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1病例患者男,62岁。因"耳闻幻语、认为被害,行为异常,总病程36年"入住本院。糖尿病史5年,无其他重大躯体疾病。入院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诊断:精神分裂症。已服利培酮1年余。入院后继续应用利培酮(商品名:单克)治疗,最大剂量5mg/d。后因锥体外系反应减为4mg/d,并一直维持。未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药及影响神经内分泌药物。经治疗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部分存在。入院近3个月后,  相似文献   

2.
利培酮致肝细胞性黄疸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培酮(Risperdul,维思通)是1984年比利时杨森公司开发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使用表明其疗效肯定,对阳性、阴性精神症状均有效,有效剂量小,副作用轻,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近见1例利培酮治疗中出现药源性黄疸,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20岁,中专学生,病案号10268。因少语、离群、淡漠、失眠10天,病期1年于2000年11月22日第2次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入院体检无阳性体征,血常规、肝  相似文献   

3.
利培酮引致阴茎异常勃起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在临床中遇到利培酮引致阴茎异常勃起 1例 ,现报道于后。患者男性 ,15岁 ,因学习成绩下降 ,生活懒散 ,行为反常 1年 ,加重 3个月于 2 0 0 0年 3月 2 0日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发病 10个月后服利培酮 0 .5mg/日 ,两周内加至 2 .5mg/日。 5天后患者出现阴茎异常勃起 ,每天 4~ 10次 ,可持续数分或数 10分钟。既往无类似症状出现。患者因此紧张 ,恐惧 ,乃送入院治疗。入院后改用氯丙嗪治疗 (5 0~ 45 0mg/日 ) ,1周后阴茎异常勃起消失。但精神症状改善不明显 ,故再次换用利培酮治疗 ,当利培酮加至 4mg/日的第 3天 ,患者又出现阴…  相似文献   

4.
利培酮致兴奋躁动二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例 1 女 ,2 5岁 ,未婚。因失眠、多疑 2 0天 ,诊断“分裂样精神病”于 1998年 12月 2 3日住本院。入院后即给予利培酮 2mg d ;3天后增至 4mg d ;1周后因症状未减轻增至 6mg d ,服药当日下午 3时患者出现烦躁、焦虑、表情呆板、大吵大闹、语无伦次并冲动伤人。对患者给予约束并肌肉注射安定10mg ,约 2 0min后患者逐渐安静入睡 ,醒后如常 ,对所发生的事不能完全回忆。考虑患者上述表现为利培酮所致 ,故停用利培酮 ,次日给予氯丙嗪治疗 ,未再发生类似现象。作者单位 :2 52 0 0 0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 (刘广敬、于春芳…  相似文献   

5.
吞服过量的抗精神病药造成中毒的情况,颇为常见。现将1例顿服氯丙嗪9,500mg,安坦200mg的抢救过程报道如下: 患者 女,41岁,已婚,教师,于1968年患精神分裂症,曾4次复发入院,经抗精神病药物常用剂量治疗,疗效欠佳,1979年2月21日7时许,一次吞服氯丙嗪25mg×380片,安坦2mg×100片。9时许邻居发现患者不省人事,11时送我院。入院检查: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利培酮的早期症状改善能否预测后期疗效.方法: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予利培酮治疗,在疗后1、2、4、8和12周分别评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DPRS),对其减分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疗后2周的BPRS总分减分率与疗后4、8、12周的减分率之间有极显著相关,疗后2周BPRS减分率≥20%者4周显效率比<20%者显著为高.结论:利培酮的早期反应可预测后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1岁,农民。因首次无诱因出现评论性幻听、被害妄想、激越、言语紊乱等精神症状1周,于2013年11月14日入院治疗。入院前检查心电图结果为边缘心电图,血压119/90 mm Hg(1mm Hg=0.133 kpa),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给予口服利培酮2mg/d,同时肌注氟哌啶醇10 mg/次,2次/d10精神症状渐缓解。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1岁,患精神分裂症3年,2006年2月14日第3次入院治疗。患者3年来先后用氯丙嗪、利培酮治疗,最后1次用利培酮治疗7个月,入院后给予维持治疗。入院后1月余患者出现频繁眨眼、皱眉、打哈欠现象,进一步发展到眼睑下垂、睁眼困难等Meige综合征样症状并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9.
利培酮治疗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利培酮对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5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结合抗抑郁剂治疗(研究组)或单独抗抑郁剂治疗(对照组)。同时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在治疗前、治疗后2、4、8周分别给予评定。结果:对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利培酮结合抗抑郁剂治疗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独抗抑郁剂治疗。结论:利培酮可作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0.
利培酮的锥体外系副反应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检测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锥体外系症状(EPS)的发生率。方法:以锥体外系症状评定量表对46例首次发作、从未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应用利培酮治疗的前、中、后进行检查。结果:有6例(13.0%)患者在治疗前就存在明显的EPS,但在利培酮治疗后都未出现EPS。在利培酮最高治疗量时(4 ̄6mg/d),13例(28.3%)出现轻度静坐不能或帕金森征,减少剂量后均减轻或消失。在接受利培酮≤3mg/d治疗的患者中,均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EPS。结论:这些结果对指导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及长期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病例1:患者,女性,32岁。20岁起病诊断为精神分裂症。12年来反复发病住院治疗10次,末次发病后受命令性幻听支配在家服用大量农药,被发现送往医院抢救时已深昏迷,3 d后苏醒精神症状突然消失,出院后未再服用抗精神病药,3年跟踪随访未再复发,且能正常劳作。病例2:患者,男性,25岁。20岁起病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5年来反复发病住院治疗4次,末次发病后再次入院。  相似文献   

