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评价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和Keratron Scout角膜地形图仪测量瞳孔偏移量(pupillary offset)的差异和一致性。

方法:随机选取2017-11/2018-02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患者311例604眼。术前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和Keratron Scout角膜地形图仪测量患者瞳孔偏移量,比较两种仪器测量结果的差异性和一致性。

结果: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和Keratron Scout角膜地形图仪测量的右眼、左眼、双眼总的offset值均有差异(P<0.05)。两种仪器测量的右眼、左眼、双眼offset轴向均无差异(P>0.05)。两种仪器测量的右眼offset值、offset轴向95%一致性界线(LoA)分别为-0.11~0.19mm、-157.01°~135.35°。左眼offset值、offset轴向95% LoA分别为-0.12~0.18mm、-150.16°~158.22°。双眼offset值、offset轴向95%LoA分别为-0.11~0.19mm、-154.30°~147.10°。

结论: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的瞳孔偏移量比Keratron Scout角膜地形图仪的测量值小,差异在临床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两种仪器均可以获得准确的瞳孔偏移量数据,可相互参考、校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角膜屈光手术患者明暗瞳孔下Kappa角的大小及明暗瞳孔时Kappa角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近视手术患者118例234眼,采用 Keratron Scout角膜地形图仪分别于室内照明及暗室情况下进行检查,记录明暗瞳孔直径大小、明暗瞳孔时Kappa角的大小。结果:左右眼明暗瞳孔直径大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明瞳时,左右眼Kappa角鼻上方分布较多;暗瞳时,左右眼Kappa 角颞上分布较多。明暗瞳孔下, Kappa角的水平及垂直偏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不同明暗度下瞳孔大小的改变会影响Kappa角的大小,这种变化可能对依据Kappa角进行居中设计的角膜屈光手术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近视患者双眼暗视至明视状态下Kappa角水平偏移量及垂直偏移量的变化规律。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近视中心明确诊断为近视的患者,并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20例(240眼),采用博士伦Orbscan II角膜地形图仪分别于暗视及明视条件下进行检查,记录明暗视下瞳孔直径大小、Kappa角的大小及水平偏移量和垂直偏移量。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左右眼在暗视和明视下的瞳孔直径和Kappa角大小;采用散点分布图分析双眼在明暗视下Kappa角的象限分布。结果:左右眼在暗视状态下的瞳孔直径均明显大于明视状态下的瞳孔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7,P<0.001;t=13.48,P<0.001)。暗视与明视状态下左眼的Kappa角均大于右眼的Kappa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21;t=5.27,P=0.008)。由暗视转向明视状态时,双眼Kappa角的分布呈现镜像对称,水平方向主要向鼻侧位移,垂直方向主要向上方位移。右眼矢量位移(0.168±0.100)mm,左眼矢量位移(0.171±0.069)mm;87.5%右眼矢量位移小于0.3 mm,92.5%左眼矢量位移小于0.3 mm,绝大多数近视患者的矢量位移在0.3 mm以内。结论:从暗视至明视状态下,随着瞳孔缩小,近视患者的Kappa角分布主要向鼻上方位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和Keratron Scout角膜地形图仪测量Kappa角的一致性,评价两种仪器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01-01/30在我院眼视光中心行近视术前检查的患者69例,所有受试者由同一检查者分别采用Pentacam和Keratron Scout重复测量3次,以(X,Y)坐标形式记录Kappa角的大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Cronbach''s Alpha系数评价两种仪器测量Kappa角的重复性; t检验比较两种仪器测量结果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其相关性; Bland-Altman图评估两种仪器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结果:3次重复测量时,两种仪器均表现出很好的重复性,两种仪器测得Kappa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值:P=0.17; Y值:P=0.61),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Kappa角大小具有相关性(X值:r=0.90,P<0.01; Y值:r=0.91,P<0.01)。Bland-Altman图显示X值和Y值95%一致性区间分别为-0.11~0.14mm和-0.10~0.11mm。

