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广州达安、上海复兴、上海之江三种国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的临床检测结果间的差异性。方法:选取138例已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标本,5例已知正常血浆标本每个标本均用三种国产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进行HBV-DNA定量测定,然后再比对检测结果并分析相互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分别用上述三种试剂盒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显示三种国产试剂盒HBV-DNA定量检测结果相差在半个数量级以内的占73.9%(102/138),相互之间小于一个数量级的占94.9%(131/138),大于一个数量级而小于两个数量级的占5.07%(7/138),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述三种国产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在同一台仪器上的检测结果相互之间差异很小,有很好的准确度,它们的检测结果可以相互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标本荧光探针结合区序列突变对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国产荧光定量PCR试剂对200例标本进行平行检测HBV DNA,分析3种试剂检测结果的差异,并对6例3种试剂检测结果无差异的标本和6例达安试剂检测结果明显降低或漏检标本进行测序。结果 3种试剂检测结果相差30倍以上的标本47例,且3种试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漏检;6例3种试剂检测结果无差异的标本荧光探针结合区序列无突变,6例达安试剂检测结果明显降低或漏检的标本荧光探针结合区序列均有突变。结论标本荧光探针结合区序列突变是造成达安试剂检测HBV DNA结果明显降低或漏检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及评价3种HBV-DNA荧光定量PCR试剂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 同时用3种HBV-DNA荧光定量PCR试剂对已知结果的质控血清、标准品及本院79份HBsAg阳性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剂A、B、C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1.77%(33例)、45.57%(36例)和41.77%(33例).3种方法结果一致者66例,总符合率83.54%.试剂A、B与试剂C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剂A与B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剂A与C的灵敏度、特异性均为77.78%、88.37%;试剂B灵敏度为89.66%、特异性80.00%.结论 试剂A与B总体性能优于试剂C,适于临床检测与筛查.实验室必须选择质量好且符合自己实验室要求、与本实验室仪器相匹配的试剂以保证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实时荧光定量HBV-DNA检测试剂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管理的一致性。方法选取某国产试剂H和Roche公司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CAP/CTM)高灵敏核酸检测系统作为比较对象,分别检测133例CHB患者血清HBV-DNA。选择HBV-DNA〈500 IU/mL、500~2000 IU/mL、〉2000 IU/mL等三个浓度进行两检测系统的一致性监测。结果 (1)两系统检测结果比较,试剂H组HBV-DNA浓度为500~2000 IU/mL时,其结果的Log值为2.84±0.27,相应标本在CAP/CTM组的检测结果为3.48±0.54,两种系统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试剂H组HBV-DNA浓度为〉2000 IU/mL时,其结果的Log值为4.74±1.06,相应标本在CAP/CTM组的检测结果为5.32±1.01,两种系统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以CAP/CTM为标准,试剂H在HBV-DNA〈500 IU/mL、500~2000 IU/mL、〉2000 IU/mL时的敏感度分别为100%、81.5%和75.9%;特异度分别为87.5%、95.3%和100%。结论国产试剂H系统和CAP/CTM系统在对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筛选上以及停药的关键医疗决策浓度监测上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DNA(HBV-DNA)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运用电化学发光法、荧光定量PCR法两种方法同时检测180份血清标本的HBsAg含量和HBV-DNA载量,并按HBV-DNA载量分成4组,对其结果应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180份血清标本中,HBsAg阳性为161例,占89.4%,HBV-DNA阳性为101例,占56.1%,两者同时为阳性的有101例,占56.1%.经统计学分析HBsAg定量与HBV-DNA载量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没有相关性(r<0.3,P>0.05).结论 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与HBV-DNA载量无关,联合检测两者可以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别通过ELISA法、胶体金法、电化学发光法、PCR荧光定量法检测HBsAg,并对弱反应性结果进行分析,探讨HBsAg检测"灰区"的设定。方法:用国产ELISA试剂盒对10 240份血清样本进行HBsAg定性检测,对HBsAg呈弱反应性结果的样本,再用胶体金法定性检测;对胶体金法呈阳性的标本,再用电化学发光法和PCR荧光定量法做定量检测。结果:10 240份样本中,单纯HBsAg弱反应性结果有244份,占2.4%;伴有其它项目阳性反应的弱反应性结果有72份,占0.7%。用胶体金法对244份ELISA法呈现单纯HBsAg弱反应性的标本和72份伴有其它指标阳性反应的弱反应性标本进行测定,阳性结果分别是96份(占39.3%)和56份(占77.8%),二者共152份(占48.1%)。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这152份标本进行定量检测,阳性结果 119份,符合率为78.2%,HBsAg的平均含量为2.36 IU/mL,大部分为伴有其它指标阳性反应的弱反应性结果。用PCR荧光定量法对这152份标本做HBV-DNA检测,阳性为6份,符合率为3.9%,且全部为伴有其它指标阳性反应的弱反应性结果。结论:HBV感染人群中,有一部分血清HBsAg呈低水平状态存在,并且部分感染者存在病毒复制。HBsAg ELISA定性试剂灵敏度较罗氏定量试剂低,因此必须重视弱反应性结果,灰区设置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eAg与HBV-DNA存在表示HBV病毒的复制,近年来不少研究证明HBV前S1抗原也可作为HBV复制的标志物[1]。