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民族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内容、资源、师资、教学需要进行整合与优化。一方面,人文课程的整合与优化是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的必要;另一方面,人文课程的整合与优化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并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2.
张秋菊  马长永  焦洋  李倍  蒋辉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3,(11):1220-1223+1230
以当前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及问题为背景,运用叙事医学理念来梳理并整合医学人文各课程素材,探讨医学人文教育多环节联动模式,将分散在医学教育活动中的医学人文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卫生政策学等与教学阶段、教学资源及教学方式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生动形象的叙事医学素材贯穿医学人文教育全程,通过共享资源、优化资源提升教学效率。通过问卷分析,发现医学人文教育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进而对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围绕学习意愿与时间分配矛盾、教学与社会发展没有同频、课程之间缺乏融合、教学方法创新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医学人文课程的叙事医学素材、搭建叙事医学素材应用与交流平台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实践整合强调实践的整合与实践的整合功能.实践整合成为当前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路径,这源于医学模式的转型,也是对医学整体化趋势的回应,更是提升医学人文能力的重要方式.实践整合得以提升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性在于,课程整合是前提和基础;在教学内容层面,注重医学与人文内容的整合;在教学方法层面,采取PBL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4.
医学院校以学科为基础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医学课程表述了科学与人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与对立。拓展人文医学课程的发展空间,一是要将人文社会科学通识教育课程转化为人文医学课程,二是对医学课程进行整合并渗透人文精神。人文医学课程的建设与发展,重在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国内综合性大学与单科性医学院校护理本科课程设置,探索护理本科课程的改革方案。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及横向比较研究法,对国内10所综合性大学与单科性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的课程设置模块、课程类型与学时安排及课程设置内容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课程设置内容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综合性大学在医学课程整合及护理人文社会课程内容方面优于单科性医学院校。结论:挖掘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加大选修课及人文课程比例,打破传统课程界限进行课程整合。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现代医学服务需求和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明确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课程设置导向,整合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建立并完善了理论课程、人文医学讲座和实践教育3种课程形式.  相似文献   

7.
内容依托式教学是将语言的学习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使语言学习建立在学科或者主题内容之上,旨在增强对学科与主题内容的全面认知.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事实上就是将学科专业内容与英语语言相结合,以学科内容为导向,以英语语言为媒介,既要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又要向学生传授与学科相关的人文性知识.基于CBI理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可以将语言教学建立在医学学科基础上,通过筛选和整合与医学人文相关的阅读性材料和音视频片断,继而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和提高其医学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讨论基础医学与人文、信息技术、英语、临床等课程整合情况,以进一步深化基础医学课程改革,为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有效的医学人文教育途径,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医学人文素养,为培养高素质医务人员奠定基础.方法 随机抽取2010级护理专业两个教学班分为对照组(65人)和实验组(62人).对照组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计划进行,从入学起第一、二、三学期分别开设医学人文基础课程一(医学心理)、课程二(人际沟通)、课程三(医学伦理与法律),均为必修课.实验组采用渗透式教学,将人文素养的基本内容有计划、系统性地融于每一门课程及每一次课堂及课外教学之中.两组均在第三学期进行礼仪、言语表达与沟通、心理素质三个主题的考核,每个主题满分10分.考核完毕,取三个主题的平均分作为该学生人文素质课的终末成绩.对两组学生各项成绩作t检验.结果 经t检验,实验组学生礼仪及心理素质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言语沟通与表达方面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渗透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消化、吸收医学人文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其医学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从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三方面入手,对中、美、英三国医学生人文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并结合对河北医科大学部分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情况,查找目前我国在医学生人文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改革意愿。借鉴美、英在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深化对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视、整合医学教育课程、塑造良好校园氛围等建议,使医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为推进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