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勇 《四川医学》2013,(4):536-53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和踝关节不稳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三踝骨折合并踝关节不稳患者,直视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骨折复位固定顺序为外踝、后踝、内踝、下胫腓联合。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钢板稳定情况。结果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评估,优53例,良5例,可7例,优良率为89%。结论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和踝关节不稳,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是治疗三踝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建钛板及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重建钛板固定外踝、螺钉固定后踝内踝的方法,手术治疗三踝骨折37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无再移位、感染、断钉等并发症;根据国内综合功能评估标准:优29例,良8例,优良率达100%。结论重建钛板及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可以达到解剖复位,内固定牢固可靠,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是治疗三踝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三踝骨折是踝部的一种严重损伤,治疗上强调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恢复关节功能起决定性作用.我科2001年至2006年共收治三踩骨折患者30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联合超踝外固定架在治疗Ru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3月30例Ⅲ型Pilon骨折患者均接受了有限切开内固定联合超踝外固定架治疗。支架远端螺钉固定于距骨颈或跟骨,近端螺钉固定于胫骨骨折近端,使踝关节可以距下关节为中心活动。术后4~6周调节万向关节开始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24例切口Ⅰ期愈合;6例切口经相应治疗后Ⅱ期愈合;切口Ⅰ期愈合率为80%。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6~24周,平均21周。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为:优8例、良14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73.3%。结论 有限切开内固定联合超踝外固定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可减少切口不愈合的发生,有利于踝关节早期活动,较好恢复踝关节功能,是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内固定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年1月~2011年10月,对26例三踝骨折行切开复位,腓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固定外踝、后内踝用1~2枚空心拉力螺钉固定。结果: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无骨不连、畸形愈合,采用Baird-Jackson标准进行评定,优16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84.6%。结论:应用腓骨远端解剖型钢板联合空心螺钉治疗三踝骨折,适应证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是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吴开平 《中外医疗》2007,26(24):62-62
目的 总结螺丝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经验,并对手术疗效进行随访分析.方法 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螺丝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15例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所有病例按Lauge-hansen进行分型,行开放复位螺丝钉内固定,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 参照齐氏提出的评定标准,优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3%.结论 三踝骨折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能够获得解剖复位,固定牢固,功能恢复好、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治疗三踝骨折的可行办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经验,并对手术疗效进行随访分析.方法 167例资料完整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按Lauge-Hansen进行分型,行开放复位内固定,平均随访20个月.结果 根据Burwell和Charnlew认为踝关节复位的标准评定,优98例,良54例,差15,优良率91.1%.HTW 结论 三踝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获得解剖复位,稳定的固定,可获得良好功能,且并发症少,是临床中治疗三踝骨折脱位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方法手术治疗三踝骨折75例,按齐氏分类标准评定踝关节功能,经随访6个月至2年,优良57例,可15例,差3例。有效率96%。结论三踩骨折通过手术切开内固定,尽可能恢复解剖对位,术后外固定时间短,可早期行踝关节功能锻炼,疗效确切而明显。  相似文献   

9.