为了进一步探讨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HBV-DNA的关系,本文对245例不同模式HBV感染者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本院门诊、住院患者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血清标本245例。1.2方法与试剂HBV-M与前S1抗原均采用ELISA方法,试剂盒分别由上海科华实业有限公司和上海阿尔法公司提供;HBV-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试剂由上海复星医药集团提供。1.3仪器美国ALISEI全自动酶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乙肝血清不同模式标志物与HBV-DN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3月乙肝患者标本548例,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和病毒DNA,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HBsAg阳性组共514例,HBV-DNA定量小于1×103copies/L(阴性)共244例,HBV-DNA定量大于1×103copies/L(阳性)共270例,HBV-DNA对数值为(5.31±1.74);HBsAg、HBeAg、HBcAb阳性组共118例,HBV-DNA对数值为(7.03±1.01);HBsAg、HBeAb、HBcAb阳性组共260例,HBV-DNA定量阳性共111例,其对数值为(4.21±1.20),HBV-DNA定量阴性共149例;HBsAg、HBcAb阳性组共116例,HBV-DNA定量阴性共70例,HBV-DNA定量阳性共46例,其对数值为(4.90±1.66);其他标志物模式组共34例,HBV-DNA定量阴性。HBV-DNA对数值在HBeAg阳性组与HBeAb阳性组间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Real-time PCR法和ELISA法诊断乙肝的敏感性分别为49.3%和93.8%,符合率为55.5%。结论:Real-time PCR法和ELISA法在HBeAg阳性组有良好的相关性,两种方法分别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机体不同状态,它们之间能互为补充,不能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eAg、H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 收集155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与HBe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并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 HBV-DNA阳性组患者血清HBsAg水平高于HBV-DNA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在HBV-DNA阳性组中,患者血清HBsAg水平随着HBV-DNA载量的增加而增加,低病毒载量组患者血清HBsAg水平最低,高病毒载量组时患者血清HBsAg水平明显最高,且高病毒载量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血清HBsAg水平在HBeAg阳性及HBeAg阴性组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血清HBsAg水平与HBeAg定量有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HBsAg水平定量检测可反映宿主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李松  谭江峡  黄越琼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565-256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两种常用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eAg,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对比分析两种检测结果。结果:264例乙肝患者HBeAg、HB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15%、72.35%;HBeAg阳性和阴性标本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6.23%和48.10%。结论:HBV-DNA阳性检出率高,比HBeAg更有意义,两种检测方法相互补充,联合运用对HBV感染的诊治有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国产实时荧光定量PCR(FQ PCR)试剂与罗氏COBAS Amplicor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结果。方法据COBAS Amplicor 的FQ PCR试剂(A)的检测结果,抽取151份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血清标本,采用两种国产实时FQ PCR试剂B、C对血清标本进行HBV DNA平行检测,以分析国产试剂的敏感度、特异度及与试剂A的相关性。结果试剂A、B、C测得的HBV DNA结果分别为(5.87±1.64)、(5.11±1.34)、(4.93±1.35)log10?copies/mL,试剂B、C与试剂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7、0.937。3种试剂检测结果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剂B、C与试剂A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HBV载量标本,试剂B、C与试剂A相关性较低。以试剂A为准,总体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试剂B 90.4%、56.3%,试剂C 77.0%、100%。结论试剂B、C与试剂A在检测HBV DNA方面有较好一致性,但在低HBV载量时可靠性较低。试剂B灵敏度高,试剂C特异度高。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乙肝标志物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定性PCR法和定量PCR同步检测 144例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 ,同时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结果 定性PCR与定量PCRHBV DNA总体阳性率相同 ,均为 78 47%(113/ 144 )。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平均滴度 (每毫升拷贝数 )为 4 3× 10 3 ,其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肝炎后肝硬化者血清HBV DNA平均滴度分别为 2 7× 10 3 、6 7× 10 2 、2 5× 10 5、6 .9× 10 5、9 9×10 4 。相互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HBeAg( )、HBeAg(- )患者血清HBV DNA平均滴度分别为 3 1× 10 5、6 7× 10 2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HBeAg( )患者血清中HBV DNA水平高 ,定量PCR可更准确反映体内HBV增殖水平和传染性强弱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HBV感染者血清中PreS1与HBV-DNA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乙型肝炎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320例HBsAg阳性血清进行PreS1、HBVM检测,并与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比较分析.