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门诊及住院寒热错杂证CAG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服经验方半夏泻心汤;对照组4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维酶素片7片/次,猴头健胃灵胶囊4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后复查胃镜以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0.01),其中观察组胃脘痞满、隐痛、嗳气等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2.5%、90.0%,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定标活检技术评价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收集幽门螺杆菌阴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分成两组,试验组予以半夏泻心汤治疗,对照组予以胃复春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的改善情况。结果:入组的120例患者中115例完成临床试验并复查胃镜,114例胃黏膜标记清晰;半夏泻心汤能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87.7%vs62.1%和66.7%vs44.8%);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胃黏膜定标活检技术准确监测病变的转归发展,是监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变化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门诊及住院寒热错杂证CAG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连续治疗12周后复查胃镜以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0.01),其中观察组胃脘痞满、隐痛、嗳气等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2.5%、90.0%,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6,(8):951-952
目的:对比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寒热错杂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服用香砂养胃丸治疗,治疗组服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均治疗12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升高,临床症状显著缓解,预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更佳,能改善胃炎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9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p感染转阴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和机体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合安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62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合安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咀嚼片和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萎缩、黏膜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合安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半夏泻心汤)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胀痛、胃脘痞满和嗳气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胃脘胀痛、胃脘痞满和嗳气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萎缩性胃炎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接受标准四联杀菌14 d,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接受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如疗效、症状评分、胃黏膜病理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0.00%,21/30)(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及胃黏膜病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及胃黏膜病理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采用半夏泻心汤,可显著改善症状,改善胃黏膜病理状态,疗效更理想。  相似文献   

9.
许洁翎  肖波  李慧 《陕西中医》2018,(3):295-297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临床疗效及对体重指数影响。方法:将120例寒热错杂型COPD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安慰剂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半夏泻心汤,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及体重指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及体重指数均有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上述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可改善寒热错杂型COPD患者临床症状,并可提高患者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10.
王艳芳  张秀芬 《陕西中医》2010,31(9):1132-1133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配合西药治疗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等)配合西药治疗80例寒热错杂、脾胃虚弱、肠胃不和所致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结果: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胃镜、病理组织学、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比较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半夏泻心汤结合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有明显调和肠胃,恢复肠胃生理功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加味半夏泻心汤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的前后顺序进行划分,前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进行治疗,后3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复制大鼠慢性胃炎的基础上 ,使其感染幽门螺杆菌 ,分别给予辛开剂、苦降剂、辛开苦降剂、半夏泻心汤 ,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和西药 (“三联”)对照组 ,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胃粘膜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各治疗组血清SOD均有所升高 ,其中三联组、苦降组、半夏小剂量组 (半小组 )差异显著 (P<0.05)。半夏大剂量组 (半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 ;半小组、半大组胃粘膜SOD升高显著(P<0.05,P<0.01)。各治疗组血清MDA均有所下降 ,其中苦降组、辛开苦降组、半大组差异显著 (P<0.05);各治疗组胃粘膜MDA亦有下降 ,其中辛开组、苦降组、辛开苦降组、半小组差异显著 (P<0.05) ;半大组差异非常显著 (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可增强SOD活力 ,减轻或阻断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从而减少自由基对胃粘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黄芩、干姜、黄连、甘草、大枣、党参)配合西药治疗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胃镜、病理组织学方面改善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经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温经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6.7%,治疗组有效率为8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胃黏膜形态和病理组织学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姜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8年1月-2019年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慢性胃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30例,莫沙必利片治疗)和研究组(30例,姜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83.33%(25/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食欲不振(0.87±0.32)分、疼痛(0.71±0.3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6±0.63)分、(3.01±0.23)分(P<0.05)。结论:姜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化裁方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含量的变化。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半夏泻心化裁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成药胃苏颗粒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中GAS、SS的含量。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血中GAS含量高于治疗后及正常人(P<0.05),治疗后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血中SS含量低于治疗后及正常人(P<0.05),治疗后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血中GAS含量高于治疗后及正常人(P<0.05),治疗后与正常人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血中SS含量低于治疗后及正常人(P<0.05),治疗后与正常人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半夏泻心化裁方治疗慢性胃炎疗效优于胃苏颗粒,外周血中GAS、SS可能参与了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光林 《中医杂志》2005,46(1):38-40
目的:观察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引起的咽喉炎.方法:治疗组40例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金嗓利咽丸治疗.结果:两组咽喉炎并发症疗效、GERD症状疗效、胃镜分级疗效、喉镜检查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咽喉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胃食管反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对照组58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半夏泻心汤治疗后,症状积分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