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两年内的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就诊的102例NICU早产儿为干预组,随机抽取105例同期健康足月儿为对照组。结果 矫正24月龄时,经早期干预的低危早产儿体重、身长以及头围的Z评分均可达到正常足月儿水平(分别为0.34±0.98、0.40±1.30和0.54±1.04,P>0.05),但是高危早产儿组的3项Z评分不及足月儿组(分别为-0.17±1.15、0.00±1.29和-0.33±1.24,P<0.05)。大运动方面,矫正6~24月龄,高危、低危早产儿均可达足月儿水平,24月龄时,高危儿组、低危儿组、足月儿组分别为101.81±10.05、02.06±10.85、100.47±9.40(P>0.05)。语言与社交行为方面,矫正18~24月龄,早产儿的发育水平可达足月儿水平。适应能力发育方面,矫正18月龄前,高危、低危早产儿适应能力水平可达足月儿,但24月龄时,早产儿适应能力水平均不及足月儿,高危儿组、低危儿组、足月儿组分别为102.77±12.04、...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规律,为采取针对性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0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儿保科就诊并建立专案管理的,符合入组条件的326例早产儿(其中高危早产儿123例,低危早产儿20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206例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并在其(纠正)6月龄、12月龄、24月龄采用Gesell对其神经心理发育水平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1)纠正6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时高危早产儿、低危早产儿和足月儿三组之间Gesell各能区迟缓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3.247、26.600、10.652、15.587、12.920、18.475、30.471、19.339、51.203、6.999、11.601、15.888、7.506、13.564、7.696,P<0.05);2)同组儿童在纠正6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时Gesell结果比较,三组儿童在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三个能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287、17.416、16.492、29.209、14.267、19.768、17.679、39.345、11.448、P<0.05)。结论 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落后于足月儿,高危早产儿尤为明显,且各能区发育存在不均衡性,正确认识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规律,对实施早期干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血糖及皮质醇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糖紊乱的特点及影响血糖变化的高危因素。方法:108例早产儿行血糖及皮质醇监测,并以65例足月儿为对照组。分低血糖组和高血糖组进行比较分析。对早产儿日龄、胎龄、输糖、危重度、皮质醇水平等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早产儿发生血糖异常均高于对照组(P<0.05),一般早产儿组以低血糖为主,发生率35.4%,高危早产儿组以高血糖多见,发生率39.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而高血糖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般早产儿组早期皮质醇水平低于足月儿组,而高危早产儿组明显高于足月儿组,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胎龄、日龄、未静脉输糖是影响早产儿的血糖的高危因素,而危重度、静脉输糖、皮质醇水平是影响高血糖的高危因素。结论:早产儿血糖紊乱发生率高,危重疾病能激发早产儿应激反应,早产儿血糖紊乱有一定特点及高危因素。加强早产儿血糖监测,并予合理的输液、输糖管理可有效防治早产儿血糖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产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早产主要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为预防早产发生和改善其临床结局提供资料。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02例早产儿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分娩的117例足月儿为对照组,采集病历资料并问卷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高危因素。采用χ2检验,比较早产组与足月组高危因素发生率、并发症率以及早产组内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并发症率间的差异。结果多胎妊娠、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流产史、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为早产高危因素。以发生率排序,胎膜早破与妊娠期糖尿病均居首位,均占早产儿的31.4%,其次为妊娠期高血压与多胎妊娠,分别占23.5%、22.5%。早产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贫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症(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感染患病率均高于足月儿(P值均0.01)。胎龄为30~34+6周组早产儿贫血、NRDS患病率均高于胎龄为35~36+6周组(P0.05)。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贫血、NRDS、感染患病率均高于出生体重≥2 500g者(P0.05)。结论早产主要高危因素为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与多胎妊娠。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足月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并发症率越高。而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更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早产儿宫外追赶性生长期内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文昌市庆龄妇幼保健院及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48例处于追赶性生长期的宫外生长发育迟缓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体质量和是否伴随严重并发症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另选同期的80例正常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分析危险因素,并对宫外生产发育迟缓早产儿的追赶性生长期评分(Z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早产儿和正常早产儿的孕期妊娠合并症、胎龄、出生体质量、宫内发育迟缓和喂养方式有显著差异(P0.05)。高危组的胎龄显著低于低危组(P0.05);而孕期妊娠合并症、营养发育迟缓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在出生体质量、喂养方式上,两组早产儿差异显著(P0.05)。胎龄、出生体质量、母亲孕期妊娠合并症和喂养方式均为EUGR的危险因素。在追赶生长Z评分上,高危组1、3月龄主要集中在0分上,显著高于低危组同区域的分布例数(P0.05)。结论胎龄、出生体质量、母亲孕期妊娠合并症和喂养方式是EUGR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早产儿一般资料和具体情况,及时采取预防和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临汾市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45例RDS新生儿,以胎龄为依据进行分组,可分为早期早产儿(胎龄34周)、晚期早产儿(胎龄34~36周)、足月儿(胎龄≥37周)3组,每组各有17例、15例、13例。对3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围生期高危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组患儿的出生体重、入院时间、住院天数、产前激素应用频率随胎龄增长呈规律性变化(P0.05);早期早产儿多胎妊娠、不明原因早产、胎盘异常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晚期早产儿,足月儿最低;足月儿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早期早产儿和晚期早产儿(P0.05),而胎膜早破、母亲妊娠高血压发生率低于这两组(P0.05),出生窒息发生率低于早期早产儿(P0.05);早期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率最高、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时间及吸氧时间最长,与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早产儿以白肺、支气管充气、肺部感染、颅内出血发生率较高,足月儿以气胸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愈率分别为66.67%、93.33%、92.31%,早期早产儿治愈率明显低于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P0.05)。结论在围产期高危因素、产前预防、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不同胎龄RDS患儿存在明显不同,选择性剖宫产严重影响足月儿RDS的发病,因此胎龄因素的考虑对RDS的诊断、治疗十分关键,且剖宫产指征的严格掌握有利于RDS的减少。  相似文献   

7.