结果HBeAg阳性组中,PreS1、HBV-DNA阳性率分别为74.6%和83.7%;HBeAg阴性组中PreS1、HBV-DNA阳性率分别为27.7%和24.7%,PreS1、HBV-DNA阳性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相关回归分析,r=0.9911,y=-11.9522+1.2661x.结论PreS1、HBV-DNA阳性检出率呈正相关,PreS1可作为HBV感染转归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的表达水平与e系统的关系及其与肝细胞损害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同时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结果]HBeAg(+)组与抗-HBe(+)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00%、58.89%,两组HBV-DNA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肝细胞损害指标ALT、AST、TB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BV-DNA含量与肝细胞损害各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HBV-DNA的定量检测可更准确地反映体内HBV增殖复制水平,HBV-DNA的含量与肝实质损害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法检测HBV-M与荧光定量检测HBV-DNA的相关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化学法定量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与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检测330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和HBV-M。结果;在HBV-M的不同阳性模式中HBeAg阳性组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b阳性组,且HBV-DNA拷贝数有显著性差异;在HBeAg阳性血清中,随着HBV-DNA拷贝数的下降,HBeAg COI值也趋于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CLIA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定量,可以对病情的发展进行跟踪,随时监测,尤其在HBeAg定量检测上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的依据;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DNA能反映病毒的复制状态,也为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HBV—DNA特异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法,用10份正常血清、10份HBV高滴度(10^6 IU/mL)血清和梯度稀释的HBV克隆质粒标准品,验证两种检测方法的重复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将结果进行配对检验。结果10份正常血清标本均无假阳性HBV—DNA检测结果,特异性极好;10份HBV高滴度血清中检出1份YMDD变异,灵敏度均可达到10^3 IU/mL,重复性和灵敏度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702,P〉0.05)。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高,可用于HBV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各型乙型肝炎(乙肝)中HBV-DNA的含量与HBs特异性免疫复合物(HBs-IC)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共检测172例血清标本。用定量PCR测HBV-DNA及ELISA法测HBs-IC。结果:(1)、各型乙肝患HBs-IC阳性率和含量都明显升高,但HBV-DNA阳性组的乙肝患升高更为显;HBs-IC与HBV-DNA的测定结果无明显相关;(2)、HBV-DNA阳性率在不同肝病有所不同;在HBV-DNA阳性组中,DNA复制量在各病型无明显差异;(3)、HBs-IC检出率在无症状携带最低(59%);慢性乙肝轻度、中度和原发性肝癌检出率中等(60%、75%及80%);慢性乙肝重度,乙肝后肝硬化及急性乙肝检出率最高,均为100%。结论:在免疫应答功能正常的机体中,HBV-DNA的扩增常伴有HBs-IC的升高。推测:HBs-IC产生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对HBV-DNA的复制及清除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DNA(HBV-DNA)与前S1抗原(PreS1)及e抗原(HBeAg)的关系,评价PreS1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筛选179例实时荧光定量PCRHBV-DNA水平阳性患者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PreS1和HBeAg。结果:179例HBVDNA阳性血清中,HBeAg总阳性率为66.5%,随着HBV-DNA水平的升高,HBeAg的检出率大幅升高。PreS1总阳性率为83.8%,在三组不同的HBVDNA水平中,1组与2组、2组与3组间无差别(P〉0.05),仅1组与3组间存在一定的差异(x^2=9.38,P〈0.05)。结论:PreS1与HBV-DNA密切相关,PreS1检测可反映其体内HBV病毒的复制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相关性。方法对168例乙型肝炎患者和5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Pre 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arker,HBV-M)的检测,用PCR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比较HBV Pre-S1抗原和HBV-DNA检测结果和相关性。结果 168例HBs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阳性率为57.1%,Pre-S1抗原的阳性率为76.7%,HBV-DNA阳性率为70.2%,Pre-S1抗原和HBV-DNA检测结果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很好的相关性,Kappa>0.75;而其在96例HBeAg阳性患者中,Pre-S1抗原的阳性率为93.7%,HBV-DNA阳性率为94.8%。结论 Pre-S1抗原和HBV-DNA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HBV复制的指标,Pre-S1 Ag较HBeAg更敏感地反应了HBV的存在和复制情况,可起到提示病毒是否复制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