结论: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和Keratron Scout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屈光手术患者Kappa角重复性好,两种仪器测量的Kappa角结果一致性好,可以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预行飞秒激光原位角磨镶术(FS-LASIK)的近视患者在不同光照条件下Kappa角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6月至8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近视矫正中心预行FS-LASIK的近视患者104例(208眼)。用Sirius三维角膜地形图分别测量患者双眼在明视、黄昏视和暗视条件下的瞳孔直径和瞳孔中心偏移量。并将瞳孔中心偏移量在直角坐标系中转换为Kappa角水平分量和Kappa角垂直分量,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分析患者双眼瞳孔直径和Kappa角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右眼Kappa水平分量在明视、黄昏视和暗视条件下分别为(0.00±0.13)mm、(-0.06±0.13)mm、(-0.12±0.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左眼Kappa角水平分量在明视、黄昏视和暗视条件下分别为(-0.04±0.14)mm、(0.02±0.13)mm、(0.08±0.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双眼瞳孔直径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患者双眼瞳孔直径和Kappa角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视觉功能分析仪和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白内障患者Kappa角和Alpha角的差异性、相关性、一致性和重复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拟进行白内障手术的16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选取其右眼数据进行分析。采用iTrace视 觉功能分析仪和IOLMaster 700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采集患者的Kappa角、Alpha角、对应的瞳孔直 径及角膜直径,每位患者均进行3次重复测量。采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2种仪器 测量结果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en相关分析对2种仪器Kappa角和Alpha角的相 关性进行分析。采用Bland-Altman法计算2种仪器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的一致性界限(95%LoA)。 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2种仪器3次重复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的重复性。结果:iTrace测得 的Kappa角、Alpha角、瞳孔直径及角膜直径分别为0.26(0.18,0.38)mm、(0.35±0.14)mm、4.70(4.22, 5.42)mm、(10.85±0.36)mm。IOLMaster 700测得的Kappa角、Alpha角、瞳孔直径及角膜直径分别为 0.23(0.15,0.34)mm、(0.42±0.19)mm、4.43(3.74,4.87)mm、(11.73±0.43)mm。2种仪器测得Alpha角、 瞳孔直径及角膜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1,P<0.001;Z=-9.117,P<0.001;t=-49.463, P<0.001),二者的Kappa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race、IOLMaster 700测得的Kappa角大于0.5 mm 的比例都为5.4%,测得的Alpha角大于0.5 mm的比例分别为14.0%、32.9%。iTrace和IOLMaster 700 测得的Kappa角、Alpha角均呈中等相关(ρ=0.607、r=0.553,均P<0.001)。2种仪器Kappa角、Alpha 角的95%LoA分别为0.0164(-0.3032~0.3361)mm、-0.0718(-0.3970~0.2534)mm。iTrace测量 Kappa角和Alpha角的ICC(95%CI)分别为0.771(0.689~0.832)、0.771(0.688~0.832),IOLMaster 700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的ICC(95%CI)分别为0.823(0.759~0.870)、0.863(0.814~0.899)。结论: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和IOLMaster 700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的Kappa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二者测量的瞳孔直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不可直接替代。