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抗脑白血病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 (1,2 :5 ,6 -dianhydro - 3,4-diacetylgalactitol,DADAG)的抗脑白血病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小鼠脑内移植瘤模型、MTT法和DNA掺入法 ,观察DADAG对小鼠脑内移植瘤和体外白血病L12 10细胞的作用 ,并探讨作用机制。结果 DADAG对DBA/ 2小鼠脑内移植白血病L12 10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体外白血病L12 10细胞同样有很强的抗增殖作用 ,其IC50 值为 2 4.6mg·L-1。DADAG不可逆地抑制L12 10细胞内DNA的生物合成。结论 DADAG的抗脑白血病作用与其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及DNA合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抗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 (1 ,2 :5 ,6 -Dianhydro - 3 ,4-diacetylgalactitol,DADAG)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MTT法观察DADAG对人肿瘤细胞株的抗增殖作用 ;以小鼠脑内移植艾氏腹水癌 (Ehrlichascitescarcinoma,EAC)和DBA/ 2小鼠脑内移植白血病L1 2 1 0为移植瘤模型 ,观察DADAG的体内抗瘤效果。结果 DADAG对HL60细胞和K562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IC50 值分别为 3 .7μg·ml- 1 和 2 5 .5μg·ml- 1 。DADAG的高剂量(1 0 .0mg·kg- 1 )对小鼠脑内移植EAC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对小鼠的生存期延长率 (increaseoflifespan ,ILS)是 30 % (P <0 .0 5) ;而DADAG的低剂量 6 .4mg·kg- 1 、中剂量 8.0mg·kg- 1 和高剂量 1 0 .0mg·kg- 1 对小鼠脑内移植白血病L1 2 1 0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ILS分别为 35 %、47%和 55 % (P值均 <0 .0 1 )。结论 DADAG有较强的体内外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DADAG)诱导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凋亡。方法MTT法观察DADAG对L121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结果DADAG抑制L1210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透射电镜发现DADAG50.0 mg.L-1作用24 h后,靶细胞出现固缩、染色质边集;给药12.0、17.2、24.5、35.0和50.0 mg.L-124 h后,流式细胞术周期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均出现凋亡峰。结论DADAG抑制白血病L121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diacetyldianhydrogalactitol,DADAG)对小鼠白血病细胞株L1210细胞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平板集落形成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3H]-TdR掺入法检测DADAG对L1210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L1210细胞经不同浓度的DADAG(12.0、17.2、24.5、35.05、0.0 mg.L-1)处理72 h后,其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至72%6、3%、46%3、5%和20%。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显示DADAG半数集落形成抑制浓度为18.5 mg.L-1。DADAG 12.0、17.2、24.5、35.0、50.0 mg.L-1作用L1210细胞8 h后的[3H]-TdR掺入率分别为93.6%、83.9%、42.6%、10.1%和5.7%。结论DADAG对L1210细胞的抑制作用与抑制该细胞DNA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Yu H  Lu H  Zheng B  Fan H  Xie Y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8):549-552
目的 研究抗肿瘤药物六亚甲基二乙酰胺 (HMBA)在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株U937,K5 6 2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初步从细胞周期调控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和锥虫蓝拒染法观察HMBA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细胞周期素A/DNA双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HMBA(1、2、4mmol/L)实验组细胞胞浆内细胞周期素A蛋白表达水平 ,并进行DNA含量分析。用异硫酸盐荧光素标记的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双染色法 ,DNA片段变化和亚G1峰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1)HMBA能明显地抑制K5 6 2 ,U937细胞增殖 ,呈剂量依赖性 (K5 6 2细胞经HMBA干预后第六天 ,对照组、1、2、4mmol/L组MTT法的 5 95nm吸光度值分别为 1 0 3、0 81、0 5 8、0 36 )。 (2 )HMBA能剂量依赖性地下调胞浆内细胞周期素A表达水平 ,(K5 6 2细胞经HMBA干预后 ,对照组 ,1、2、4mmol/L组细胞周期素A阳性率分别为 34 4 %± 5 2 % ,16 1%± 2 5 % ,9 9%± 1 7% ,7 6 %± 2 0 % ) ,S期细胞比例与细胞周期素A的改变趋势是一致的。 (3)各实验组均未检测到有凋亡发生。