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正>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病因一直困扰着广大产科大夫,近年来,对于妊娠期易栓症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复发性流产与妊娠期易栓症有一定的关系,而易栓症的发病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抗磷脂综合征(APS)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抗磷脂综合征在产科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抗磷脂综合征在发生复发性流产,血栓形成的患者中,其实验室检查抗磷脂抗体呈阳性,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磷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流产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常见的有遗传、内分泌、解剖、胚胎畸形和感染等因素。然而40%~60%的患者病因不明,在这部分患者中,免疫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存在是导致流产的一个重要原因[1]。本文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血清ACA检测,以探求抗心磷脂抗体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为复发性流产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laneous abortion,RSA)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除与遗传、解剖、内分泌、感染有关外,相当比例的RSA与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n antibodies,aPL)有关,是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4.
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因素,曲秀芬教授认为心磷脂抗体阳性致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多为肾虚血瘀,气血不足,故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导致的复发性流产当以补肾益气、健脾养血为核心,兼施祛瘀生新.临床诊治本病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因势利导,补肾健脾、调补气血、通达冲任,以达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原因,了解其与抗磷脂血栓综合生(APL-T)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和PTT-LA法对32例复发性流产及20例正常对照进行抗心磷脂抗体(ACA)和狼疮抗凝物(LA)检测。结果 32例RSA患者中17例APA阳性,阳性率(53.1%)明显高于对照,其中LA阳性率为28.1%,亦明显高于对照。8例诊断为抗磷脂血栓综合征。结论 APA中之LA可能是RSA发生的重要原因,对不明原因的复发性自然流产可考虑为抗磷脂血栓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抗磷脂综合征对妊娠的影响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飞玲  黄艳莉 《右江医学》2005,33(6):657-658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syndrome,AP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抗磷脂抗体引起,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和产科并发症。后者主要包括复发性妊娠丢失、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功能不全、妊娠高血压疾病等。患者血液中出现多种针对带负电荷的磷脂的自身免疫抗体,即抗磷脂抗体(APA),主要包括狼疮抗磷物(LA)、抗心磷脂抗体(ACA)、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aPS)、抗磷脂酰肌醇抗体(aPI)和抗磷脂酸抗体(aPA)等。目前APS成为复发性自然流产及病理产科的主要免疫因素,是近年来产科研究的热点。抗磷脂抗体阳性者若不予治疗,自然流产率高达50%~90%。因此,这类妇女在计划怀孕前,应到医院就诊,进行病因筛查,阳性者进行积极治疗,可明显提高妊娠成功率。笔者就APS对妊娠的影响及其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封闭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寻找复发性流产的病因.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三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有复发性流产史妇女为观察组,120例健康经产妇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受检者的封闭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受检者中抗体的表达率;采用诊断试验评价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方法,定量反映两种抗体表达对育龄期妇女复发性流产的预测情况.结果 观察组妇女的血清封闭抗体阴性率为8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妇女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为19.2%,高于对照组的4.2%,差异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血清封闭抗体阴性+抗心磷脂抗体阳性为11例,占9.17%,高于对照组的0.8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经诊断试验评价,血清封闭抗体阴性、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或两者联合对育龄期妇女复发性流产预测的灵敏度(85.8%、19.2%、9.2%)、特异度(70.0%、95.8%、99.2%)和ROC曲线下面积(0.779、0.575、0.542)有明显差异.结论 育龄期妇女的血清封闭抗体缺失或抗心磷脂抗体增高与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尤其是前者.在临床中应重视免疫抗体的检测及治疗,减轻育龄期妇女因反复流产带来的心理、身体伤害及社会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8.
