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梦余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4,19(2):237-241+247
目的 探讨牙髓炎症中白细胞介素(IL)-17募集单核细胞并调节其分化的作用。方法 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牙髓细胞,模拟炎症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17的表达;IL-17重组蛋白刺激牙髓细胞,收集培养基上清,通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IL-17或受IL-17刺激的牙髓细胞培养基上清对单核细胞的趋化作用;采用结晶紫染色和吞噬实验分别检测IL-17或受IL-17刺激的牙髓细胞培养基上清对单核细胞贴壁和吞噬的影响;IL-17刺激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RT-qPCR和ELISA分别检测TNF-α、IL-1β的表达,流式细胞检测THP-1细胞表面标志物分子簇80(CD80)的表达变化。结果 牙髓炎症中IL-17表达上调,IL-17使单核细胞贴壁增多,吞噬功能增强,TNF-α、IL-1β及CD80表达上调。结论 IL-17在牙髓炎症中高表达,其本身对单核细胞有趋化作用,并可通过刺激牙髓细胞产生趋化因子2(CCL2)放大趋化作用;IL-17可以调控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与山东蜂胶乙醇提取物对牙髓成纤维细胞活性、矿化和趋化能力以及抗炎效应的影响。方法 利用CCK-8法检测山东蜂胶提取物和MTA浸出液作用牙髓成纤维细胞1、5、7、9 d时的细胞毒性,各组同时作用15 h,Transwell法检测不同组的迁移细胞数目。矿化诱导21 d后,各组进行茜素红染色比较诱导硬组织沉积能力。按照1 mg/L浓度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加入两种材料后刺激细胞3 h,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不同组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三种炎症因子的表达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对组间差异进行分析(P<0.05)。结果 蜂胶的细胞毒性大于MTA,蜂胶组迁移细胞数目(26.67±2.52)明显少于对照组(61.33±4.93)及MTA组(80.00±2.65),茜素红染色显示蜂胶组相较MTA组的钙沉积更多。LPS刺激细胞3 h后,蜂胶相比MTA可以显著降低IL-1β和IL-6的表达量。结论 山东蜂胶相比MTA对牙髓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对细胞迁移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蜂胶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及诱导牙髓细胞成牙本质分化的能力,经处理后有望应用于感染牙髓的活髓保存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对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的抗炎和修复作用,探索可适宜于牙髓炎活髓保存治疗的药物。方法:取新鲜拔除的人类第三磨牙的牙髓进行hDPCs原代培养,消化传代至4~6代,向培养基中加入1 mg/L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培养24 h,获得LPS刺激后的hDPCs(LPS-hDPCs),实验组使用含有不同浓度(1、10、100 μmol/L)NSAIDs(阿司匹林或美洛昔康)的培养基培养LPS-hDPCs,普通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MTT法在第1、3、5、7天对细胞增殖活力进行检测,采用real-time PCR法于6 h检测炎症基因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培养7 d后检测成牙分化基因牙本质基质蛋白(dentin matrix protein-1,DMP-1)、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基因表达;采用茜素红染色法于第14天检测矿化结节形成,氯化十六烷基吡啶进行矿化结节钙半定量检测。结果:MTT结果显示,1~100 μmol/L阿司匹林或美洛昔康对hDPCs增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该促进作用呈浓度依赖性。1~100 μmol/L美洛昔康或100 μmol/L阿司匹林均可显著下调LPS-hDPCs炎症基因TNF-αIL-6表达(P<0.05),且100 μmol/L美洛昔康的该作用效果显著强于100 μmol/L阿司匹林(P<0.05)。100 μmol/L美洛昔康可以显著促进LPS-hDPCs成牙向分化基因DSPPDMP-1的表达和矿化(P均<0.05)。结论:美洛昔康可促进hDPCs增殖,在有效抑制炎症因子升高的同时,可促进炎症状态下hDPCs的成牙本质向分化和矿化,美洛昔康可能在牙髓炎症中发挥抗炎和促进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髓样分化蛋白2(MD-2)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LPS组和对照组,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分离肺泡巨噬细胞,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MD-2 m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方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将MD-2 siRNA转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系NR8383,以终浓度1μg/mL的LPS刺激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测定细胞MD-2m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方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水平。结果 LPS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和肺组织标本中MD-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在LPS刺激下,NR8383细胞MD-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水平升高(P0.01)。经MD-2 siRNA处理后,NR8383细胞在LPS刺激下MD-2mRNA和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增加(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水平未见明显升高(P0.05)。结论 MD-2在LPS所致ALI大鼠肺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沉默肺泡巨噬细胞MD-2基因可抑制LPS刺激引起的细胞因子分泌增加,提示MD-2在LPS所致大鼠ALI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黄芩苷(baicali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的炎症反应的作用。 