曲张静脉出血点的下方静脉内注射硬化剂2~5ml,观察数秒后,再在该静脉上选择第二个注射点进行注射。结果:急诊止血:急诊硬化注射治疗19例,有效17例,无效2例;近期疗效(曲张静脉改善情况):有效19例,改善39例。结论: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论急诊止血,还是改善静脉曲张,治防再出血,其疗效均肯定。  相似文献   

2.
檀心广  金玲 《吉林医学》2008,29(24):2306-2307
目的:观察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按常规胃镜检查准备,急诊胃镜检查明确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立即予注射硬化剂,先在出血血管下方注射5—15ml,观察数秒后,再对该血管选择第2个注射点进行第2次注射。结果:急诊硬化治疗19例,有效18例,无效1例。近期疗效,有效10例,改善6例。结论: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高经胃镜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避免注射过程中出现的针孔大出血。采用硬化剂注射附加气囊压迫治疗104例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操作过程:将气囊套入胃镜末端距镜头5mm处,对曲张静脉分别注射1%乙氧硬化醇15~25ml或5%鱼肝油酸钠5~8ml后拔出注射针,将内镜向前推进30~50ml,向气囊内注入20ml空气,使气囊压迫注射针孔3~5分钟。结果:104例患者,共298例次(1124条曲张静脉)无一例发生注射后针孔大出血,24例次(8.1%)有少许渗血。85例1个月内未再发生出血。总止血率为81.7%。经过2~3次硬化剂注射治疗后,53例(51%)食管曲张静脉完全消失,其余患者静脉曲张均有明显缩小。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本文结果显示:该项技术简便、安全、有效,经过多次注射可以达到食管曲张静脉缩小消失,可以有效地治疗活动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预防复发性出血。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纤维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道静脉破裂出血42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38例,血吸虫性肝硬化3例,混合性肝硬化2例。病情Child分级A级1例,B级13例,C级28例。有10例为门高压分流术后再出血者。使用5%鱼肝油酸钠,每点注射2.5~5ml,每次总量25~40ml。1次治疗止血成功34例占80.9%,经2次注射止血成功6例14.3%,止血成功共40例,有效率95.2%。2例患者因食道静脉破裂口巨大,死于难以控制大出血。治疗后1个月内,无再次出血39例占97.5%。生存期达1~4年者32例占80%。有17例患者术后复查有粘膜糜烂发生,无食道穿孔、狭窄、纵隔炎、脓胸、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按常规胃镜检查准备,选择5%鱼肝油酸钠为硬化剂。急诊内镜检查明确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以后即行注射,采用静脉内注射法,先在曲张静脉出血点的下方静脉内注射硬化剂2~5mL,观察数秒后,再在该静脉上选择第二个注射点进行注射。结果急诊止血:急诊硬化注射治疗19例,有效17例,无效2例。近期疗效(曲张静脉改善情况):有效19例,改善39例。结论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论急诊止血还是改善静脉曲张,防治再出血,其疗效均肯定。  相似文献   

6.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大多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本文报道1986~1989年,应用5%鱼肝油酸钠治疗鼻出血100例。 一、临床资料 本文100例中,男88例,女12例,年龄为25~65岁.病程少则一周,多则几年反复发作,病因:高血压53例,鼻中隔糜烂28例,血液病5例,肝脾肾慢性病11例,外伤3例。100例均经凡士林油纱条或碘仿纱条反复填塞无效才采用封闭疗法。  二、操作方法 先充分收缩下鼻甲,后用2%地卡因棉球麻醉鼻中隔粘膜;在出血点旁开约2毫米处进针,用封闭针头将5%鱼肝油酸钠0.2~0.3ml注入行粘膜下  相似文献   

7.
<正> 患者,女性,50岁。左鼻腔反复出血,曾多次行鼻腔油纱条填塞止血。检查:鼻中隔左侧前下区粘膜充血、糜烂。于1992年7月在我院门诊行中隔左侧粘膜下注入硬化剂治疗。将4%尿素液1ml注入中隔左侧前下区粘膜下(使用41/2无菌注射针头)。3d后患者自感鼻痛,流清涕,鼻腔检查发现:中隔左侧粘膜稍苍白,轻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我院自 1 995 - 0 8~ 2 0 0 2 - 0 8应用硬化剂治疗内痔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0例 ,男 5 8例 ,女 32例。年龄 30~ 6 0岁。注射的硬化剂为 1 2 .5 %盐酸四环素溶液。结果 :注射硬化剂 1次症状全部消失 37例 ,恢复顺利 ;注射 2次症状全部消失 2 6例 ;余 2 7例注射 3~ 4次恢复正常。2 讨论2 .1 治疗机制本病症状是大便时出血 ,严重时痔核自肛门脱出引起不适及疼痛 ,原因为直肠黏膜下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内痔的机制为 :在直肠黏膜下曲张静脉近侧端的周围组织中注射 1 2 .5 %盐酸四环素溶液 ,使静脉周围纤维化而收缩…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1995年以来,对60例鼻中隔处搏动性小动脉出血及中隔前中部渗血患采用鼻中隔粘膜下注射硬化剂,取得显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电子胃镜下观察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4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电子胃镜下观察注射硬化剂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之一。应用静脉内加静脉周围注射硬化剂 ,使静脉内血栓形成 ,静脉周围粘膜凝固坏死 ,形成纤维化 ,从而防止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我院自 1995年 6月~ 1999年 12月对 48例食道静脉曲张的病人分别进行了 15 6例次的硬化治疗 ,经周密细致的护理 ,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8例均为程度不同的肝硬化患者。男性 37例 ,女性 11例 ,年龄 2 6~ 5 9岁 ,平均 42 5岁。治疗前均经内镜检查诊断为食管静脉曲张。曲张程度分别为 :轻度 4例、中度 12例、重…  相似文献   

