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院自1996~1999年收治手外伤病人共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18~60岁。锐性损伤61例96指,钝性损伤19例26指,计80例122指。其中Ⅰ区15指,Ⅱ区31指,Ⅲ区20指,Ⅳ区24指,Ⅴ区32指。损伤程度:Ⅰ级-清洁创口,单纯皮肤肌腱裂伤33指;Ⅱ级-Ⅰ级伴有血管神经损伤40指;Ⅲ级-肌腱横断,伴有骨或关节损伤28指;Ⅳ-肌腱横断,伴有其他复合组织损伤21指。损伤手指:拇指16指,食指41指,中指22指,环指21指,小指22指。2) 治疗方法和结果:“8”字缝合42指,kessler缝合58指,显微外科修复8指,肌腱移植14指,皆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邻指带蒂皮瓣修复多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时9例(18指)手指末节皮肤缺损患者应用邻指带指固有动脉背支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结果9例18块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感觉恢复:S0级2块,Sl级12块,S2级4块。手功能评定:优8例,良1例,优良率达100%。结论邻指带指固有动脉背支皮瓣修复多个指皮肤缺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手术操作简单,效果好,供区损伤小,对手外伤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手部纤维鞘行区屈肌腱损伤术后常常发生粘连,严重影响了手功能的恢复。1991年以来.我科收治27例36指纤维路管区屈肌腱损伤.均行一期修复,通过改进手术方法,辅以术后早期活动,随访大部分功能恢复满意,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21例,女6例,年龄5~67岁。单指伤20例,双指伤5例.三指伤2例。36指中.小指6根,环指7根,中指7根,食指13根,拇指3根。受伤至手术时间:O.5~9小时。受伤原因;切割伤周例,控压伤6例。受伤部位.皆为纤维鞘管区,I区10指,I区26指。单纯指深*肌难伤13指,折钱、持深)ill肌位同时断裂23指。合并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断层甲床移植修复甲床缺损的效果。方法:手指甲床缺损20例25指,采用足趾断层甲床游离移植修复。结果:随访4~10个月。移植甲床均成活,25指优良21指,优良率84%;可2指8%;差2例占8%。供区趾甲生长平整,无畸形,附着好,无压痛,与健侧比较外观功能无差异。结论:断层甲床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可靠,供区损伤小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修复甲床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2年应用周林频谱仪辅助治疗伸指肌腱Ⅰ、Ⅱ区损伤修复术后康复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1992~1997年在我院行伸指肌健损伤(2~5指)肌位吻合术病人,术后平均随访6~12个月,按序贯法随机分为二组:常规组25例,频谱组25例,共50例。2治疗方法常规组:术后五~6周远侧指间关节的屈伸侧用铝板固定于伸直位,近侧指间关节自由屈伸防止关节强直;术后6~8周开始无阻力屈远侧指间关节功能练习,允许屈曲20”~40o,不练时仍以铝板固定;术后8~12周间断法去除保护性铝板,开始握拳练习,并开始感觉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伴有胸壁缺损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2007年5月收治的严重胸外伤56例中伴有胸壁缺损6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除了处理肺挫裂伤、休克、膈肌破裂、脾破裂、下腔静脉损伤外,针对胸壁缺损进行重点讨论。将缺损面积分为100cm^2以下、100~200cm^2和超过300cm^2,并根据是否有骨质缺损选择直接修复、克氏针支架、颅骨修复钛板填补等方法。结果:5例治愈,1例下腔静脉损伤合并ARDS治疗无效死亡;胸壁修复后无胸壁浮动。结论:严重胸外伤并胸壁缺损的急救中必须保持胸腔的闭合状态,并在积极抗休克和纠正呼吸循环功能紊乱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同时,应紧急进行手术治疗;伤口清创及胸壁缺损的处理对于胸壁的修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文强  原瑞恒 《实用医技》2007,14(34):4746-4747
目的:探讨腓骨短肌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我院从1992年至2001年陈旧性跟腱损伤患者18例行腓骨短肌移植修复跟腱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患者中有15例因开放性损伤未能正确诊断处理而造成;随访14.2个月(7个月~28个月),按Arner—lindholm评分标准评定:优14例;良3例;差1例;总的优良率94.4%。结论:重视对跟腱部位开放性伤口的处理。早期诊断、早期修复是治疗跟腱损伤的原则;利用腓骨短肌移植修复陈旧性跟腱损伤,尤其是时间较长,缺损较大者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甲床损伤后组织的修复及指甲的良好生长取决于甲床的甲基质和甲板的完整。修复后甲床表面用甲体替代物固定,不但对骨和软组织有夹板作用,而且可保护甲床,减轻肉牙组织及搬痕形成,保证甲的规则生长,达到手指功能恢复和美观要求。自1988年10月~1995年11月,应用原甲板覆盖修复后的甲床表面268例294指,经过1~7年随访,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8例294指。年龄17~51岁;男152例177指,女116例117指,中指145个,环指SO个,拇指ZO个,食指49个。砸伤145例166指,挤压伤123例128例。损伤类型:单纯裂伤143指,星状裂伤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部指屈肌腱损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994年至1999年间共收治82例115条指屈肌腱损伤,分析其病史后进行总结。其中男58例,女24例,年龄2岁~55岁,平均39岁。用改良Kessler法缝合,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结果:按TAM法评定疗效,优38例,良36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91.4%。结论:手部指屈肌肌腱损伤显微外科修复加系统的康复治疗,对预防肌腱粘连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5年以来,收治手指外伤性皮肤缺损并应用皮瓣修复98例,108指。经随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本组98例,男84例,女14例,年龄:5~56岁。损伤手指108指:拇指14个,食指36个,中指32个,环指18个,小指8个。损伤性质:锯创伤38例,冲扎伤32例,切割伤24例,撕脱伤4例。皮肤缺损:抬端44指,指腹部35指,指背部22指,全指脱套7指。合并指骨骨折12指。病人随访均在一年以上。