讨论复发性流产与抗心磷脂抗体的关系及研究进展。对近些年发表的研究复发性流产与抗心磷脂抗体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从抗心磷脂抗体导致复发性流产、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血液动力学指数、抗心磷脂抗体和与结妊娠各个时期的作用、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方法和阳性判断标准、抗心磷脂抗体与不孕症的关系、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治疗等几方面进行阐述,说明抗心磷脂抗体和复发性流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玲 《医学综述》2013,(23):4337-4340
复发性流产(RPL)是指连续发生两次或以上20周前的自然流产.抗磷脂综合征(APS)是由抗磷脂抗体(APL)引起的一组反复动脉或静脉血栓、流产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总称.APS引起RPL的发病机制可能与APL、补体、内皮细胞、膜联蛋白有关.目前治疗APS导致的RPL后妊娠的方法主要是抗凝治疗,如肝素、阿司匹林等.对这些方法加以比较有利于临床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罗相如 《医学综述》2013,19(11):1951-1954
抗磷脂抗体(aPL)是一组能与含有磷脂结构的抗原物质发生反应的自身抗体。通过促进血栓形成、损伤滋养细胞功能、影响免疫平衡等不同致病途径最终累及子宫及胎盘功能,导致多种病理妊娠(如复发性流产、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HELLP综合征等)的发生。aPL相关的病理妊娠,如复发性流产、早产、重度子痫前期等作为aPL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之一,对aPL阳性引起病理妊娠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抑制血栓形成和抑制免疫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复发性流产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疾病,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治疗措施。中医对复发性流产的认识和治疗有丰富的古今文献记载,但其疗效和安全性仍缺乏高质量临床研究的验证。本研究对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中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方法学问题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提高临床研究的证据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从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 6个数据库中,全面系统地检索中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15日。参照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员手册、CONSORT声明和CONSORT for TCM声明,评价纳入的研究在设计与报告方面的方法学质量。 结果:共检索获得49篇中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随机对照试验,均在中国发表,但这些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低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未报告随机方法、样本量的估算、对象招募流程;未说明是否采用盲法;对受试对象的诊断标准以及病因、年龄、流产次数、中医辨证等基线资料未报告或报告不全面;治疗措施过于复杂;对照措施选择不当;随访报告存在偏倚;结局评价采用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等中间结局,少有采用终点结局(如活产率)。 结论:中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随机对照试验存在诸多方法学问题,建议严格按照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加以实施和报告,还应报告明确的诊断标准和详细的基线资料,根据研究目的制定合理的中药干预措施和对照措施,并报告终点结局。  相似文献   

12.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is one of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i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during pregnancy. The immune factor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many causes.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acquired thrombophilia disease. Autoimmune di-seases that cause thrombosis and obstetric complications under the action of antibodies are also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immune-related recurrent abortion. At present, there is no unified opinion on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especially the treatment of immunoglobulins and other drugs like glucocorticoid. Here we reviewed the progr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related recurrent abortions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drug regimens and pregnancy outcomes of this disease with pregnancy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A total of 75 patients were included. According to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laboratory results, these patients were basical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classical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nd non-classical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The latter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serum-negative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nd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related recurrent abortion patients based on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aspirin + hydroxychloroquine, aspirin +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aspirin +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 hydroxychloroquine, aspirin + hydroxychloroquine +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 low dose glucocorticoids. Among them, aspirin + hydroxychloroquine +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 low-dose glucocorticoid treatment regimen was most commonly used. Most of the patients who received the above different treatment regimens achieved full-term infants, and a small number of patients ha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such as premature delivery, placental abruption, eclampsia, and fetal malformation.