12.
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是精神科的常见急症,而单以氯氮平中毒尚属少见,现将我院大量吞服氯氮平致死2例报告如下: 例1:张某,女,22岁,H:0055,诊断“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用氯氮平75~450mg/日治疗,精神症状消失后出现悲观情绪,于82年3月24日下午3时吞服氯氮平5000mg,一小时后被送我院进行洗胃、解毒、输液抢救,当时,体温36.5℃,血压100/60mmHg、呼吸无明显变化,心肺检查无异常发现;两小时后出现癫痫样抽搐,继而进入昏迷状态,约15分钟出现一次癫痫样抽搐,给以安定10~20mg静脉注射终止发作。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 ,2 2岁 ,未婚。因凭空闻语 ,疑人害己、被跟踪 ,自语 ,夜眠差 8年 ,于 2 0 0 2年 2月 1 9日第 2次入院。入院精神检查 :意识清 ,有评论性幻听 ,被害妄想 ,被跟踪感 ,思维松弛 ,无自知力 ,智能、记忆力无异常。入院诊断 :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入院后给予奋乃静 (最大剂量 50mg/d)及舒必利 (最大剂量 1 0 0 0mg/d)联合治疗。治疗 40天症状无缓解 ,改用利培酮 (2mg/d)治疗 ,逐渐加至 6mg/d ,维持 5周后症状有所缓解。但至第 4周起 ,患者出现焦虑 ,紧张不安 ,并反复询问“是否有人害我”。将利培酮减量至 4mg/d ,1周后反…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患者,男性,25岁。因再发自语自笑、疑被害、行为紊乱、易激惹2个月第3次入住我院。既往身体健康。入院后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均正常;诊断:"精神分裂症"。因既往服用利培酮效果显著,本次住院继续给予利培酮1 mg/d口服,患者治疗较配合。于入院第3天晚  相似文献   

15.
首发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的纵向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氟哌啶醇 4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首发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将首发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2 36例分成利培酮组、氯氮平组、氟哌啶醇组及氯丙嗪组 ,采用BPRS及TESS在患者首次住院治疗前及治疗后 2、4、6、8周进行评定 ,并观察 4组药物的副反应 ;对 4组患者出院后 3年内进行随访 ,并利用BPRS、TESS及SDSS每年评定 1次。结果 在首次住院中 ,4种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症状方面的近期疗效基本相同 ,但在药物副作用方面 4组患者有显著差异 ;在 3年随访中 ,4组患者在中断治疗、社会功能恢复等方面也有显著差异。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药物的远期疗效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提示在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可首选利培酮或氯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6.
文拉法辛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抗精神病药合用文拉法辛与单用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及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经利培酮治疗4周后好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伴有抑郁症状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组(单用组)与抗精神病药合用文拉法辛组(合用组),疗程8周。结果:经治疗后,两组间阳性症状减分率差异无显著性,阴性症状减分率差异有显著性。合用组在治疗第1、2、4、8周末HAMD评分比单用组为低。结论:抗精神病药合用文拉法辛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疗效高,有益于阴性症状的改善,对于阳性症状稳定性无明显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患者,男性,26岁,未婚,干部。因失眠,言行异常25d于2009年2月14日入院。诊断:分裂样精神病。入院前曾服用利培酮治疗数天,后改为氯氮平治疗。流涎严重,4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利培酮的早期症状改善能否预测后期疗效.方法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予利培酮治疗,在疗后1、2、4、8和12周分别评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DPRS),对其减分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疗后2周的BPRS总分减分率与疗后4、8、12周的减分率之间有极显著相关,疗后2周BPRS减分率≥20%者4周显效率比<20%者显著为高.结论利培酮的早期反应可预测后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我们试用乳果糖治疗抗精神病药引起的便秘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以入院后服用抗精神病药并引起便秘者为入组对象。共 4 8例。男 36例 ,女 12例。平均年龄 (4 2± 8)岁 ,持续用抗精神病药≥ 2周。使用氯氮平 2 8例 ,氯丙嗪 14例 ,利培酮 1例 ,舒必利 5例 ,其中合用氟哌啶醇 2例 ,合用碳酸锂 3例。≥ 3天无自主大便 ,未合并其他导泻药物。排除严重躯体疾病 ,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治疗方法 :患者抗精神病药不变。乳果糖 (商品名 :杜秘克 )加入 10 0ml温水或牛奶中早餐时 1次服用 ,便秘 3d者15ml,4~ 5d者 30ml,6~ 7d者 4 …  相似文献   

20.
利培酮致血管神经性水肿二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例1 男,55岁。患者21岁时首次发病,曾先后5次住院,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1996年6月12日因伤人毁物、自语自笑31年第6次入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颅脑外伤史及其它疾患,家族中无同类病史。入院时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情况,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入院后给予氯氮平治疗,7月20日增至250mg/d维持治疗,患者阳性症状消失,阴性症状改善不明显。1998年4月6日患者开始利培酮治疗。治疗前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尿素氮和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逐渐停氯氮平并经过1周的清洗期。开始以利培酮2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