方法 利用LPS建立人单核细胞THP-1的炎症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F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8、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相对表达,确定最优的LPS刺激浓度。乳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检测黄芩苷的细胞毒性,优选其最佳使用浓度范围。对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炎症模型予以不同浓度的黄芩苷预处理,利用RT-qPCR法检测黄芩苷对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的IL-1β、IL-6、IL-8、GM-CSF和TNF-α的表达升高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 μg/mL的LPS处理人单核细胞THP-1 24 h后均可显著引起IL-1β、IL-6、IL-8、GM-CSF和TNF-α的表达升高(P<0.05),黄芩苷在浓度为10、30、100 μmol/L时处理人单核细胞THP-1 24 h和48 h,无明显细胞毒性。30 μmol/L和100 μmol/L的黄芩苷可降低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的IL-1β、IL-6、IL-8、GM-CSF和TNF-α的表达升高。 结论 黄芩苷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在不同刺激条件下,不同组织来源细胞系中内源性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及定位情况.方法 培养人单核细胞系THP-1和人肝细胞系LO2,用佛波酯(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使用内毒素(LPS)对两种细胞进行刺激,同时收集LPS刺激后的THP-1细胞的培养液上清加人到LO2细胞的培养液中进行孵育,运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上述刺激条件下CRP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定位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在未受到刺激时,两种细胞的裂解物中均检测到一定量的CRP,在细胞培养液上清中没有检测到;受到LPS刺激后,THP-1细胞内的CRP表达增加,且在培养液上清中也检测到少量的CRP,但对于LO2细胞,刺激前后CRP的表达和分泌没有明显变化:当用LPS刺激后的THP-1细胞的培养液上清处理LO2细胞后,在LO2的细胞裂解物和培养液上清中均检测到CRP.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整个THP-1细胞中均可检测到标记的CRP的荧光信号,其中以核内的最明显.LPS刺激可以增加该蛋白的表达,使其核定位更加明显;在LO2细胞中,CRP定位于核外,LPS刺激对其表达和定位没有明显影响.而给予LPS刺激的THP-1细胞培养液上清处理后,LO2细胞中标记CRP的荧光信号增强,尤其以细胞膜上的增强明显.结论 LPS不能直接上调肝细胞LO2内的CRP表达,却可以诱导THP-1表达分泌某些细胞因子来增加CRP的合成分泌;CRP在肝细胞系LO2和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中的定位有明显不同,在LO2中主要表现为分泌型蛋白的定位特征,而在THP-1细胞中却有明显的核定位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组蛋白甲基化酶EZH2特异性抑制剂UNC1999与针对DNA 的化疗药物丝裂霉素C对膀胱癌T24 细胞的抑制效应。方法:组蛋白甲基化酶EZH2特异性抑制剂UNC1999 和化疗药物丝裂霉素C单独使用或者联和使用处理T24细胞,Q-PCR法检测EZH2基因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ZH2以及下游H3K27me3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测定T24 细胞的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UNC1999与丝裂霉素C单独使用以及联合用药都能引起EZH2表达水平的下调,同时引起T24 细胞增殖能力降低, 迁移能力下降,凋亡水平上调,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更加明显。结论:UNC1999以及MMC均可引起膀胱癌细胞EZH2表达水平的下调,同时联合使用效果最大, 可明显降低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上调凋亡水平,为膀胱癌的化疗治疗、用药方法以及后续的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睾酮对人单核细胞中雄激素受体(A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培养的人单核细胞株THP-1予不同浓度的睾酮刺激,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AR蛋白表达量,进行半定量比较。结果 人的单核细胞中存在AR。AR表达量随睾酮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加用选择性受体阻滞剂氟他胺可使这种作用完全阻滞。结论 AR表达量随睾酮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脂多糖(LPS)对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靶基因葡萄糖转运载体-1(GLUT-1)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1 μg/mL LPS分别处理体外常规培养的THP-1细胞0、2、4、6、8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THP-1细胞HIF-1α蛋白表达,RT-PCR技术检测HIF-1α mRNA与GLUT-1 mRNA表达.以不同浓度的LPS(0、0.01、0.1、1 μg/mL)分别刺激THP-1细胞6 h,Western blotting检测HIF-1α蛋白表达.结果 1 μg/mL LPS作用2 h时,THP-1细胞的HIF-1α蛋白表达开始增加,4 h时显著增加(P<0.05),6~8 h时达高峰(P<0.01).0.01 μg/mL LPS刺激6 h,THP-1细胞的HIF-1α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当0.1 μg/mL LPS和1 μg/mL LPS刺激6 h时,HIF-1α蛋白表达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LPS能够诱导THP-1细胞内HIF-1α蛋白表达,并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1 μg/mL LPS作用2、4、6、8 h均能上调THP-1细胞HIF-1α与GLUT-1 mRNA水平(P<0.01),且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结论 LPS能够促进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HIF-1α及其靶基因GLUT-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对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靶基因葡萄糖转运载体-1(GLUT-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μg/mL LPS分别处理体外常规培养的THP-1细胞0、2、4、6、8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THP-1细胞HIF-1α蛋白表达,RT-PCR技术检测HIF-1αmRNA与GLUT-1 mRNA表达。