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刘燕妮 《光明中医》2023,(13):2543-2546
目的 观察济川煎加味在老年阳虚型便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MTL、SP、VIP表达的影响,探讨济川煎加味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北京燕化医院就诊的脾肾阳虚型便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服用济川煎加味,对照组服用乳果糖,对比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首次排便的时间、粪便性状评分、便秘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定、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2组胃肠激素水平(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LT、P物质SP)。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粪便性状明显改善、便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IP均降低,MTL、SP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济川煎加味治疗老年阳虚型便秘,能够显著提高疗效,改善便秘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参与调节胃肠激素而实现。  相似文献   

2.
济川煎及其拆方对STC模型大鼠血清SP VIP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济川煎对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血清SP、VIP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温肾润肠的作用机制及其组方配伍规律。方法:复制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检测济川煎及其拆方对模型大鼠粪便干、湿重和血清SP、VIP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温肾润肠组粪便干湿比显著升高(P<0.01),其余各药物治疗组粪便干湿比显著降低(P<0.01)。济川煎及拆方各组血清SP升高,而VIP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济川煎及拆方各组可改善STC模型动物粪便性状,其作用机理与血清SP水平升高,以及异常升高的VIP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郭毅  黄卫平  任伟涛 《光明中医》2012,(9):1795-1796
目的对比评价济川煎加味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济川煎加味组(治疗组)和麻仁丸组(对照组),每组120例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120例,总有效率94.2%,其中痊愈41例,显效53例,有效19例,无效7例;对照组120例,总有效率80%,其中痊愈13例,显效42例,有效41例,无效24例。②两组临床症状比较在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间隔天数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3个月后随访,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济川煎加味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间隔天数,减少便秘带来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济川煎、四磨汤合方治疗硫酸吗啡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济川煎、四磨汤合方,对照组采用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比较其治疗前后MTL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2组间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MTL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济川煎、四磨汤合方治疗硫酸吗啡所致便秘疗效确切,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其作用机制之一为调控MTL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枳实白术汤治疗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证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滋阴润肠口服液治疗,试验组给予加味枳实白术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分、周自发排便次数及血清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GAS)水平,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9.17%(P<0.05)。2组治疗后便秘症状评分、PAC-QOL维度(生理、社会心理、担忧、满意度)评分、血清VI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周自发排便次数增多(P<0.05),血清MTL、GAS水平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便秘症状评分、PAC-QOL评分及血清VI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周自发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血清MTL、GA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枳实白术汤治疗功能性便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济川煎治疗脾肾阳虚型老年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脑肠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老年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观察组口服加味济川煎,1剂/d。对照组口服便通胶囊,3粒/次,2次/d。2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便秘主要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平均每周自发完全排便次数(SCBM)、结肠传输试验情况及血清5-羟色胺(5-HT)、5-HT 4受体(5-HT4R)、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6%(67/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65%(53/7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74 6,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便秘主要症状评分、PAC-QOL 4个维度评分、PAC-QOL总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便秘主要症状评分、PAC-QOL 4个维度评分、PAC-QOL...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济川煎对慢性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给予白术加济川煎汤剂)和对照组48例(给予麻仁润肠丸),分别于用药1,2周,以及停药1周后观察便秘改善情况。结果用药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77.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1周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组均有一定的通便作用,加味济川煎通便作用显著,且疗效更持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济川煎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血浆P物质(SP)、肠组织Cajal间质细胞(ICC)及结肠推动力等因素的影响,探讨济川煎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机制,并为临床选择治疗剂量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分别予小、中、高剂量济川煎液灌胃大鼠,同时设立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测定各组大鼠粪便湿重、大鼠体重、血浆SP含量及肠组织c-kit mRNA含量等指标。结果济川煎各剂量组大鼠粪便湿重均高于模型组,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济川煎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均低于模型组,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济川煎各剂量组大鼠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模型组(P0.05),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济川煎各剂量组大鼠平均肠推动率大于模型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浆SP含量模型组低于济川煎各剂量组,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肠组织中c-kit mRNA含量模型组低于济川煎各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济川煎可能通过影响大鼠血浆SP、肠组织ICC含量及粪便含水量等因素,促进大鼠肠蠕动,改善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便秘状况,且在本试验用药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济川煎联合枳术丸治疗中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济川煎联合枳术丸治疗中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中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9例予济川煎联合枳术丸加减治疗,对照组28例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自评量表评分及粪便性状、排便频率、每次排便时间、排便困难程度、下坠感、腹胀程度积分,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自评量表评分及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 05),且治疗组患者自评量表评分及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济川煎联合枳术丸能明显改善中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明显,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3):155-158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肺脾气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肺脾气虚型STC患者1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58例)和对照组(n=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大肠穴位埋线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便秘症状评分、结肠传输试验变化情况,同时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等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便秘症状各因子评分及总分、72 h残留标志物数量、胃肠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粪便性状分型、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困难、腹胀各因子评分及总分以及VIP、MTL、SS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72 h残留标志物数量均明显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SP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83%(55/58) vs 75.00%(45/60)]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大肠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结肠传输功能,可能与其影响机体的胃肠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济川煎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3例65岁及以上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78例服用济川煎治疗,对照组75例采用功能性便秘一般治疗法。