11.
内镜下食管静脉硬化剂注射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经内镜下注射硬化剂,常规用聚桂醇。硬化剂注射采用血管内注射。在内镜下将备好的硬化剂注射液与注射针连接,对准曲张静脉出血部位血管,在术者指导下注入适量的硬化剂。结果:接受治疗的94例患者在1d~2d内出血停止,2周~4周出院。结论:内镜下食管静脉硬化剂注射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是行之有效、快速的镜下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门静脉高压症病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内镜下静脉注射硬化剂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12例(92.3%)急性出血经一次注射即止血,1例(7.7%)仍再次出血并行多次硬化剂注射治疗;外科术前行内镜治疗止血6例(46.2%),外科术后再出血行内镜治疗止血7例(53.8%)。结论基层医院开展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提高急诊止血的成功率,降低门静脉高压出血患者致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的效果及转归。结果:80例患者行硬化剂注射治疗过程均顺利,其中一次性急诊止血成功76例;4例于第1次硬化剂注射治疗后72 h内仍有活动性出血,其中1例经第2次硬化剂注射治疗后止血成功,2例再出血后予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成功,另1例于注射后0.5 h死亡。80例患者中予硬化剂注射后有胸骨后疼痛12例,低热8例。结论: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注射硬化剂治疗门静脉高压直肠下段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1990年5月至2000年7月间局部注射5%鱼肝油酸钠治疗11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直肠下段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经验。结果:当时出血率为100%,无针眼出血及渗血。随访6个月,均无再出血,1例并发直肠浅表溃疡,1例于治疗后2个月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注射硬化剂治疗门静脉高压直肠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好,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2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1%乙氧硬化醇)。结果急诊胃镜治疗10例,止血成功8例;非急诊胃镜治疗18例,成功16例;术后2例发生食管黏膜溃疡,13例患者出现胸痛、发热等症状。随访6~8个月。随访期间发生近期再出血2例,远期再出血5例。结论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有较好的疗效,但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和近期远期的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6.
用15%氯化钠溶液、2%利多卡因、蒸馏水各20ml,肾上腺素3mg配制成混合溶液。使用时每20ml药液中加美蓝或偶氮蓝0.3~0.5ml 使药液呈深蓝色.注入粘膜下便于识别。内镜检查发现显性出血病灶,即于数点注入药液,每点1.5~2ml。如病灶大,注射点和用药量可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本课题应用直肠前壁粘膜柱状缝合基底硬化刑注射联合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经排粪造影证实的直肠前突深度〉30mm的58例(观察组)单纯直肠前突病人,与同期采用直肠粘膜柱状缝合基底硬化剂注射治疗的64例直肠前突患者做对照研究,随访2-12个月。结果观察组58例,全部有效,总有效率100.0%,无感染及明显后遗症;对照组6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9,1%。结果表明,直肠粘膜柱状缝合基底硬化剂注射联合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直肠前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86例出口处便秘患者外科治疗的结果。86例均经物理检查、肠道传输时间、排粪造影诊断。治疗包括对直肠前突行修补手术,对直肠内套叠行粘膜肌层缝合及硬化剂注射术。随访3月~2年,76.7%  相似文献   

19.
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方法结果评价经内镜下注射组织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疗效和安全性。30例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其中12例急性出血,18例为近期出血。依据Sarin分型,11例为GOV1(Ⅰ)型,19例为GOV2(Ⅱ)型,多数患者为重度曲张(F2或F3,30例)。注射步骤:Lipidol充填注射针→快速注入组织胶→Lipidol 1~2ml快速注射→拔针、完成注射。每点注射组织胶1~2ml,每次注射1~3点。30例患者中,随访25例,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7.5个月。12例急性出血者全部止血(急诊止血率100%);18例近期出血全部止血,复发出血4例(13%),1例由于肝癌,1例由于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内镜下注射组织胶治疗GV不仅可控制急性活动性出血,还可预防再出血,其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GV出血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临床对四环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等微生物对其较易产生耐药性,疗效有所降低。因此临床中用四环素防洽细菌等微生物感染越来越少。但近年来发现四环素有许多新用途,并取得较好的疗效。另外具有价格低廉、方法简便的特点。一、治疗内痔出血:何氏报告用四环素局部注射治疗内痔出血65例,取得满意疗效。治法:注射用盐酸四环素0.25g溶解于2%普鲁卡因6ml中,嘱病人排空大小便后取胸膝位,显露痔核后将药液注入痔粘膜下,每个痔核注入药液约2m1,使痔核膨胀表面呈灰白或透明。结果65例中,经一次注射后大便无出血者52例(80%),余均第2~3次注射后停止出血。内痔一般在注射后6~10天内平复萎缩消失,观察2~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