以不同浓度的LPS(0、0.01、0.1、1μg/mL)分别刺激THP-1细胞6 h,Western blotting检测HIF-1α蛋白表达。结果1μg/mL LPS作用2 h时,THP-1细胞的HIF-1α蛋白表达开始增加,4 h时显著增加(P<0.05),6~8 h时达高峰(P<0.01)。0.01μg/mL LPS刺激6 h,THP-1细胞的HIF-1α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当0.1μg/mL LPS和1μg/mL LPS刺激6 h时,HIF-1α蛋白表达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LPS能够诱导THP-1细胞内HIF-1α蛋白表达,并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1μg/mL LPS作用2、4、6、8 h均能上调THP-1细胞HIF-1α与GLUT-1 mRNA水平(P<0.01),且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结论LPS能够促进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HIF-1α及其靶基因GLUT-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李炯  蒋勇 《安徽医学》2015,36(6):643-645
目的:探讨大鼠炎症牙髓中钠离子通道Nav1.7的表达。方法6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 A组)和炎症组,炎症组中,封脂多糖(LPS)1 d为B组、3 d为C组、5 d为D组。炎症组通过置入LPS诱导产生牙髓炎。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牙髓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免疫组化和ELISA检测各组大鼠牙髓中Nav1.7的表达。结果各组牙髓组织病理学发生改变,各组牙髓切片中均有Nav1.7的表达。 ELISA结果显示,4组牙髓中Nav1.7的表达量分别为(3.38±0.10)、(3.67±0.15)、(4.04±0.14)和(4.25±0.11)μg/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v1.7的表达增高可能与牙髓炎症具有潜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人胚胎干细胞源神经干细胞微囊泡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Dil标记神经干细胞微囊泡,流式细胞仪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HP-1巨噬细胞对微囊泡的内化;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微囊泡最适浓度;100 ng/mL 脂多糖刺激THP-1细胞6 h后,微囊泡处理12 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巨噬细胞炎性因子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以及IL-6的mRNA表达水平;微囊泡处理24 h,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和精氨酸酶1 (Arginase-1, Arg-1)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P-1巨噬细胞M1极化表面标志CD86表达。结果: THP-1巨噬细胞在12 h和24 h均能明显内化神经干细胞微囊泡;0.12 μg/mL微囊泡具有最适调控作用;与未处理细胞相比,脂多糖处理后明显增加THP-1细胞IL-1β,TNF-α,IL-6等mRNA和iNOS蛋白,Arg-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神经干细胞微囊泡处理后THP-1细胞IL-1β,TNF-α,IL-6等mRNA和i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未处理细胞相比,脂多糖和微囊泡处理后THP-1巨噬细胞CD8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胚胎干细胞源神经干细胞微囊泡能够减少THP-1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和iNOS表达,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牙髓炎大鼠血清褪黑素水平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褪黑素对牙髓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40)、牙髓炎组(n=60)和牙髓炎+褪黑素组(n=30),其中30只牙髓炎大鼠随机分为牙髓炎1 d组、牙髓炎3 d组和牙髓炎5 d组,采用开髓暴露法建立牙髓炎大鼠模型,牙髓炎+褪黑素组大鼠开髓术后腹腔注射褪黑素。HE染色确定各组大鼠牙髓炎建模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褪黑素水平以及牙髓组织中IL-1β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牙髓组织中NLRP3和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牙髓组织中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对照组大鼠牙髓组织正常,牙髓炎组大鼠牙髓有脓腔形成,可见大量炎性细胞聚集。牙髓炎1 d和3 d组大鼠血清IL-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褪黑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牙髓炎3 d组大鼠血清IL-1β水平明显低于牙髓炎1 d组(P<0.05),褪黑素水平明显高于牙髓炎1 d组(P<0.05);牙髓炎组和牙髓炎+褪黑素组大鼠牙髓组织中IL-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牙髓炎+褪黑素组大鼠牙髓组织中IL-1β水平明显低于牙髓炎组(P<0.05);牙髓炎组和牙髓炎+褪黑素组大鼠牙髓组织中NLRP3和caspase-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牙髓炎+褪黑素组大鼠牙髓组织中NLRP3和caspase-1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低于牙髓炎组(P<0.05)。