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抗血小板药物 ,但对有些患者却并未达到足够的抗血小板效果 ,这一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本文就阿司匹林抵抗的提出、可能机制、临床意义及防治对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地乙酰化环氧化酶-1,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部分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其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药物剂量、依从性、基因多态性等有关.实验室检测阿司匹林抵抗的方法有光学聚集法、全血电阻抗法、血栓素的测定等.研究证实阿司匹林抵抗与临床事件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因此,将来有待进一步研究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机制、检测方法及防治策略,旨在相关临床事件发生之前筛选出抵抗患者,从而优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阿司匹林是冠心病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 同其他抗血小板药物一样, 阿司匹林也存在抗血小板药物 抵抗现象, 若发生阿司匹林抵抗, 可能会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对抗血小板药物抵抗 进行了探究, 文章针对阿司匹林抵抗的定义、相关机制、实验室检测、临床影响及可能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等研究进 展进行概述, 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阿司匹林抵抗的认识, 并科学优化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4.
阿司匹林以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目前广泛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防治.但在临床中发现,并非所有患者均能在阿司匹林治疗下获益,有部分患者在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过程中仍发生心脑血管血栓栓塞事件,这种现象称为阿司匹林抵抗.糖尿病被公认为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糖尿病也是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导致脑梗死的发病率及复发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文章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可能机制及其临床干预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阿司匹林抵抗是指患者规律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仍不能减少临床动脉血栓栓塞性缺血事件的发生。目前,用于检测阿司匹林抵抗的实验室方法主要包括检测血栓素A2的生成和依赖于血栓素的血小板功能,且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抵抗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高呈独立相关。然而,目前实验室诊断阿司匹林抵抗尚无统一的标准。现就近年来有关阿司匹林抵抗的实验室检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阿司匹林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心脑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用药.已证实阿司匹林的使用可降低致死性和/或非致死性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然而最近关注到,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中,部分人群仍有血栓形成事件的发生,由此提出阿司匹林抵抗概念.已有多个大型多中心临床试验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利于早期对该类患者进行识别.文章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出现的可能原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阿司匹林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司匹林抵抗是指阿司匹林不能:(1)保护服用者不发生血栓性并发症;(2)延长出血时间;(3)抑制血栓素的生物合成或(4)在体外试验中对血小板功能发挥预期影响。阿司匹林抵抗的可能机制包括:(1)5%~40%的缺血性血管病并非动脉粥样硬化所致;(2)依从性差或剂量不足。阿司匹林抵抗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对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出现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应选择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或其他抗血小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代谢综合征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和临床特征。方法对2005年5月至6月北京首钢社区人群中221例病情稳定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口服阿司匹林200mg/d共10d后,应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以0.5g/LAA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20%为阿司匹林抵抗。结果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17.6%(39/221)。阿司匹林抵抗(AS)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阿司匹林敏感(AR)组的患者[(2.6±0.4)g/L对(2.4±0.4)g/L,P=0.017)]。两组患者的血压、年龄、空腹血糖、血脂以及体重指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吸烟、既往心梗或脑梗病史的分布也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根据患者性别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在男性患者中心梗病史是阿司匹林抵抗的预测因素(50%对14.5%,P=0.020),在女性患者中舒张压高于85mmHg(1mmHg=0.133kPa)是阿司匹林抵抗的预测因素(34.0%对15.5%,P=0.043)。结论研究人群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为17.6%,高纤维蛋白原是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心梗病史和较高的舒张压可能分别是男性和女性阿司匹林抵抗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阿司匹林抵抗是阿司匹林不能减少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并因此无法阻止血小板活化和聚集,阿司匹林抵抗程度的增强可能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增加独立相关。对血小板血栓素A2生成或取决于血小板血栓素生成的血小板功能的实验室检查可以发现阿司匹林抵抗。阿司匹林抵抗的可能原因包括计量不足、药物的代谢、COX-1和涉及血栓素生物合成的其它基因的遗传多态性、非血小板源性血栓素生物合成的上调以及血小板更新增强等。