结论 HMBA通过下调S G2期周期素A表达而打破了K5 6 2 ,U937细胞增殖的环节 ,是其发挥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豚肝脏提取物多肽A、B、C的抗瘤活性。方法 :体外细胞毒试验是用噻唑蓝 (MTT)法。体内抗瘤试验是用小鼠肿瘤模型S 180肉瘤。结果 :多肽A在 12 5~ 10 0 0mg·L-1浓度下 ,对人鼻咽癌细胞 (CNE2 )、人肝癌细胞 (Bel 74 0 2 )、人肺腺癌细胞 (GLC 82 )和人白血病细胞 (K 5 6 2 )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 341.5 5、6 0 7.96、5 2 0 .82mg·L-1和 833.13mg·L-1;而对人胚肾上皮细胞 (HK 2 93)、人脐血管内皮细胞 (EVC 4 0 3)和人体肝细胞 (ChangLiver)的IC50 分别为 6 2 6 .2 2、5 74 13、4 93.4mg·L-1。而多肽B、C对上述细胞的生长均无作用。体内抗瘤试验表明 ,多肽A用 6 0~ 180mg·(kg·d) -1,ipqd× 10d ,对小鼠肿瘤S 180肉瘤的抑制率为 4 2 .0 %~ 4 5 .2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河豚肝脏提取物多肽A在体内、体外试验有一定的抗瘤活性 ,但其抗瘤作用与剂量无相关性 ,对人癌细胞和人体正常细胞无明显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川北医学院学报》1999,14(3):I1640
用国产抗肿瘤药物三尖杉酯碱处理HL60 和L12 10 细胞 ,探讨药物对两种不同的白血病细胞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培养的同种白血病细胞核DNA结构的影响。DNA凝胶电泳结果表明 :(1) 0 2 μg/mlHT作用 2h的HL60 细胞和HT作用 2~ 2 4h的L12 10 细胞有明显的DNAladder。 (2 )HT处理 6~ 2 4h的HL60 细胞、在DBA/ 2纯种小鼠体内培养的被HT处理不同时间的L12 10 细胞及所有对照细胞无DNAladder。 (3)HT处理 2 4h的HL60 细胞和HT处理 12h的白血病小鼠体内的L12 10 细胞核DNA断裂成碎片 ,在琼脂糖凝胶上呈弥散状分布。  相似文献   

8.
用国产抗肿瘤药物三尖杉酯碱处理HL60 和L12 10 细胞 ,探讨药物对两种不同的白血病细胞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培养的同种白血病细胞核DNA结构的影响。DNA凝胶电泳结果表明 :(1) 0 2 μg/mlHT作用 2h的HL60 细胞和HT作用 2~ 2 4h的L12 10 细胞有明显的DNAladder。 (2 )HT处理 6~ 2 4h的HL60 细胞、在DBA/ 2纯种小鼠体内培养的被HT处理不同时间的L12 10 细胞及所有对照细胞无DNAladder。 (3)HT处理 2 4h的HL60 细胞和HT处理 12h的白血病小鼠体内的L12 10 细胞核DNA断裂成碎片 ,在琼脂糖凝胶上呈弥散状分布。  相似文献   

9.
二贝母胶囊抑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二贝母胶囊对S180 、EMT6瘤株的体内、体外抑瘤作用 .方法 :体外抑瘤试验采用MTT法 ;体内试验采用小鼠移植瘤法 ,瘤株为鼠源性S180 肉瘤及EMT6乳腺癌细胞株 ,治疗采用小鼠ig 12d并比较合并 5GY60 Co γ射线治疗的效果 .体外抑瘤试验观察指标为不同浓度的二贝母胶囊对MTT还原产物吸光度值的影响 ;体内抑瘤试验观察指标为肿瘤移植前后的小鼠体质量、瘤重、脾重 ,合并60 Co γ射线治疗时亦观察外周血WBC数量 .结果 :MTT试验显示对于EMT6细胞株 ,二贝母胶囊在 6 .2 5~ 10 0 g·L-1浓度范围内对MTT还原产物吸光度有降低作用 (P <0 .0 1或P <0 .0 5 ) ,最佳抑制浓度为 2 5 g·L-1.ig剂量为 2g·kg-1的二贝母胶囊 ,给药 12d后 ,对荷S180 及荷EMT6瘤株小鼠的肿瘤生长抑制明显 ,给药组瘤质量为 (0 .98± 0 .4 9) g及 (0 .6 2± 0 .38) g ;而生理盐水组瘤质量为 (1.6 2± 0 .4 5 ) g及 (1.2 2± 0 .5 2 )g ,瘤质量抑制率分别达到 39.5 %及 4 9.2 % ,合并放疗对S180 瘤株瘤质量抑制率达 5 3.2 % ,且使外周血WBC及脾质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结论 :二贝母胶囊有抗肿瘤及免疫增强作用 .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免疫毒素DTATEGF对体外培养的人NSCLC脑转移瘤细胞增殖、凋亡及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靶向毒素DTATEGF对体外培养的人NSCLC脑转移瘤PC9-BrM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DTATEGF作用于PC9-BrM3细胞系48h后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12只皮下种植肿瘤的裸小鼠分为2组:瘤床内分别注入DTATEGF或对照液2ug,隔天一次,共5次,测量肿瘤体积及其微血管密度(MVD)。结果:DTATEGF明显抑制PC9-BrM3细胞的体外增殖,呈剂量依赖关系,其诱导PC9-BrM3细胞凋亡,1pmol/L的DTATEGF作用PC9-BrM3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为(64.0±0.5)%,对照组为(1.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周期检测显示:DTATEGF处理组SubG0/G1期和s期细胞别为(32.0±1.5)%和(2.0±0.4)%,而空白对照组分别为(5.0±0.6)%和(11.4±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物实验显示DTATEGF处理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生长缓慢,且DTATEGF处理组MVD为(15.6±4.6)/mm2,而空白对照组为(31.2±5.4)/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ATEGF抑制PC9-BrM3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明显抑制裸小鼠皮下种植的人NSCLC脑转移瘤细胞的生长及其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构建小鼠L1210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模型所需注射的化疗药物的剂量。