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组(观察组)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对照组)的手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比较差异 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1.30%优于对照组的81.8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预后效果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74例60岁以上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观察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按Harris评分标准,全髋组术后优良率达到半髋93.8%;组术后优良率达78.4%,随访12~78个月,平均37个月,单极与双极股骨头置换组之间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别;人工股骨头置换后有5例需行全髋翻修手术;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中有2例发生双极之间脱位,7例出现假体周围骨溶解。结论: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对于多种条件均可耐受的病人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能会得到更有利的功能恢复,其余的病人仍然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74例60岁以上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观察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按Harris评分标准,全髋组术后优良率达到半髋93.8%;组术后优良率达78.4%,随访12~78个月,平均37个月,单极与双极股骨头置换组之间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别;人工股骨头置换后有5例需行全髋翻修手术;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中有2例发生双极之间脱位,7例出现假体周围骨溶解。结论: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对于多种条件均可耐受的病人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能会得到更有利的功能恢复,其余的病人仍然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假体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及髋关节破坏性疾病的探讨。方法:本组100例中,采用单极型人工股骨头置换48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48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10例,结果:单极型人工股骨头42例,优良率80.9%,双极性人工股骨头48例,优良率87.5%,全髋关节10例,优良率90%。结论: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及髋关节破坏性疾病采取人工单极或双极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措施,可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5.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异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110-112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术后常见并发症。方法对74例分别行人工股骨头置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出血多(P〈0.05),但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只有15.8%,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55.6%(P〈0.05),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2.1%,明显好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72.2%(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好,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如无严重内科疾病首选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65-89岁新鲜股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71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6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两种术式早期并发症均较低,无死亡病例,经随访参照Harris标准功能标定,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优良率77.5%,全髋关节置换组优良率91.1%。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安全有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单极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2007年3月期间5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半髋关节置换30例,全髋关节置换25例,对全部病例术后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72月,按美国Harris标准进行评定,半髋关节置换组优24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全髋置换组优20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结论:髋关节置换术能明显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恢复患肢功能,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1994-2000年主要以Moore型人工股骨头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59例股骨颈骨折。随诊时间1-6a,平均3.0a,随诊52例,手术时平均年龄72.5岁,全髋关节置换2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8例,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中心性脱位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8例,髋臼软骨磨损髋部明显疼痛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部轻度疼痛2例,假体轻微下沉1例,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高于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将7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分为GardenⅡ型13例。Ⅲ型32例,Ⅳ型26例;折尾式螺纹钉内固定32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1例。结果:随访3个月~5年,内固定组优良率78%,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优良率87%,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优良率91%。结论:严格掌握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是提高治疗优良率的关键。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健康状况、骨折类型、患者及家属的要求等因素,首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0.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0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成2组,A组61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B组47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平均随访时间(6.5±1.2)年(5~10年),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手术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1年2组疗效无明显差别,>3年B组疗效优于A组(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早期临床效果满意,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中远期疗效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各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FHR)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股骨颈骨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优良率分别为90.9%、95.0%(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同样可以达到治愈股骨颈骨折的目的,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比较理想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为此类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院从1995年9月至2003年12月治疗的21例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70岁),双极股骨头置换15例,全髋置换6例,全部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固定。结果:21例患者中,死亡6例,随访1年3个月~8年2个月,平均随访5年3个月,无髋关节感染及术后行走引起的脱位。两例双极股骨头置换患者行走时股前区轻度疼痛,一个月后缓解。疼痛发生率为1.4%。结论: 高龄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是较好的选择,可减少手术时间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假体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及髋关节破坏性疾病的探讨。方法 :本组 10 0例中 ,采用单极型人工股骨头置换 4 2例 ,双极型人工股骨头置换 4 8例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 10例。结果 :单极型人工股骨头 4 2例 ,优良率 80 .9% ;双极性人工股骨头 4 8例 ,优良率 87.5% ;全髋关节 10例 ,优良率 90 %。结论 :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及髋关节破坏性疾病采取人工单极或双极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措施 ,可彻底解决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来我科进行治疗的10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髋关节置换组和股骨头置换组,其中髋关节置换组55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置换组5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 2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等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第1年2组患者Harris评分及优良率差异不显著(P〉0.05);第3年及第5年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和优良率明显优于股骨头置换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近期疗效均显著,但在远期疗效上,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好。  相似文献   

16.
郑璞  吴昌林  韩子冀  胡靖  张骏 《当代医学》2011,17(21):68-69
目的比较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的疗效,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老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进行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并随访。结果随诊时间6个月~2年,平均1年3个月,双极股骨头置换术优良率达94.1%。全髋关节置换术优良率达93.5%。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优良率达90.7%。结论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三种治疗方式各有优势,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龄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潘丽华  潘凯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144-145
目的:观察和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对高龄股骨颈骨折42例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配合中药。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6例,双极人工关节置换28例.髋关节置换8例。结果:本组42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0.5~11年),死亡1例,优良率71.2%。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23.8%。结论:7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配合中药效果佳,单纯股骨头置换术较全髋置换术能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对高龄患者的手术成功及术后恢复尤为有利。术后配合中药治疗.预后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全髋关节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组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针对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对两组进行分析。结果: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全髋关节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后均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低,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生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青年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并获得随访的85例年龄在65~74岁的青年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患者行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术,52例患者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术后关节脱位率6.0%(2/33),股骨假体松动翻修率3.0%(1/33)。聚乙烯髋臼杯磨损率3.0%(1/33)。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91分,优良率为91.7%。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术后关节脱位率5.8%(3/52),髋臼磨损率59.6%(31/52),其中3(5.7%)例翻修。股骨假体松动翻修率3.8%(2/52),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88分;优良率为80.7%。结论: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青年老年股骨颈骨折可提高青年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青年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资料。28例60~65岁、身体状况良好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4例〉65岁、身体状况较差者行半髋置换术。结果:术后1个月36个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总优良率85.7%,全髋关节置换术优良率82.1%,半髋关节置换术优良率为92.8%。术后3个月37个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总优良率88.1%,全髋关节置换术优良率为85.7%,半髋关节置换术优良率为92.9%。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选择髋关节置换术,无论行全髋关节置换还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早期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