通过对上述原因进行处理,将血栓素生成和活化降至最低程度,并阻断血小板激活的其它途径,阿司匹林抵抗是可以克服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抵抗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3例,均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连续7 d以上,利用血栓弹力图检查阿司匹林抵抗情况,将其中阿司匹林抵抗患者35例作为抵抗组,阿司匹林敏感患者178例作为敏感组,追踪随访1年,根据随访结果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30例及非复发组183例,分析阿司匹林抵抗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结果抵抗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率高于敏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阿司匹林抵抗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OR=4.756,P<0.05)。结论阿司匹林抵抗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可匹林抵抗(AR)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征,评价A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35例患老年冠心病,口服阿司匹林≥100mg超过7d的患者,采用血小板聚集仪分别测定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R)。AR的定义:用0.5mmol/L花生四烯酸诱导,平均PAR≥20%,用10μmol/L的ADP诱导,平均PAR≥70%。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即符合上述AR两条件之一者,均不满足者为阿司匹林敏感(AS)。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间各项临床特征差异及影响AR与A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R、ASR及AS发生率分别为13.3%(18/135)、28.9%(39/135)及57.8%(78/135)。与AS者相比,AR组中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且该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b)水平明显高于AS组[(4.21±1.09)g/L:(3.58±0.80)g/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相对比值比(OR)=7.402,95%可信区间(CI)3.110~17.620,P〈0.01]是发生AR与A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研究人群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为13.3%,发生AR与ASR可能与糖尿病有关,高Fb患者发生AR的危险性升高。  相似文献   

12.
阿司匹林目前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最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很多患者长期规律口服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仍不能有效地阻止血栓性疾病的复发,即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药物的剂量、患者依从性、药物的相互作用、疾病的影响及基因多态性等有关。临床医师应明确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并在临床上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减少阿司匹林抵抗,从而取得理想的缺血性卒中预防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治疗对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疗效。方法:168例有AR的ACS患者随机被分为三组:一组为对照组(阿司匹林剂量维持不变),一组为阿斯匹林加量组,一组为联合治疗组(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服双嘧达莫)。于入院时及两周后分别检查血小板聚集率、尿11-脱氢-血栓素(11-DH—TxB2)等项指标。结果:上述三组于入院当日上述两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值。至二周后阿斯匹林加量组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上述两项指标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联合双嘧达莫,能更有效地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1 731例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采用血小板聚集仪分别测定花生四烯酸(AA)、腺苷二磷酸(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R定义为0.5 mmol/L花生四烯酸时血小板平均聚集率≥20%,用10μmol/L ADP时血小板平均聚集率≥70%。阿司匹林半抵抗(Aspirin semiresistance,ASR)即符合上述两个条件之一者。均不符合者为阿司匹林敏感(Aspirin sensitive,AS)。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间各项临床特征差异及影响AR与ASR的危险因素。结果1 731例患者中AR的发生率3.58%(62/1 731),ASR的发生率20.34%(352/1 731)。与AS相比,AR+ASR中以女性、高龄、高脂血症患者较多,吸烟者较少。而且AS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偏高,总胆固醇水平偏低。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相对比值比(OR)=1.377,95%可信区间(CI)1.084~1.751,P=0.009〗、老年(OR=1.504,95%CI1.005~2.253,P=0.047)、总胆固醇(TCHO)(OR=1.249,95%CI1.114~1.401,P=0.000)升高是发生AR与ASR的危险因素。结论服用阿司匹林的冠心病患者中AR发生率为3.58%,ASR发生率为20.34%。发生AR与ASR危险因素有女性、高龄、高血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中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与血清血栓素B2(TXB2)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200例动脉粥样硬化高危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7d以后,用二磷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作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并测定其前后血清TXB2的含量。结果阿司匹林完全抵抗(AR)者为4.5%,阿司匹林半抵抗(ASR)者为20.5%,阿司匹林敏感(AS)者为75%。在AR或者ASR患者中女性和吸烟者占的比率较AS者高(P<0.005)。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的血清TXB2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对照组(P<0.01);AR、ASR组血清TXB2含量高于AS组并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TXB2水平同阿司匹林抵抗性密切相关。预测AR、血清TXB2水平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个体化抗血栓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对阿司匹林的反应性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我院老年科住院的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147例,根据血栓弹力图(TEG)结果将其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抑制率≤50%)和阿司匹林非抵抗组(N-AR),并分析两组临床数据. 