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ST2(sST2)、激活素A(ACT-A)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表达及在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病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9例CHF病人为CHF组,以50名健康查体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sST2、ACT-A、NT-proBNP的组间表达差异及三指标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sST2、ACT-A、NT-proBNP对CHF病人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组病人血清sST2、ACT-A、NT-proBNP水平较高,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较低(P < 0.01)。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的CHF病人血清sST2、ACT-A、NT-proBNP高于Ⅲ级,且Ⅲ级高于Ⅱ级(P < 0.05)。CHF组病人血清sST2、ACT-A、NT-proBNP水平与NYHA分级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 < 0.05),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 < 0.05),与年龄、TC、TG、hsCRP、HDL-C、LDL-C、hs-CRP、HbA1c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ST2、ACT-A、NT-proBN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0.715、0.692,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91,预测价值高于任一单一指标。结论CHF病人血清sST2、ACT-A、NT-proBNP的表达升高,并且三者的表达水平与NYHA分级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三者联合检测检测对CHF病人心血管事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CHF患者107例;基于NYHA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3组,即Ⅱ级组(19例)、Ⅲ级组(64例)和Ⅳ级组(24例);检测各组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sST2水平、6分钟步行实验(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析sST2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分级、性别、年龄及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ST2、6MWT、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提高而升高(均P<0.01),LVEF随着心功能分级的提高而降低(P<0.01);sST2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分级、NT-proBNP、LVMI和6MWT呈正相关(r=0.741、r=0.840、r=0.378、r=0.843,均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657,P<0.01),与性别、年龄无关(r=0.051、r=0.064,P>0.05)。结论血清sST2水平与CHF患者的严重程度、预后存在关联,可作为CHF诊断与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可溶性ST2(sST2)、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脑钠肽(BNP)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8月于该院治疗的10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人群sST2、Lp-PLA2、BNP水平,分析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计算sST2、Lp-PLA2联合BNP检测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sST2、Lp-PLA2、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心功能级别越高,sST2、Lp-PLA2、BNP水平逐渐升高(P<0.05);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心功能分级、sST2、Lp-PLA2、BNP为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示:sST2、Lp-PLA2、BNP单独检测以及三者联合检测AUC分别为0.797、0.825、0.848、0.939,以三者联合检测AUC值(95%CI:0.896~0.983)最大。结论 sST...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ST2水平在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69例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sST2及随访1年期间再发心衰住院和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浆sST2对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1年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169例心力衰竭患者随访1年期间共有39例发生心血管事件(23.1%),其中25例因心衰加重再住院,14例发生心源性死亡,发生时间为出院后3~12月,中位时间为9个月.心血管事件组患者血清sST2水平显著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患者[55.1 (36.0~104.6) ng/ml vs 33.5 (24.2~47.5) ng/ml],P<0.05.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均显示血清sST2水平增高为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1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血浆sST2预测心力衰竭患者中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750(S(x)=0.039,P<0.001,95%CI:0.674~0.826),血浆NT-proBNP预测心力衰竭患者中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790(S(x)=0.035,P< 0.001,95%CI:0.720~0.859),两项指标在预测心力衰竭患者中期发生心血管事件价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清sST2水平高低能够有效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预后预测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血清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对急性心力衰竭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05/2019-08月期间作者医院收治的105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90天内是否出现终点事件,分为发生事件组(n=18)和未发生事件组(n=87).比较两组患者血清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GDF-15、sST2水平,分析NT-proBNP、GDF-15、sST2三者间相关性,GDF-15、sST2预测患者预后价值及对患者出院后90天内终点事件未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发生事件组血清NT-proBNP、GDF-15和sST2水平均高于未发生事件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DF-15、sST2均与血清NT-proBNP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2,0.341,P<0.05),血清 GDF-15与血清 sST2无明显相关性(r=0.163,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与血清sST2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90和为0.857,二者对患者预后均有中等预测价值;根据GDF-15、sST2预测临界值分组,经Kaplan-Merier分析结果显示GDF-15>4.87 ng/ml 组90天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 GDF-15≤4.87 ng/ml 组(log-rank x2=10.550,P<0.05),sST2>61.27 ng/ml 组90天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 sST2≤61.27 ng/ml 组(log-rank x2=4.974,P<0.05).