【方法】将不同数量L1210白血病细胞接种清洁级近交系DBA/2小鼠(n=10),观察接种的白血病细胞数量与小鼠存活时间之间的关系;将一定数量的L1210白血病细胞接种DBA/2小鼠(n=10),接种后第3天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CTX),观察药物注射剂量与小鼠存活时间之间的关系;将接种L1210白血病细胞数量与DBA小鼠存活时间关系图和CTX注射剂量与白血病小鼠存活时间关系图相结合,确定构建小鼠L1210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模型所需注射的化疗药物的剂量。【结果】小鼠存活时间随接种细胞数量增加而缩短,接种500个白血病细胞小鼠的存活时间约为28 d;白血病小鼠存活时间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延长,存活时间约28 d时,需要静脉注射CTX 125 mg/kg。【结论】构建小鼠L1210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模型,可于DBA/2小鼠接种L1210白血病细胞1×106个/只后第3天,给予CTX 125 mg/kg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12.
二去水卫矛醇(DAG)和二乙酰二去水卫矛醇(DADAG)在抗肿瘤方面有较强的药理作用,对白血病、脑肿瘤、肝癌、肺癌等皆有效,尤其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方面效果较好,鉴于其医疗价值,且DAD和DADAG生物活性多样,可以从多个方面实现抗肿瘤的作用,学者们也将其作用于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以挖掘更大的应用价值。文章通过综述其对肿瘤的作用及机制,希望能够较为全面地揭示出DAG和DADAG可能的应用方向,为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启示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证明L1210细胞表面表达IL-2受体(IL-2R),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检测以IL-2为导向的免疫毒素的杀伤细胞活性的体内、体外实验模型。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测定技术,测定L1210细胞表面IL-2R。用MTT法测定IL-2与两种由突变改型的绿脓杆菌毒素片段构建的两种融合蛋白(IL-2-PEZNM和IL-2-K-PEZNM)的体外杀伤细胞活性;以腹腔注射L1210细胞诱发小鼠腹水瘤  相似文献   

14.
S Duan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7):426-8, 390
Proliferation of Con A stimulated splenic lymphocyte was examined by incorporation of 3H-thymidine.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of DPH labelled splenic lymphocyte and bone marrow cells was measured. Proliferation of Con A stimulated splenic lymphocyte in DBA inbred healthy mic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L1210 mice but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of DPH labelled splenic lymphocyte in same healthy mic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L1210 mice. i.e. membranous lipid lymphocyte fluidity of lymphocyte in the healthy mice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L1210 mice. 9 days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Pi-Shen recipe by tube stomach proliferation of Con A-lymphocyte in the healthy mice has been increased. The recipe adjusted splenic lymphocyte membrane lipid fluidity of L1210 mice to level of those in healthy mice. Effects of Pi-Shen recipe on lipid fluidity of bone marrow cell membrane of L1210 mice were almost similar to that in splenic lymphocytes. These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mechanism on adjustable role of Pi-Shen recipe on T-lymphocyte function related to lymphocyte membrane lipid fluidity.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that green tea extract (GTE), consisting of polyphenol components, is a highly active nucleoside transport inhibitor. GTE markedly inhibited radiolabeled thymidine and uridine transport in mouse leukemia L1210 cells, with IC50 values of 3.2 and 8.0 mumol/L, respectively. GTE blocked the rescue effect of exogenous nucleosides and enhanced the cytotoxicity of AraC and MTX to L1210 cells and human hepatoma BEL-7402 cells. GTE markedly potentiate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AraC on leukemia L1210 and P388 in mic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TE is potentially useful when combined with antimetabolites in cancer chemothera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