结果 AR组30例,N-AR组117例.AR发生率为20%.AR组同型半胱氨酸(Hcy)、FPG、TG、LDL-C及HbA1c分别为(16.43±4.77)mmol/L,(7.73±0.16)mmol/L,(1.70±0.60) mmol/L,(2.60±0.55) mmol/L,(7.79±0.58)%,均明显高于N-AR组,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为(34.17±9.30) mmol/L,低于NA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G、TC、LDL-C和Hcy是AR的影响因素,使患者AR的危险性分别提高1.9倍,0.1倍,13.1倍和1.1倍.血糖不达标者、糖尿病病程较长者AR发生率增高(P<0.05).结论 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的AR现象,有效地控制血糖,减低血脂,降低Hcy,可降低AR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冠心病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AR)现象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56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d≥1周后,分别用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作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率(PAG)。AA诱导的PAG≥20%,同时ADP诱导的PAG≥70%者为AR;仅符合其中一项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均不符合者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结果156例患者中AR发生率为22.44%(35例),ASR发生率是17.95%(28例),AS发生率是59.62%(93例)。AR+ASR组中的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28.57%)较AS组(9.68%)多(P<0.05);AR+ASR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AS组(P<0.05)。结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冠心病患者AR+ASR发生率为40.38%;AR或ASR者血浆胆固醇浓度较高;糖尿病患者AR或ASR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状况及其远期影响。方法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8例,在体外应用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70%和0.5%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20%者为AR患者,并设立复合终点,随访12个月以上。结果有26例被判断为AR,两组患者除性别以外在年龄、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和药物治疗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期(18.51±7.65)个月,13例发生了终点事件(11.02%),AR患者中6例(23.08%),非AR患者中7例(7.61%),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AR仍是远期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HR2.31;95%CI1.23—5.37;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冠心病患者中AR发生率22.03%,AR是发生远期不良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硫酸氢氯吡格雷(泰嘉)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610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依照血小板聚集率分为阿司匹林敏感(AS)者和阿司匹林抵抗(AR)者,将138例AR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AR-A组)、泰嘉治疗组和泰嘉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AR-C组),472例AS者中随机选取40例设为对照组.4组患者给予严格的药物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4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以及治疗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治疗1月后行12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24 h内缺血型ST段变化的次数、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结果 泰嘉可以有效地降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AR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0.01);较少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P<0.01),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P>0.05) .对存在AR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单用泰嘉和联合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其缺血性ST段变化的次数、持续时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明显低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P<0.05或 P<0.01).结论 泰嘉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不仅安全,而且能提高慢性稳定型心绞痛AR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及环氧化酶-1(COX-1)基因C50T和环氧化酶-2(COX-2)基因G765C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方法634例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入院次13开始服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前和治疗7~10天后分别检N--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并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检测COX-1基因CSOT、COX-2基因G765C多态性。结果634例脑梗死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AR)者129例(20.35%),阿司匹林半抵抗(ASR)28例(4.42%),阿司匹林敏感(AS)477例(75.23%)。COX-1CSOT和COX-2G765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ASR+AR组及As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阿司匹林后7—10天,脑梗死患者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下降80.00%及40.00%;无论COX-1C50T和COX-2G765C的哪种基因型均可使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及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降低,但各种基因型在这些指标降低幅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1基因CSOT和基因GCOX-2765C变异者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在服阿司匹林前后均高于无变异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高,COX-1基因CSOT、COX-2基因G765C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也不影响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