二者测量的Alpha角存在显著差异, IOLMaster 700测得的Alpha角更大,2种仪器测得的Alpha角不能代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Lenstar LS900测量仪与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Kappa角与Alpha角的一致性。方法 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5例(59眼),术前分别应用Lenstar LS900测量仪和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以瞳孔为中心的视轴偏心距(Kappa角)和以虹膜为中心的视轴偏心距(Alpha角)。先收集在角膜顶点平面分解的X轴和Y轴坐标,再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偏心距,最后分别比较X轴、Y轴、瞳孔直径、角膜水平直径、视轴偏心距。两种仪器所测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一致性比较采用Bland-Altman分析。结果 Lenstar LS900测量的Kappa角为(0.270±0.128)mm,Alpha角为(0.349±0.128)mm,瞳孔直径为(4.101±0.773)mm,角膜水平直径(白到白,WTW)为(10.848±0.467)mm,X轴Kappa角为(0.016±0.225)mm,Y轴Kappa角为(0.105±0.185)mm,X轴Alpha角为(0.010±0.353)mm,Y轴Alpha角为(0.042±0.195)mm。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的Kappa角为(0.296±0.131)mm,Alpha角为(0.338±0.121)mm,瞳孔直径为(4.103±0.797)mm,角膜水平直径(白到白,WTW)为(10.837±0.475)mm,X轴Kappa角为(0.022±0.233)mm,Y轴Kappa角为(0.091±0.172)mm,X轴Alpha角为(0.006±0.345)mm,Y轴Alpha角为(0.029±0.112)mm。两种仪器测量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仪器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Lenstar LS900与iTrace两种仪器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的Kappa角和Alpha角的一致性良好,能够为屈光性人工晶状体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何燕玲  元力  黎晓新  胡亦文 《眼科研究》2007,25(11):872-874
目的分析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对近视眼眼前节各部位的测量结果,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50只正常眼连续进行3次Pentacam检查,评价该系统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523例(1024眼)按等效球镜分为正视眼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分别测量眼前节各部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0只正常眼各部位测量结果的变异系数由小到大依次为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后表面屈光力、角膜顶点厚度、前房轴深、角膜容积、前房容积、前房角度和瞳孔直径。1024眼测量数据显示:随着屈光度增加,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增加,而瞳孔直径逐渐减小,其余指标均与屈光度的变化无关。结论用Pentacam系统进行眼前节各部位测量,结果准确全面,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华焱军  ;王勤美  ;黄锦海 《眼科》2014,23(5):308-312
目的 评估Pentacam HR测量角膜屈光术后眼角膜参数的可重复性并比较用Pentacam HR角膜参数计算未手术眼和角膜屈光术后眼角膜屈光指数的差异。设计 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 接受角膜屈光手术术前及术后检查者,分为两组:A组为接受常规术前检查者207例207眼;B组为接受常规术前检查且术后3个月(LASIK)或6个月(PRK)以上复查者67例133眼。方法 A组受试眼行主觉验光和Pentacam HR检查;B组受试眼手术前后分别行主觉验光和Pentacam HR检查。两组中Pentacam HR检查均获得三次有效结果。主要指标  变异系数(CVw)、组内标准差(Sw)和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Pentacam HR获得的未手术眼(A组)和角膜屈光术后眼(B组)的角膜中央前表面3 mm范围内平均曲率半径(Ra)、角膜中央后表面3 mm范围内平均曲率半径(Rp)和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可重复性。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分析A组和B组中计算获得的角膜屈光指数的差异。