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过去常注重于颅内因素 ,临床实践证明 ,颅外并发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也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院收治的 1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外并发症加以分析 ,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外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2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 160例 ,其中男 13 6例 ,女 2 4例 ,年龄 6~ 75岁 ,平均 3 8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99例 ,坠落伤 2 3例 ,跌伤 2 1例 ,钝器伤 2 0例。颅脑损伤与颅外并发症 :硬膜外血肿、颅骨折 2 4例 ,硬膜下血肿 13 2例 ,脑内血肿 41例 ,脑挫裂伤 146例 ,脑…  相似文献   

2.
陈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43-44
目的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的风险因素,为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预后相关因素,对相关因素建立COX生存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为61.2%,患者年龄、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损伤类型、CT分级、脑疝、手术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COX生存风险比例模型显示,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类型及CT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高,损伤的严重程度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颅外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3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9例患者中恢复良好者42例,中残者29例,重残者22例,植物生存者1例,死亡45例。无低氧血症、低血压、高血糖、高白细胞计数、高热者及低龄(年龄<60岁)的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低氧血症、低血压、高血糖、高热、高白细胞计数、高龄等颅外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各种颅内外因素.方法:将106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演变过程,从GCS 评分、颅脑损伤类型、手术时机、血糖增高、呼吸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休克、年龄及基础疾病等方面,分析各种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GCS 评分越低,患者病死率越高;生存率随患者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广泛性脑挫裂伤伴多发性颅内血肿及弥漫性脑肿胀或脑干损伤患者,较单发性颅内血肿及局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要表现者病死率高;伴有血糖增高、呼吸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休克及基础疾病对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均有不利影响.结论:积极防治和有效各种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颅内外因素,才能提高TBI 的疗效,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费舟  章翔 《陕西医学杂志》1991,20(4):222-224
对近5年来118例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病例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颅脑损伤的病理过程中,除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害外,颅脑外因素诸如合并伤、并发症也可使其死亡率增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颅内血肿和颅外因素的及时处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仇蓉  夏既英 《中外医疗》2008,27(16):113-114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常见并发症的因素,为临床提供护理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的志者,观察其颓后的并发症.结果 观察发现影响重型颅损伤预后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应激性溃疡、脑脊液漏和癫痫.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要细心观察和护理,对于提高志者生存率,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6月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伤情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伤情越重,预后越差。复合伤、并发症、基础病、年龄、救治是否及时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及时消除不利因素,中止继发性脑损害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寻求合理治疗方法 .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2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并对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28例患者中急性期21例,保守治疗6例,手术治疗15例;慢性期7例均给予手术治疗.死亡6例,完全缓解18例,明显缓解4例.结论 脑积水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并发症,预后差,病死率高;积极预防、合理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其发生率,明显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患者医院感染38例、57例次,发生率分别为18.45%和27.67%。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合并慢性疾病、侵袭性操作以及激素、抑酸剂、抗生素的使用密切相关。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与年龄、合并慢性基础病、侵袭性操作、激素、抑酸剂和抗菌药物的使用等因素的影响有关。临床上应注意以上危险因素,以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谭飞 《中外医疗》2014,(17):165-16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在该院神经外科住院的3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病情,包括性别、年龄、格拉斯评分、有无颅底骨折、有无脑疝、并发或继发感染、消化道出血、低血压、低氧血症、高钠高氯、高血糖情况等,通过统计学方法寻找重型颅脑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GCS评分〈6分预后差发生率为60%而GCS评分6~8分者占52.72%;有颅底骨折预后差发生率为70%,反之占52.67%;有脑疝形成预后差发生率为72.41%,反之占44.18%;发生感染预后差发生率为66.67%,反之占46.15%;出现消化道出血预后差发生率为60%,反之占54.28%;出现低血压预后差发生率为72.22%,反之占53.7%;发生高钠高氯血症预后差发生率为65%,反之占54.37;发生高血糖预后差发生率为70%,反之占52.67%;以上因素是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性别和年龄与重型脑外伤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护士可针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动静脉氧差(AVDO2)和呼吸指数(RI)的水平,并探究AVDO2和RI水平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20例,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65例为轻中度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5例为重症组。使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并计算AVDO2和RI;通过研究对象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AVDO2和RI水平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患者预后不良情况与AVDO2和RI水平的关系;并采用Cox回归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重症组AVDO2、RI水平均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05)。ROC结果显示,AVDO2和RI诊断重症颅脑损伤的AUC分别为0.836、0.750,截断值分别为6.947mm Hg、1.344,此时对应敏感度分别为69.1%、61.8%,特异性分别为84.6%、81.5%。AVDO2高表达组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AVDO2低表达组(P<0.05);RI高表达组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RI低表达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VDO2和RI高表达是影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89,95%CI为1.264~4.517;HR=3.069,95%CI为1.725~5.461;P均<0.05)。结论:AVDO2和RI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两者影响重症颅脑损伤的发生及发展,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提示AVDO2和RI可作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短期预后评估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77-80