结论 GDF-15、sST2与急性心力衰竭短期预后密切相关,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和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慢性肺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12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观察组)和10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正常人群(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清HSP27、NT-proBNP水平差异;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观察组患者血清HSP27、NT-proBN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肺心病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SP27、NT-proBNP和HSP27+NT-proBNP联合检测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HSP27、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HSP27、NT-proBNP水平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P <0.05)。本组所有慢性肺心病患者均获得随访,死亡12例。死亡患者血清HSP27、NT-proBNP水平高于存活患者(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YHA分级Ⅲ、Ⅳ级[R=1.521(95% CI:1.302,6.352)]、HSP27[R=2.353(95% CI:1.564,10.549)]和NT-proBNP[R=2.754(95% CI:1.513,12.356)]是慢性肺心病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血清HSP27、NT-proBNP和HSP27+NT-proBNP联合检测3种方式对慢性肺心病患者预后的AUC为0.723(95% CI:0.538,0.908)、0.859(95% CI:0.807,0.911)、0.876(95% CI:0.742,1.000),敏感性为70.37%、71.55%和77.78%,特异性为89.23%、89.23%和91.01%。结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HSP27、NT-proBNP水平升高,且与患者心功能分级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ST2和NT-proBNP对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诊断价值评估。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sST2和NT-proBNP的检测结果分析其对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Ⅱ级患者的sST2、NT-proBNP水平低于Ⅲ级患者,Ⅲ级患者低于Ⅳ级患者,且Ⅱ~Ⅳ级患者的s ST2、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12例死亡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sST2、NT-proBNP水平均远远高于78例存活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2、NT-proBNP联合检测结果显示,其灵敏度为97.50%、准确度为100.00%、特异度为100.00%。结论在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中,sST2和NT-proBNP可以作为重要的评估指标,联合诊断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心功能,为患者的预后提供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浆4种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并探讨这种变化与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验组)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测定N末端B型脑钠尿肽(NT-proBNP)、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2蛋白(sST2)、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根据患者出院后半年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这4种标志物对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能力。另选取同期30例正常体检患者(对照组)作为对照。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sST2、NT-proBNP、Gal-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IL-33水平低于正常人(P<0. 05)。事件组在住院治疗前后,sST2、Gal-3水平无明显变化,而非事件组治疗后sST2、Gal-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 05);两组治疗后NT-proBNP均较前降低,而IL-33水平则变化不明显。通过ROC曲线分析,只有NT-proBNP变化比值具有预测短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能力。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4种标志物均较正常人有所差异,高sST2、NT-proBNP、Gal-3水平提示预后不佳。NT-proBNP变化比值具有较强预测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5):13-15
目的 探讨sST2和NT-proBNP对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诊断价值评估。 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sST2和NT-proBNP的检测结果分析其对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 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Ⅱ级患者的sST2、NT-proBNP水平低于Ⅲ级患者,Ⅲ级患者低于Ⅳ级患者,且Ⅱ~Ⅳ级患者的sST2、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12例死亡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sST2、NT-proBNP水平均远远高于78例存活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2、NT-proBNP联合检测结果显示,其灵敏度为97.50%、准确度为100.00%、特异度为100.00%。 结论 在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中,sST2和NT-proBNP可以作为重要的评估指标,联合诊断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心功能,为患者的预后提供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ST2(sST2)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232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具有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能力分为HFPEF组128例,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HFREF)组104例,并以同期正常健康体检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患者sST2、NT-proBNP水平变化及sST2与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HFPEF组患者血清sST2、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同期HFREF组患者(P0.05),高于同期正常组(P0.05);随HFPEF患者心功能级别增加其sST2、NT-proBNP水平增加(P0.05)。