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脂与血清脂蛋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对78例脑梗死、69例脑出血患者及70例正常对照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Lp(a)和ApoAI/ApoB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死组TG、TC、HDL-C、LDL-C、ApoAI/ApoB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与脑出血血脂代谢异常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脂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16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含量,与对照组140例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TG、TC和LDL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HDL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脂异常与急性脑梗死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卒中与血脂水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血脂的特点。方法选择198例脑卒中患者,脑出血74例,脑梗死124例,正常对照组86例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含量。结果脑卒中患者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血脂各成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脑梗死、脑出血组TG水平高于对照组;≤55岁组人群中,脑梗死和脑出血组病人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血脂与脑卒中有一定联系,脂质代谢紊乱是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西部贫困地区(四川省宣汉县)与发达地区(北京市)中老年(45~78岁)脑卒中患者的血脂变化特点,探讨两地区中老年脑卒中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对宣汉县人民医院内科和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共424例脑卒中和167例非脑卒中住院患者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进行测定。结果两地中老年脑卒中患者TC明显高于对照组(P分别〈0.01和〈0.05).脑梗死患者的TC、LDL和HDL平均水甲显著高于脑出血(P〈O,01),发达地区脑梗死患者TC高于贫困地区(P〈0.05),但贫困地区脑出血患者LDL和HDL却高于发达地区(P〈0.01),两地区脑梗死患者总体TG水平高于对照组,两地分别比较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血脂代谢异常,特别是TC含量增高,是以上两个地区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贫困地区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LDL和HDL含量均较发达地区患者增高,可能为当地患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脂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脂与血清脂蛋白间的差异。方法收集脑梗死病例188例、脑出血病例79例、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35例,对其血脂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病人TC、TG及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出血组病人TC、HDL-C及LDL-C高于对照组(P<0.05,P<0.01)。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间比较,脑梗死组TG显著高于脑出血组(P<0.01),其余血脂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L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与脑出血血脂代谢异常,TG与脑梗死呈正相关,与脑出血呈负相关,其余血脂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脂及血清脂蛋白谱的变化及区别。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1月~2012年5月的脑出血患者68例和脑梗死患者60例,并选择同一时期的6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三组患者的血清脂蛋白谱( SLPG),同时测定三组患者的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C)、低密度脂蛋白( LDLC)。结果脑出血及脑梗死患者血清TC、LDLC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脑出血组LDLC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HDLC为判断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指标,对脑血管的判断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王飞霞 《海南医学》2010,21(23):113-114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变化以及与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经CT确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共108例(研究组),其中脑梗死患者74例,脑出血患者34例;对照组60例。检测血清中HCY、TC、TG、HDL-C、LDL-C的含量。结果 (1)脑出血患者HCY水平为(17.61±4.06)μmol/L,脑梗死患者为(19.72±5.65)μmol/L,二者与正常对照组([9.17±2.24)]μmol/L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TC、TG、HDL-C、LDL-C均明显升高(P〈0.05),脑出血患者仅LDL-C增高(P〈0.05),其余各项无显著性差异。(2)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血清HCY、TC、TG、HDL-C、LDL-C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升高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随着血清HCY水平升高,罹患脑梗死危险性增加;血清HCY水平并不能很好地反映脑梗死病变的程度,其升高仅是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脂与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分析105例脑梗死和105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脂含量;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2次评分,分为恶化组和好转组。结果:脑梗死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高于对照组和脑出血组,脑出血组TG、TC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脑梗死组,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脑梗死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脑出血组;脑梗死恶化组TC含量明显高于好转组,HDL-C含量低于好转组;脑出血恶化组TG、TC、HDL-C、LDL-C的含量与好转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水平过高、过低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其在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病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调脂治疗间歇期血脂水平。方法:129例胸痛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后,分为造影阴性组(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分别对各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测定。结果:单支病变组TC、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01),双支血管病组TC、LDL-C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三支病变组TC、TG、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01),HDL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在他汀类药物治疗间歇期,血脂水平与冠脉病变仍有明显的相关性,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要重视连续、长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清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与皮质醇的变化。方法对34例SAD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皮质醇进行测定,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并进行组间对比研究。其中SAD组根据痴呆临床评定量表(CDR)得分进一步分轻度、中度、重度痴呆组进行比较。结果血清胰岛素、皮质醇浓度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各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痴呆患者TC、TG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痴呆组(P〈0.05),中度痴呆组TG和重度痴呆组T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部分散发性AD患者的外周胰岛素抵抗可能无显著性改变,随痴呆程度的加重,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有降低趋势,提示中重度SAD痴呆患者特别需要加强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1.