结果 A组中Pentacam HR获得的Ra、Rp和CCT分别为(7.780±0.235)mm、(6.341±0.225)mm和(541.67±31.79)μm; B组中Pentacam HR获得的Ra、Rp和CCT分别为(8.625±0.412)mm、(6.379±0.237)mm和(461.89±34.70)μm,均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CVw均<1%,ICC均≥0.99)。基于Pentacam HR获得的参数计算角膜屈光指数,A组为(1.3278 ± 0.0008);B组为(1.3227±0.0019)(t=34.634,P=0.000)。结论 Pentacam HR获得的未手术眼和角膜屈光术后眼角膜中央前、后表面3 mm范围内曲率半径和中央角膜厚度均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基于Pentacam HR获得的角膜屈光术后眼的角膜屈光指数小于未手术眼的角膜屈光指数。(眼科, 2014, 23: 308-312)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RGPCL配戴前后,全眼球和角膜像差的变化情况以及与瞳孔中心位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病例自身对照研究。21例志愿者(42眼),平均年龄(26.7±4.1)岁,平均屈光度(-3.59±1.36)D,散光度(-0.67±0.24)D;用鹰视角膜地形图测量瞳孔中心相对于角膜中心的偏移量、瞳孔直径以及角膜像差,鹰视波前像差仪测量裸眼的全眼球像差。然后由同一名视光师给予验配美尼康RGPCL,在配戴RGPCL 1个月后回访,用相同仪器分别测量戴镜时的瞳孔中心偏移、瞳孔直径、角膜像差和全眼球像差。统计分析6 mm直径下的前4阶14项波前像差。采用配对t检验和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配戴RGPCL 1个月后,双眼瞳孔中心向颞侧水平偏移,瞳孔直径轻微增大,其变化量如下:?譹?訛水平位移:右眼戴前为(-0.067±0.141)mm,戴后(-0.103±0.129)mm(t=2.240,P<0.05);左眼戴前为(0.059±0.159)mm,戴后(0.114±0.132)mm(t=-3.371,P<0.01)。?譺?訛瞳孔直径:戴前为(3.69±0.61)mm,戴后为(3.91±0.49)mm(t=-2.865,P<0.01)。角膜和全眼球的水平彗差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譹?訛角膜水平彗差减少,右眼戴前为(-0.104±0.075)μm,戴后(0.019±0.050)μm(t=-5.697,P<0.01),左眼戴前为(0.127±0.074)μm,戴后(-0.001±0.079)μm(t=5.113,P<0.01);?譺?訛全眼球水平彗差增加,右眼戴前为(0.012±0.072)μm,戴后(0.097±0.054)μm(t=-5.291,P<0.01);左眼戴前为(-0.038±0.071)μm,戴后(-0.099±0.051)μm(t=4.378,P<0.01)。在这些有变化的参数中瞳孔中心水平位移分别与角膜和全眼球水平彗差差值呈负相关(r=-0.583、-0.534,P<0.01);并且瞳孔中心水平位移与瞳孔直径的改变有较大相关性(r=0.501,P<0.01)。结论配戴RGPCL后,瞳孔中心发生颞侧向的水平位移,从而角膜和全眼球水平彗差也相应改变,原来的角膜和眼内彗差的互补平衡被打破。瞳孔直径的轻微增加可能是造成此种改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Pentacam HR眼前节分析仪分区测量不同屈光状态下成人的角膜Q值并分析其非球面特征在不同屈光状态下的变化。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近视患者200例以及正视成人30例,共230例。按右眼等效球镜度分成5组:正视组(30例)、低度近视组(52例)、中度近视组(58例)、高度近视组(57例)、超高度近视组(33例)。利用Pentacam HR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各组右眼角膜前表面鼻、颞、下、上4条半子午线在6、7、8及9 mm直径下的Q值,角膜前表面水平及垂直子午线的Q值,8 mm直径平均Q值,比较各组角膜不同区域的非球面性特征。对角膜前表面不同子午线的Q值、不同屈光组角膜前表面的Q值以及各组角膜鼻-颞侧Q值差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垂直子午线与水平子午线Q值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角膜前表面垂直子午线较水平子午线变平坦趋势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1,P<0.01)。颞半子午线Q值各屈光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F=5.225,P<0.01),而正视组除与低度近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与其余3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随近视度数增加角膜周边相对平坦。各组Q值鼻-颞侧差值在不同直径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712、3.488、2.668、4.315,P<0.05),鼻-颞侧差值正视组大于各近视组,且随近视度数增加,差值逐渐减小。结论 角膜Q值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且受屈光状态改变的影响。它在个体之间的这种差异可能会影响到不同个体的周边屈光状态,从而影响视网膜的成像质量。个性化切削手术应当考虑角膜子午线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2.