王雯  耶娟毅  王远妮  肖琳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2):1483-1487
目的探讨不同出生胎龄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水平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胎龄分为早产儿组(胎龄28~36周)、早期儿组(胎龄37~38周)、足月儿组(胎龄≥39周)。早产儿与早期儿于纠正胎龄40周、足月儿于生后24 h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分别在早产儿、早期儿、足月儿生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随访,采用北京首都儿童研究所《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估其进行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986名新生儿,早产儿组122例,其中男54例,女68例,平均胎龄(32.42±1.54)周;早期儿组275例,其中男122例,女153例,平均胎龄(37.54±1.21)周;足月儿组589人,其中男245人,女344人,平均胎龄(39.89±0.52)周。6月龄时,早产儿组、早期儿组总发育商以及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5方面评分均显著低于足月儿组(均P<0.01)。12月龄时、24月龄时,早产儿组总发育商以及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5方面评分均显著低于足月儿组(均P<0.01)。胎龄与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胎龄越大,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评分越高(r=0.992、0.968、0.955、0.933、0.990)。结论出生后早产儿组以及早期儿组儿童神经行为发育水平均显著低于足月儿,6月龄时早产儿组以及早期儿组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均显著低于足月儿组,在12月龄与24月龄时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仍旧显著低于足月儿组,但早期儿与足月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分析早产儿24个月龄Gesell量表结果,研究早产儿生后24个月龄的神经心理发育情况,为改善早产儿的神经心理发育结局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钦州市妇幼保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且出院后定期随访、资料完整的早产儿为早产儿组(n=278),根据出生胎龄(GA)将早产儿分为GA<32周组(n=102)和GA≥32周组(n=176);抽取同期健康足月儿为足月儿组(n=113);收集所有研究对象24月龄Gesell量表发育商(DQ);比较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早产儿各组与足月儿组Gesell量表结果;了解不同出生胎龄早产儿在生后24月龄神经心理发育的差异。结果 各组生后24月龄Gesell量表结果:1)早产儿组大运动、精细运动异常发生率及其DQ值与足月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语言、个人社交和适应性异常的发生率较足月儿高,相对应的DQ值较足月儿低。2)GA≥32周的早产儿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适应性的异常发生率分别与足月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语言、个人社交和适应性的DQ值仍低于足月儿。3)GA<32周的早产儿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适应性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足月儿,相对应的DQ值均低于足月儿。结论 大多数早产儿,生后24个月龄的大运动、精细运动已达到足月儿水平,但语言、个人社交和适应性的发育仍落后于足月儿;GA<32周的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未达到足月儿水平,仍需延长随访和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月龄婴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贫血的影响因素,为防治早期缺铁性贫血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调查问卷等方法分析1 477例6月龄儿童的产前、产时及产后资料,调查6月龄婴儿贫血的临床资料和影响因素。结果 1 477例6月龄婴儿中,符合IDA诊断的共271例,IDA患病率为18. 3%;母亲孕后期贫血129例,患病率为8. 73%;纯母乳喂养率为43. 0%。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家庭户口类型、不同母亲学历及不同母亲孕后期贫血状况的婴儿间,其6月龄IDA患病率具有显著性差异。足月儿6月龄时IDA患病率低于早产儿,正常出生体质量的婴儿6月龄时IDA的患病率低于低出生体质量儿和巨大儿,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时IDA患病率低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儿。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学历低、母亲孕后期贫血、早产及混合喂养是6月龄婴儿IDA的危险因素。结论缺铁性贫血仍是目前我国儿童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6月龄婴儿的IDA与母亲孕晚期贫血密切相关,需在孕期加强母亲营养状况的监测,并关注早产儿、混合喂养婴儿营养状况,应大力推进纯母乳喂养,促进婴儿健康和神经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早产儿不同严重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93例28 d以上BPD早产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并按照BPD临床分度将其分为轻度BPD(42例)、中度BPD(33例)及重度BPD(1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发生不同严重程度BPD的相关因素。结果重度BPD早产患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小于中度和轻度BPD早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BPD早产患儿性别、胎数及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BPD早产患儿机械通气>3 d、宫内感染性肺炎、动脉导管未闭及解脲脲原体感染发生率最高,中度BPD次之,轻度BPD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BPD早产患儿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酸中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BPD早产患儿肺出血、视网膜病发生率最高,中度BPD次之,轻度BPD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BPD早产患儿气胸及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小、低出生体重、机械通气>3 d及宫内感染性肺炎为早产儿不同严重程度BPD的独立危险因素,有INSURE模式为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678、0.778、1.756、1.855和0.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龄小、低出生体重、机械通气及宫内感染性肺炎是早产儿不同严重程度BPD发生的高危因素,有INSURE模式是其保护因素,临床应重视高危人群,预防和减少不同严重程度B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