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also occurred in this group. It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and the potential adverse effects of maternal fetal. However, further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needed for the risk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egnancy outcome of this part of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学分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认识其差异,有利于寻求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交融的契合点,从而促进医学的发展.国医大师孙光荣通过系统的对比,得出两者之间在学科属性、医疗模式、诊疗思维、发展特点、治疗特点五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学科属性而言,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西医学则属于单纯的自然科学;从医疗模式而言,中医学为整体医学模式,西医学为生物医学模式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诊疗思维而言,中医学是包容性思维,主张非定点清除致病因子,西医学则是对抗性思维,主张定点清除致病因子;从发展特点而言,中西医学呈现出起点高、发展慢与起步晚、发展快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从治疗特点而言,中医学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与"中和"为特点,西医学则强调数据支持,临床路径、介入和干预.  相似文献   

14.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西医诊疗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慢性咳嗽的一种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多为咳嗽、咳痰、咽喉部有滴流感,西医治疗原则是病因治疗,对症治疗.中医辩证论治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特征是血液中的抗磷脂抗体持续阳性, 与血栓形成、流产等疾病发生风险相关。目前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是基于符合最新札幌分类标准中至少一项临床表现和至少一项临床实验室标准。目前抗磷脂综合征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疾病, 其临床表现谱正逐渐扩大, 可累及不同的器官系统, 循环系统是抗磷脂综合征主要累及的靶器官系统之一。抗磷脂综合征相关循环系统表现的发病机制主要在2个方面, 即自身免疫和血栓形成。常见的循环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包括血栓形成、心脏瓣膜病、缺血性心肌病、动脉粥样硬化、肺高压以及心室功能不全等。血管超声检查、超声心动图、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核医学检查等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技术是抗磷脂综合征相关循环系统表现的首选检查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等有创心脏检查会加剧血栓形成风险, 不建议作为常规检查手段。抗凝是抗磷脂综合征患者治疗的基础, 抗凝方案应基于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危险分层进行选择。对于抗磷脂综合征患者是否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有创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对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的相关循环系统表现及其发病机制、影像学检查、治疗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恶性抗磷脂综合征(catastrophic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CAPS),即Asherson综合征,是一种以累及多系统、脏器、组织的多发血管内血栓,高滴度的抗磷脂抗体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一种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亚型。本文分析CAPS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以增加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APS上海数据库的14例CAP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12例符合2003年第10届抗磷脂抗体国际会议中通过的CAPS分类标准中的确诊APS,2例符合APS可能,其中原发性APS有3例,11例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感染是最常见的发病诱因,其次是狼疮活动和外科手术。临床事件中,动脉血栓最好发的部位为脑和肺,静脉血栓最常见于四肢静脉。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 aCL)、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 glyeoprotein Ⅰ antibody, aβ2GPI)、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 LA)均阳性的患者占54.55%,血小板减少和血红蛋白降低发生于大部分的CAPS患者,其中大多证实为溶血性贫血。死亡病例6例,抗凝药物、激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和/或血浆置换的三联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合并SLE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分别可以使用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结论: CAPS是急性发生的以大量微血栓形成及高抗磷脂抗体滴度为特点的危重症,可以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本病预后差,及时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中医证型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进行规范的辨证分型,同时对可能导致输卵管阻塞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各因素与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30例患者分别组成阻塞组和非阻塞组,阻塞组共142例,非阻塞组88例.比较阻塞组各证型构成比,并对流产次数、盆腔手术史、腹部手术史、宫外孕病史、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输卵管阻塞的证型关系进行分析,对流产次数、病程、年龄和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气滞血瘀证的构成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可能导致输卵管阻塞的因素--流产次数、病程与证型之间有一定关系;妇科常见病史、年龄等与病史无明显关系.结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最常见证型为气滞血瘀证.  相似文献   

18.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贯穿疾病始终,其临床表现复杂,个体差异性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是PD治疗的重点与难点.治疗上西医多遵循指南,但证据有限,重在对症处理;而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可以多症兼顾,临床经验积累较多,是对西医治疗的有效补充,中西...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呈慢性、进展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在诊治中存在较大难度。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是以辨西医之病和中医之证相结合,两者优势互补,各有侧重,在西医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个体化治疗,是实现中医诊治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桥本甲状腺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西医治疗仍以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免疫疗法、手术疗法为主,近年来也有人尝试用联合硒剂、^131I同位素放射疗法治疗本病,临床并未得到推广应用。中医治疗该病有一定的优势,临床治疗将分期论治与辨证论治结合,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中医疗法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既能弥补单用西药或中药治疗的不足,又能起到两者相互补充共同增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