刘恋  王为珍 《海南医学》2010,21(15):12-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了解他汀类药物对血清CRP、血脂指标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访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包括60例他汀类治疗者,60例常规治疗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测定他汀类药物治疗前、治疗后2周血清CR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NIHSS评分情况。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CRP水平与入院时患者的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他汀组较常规组更能降低血清CRP以及血脂水平(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血清CRP水平的作用,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54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及5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清HP抗体(HP-IgG),同时检测观察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A、B(ApoA、ApoB)及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HP-IgG阳性率为66.7%(36/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0%(22/50)(P<0.05);观察组中HP-IgG阳性患者血清TG、TC、LDL-C、ApoA、ApoB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HP-IgG阴性患者(P<0.05),而HDL-C明显低于HP-IgG阴性患者(P<0.05)。结论 HP感染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且前者可能影响脑梗死患者血脂及 hs-CRP代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抵抗素、脂联素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硬化患者1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40 mg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2组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血脂、抵抗素、脂联素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总胆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抵抗素水平、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联素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IMT与TC、TG、LDL-C抵抗素呈正相关(r=0.18、0.24、0.16、0.21,P均<0.05),而与脂联素、HDL-C呈负相关(r=-0.26、-0.23,P均<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抵抗素水平,有效延缓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脂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血脂水平差异。方法对183例脑梗死患者、同期住院的45例脑出血患者及150例对照组分别测定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的TC、TG、LDL较对照组增高(P<0.05、P<0.05、P<0.01),HDL较对照组低(P<0.05);脑出血组HDL亦较对照组低(P<0.05),但同脑梗死相比较,TC、LDL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TC、TG、LDL及低HDL水平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相反低TC、LDL水平则可能存在脑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脂及尿酸(uricacid,UA)变化与脑梗死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170例心脑血管病患者,分为脑梗死组(60例)、冠心病组(59例)、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组(51例)。同期在作者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UA,并进行差别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冠心病组、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组的TC、TG、LDL-C、UA水平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HDL-C水平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组的TC、TG、LDL-C、UA水平含量均高于冠心病组、脑梗死组(P〈0.01),HDL-C水平含量均低于冠心病组、脑梗死组(P〈0.01);而脑梗死组和冠心病组血脂及尿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脂及尿酸异常与脑梗死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防并发症发生治疗中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CA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住院非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Cys 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Hcy水平,以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Cys C水平分别为(1.36±0.24)mg/L和(1.03±0.13)m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TG、TC、LDL-C、HDL-C、FPG、Hey水平及颈动脉IMT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s C水平与TC、TG、HDL-C、LDL-C、FPG均无相关性(r=0.076、-0.158、-0.040、0.012、-0.176,P均>0.05),而与血Hey及颈动脉IMT均呈显著正相关(r=0.871、0.819,P均<0.01)。结论高Cys C血症是脑梗死重要危险因素,与血Hey呈正相关,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山区农民高血脂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选择146例山区农民脑梗塞病例,69例城区或干部脑梗塞病例及148例健康者作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脑梗塞组山区居民、干部或城区居民血清TC、TG和LDL—C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高血脂(TC、TG)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与对照组的高血脂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区农村居民脑梗塞与高血脂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黄海华 《广西医学》2014,(7):936-938
目的探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脂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按病程分为进展型脑梗死组(43例)和完全型脑梗死组(5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与纤维蛋白原(Fib);采用胶体金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雅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进展型脑梗死组患者PT、TT、APTT水平均低于完全型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Fib与D-二聚体水平则高于完全型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完全型脑梗死组PT、TT、APTT水平及Fib、D-二聚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型脑梗死组患者血脂TC、TG、LDL-C水平均高于完全型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HDL-C水平与完全型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型脑梗死组患者血脂TC、TG、LDL-C水平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DL-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中凝血指标、D-二聚体与血脂水平的动态变化与疾病病情相关,对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浙江省中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急性脑梗死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①观察组患者TC、LDL-C分别为(4.83±0.10)、(2.83±0.09)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42±0.14)、(2.48±0.12)mmol/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HDL-C水平[(1.46±0.04)mmol/L]低于对照组[(1.69±0.1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TG值[(1.71±0.10)mmol/L比(1.50±0.13)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TC、LDL-C、HDL-C异常值检出率[60.34%(105/174)、72.99%(127/174)、50.57%(88/174)]显著高于对照组[60.34%(105/174)、72.99%(127/174)、50.57%(88/17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G异常值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C、LDL-C、HDL-C均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相关(P〈0.01)。结论 TC、LDL-C、HDL-C异常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HDL-C水平降低是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