结论:HFPEF患者sST2、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HFREF患者但高于正常患者,sST2而且对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具有评估作用,但敏感度不如NT-proBNP。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浆N 末端B 型尿钠肽原( NT-proBNP)联合肌钙蛋白Ⅰ( CTnI)水平对脓毒症患者心功能不全的预后价值。方法对入选的全身性感染患者动态检测血浆NT-proBNP及CTnI水平,并根据心脏超声结果分为心功能损害组( EF〈50%)、心功能正常组( EF≥50%),及30天预后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比较两组间NT-proBNP及CTnI水平的不同,及其与APECHE-Ⅱ评分的相关性,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心功能损害组NT-proBNP及CTnI较心功能正常者明显增高,死亡组患者两者血浆表达水平较存活组明显增高,并与APACHEⅡ具有很好的相关性,NT-proBNP及CTnI对死亡组预测均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92.42%,80.03%;84.62%,75.53%)。结论 NT-proBNP及CTnI水平对全身性感染的预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清甲状腺激素、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2组,分别测定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比较2组间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NT-proBNP的变化.结果:心功能Ⅳ级患者与心功能Ⅱ级、Ⅲ级患者比较,T3和FT3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随着心功能不全加重而升高,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4、FT4、TSH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NT-proBNP 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严重程度有关,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可溶性ST2、BNP、NT-proBNP水平检测对心力衰竭(HF)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HF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但无HF患者8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以及HF组内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间sST2、BNP、NT-pr BNP水平。结果观察组s ST2、BNP、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组不同心功能分级间患者sST2、BNP、NTproBNP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组患者s ST2、BNP、NT-proBNP水平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2、BNP、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结论 sST2、BNP、NT-proBNP水平能够反映患者心脏受损程度,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鉴别诊断、危险分层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在慢性房颤并发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慢性房颤患者200例,其中100例合并HFpEF(HFpEF组),100例无HFpEF(慢性房颤组)。比较两组血清CA125、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评价血清CA125和NT-proBNP诊断慢性房颤并发HFpEF以及预测其预后的价值。 结果HFpEF组血清CA125、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房颤组(P<0.05)。血清CA125、NT-proBNP联合诊断慢性房颤并发HFpE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5,大于二者单独诊断,联合诊断的最佳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7.02%、91.05%。血清CA125、NT-proBNP联合预测HFpEF慢性房颤预后不良的AUC为0.836,大于二者单独预测,联合预测的最佳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0.09%、78.85%。 结论HFpEF慢性房颤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其与血清NT-proBNP联合检测在慢性房颤患者并发HFpEF诊断及预后预测方面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米力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血清NT-proBNP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超声及血清心功能指标、血清NT-proBN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声心功能参数LVEDD的水平低于对照组,CI、SV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心功能指标Cys-C、GDF-15、sST2、H-FAB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NTproBN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米力农治疗,可有效优化心脏功能并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s to lymphocytes ratio,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s to lymphocytes ratio,MLR)联合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oluble growth ST 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预后评价价值.方法 纳入2018-12/2020-06月医院收治的156例ACS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并在术后24 h检测外周血NLR、PLR、MLR、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血清sST2水平.术后随访至2021-01月,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S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LR、PLR、MLR及血清sST2对ACS患者预后的评价价值.结果 截至随访时间,156例患者中4例失访,113例预后良好,39例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外周血NLR、PLR、MLR、BNP水平、血清sST2水平、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global register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Killip分级Ⅳ级占比均较预后良好组升高,预后不良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预后良好组降低(P<0.05).