结论:牙髓炎大鼠血清褪黑素水平降低,褪黑素可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降低牙髓炎大鼠牙髓组织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小板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 对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增殖分化的影响,为其今后在牙髓及根尖周疾病治疗应用进行前期研究。方法 从因正畸治疗拔除的健康恒牙分离培养出人牙髓细胞,在体外采用CGF或矿物三氧化物聚合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MTA)处理人牙髓细胞,分别在第1、3、7天,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水平、碱性磷酸酶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MTA组相比,CGF组的细胞增殖能力增强,S期细胞的比例增加,且第3、7天ALP活性增高(P<0.05), 而第1、7天牙髓细胞凋亡率降低。结论 CGF在体外具有良好的促进牙髓细胞增殖,抗凋亡以及诱导成骨/成牙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对Ⅰ型子宫内膜癌增殖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分析正常及各类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增殖期、分泌期、单纯增生、复杂增生、不典型和I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情况。CCK-8法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构建为M2型TAMs后)对Ⅰ型子宫内膜癌细胞系RL95-2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RL95-2对THP-1的招募作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HP-1对RL95-2的CyclinD1和MMP-2表达影响。 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AMs浸润数目与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进展程度呈正相关。RL95-2可招募THP 1,招募的THP 1促进RL95 2的增殖和侵袭,MMP-2和CyclinD1表达随THP-1作用而呈时间依赖性上调(P<0.05)。结论  巨噬细胞浸润增加造成的肿瘤周围炎症微环境可能是Ⅰ型子宫内膜癌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在胶原静电纺纳米纤维膜(collagen nanofibrous matrix,Col_NFM)与直接沉积胶原膜(collagen flat film,Col_FF)上的黏附、增殖和分化情况,探究胶原纳米纤维支架对hDP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观察两种胶原膜的表面形貌,并比较其表面接触角和溶胀性能。将hDPCs分别接种于两种胶原膜表面共培养,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LSM)观察hDPCs在支架表面的生长形态,并用CCK-8法测定hDPCs的增殖情况。在诱导14 d后,比较成牙本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的形成情况。结果:SEM图可见Col_NFM组纤维直径为(884±159) nm,纤维之间存在大量三维连通的孔隙结构,而Col_FF组表面平坦,未见孔隙结构。Col_NFM组瞬间表面接触角为85.03°±4.45°,溶胀度为3,Col_FF组瞬间表面接触角为98.98°±5.81°,溶胀度为1,Col_NFM组的亲水性和溶胀性能更佳。SEM和LSM结果显示,Col_NFM组hDPCs表现为不规则多角形,呈三维生长,Col_FF组细胞在二维平面上呈纺锤形生长。CCK-8结果显示,hDPCs在Col_NFM支架上增殖活性更高。在诱导14 d后,Col_NFM组成牙本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较Col_FF组显著升高(P<0.05),茜素红染色也更深。结论:Col_NFM具有纳米尺度的微观结构,并具备良好的亲水性和溶胀性能,相较于Col_FF,hDPCs在Col_NFM表面表现出更好的黏附、增殖和分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circRNA EZH2通过调控miR-30c-5p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circRNA EZH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生存曲线;转染siRNA敲降前列腺癌LNCaP细胞中的circRNA EZH2表达后,CCK-8实验和划痕实验观察LNCaP细胞增殖和迁移,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miR-30c-5p、JAK1和PI3K蛋白的表达。  结果  在前列腺癌组织中circRNA EZH2的表达显著上调(P < 0.0001),且高表达circRNA EZH2的患者生存率降低;沉默circRNA EZH2的LNCaP细胞较正常LNCaP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下降(P < 0.0001),miR-30c-5p表达增高(P < 0.0001),JAK1表达降低(P < 0.0001),PI3K信号受抑制。  结论  EZH2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通过调控miR-30c-5p激活PI3K信号通路促进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表达IFN-λ1的重组新城疫病毒rL-hIFN-λ1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佛波酯、IFN-γ、脂多糖、IL-4和rL hIFN-λ1刺激人外周血THP-1单核细胞系,构建THP-1 M0、THP-1 M1、THP-1 M2、THP-1 rL-hIFN-λ1型巨噬细胞模型。显微镜下观察M0、M1、M2型巨噬细胞形态特点;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巨噬细胞 M1/M2相关基因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86、CD163;ELISA检测分泌因子IL-2、IL-13、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临床分期肺癌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表型。结果: 诱导得到的M0、M1、M2型巨噬细胞形态差异显著。rL-hIFN-λ1诱导的巨噬细胞中,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明显升高,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显著降低,同时其可促进M1型巨噬细胞因子释放,抑制M2型巨噬细胞因子释放。随着肺癌临床分期进展,M1型巨噬细胞浸润逐渐减少。 结论: rL-hIFN-λ1可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