目的 评价凝血指标对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 年10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13 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入院时、伤后3 个月检测所有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D-二聚体、FIB、PLT 及DIC 评分),并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进行评分,根据GCS 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比较各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根据伤后3 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颅脑损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颅脑损伤患者PT 明显延长,D-二聚体及DIC 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三组患者PT、D-二聚体及DIC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严重程度颅脑损伤患者APTT、FIB 及PL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病情严重程度为重度、GCS评分、PT 和APTT 延长、D-二聚体升高及DIC 评分升高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P<0.05);将上述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低GCS 评分、PT 延长、D-二聚体及DIC 评分升高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凝血功能指标异常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临床上可根据凝血功能水平判断患者病情,从而采取针对性诊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重度颅脑损伤预后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某些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心ICU 1997年元月~ 2 0 0 3年元月收治的 4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 ,观察早期血压、血糖、Glassgow评分等三个因素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早期低血压组病死率高于非低血压组 (P <0 .0 5 ) ,2 4h随机血糖≥ 11.1mmol/L组病死率高于 <11.1mmol/L组 (P <0 .0 5 ) ,GCS分值愈低 ,病死率愈高 (P <0 .0 1)。结论 早期血压、血糖、Glassgow评分均可作为判断重型颅脑损伤预后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因素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单因素检验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因素,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4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176例,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27.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类型、脑疝与否、手术治疗与否、血糖水平及鼻饲与否具有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类型是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类型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关,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要综合评价及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德胜  莫祖娥 《河北医学》2013,19(5):688-69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0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出院时GoS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差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颅脑损伤预后良好率为67.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钠血症、合并伤和术后感染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康复训练到位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应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本地区老年人跌倒致颅脑损伤流行病学情况,分析老年人跌倒并发重型颅脑损伤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南昌市青云谱区内跌倒、且经"120"送至南昌市区内各医院住院治疗的77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 ≥ 60岁;②有明确跌倒致头部外伤史;③初始CT扫描明确外伤性颅脑损伤。排除标准:①年龄<60岁;②不符合颅脑损伤诊断标准;③颅脑损伤非跌倒所致。对其相关单因素采用χ2检验,将有意义的单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统计软件采用SPSS 17.0。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人跌倒致重度颅脑损伤与性别、入院时间、跌倒平面、相关枕颞着地、心脑血管基础病有关(P<0.05),与年龄、合并伤无关(P>0.05)。进一步对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脑血管基础病(OR=5.555)、相关枕颞部着地(OR=4.420)是老年人跌倒致重型颅脑损伤的高危因素。 结论 对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相关枕颞着地的跌倒致颅脑伤老年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把握时机,尽早进行积极干预,以控制危险因素,减少继发脑损伤,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改善愈后。老年人跌倒的社区宣教应有颅脑损伤的相关知识,加强颅脑损伤知识的宣教,提高老年人对颅脑伤的认识,预防老年人跌倒致重型颅脑伤的发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CCI)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后合并二次脑损伤(SBI)的发病规律、诊断及治疗特点,以期提高SCCI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对我科近4年收治的31例SCCI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后合并SB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CCI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后合并SBI,发生时间多在伤后1-7天,伤后3天为高峰。结论SBI可以明显加重原发性脑损伤,使SCCI死残率大大提高,应当针对其发生机制积极展开临床研究,加强预防与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采用十二指肠置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作为治疗组,6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的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有关的营养指标、并发症、预后的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处理,并进行比较。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从早期的肠内营养途径中获得比较充分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成分,治疗组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早、晚期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十二指肠置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重型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25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53例临床资料。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率20.6%,使用呼吸祝感染率53.1%,肺部感染死亡率与植物生率38.8%。非肺部感染死亡率与植物生存率16.7%有显著差异。结论肺部感染与颅脑损伤程度,年龄(老年人)胸部外伤,治疗措施有关,肺部感染直接影响临床预后,临床上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原发病时应随时警惕肺部感染的出现并作出及时处理,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