吴开平 《中外医疗》2007,26(23):77-77
目的 总结螺丝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经验,并对手术疗效进行随访分析.方法 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螺丝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15例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所有病例按Lauge-hansen进行分型,行开放复位螺丝钉内固定,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 参照齐氏提出的评定标准,优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 3%.结论 三踝骨折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能够获得解剖复位,固定牢固,功能恢复好,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治疗三踝骨折的可行办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探讨一种恰当的手术及内固定方式.方法 收集自我院2007年9月至2011年1月手术治疗的81例三踝骨折临床病例,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疼痛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2.5年,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X片示骨折复位良好,达解剖复位.按Olerud和Molander的评分标准,B型57例,优良47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82.5%;C型24例,优良1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79.2%.总优良率81.5%.结论 手术是治疗三踝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罗静  梁炜  朱科 《四川医学》2012,(9):1651-1652
目的探讨应用MIPPO技术治疗三踝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MIPPO技术治疗28例三踝骨折,外踝采用LCP及1/3管型钢板固定,后踝和内踝采用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者采用一枚皮质骨螺钉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4周进行非负重功能锻炼,8~12周后取出下胫腓联合螺钉逐步负重活动。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7个月(14~23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按AOFAS评分:优(≥90分)9例;良(75~89分)15例;可(50~74分)4例,优良率85.7%,患者骨折部位疼痛程度评分(VAS):无痛(0~1分)19例;轻度疼痛(1~3分)9例,平均0.64分。结论应用MIPPO技术治疗三踝骨折,手术创伤小,软组织损伤少,内固定可靠,符合生物学固定(BO)原则,术后关节功能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启东市中医院行切开复位克氏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24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均随访6~12个月,根据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本组病例优15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7.5%。结论早期的解剖复位内固定+积极功能锻炼可使三踝骨折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生物可吸收材料治疗踝足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对76例踝足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材料内固定治疗,在围手术期实施规范化护理.结果 7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康复顺利;按AOFAS足部系统评分:优良率96%.结论 生物可吸收材料是治疗踝足骨折的有效方法,围手术期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能使关节恢复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4.
重度踝部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度踝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体会。方法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重度踝部骨折 5 6例。内固定方法有克氏针、螺钉、钢板及张力带钢丝等。术中同时修补断裂的侧副韧带。结果 :经 1~ 8年随访 ,优良5 0例 ,可 2例 ,差 4例 ,优良率 89.3%。结论 :对重度踝部骨折 ,提倡手术治疗 ,要求精确复位 ,牢固固定 ,重视侧副韧带修复 ,注意下胫腓联合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患者采用AO分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随访6个月-3年。优9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果满意。结论:三踝骨折的关键是恢复踝关节的正常结构。以期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2种手术方法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7年5月~2011年5月,手术方法治疗的25例三踝骨折,对其损伤机制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骨折均1期骨性愈合,踝关节功能参照Baird-Jackson评分标准,优10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4.05%。结论:2种手术方法均可以获得满意疗效,术中关键是恢复并稳定踝穴和距骨的对位关系。  相似文献   

17.
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的手法整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塑形夹板及石膏外固定对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手法复位夹板及石膏外固定治疗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27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按照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优良24例,可2例,差1例.结论:方法易操作、疗效好、合并症少、患者痛苦少、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关节功能早期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肘外侧入路克氏针三角形固定治疗,对于小儿肱骨踝间骨折是肱骨骨折远端特殊骺骨折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4年4月共收治7例,采用肘外侧入路克氏针三角形固定治疗。结果:患者愈合情况良好。结论:本组手术治疗6例采用肘外侧切口克氏针三角形固定能有效维持骨折整复后的位置,骨折愈合顺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9.
踝部骨折是常见损伤 ,三踝骨折损伤严重 ,常合并踝关节半脱位 ,处理不当可致踝穴变形致关节不稳定 ,治疗效果也常不如意。我们自 1990~ 2 0 0 0年治疗 6 2例三踝骨折 ,随访 4 8例 ,从中得出一些体会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2例 ,男 4 1例 ,女 2 1例 ;年龄17~ 72岁 ,平均 32岁。获得随访 4 8例 ,随访时间 :1~3年 ,平均 1年 8个月。1.2 骨折类型 根据Lange Hansen分类法 ,6 2例三踝骨折旋后外旋型 4 3例 ,旋前外旋型 19例。1.3 治疗方法 内踝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或螺钉固定。外踝用钢板固定 4 3例 ,…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踝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总结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选取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三踝骨折的患者30例,并为30例三踝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得到6至24个月的术后随访及康复指导,并根据Baird-Jackson评分标准,优19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3.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踝骨折手术治疗要注意根据踝关节解剖学特点,坚持骨折的解剖复位和修复损伤的韧带作为治疗的原则,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再加上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对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