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NLR、PLR、MLR、血清sST2及GRACE评分均是影响AC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PLR、MLR及sST2联合检测对ACS患者预后的灵敏性为90.27%、特异性为64.10%、准确度为87.63%、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71,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性、准确度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外周血NLR、PLR、MLR及血清sST2均是影响AC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且4项联合检测对ACS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价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膀胱抑素C(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变化,分析其与CR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68例CRF患者(CRF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血清Cys C、β2-MG、MCP-1、ANGⅡ水平,比较组间差异.以CRF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分析Cys C、β2-MG、MCP-1、ANGⅡ与CRF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随访中位时间18(13~25)个月,23例死亡(死亡组),50例存活(存活组).死亡组血清CysC、β2-MG、MCP-1、ANGⅡ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患者血清CysC、β2-MG、MCP-1、ANGⅡ水平随着慢性肾脏疾病(CKD)分级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β2-MG、MCP-1、ANGⅡ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呈负相关(r=-0.435、-0.406、-0.621、-0.594,P<0.05),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呈正相关(r=0.406、0.435、0.562、0.503,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CysC、β2-MG、MCP-1、ANGⅡ预测CRF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1(95%CI:0.551~0.811)、0.649(95%CI:0.510~0.789)、0.917(95%CI:0.852~0.981)、0.838(95%CI:0.733~0.942).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CysC、β2-MG、MCP-1、ANGⅡ组患者生存时间短于低水平CysC、β2-MG、MCP-1、ANG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高水平CysC、β2-MG、MCP-1、ANGⅡ是CRF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血清CysC、β2-MG、MCP-1、ANGⅡ水平与CRF患者肾损伤程度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CRF预后评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膀胱抑素C(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变化,分析其与CR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68例CRF患者(CRF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血清Cys C、β2-MG、MCP-1、ANGⅡ水平,比较组间差异.以CRF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分析Cys C、β2-MG、MCP-1、ANGⅡ与CRF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随访中位时间18(13~25)个月,23例死亡(死亡组),50例存活(存活组).死亡组血清CysC、β2-MG、MCP-1、ANGⅡ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患者血清CysC、β2-MG、MCP-1、ANGⅡ水平随着慢性肾脏疾病(CKD)分级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β2-MG、MCP-1、ANGⅡ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呈负相关(r=-0.435、-0.406、-0.621、-0.594,P<0.05),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呈正相关(r=0.406、0.435、0.562、0.503,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CysC、β2-MG、MCP-1、ANGⅡ预测CRF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1(95%CI:0.551~0.811)、0.649(95%CI:0.510~0.789)、0.917(95%CI:0.852~0.981)、0.838(95%CI:0.733~0.942).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CysC、β2-MG、MCP-1、ANGⅡ组患者生存时间短于低水平CysC、β2-MG、MCP-1、ANG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高水平CysC、β2-MG、MCP-1、ANGⅡ是CRF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血清CysC、β2-MG、MCP-1、ANGⅡ水平与CRF患者肾损伤程度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CRF预后评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sST2浓度与NT-proBNP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和意义。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急性ST段抬高心机梗死患者94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术前sST2、NT-proBNP的浓度,应用Genisini评分评价冠脉造影的结果,比较sST2水平与NT-proBNP、Gensini评分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ST2水平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533,P<0.001),与患者冠状动脉评分不相关(r=0.128,P=0.48)。结论:血清sST2浓度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功能预测和治疗方法选择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武  张忠芬 《吉林医学》2014,(11):2347-2348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老年性呼吸困难患者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老年患者125例,分为肺源性呼吸困难组(Ⅰ组)56例和心源性呼吸困难组(Ⅱ组)69例,Ⅱ组按照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单纯收缩功能不全组(Ⅱa组)、单纯舒张功能不全组(Ⅱb组)和收缩功能不全合并舒张功能不全组(Ⅱc组)。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HYA)分级方法对Ⅱ组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T-proBNP的含量。结果:Ⅰ组和Ⅱ组血清NT-proBNP平均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Ⅱ组各亚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YHA心功能各组间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水平含量会随着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而增加。结论:血清NT-proBNP检测对老年患者的肺源性呼吸困难与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