背景 Kappa角是指人眼视轴与瞳孔轴相交所成的角度,是调整角膜屈光手术的切削中心和设计斜视手术矫正量的重要参数.以往的研究表明Kappa角的大小和变化受年龄和屈光状态的影响,其检测结果也受检测仪器精度的影响. 目的 采用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实验室设计的Kappa角测量仪评价正常人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对Kappa角变化的影响,并进行权重分析.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纳入年龄18 ~38岁、平均屈光度为-1.0D的健康志愿者50人,采用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实验室设计的Kappa角测量仪测量受试者双眼水平和垂直Kappa角,每个受试者测量3次移动距离,取平均值,计算水平和垂直的Kappa角.采用IOLMaster测量受试者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和角膜曲率半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对Kappa角变化的影响. 结果 以眼轴长度(X1)、前房深度(X2)和角膜曲率半径(X3)作为自变量、水平Kappa角(Y)作为因变量建立的有效回归方程为:Y=15.554-0.587X1 +0.724X2 +0.232X3(R=0.788,R2=0.621,P=0.000),眼轴长度与水平Kappa角呈明显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1=-0.587,β1=-1.002,P=0.000);前房深度与水平Kappa角呈明显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2=0.724,β2=0.296,P=0.030),角膜曲率半径与水平Kappa角无明显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3=-0.232,β3=-0.068,P=0.338),剔除角膜曲率半径变量后回归方程为:Y=14.235-0.622X1+0.824X2(R=0.786,R2=0.618,P=0.000),眼轴长度与水平Kappa角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1=-0.622,β1=-1.062,P<0.05);前房深度与水平Kappa角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2=0.824,β2=0.337,P<0.05).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及角膜曲率半径与垂直Kappa角的回归方程为:Y=0.492-0.020X1+0.038X2+0.089X3,该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呈弱相关(R=0.436,R2=0.191,P=0.000),3个自变量与垂直Kappa角均无明显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水平Kappa角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与前房深度呈正相关,眼轴长度对水平Kappa角的影响更为明显,但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和角膜曲率半径对垂直Kappa角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Sirius眼前节全景仪2种方法获得近视患者角膜屈光力,评估其重复性与准确性。方法前瞻性研究。52例(52眼)接受LASIK术前检查的近视患者,平均年龄为(21.6±4.8)岁,平均等效球镜度为(-4.8±2.1)D;分别应用Keratron角膜地形图仪和Sirius眼前节全景仪测量角膜屈光力,每只眼连续测量3次。Keratron提供角膜模拟屈光力Km,Sirius提供2种角膜屈光力:角膜模拟屈光力Sim K和不同入瞳直径下光路追迹法获得的入瞳角膜屈光力(MPE)。变异系数、Cronbach′s Alpha系数及组内相关系数评估Sirius获得的角膜屈光力的重复性;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Sirius获得的Sim K、MPE与Keratron获得的Km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im K、MPE和Km之间的相关性,Bland-Altman图评估Sim K、MPE和Km之间的一致性。结果Sim K、MPE3、MPE4、MPE4.5、MPE5、MPE6、MPE7、Km分别为(42.91±1.52)D、(42.25±1.50)D、(42.42±1.52)D、(42.52±1.52)D、(42.63±1.55)D、(42.87±1.57)D、(43.11±1.60)D、(42.99±1.50)D。Sirius测量的所有参数变异系数均小于1%,Cronbach′s Alpha系数和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9。Sim K比Km平均小0.0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P<0.01)。MPE3比Km平均小0.7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0,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im K、MPE与Km均有密切的相关性(r均>0.98,P<0.01)。Bland-Altman图显示Sim K与Km、MPE3与Km的95%一致性区间分别为(-0.35 D,0.19 D)、(-1.07 D,-0.41 D)。结论Sirius 2种方法获得的近视患者角膜屈光力具有很好的重复性。Sim K和Km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替代使用。光路追迹法获得的角膜屈光力明显低于Km,不能直接代入IOL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asymmetry of the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 (RNFLT) with respect to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eridian and between the right and left eye in normal subjects. METHODS: The RNFLT was measured in 121 normal volunteers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The RNFLT was analyzed by dividing the circle scanning area (diameter 3.4 mm) around the optic disc into 4 quadrants and 12 sectors.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NFLT of the nasal and temporal quadrant in individual eye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NFLT of corresponding sectors with respect to the vertical or horizontal meridian in individual eyes. The nasal and temporal RNFLTs were asymmetrical between the right and left eye in the quadrant and sector analysis. The RNFLT of the nasal and temporal quadrant was thicker in the right eye. The nasal and inferior RNFLT measured by OCT ha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degree of refractive error. CONCLUSIONS: In normal subjects without significant anisometropia, there was significant asymmetry of the RNFLT for each eye as well as between the right and left ey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