治疗前1周开始,对患者排便频率、粪便质量、粪便含水量、粪便性状、SF-36健康量表进行评估,治疗4周后再持续观察4周,观察济川煎的临床疗效。采用qPCR TaqMan探针法定量检测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拟杆菌(Bacteroides)、肠杆菌(Enterobacter)和肠球菌(Enterococcus)的含量,以探讨济川煎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后排便频率由平均每周2.2次提高至4~5次;平均排便质量由平均每次75~80 g提高至105~110 g,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平均评分治疗前2.58分,大多数患者表现出粪便干燥、硬块且成条或成条但有裂纹,治疗后评分显著提高,达到4分;治疗前患者SF-36健康量表评分低于50分,济川煎治疗后,SF-36评分提高至50~60分。上述指标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济川煎治疗前肠杆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济川煎对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ST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济川煎1.8 g/kg、3.6 g/kg、7.2 g/kg组。大鼠通过每天灌胃复方地芬诺酯10 mg/kg持续20 d,建立STC模型,造模结束后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给药28天后测定各组大鼠粪便干湿比、首粒黑便排出时长、肠道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SP及VIP含量变化;Q-PCR检测结肠中cAMP、PKA、AQP3和AQP4 mRNA表达水平;WB及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中PKA、AQP3和AQP4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和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首粒黑便时间、粪便干湿重百分比、大肠埃希菌含量均明显增加,VIP含量明显增加,PKA、AQP3及AQP4的基因、蛋白表达也均明显上调,双歧杆菌、乳酸菌及SP含量则明显下降。和模型组比较,经济川煎治疗后大鼠的首粒黑便时间、粪便干湿重百分比、大肠埃希菌含量均明显减少,VIP含量明显降低,PKA、AQP3及AQP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也均明显下调,双歧杆菌、乳酸菌及SP含量则明显升高。结论:济川煎对STC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具体机制可能与调节cAMP-PKA-AQP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济川煎灌肠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恶性肿瘤便秘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5例,治疗组予加味济川煎保留灌肠,对照组予开塞露保留灌肠,每天1次,治疗10天后观察2周,通过询问及记录治疗前后便次、便质、排便耗时、便时费力情况等来判断疗效。结果: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便秘患者,加味济川煎灌肠不仅可缓解便秘情况,而且可改善全身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基于"五脏同调法"的调脏舒秘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9月多中心收治的STC患者61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观察组采用调脏舒秘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结肠传输试验结果、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析其血清生长抑素(SS)、胃动素(MTL)、结肠肌间神经丛生长抑素(SOM)、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微管相关蛋白2(MAP-2),并比较两组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1个月便秘主要症状改善程度,记录治疗1个疗程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结肠传输功能试验中72 h肠道内标记物排出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S水平较对照组低,而MTL、SO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MAP-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VI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1个月便秘主要症状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安全性分级均为1~2级。结论基于"五脏同调法"的调脏舒秘方用于治疗STC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结肠传输功能,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上调SOM与MAP-2水平等有关,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莫沙必利用于老年阳虚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的ST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片)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济川煎穴位外治治疗,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用2周,比较2组患者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枳术丸治疗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糖尿病患者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并设健康对照组。治疗组以枳术丸治疗; 对照组以西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1月。观察枳术丸疗效及其对糖尿病患者血清胃动素(MTL),P物质(SP), 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排便自觉症状以及大便的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糖尿病便秘患者,在降糖及促进肠动力药物综合治疗后,MTL治疗前后变化不大, 但是均可升高血浆SP的水平,降低血浆VIP的水平。其中治疗组  相似文献   

17.
祝红霞 《新中医》2021,53(6):180-183
目的:观察在常规医护措施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按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予莫沙必利片、聚乙二醇4000散剂治疗,并给予调整生活方式、心理护理、运动指导和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等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加予耳穴压豆、按摩。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价便秘主要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记录2组患者排便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的平均每周自发完全排便(SCBM)次数,并进行12周的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粪便性状、排便费力等6项便秘主要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6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SCBM次数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PAC-SYM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SCBM次数多于对照组(P<0.01),PAC-SYM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排便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加快(P<0.01)。观察组排便恢复正常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观察组复发率25.45%,对照组复发率46.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予耳穴压豆和按摩治疗STC患者,可进一步减轻便秘主要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肝调气配穴针刺治疗卒中后慢传输型便秘及对氧化应激指标、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卒中后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乳果糖治疗,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肝调气配穴针刺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便秘评分及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胃动素(MTL)、P物质(SP)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面色暗淡、头晕心悸、失眠、健忘、舌淡苔薄及脉沉细积分,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大便性状、排便难度及排便不尽评分,MDA及VI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SOD、MTL及SP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疏肝调气配穴针刺治疗卒中后慢传输型便秘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调节氧化应激指标和胃肠激素水平,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枳实导滞丸加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热积秘证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和肠道内菌群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麻仁丸,6 g/次,2次/d;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次,3次/d。观察组以枳实导滞丸加减内服治疗,1剂/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进行治疗前后便秘主要性状评分和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记录平均每周自发完全排便次数(SCBM);进行治疗前后结肠传输试验;进行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和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胃泌素(GAS)检测;对治疗后SCBM≥3次患者进行12周随访,计算复发情况。结果:经秩和检验分析,观察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Z=2.275,P<0.05);治疗后观察组便秘主要症状评分,PAC-SYM各维度评分和PAC-SYM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2,3,4周的SCBM次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24,48,72 h残留标志物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肠球菌和肠杆菌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GAS,MTL和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VI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33.85%,低于对照组的57.69%(χ^2=6.653,P<0.05)。结论:枳实导滞丸加减治疗STC热积秘证可明显减轻便秘等症状,增加SCBM次数,调节胃肠激素和肠道内菌群,提高结肠传输功能,临床疗效好,并具有复发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0.
济川煎加味治疗肿瘤病人便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济川煎治疗肿瘤病人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服用济川煎,对照组22例不服用济川煎,观察服药10天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肿瘤便秘患者,运用济川煎治疗,在解决患者便秘问题的同时,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