修复方法及结果一、“V-Y”皮瓣移植术,适用于指端截指的皮缺损,手术方法分两种:(互)掌侧“*一Y”皮瓣从手指断端掌侧切取一个大三角形皮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津下缝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我科收治37例45指Ⅱ区指屈肌腱断裂患者,给予改良津下(Tsuge)缝合法修复。术后根据总主动活动(Total active movement,TAM)系统评定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伤口Ⅰ期愈合24例33指,Ⅱ期愈合2例2指。共随访21例29指,随访时间为术后8~12个月,平均9.2个月。根据TAM系统法评定:优29指,良5指,可1指,优良率为97.14%。结论用改良津下缝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的损伤,可早期进行功能练习,有效预防肌腱粘连,是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屈湘华  李雄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2):211-212,220
目的探讨显微技术修复指屈肌腱损伤,预防肌腱粘连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1年9月~2004年3月间43例81指指屈肌腱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指屈肌健以及腱鞘或健周组织,术后早期进行保护性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5~24个月,按TAM评价法评定疗效,优42指良30指可9指,优良率88.9%.结论新鲜的指屈肌腱损伤,注意微创操作,一期缝合,保护肌腱的血运和营养,结合早期系统康复训练能有效防止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 总结Ⅱ区指屈肌腱损伤显微修复的方法 和效果,探讨该类损伤获得良好愈合的因素及注意事项.②方法 对57例该类损伤进行显微手术修复,随访6~18个月,用TAM方法 评价术后效果.③结果 疗效优48指(66.7%);良12指(16.7%);中8指(11.1%);差4指(5.5%).④结论 对Ⅱ区指屈肌腱损伤,早期及时、准确诊断,合理选择手术时机、缝合方式和修复方法,术后积极功能锻炼,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半腱肌肌瓣修复坐骨结节难治性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坐骨结节难治性褥疮患者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1~76岁,平均46.5岁;病程3~26个月,平均8.6月;按褥疮程度分级:III级8例,IV级13例。全部病例在清创病灶清除后应用半腱肌肌瓣填塞修复创面。结果 21例肌瓣全部存活,无坏死。其中18例切口一期愈合,3例切口部分坏死愈合不良,经过换药后切口愈合。术后随访4个月~2年,其中2例由于护理不当长时间压迫致褥疮再发,经过换药后切口愈合。结论应用半腱肌肌瓣修复坐骨结节难治性褥疮具有成活率高、复发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指指腹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以中远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在手指近节切取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皮瓣,逆行修复手指指腹缺损38例(45指),同时对伴有骨折、肌腱止点撕脱损伤予以修复。皮瓣切取范围1.5cm×2.0cm~2.5cm×3.5cm。对患指术后功能、感觉、外观进行随访并分析疗效。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其中33例38指获6个月~3年随访;手指外形及功能满意,两点辨别觉7~12mm,平均9mm。结论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修复手指末节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第二掌背动脉(SDMA)游离皮瓣修复手部远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或伴有伸指肌腱缺损的病例,采用游离SDMA或游离复合SDMA皮瓣进行修复。其中,复合组织瓣3例。皮瓣面积为1.5cm×3cm~5cm×6.3cm。结果10例完全成活,1例因术中动脉血管内广泛血栓形成而放弃手术,8例随访14~62个月。两点辨别觉手背8~11nm,指腹4~6mm。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该皮瓣能修复手指各个部位软组织缺损,并能形成复合组织瓣修复同时伴有伸指肌肌腱缺损。  相似文献   

17.
再改良式Bunnell法修复Ⅱ区屈肌腱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修复指屈肌腱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7年8月-2003年8月间,改良式Bunnell法进行再改良。一期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术后早期作保护性被动活动,完整随访资料的81例145指进行疗效评定。采用TAM系统评定法为评定标准。结果随访5~9个月,疗效优者58指,良65指,可12指,差10指。优良率达85%。结论再改良式Bunnell法是修复Ⅱ区屈肌腱损伤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游离股薄肌移植在臂丛损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47例臂丛根性损伤患者行71次吻合血管、神经的游离股薄肌移植重建上肢主要功能,术后随访观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32例患者,26例恢复屈肘、伸指、伸拇功能,肌力M3-M4级;18例恢复屈指、屈拇功能,肌力M3-M4级;2例恢复伸肘功能,肌力M3级;4例屈指、屈拇肌力M1级。结论:吻合血管、神经的游离股薄肌移植是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屈指肌腱鞘背侧重建技术的屈指肌腱修复效果。对24例屈指肌腱Ⅱ区损伤手指,运用游离腱鞘移植修复其屈指腱背侧腱鞘。游离腱鞘取自同侧手腕背第一间隔。屈指腱鞘背侧重建技术用于早期或延迟早期屈指肌腱损伤、二期肌腱移植修复和肌腱粘连松解术时有骨面裸露或挫伤者。根据Strickland评价标准,结果优7指,良11指,中5指,差1指,优良率为75%。用游离自体移植腱鞘重建背侧屈指腱鞘,是提高严重腱周组织损伤的肌腱修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的满意手术方法。方法:2000年5月~2009年5月,采用拇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伤21例。结果:21例中19例皮瓣成活良好。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供区创面愈合欠佳,其中21例获随访6个月~3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4—7m、患指捏持正常、供足行走自如。结论:拇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解剖恒定、位置表浅隐蔽、供区损伤小,疗效肯定,可基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