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腔镜手术除外)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对498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术前用药(实验组)和术后用药(对照组)两组,观察术后感染(盆腔感染和腹部切口感染)指标,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感染率分别为0.93%(2/214)和1.05%(3/284),两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短程术前和术后用药比长时间术后用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轻度肠梗阻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8月,本科与普外科合作,选取有妇科手术史的轻度肠梗阻患者32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手术时间(73±21)min;术中出血量(50±25)ml;住院时间(4.5±2.3)d。30例手术成功完成,2例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结论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多次开腹后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次开腹后宫外孕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68例宫外孕(术中证实为输卵管妊娠,均行两次及两次以上开腹手术)患者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对比:(1)年龄、产次、孕次、术前血β-HCC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6±12)min,开腹组为(65±27)min,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平均出血量(30.03±13.02)m1,开腹组平均出血量(110.70±83.00)ml,前者明显少于后者(P〈0.001);腹腔镜组住院日(4.2±1.3)天,开腹组为(6.2±1.7)天,前者少于后者(P〈0.05);(3)两组术后宫内妊娠率及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开腹后宫外孕腹腔镜手术仍是安全和有益的,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妇科腹腔镜手术78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9):2133-213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0/2005年对780例腹腔镜手术者采用全麻,卵巢囊肿手术采用剥除术、剔除术及患侧附件切除术,异位妊娠手术采用输卵管伞端取胚术、造口术及切除术。子宫手术采用改良式CISH(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全切术及LAVH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主要器械为超声刀及单双极电凝刀。结果:妇科腹腔镜手术占同期妇科开腹手术的46.96%。结论:适应证掌握得恰当,妇科大部分手术可在腹腔镜下完成。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切除术与剖腹手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8月~2008年12月所行子宫肌瘤手术118例,回顾分析58例腹腔镜下手术(腹腔镜组)和60例剖腹手术(剖腹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除手术时间较剖腹组延长外(P〈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剖腹组缩短(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选择90例妇科卵巢囊肿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传统开腹手术(对照组)与腹腔镜手术(观察组)预后加以比较。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E2、LH、FSH、窦状卵泡个数无差异(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无明显变化,对照组E2明显下降、LH、FSH明显上升,与术前及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状卵泡个数有所下降,术后1个月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妇科卵巢囊肿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创伤小,对卵巢功能有保护作用,可提高术后妊娠率,且具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 T )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342例,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DVT的各种相关因素如年龄、术中治疗情况、术后下床时间及干预措施等。结果342例患者中DVT发生率7.6%(26/342),发生DVT的主要手术类型是腹腔镜下妇科恶性肿瘤术,其发生率为2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258)、术前合并症(OR=4.104)、血浆D‐二聚体水平≥0.5 mg/L (OR=1.766)、手术时间≥1h(OR=2.285)、术中气腹压(OR=2.780)、术后卧床天数(OR=1.457)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DVT呈正相关( P <0.05)。结论年龄、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D‐二聚体、术中气腹压及术后卧床天数是妇科腹腔镜术后VDT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中应加强此类高危因素的管理,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对手术及其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1815例,对其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手术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患者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结果】总体而言,患者对手术及其相关知识的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而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高;与疾病的良恶性关系不大;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康复方法了解相对较多,而对术前检查以及术中配合了解相对较少;对于手术及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约有1527例(84.13%)的患者认为需要,288例(15.87%)的患者认为无所谓,无患者认为不需要。【结论】护理人员可以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的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相关知识,缓解其不良情绪,促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式全子宫切除不同手术方法的特点,总结临床体会。方法 将1998年1月-2001年10月同一手术组施行的传统术式(A组)60例,半腹膜外筋膜内术式(B组)50例,改良术式(C组)50例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结果 手术时间C组明显比A组和B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C组明显比A组和B组少(P<0.05),术后病率B组和C组明显比A组低(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B组和C组明显比A组早。结论 改良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病率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孔佳  李斌 《中国内镜杂志》2014,20(12):1337-1339
目的 讨论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院2010年4月-2011年6月行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20例,观察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排气时间,术后随访手术效果。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54.45±10.3)min,出血量(30.25±13.8)mL,术后排气时间(33.5±6.0)h,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单孔组脐部切口隐蔽,不易发觉。结论 单孔腹腔镜手术难度增加,但只要熟练技术,选择合适的病例,同样安全,无并发症,美容效果更好。单孔腹腔镜技术对于妇科良性病变的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现将本院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发生的15例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开展腹腔镜手术886例,患者年龄17~60岁,其中附件手术289例、子宫肌瘤剜除术26例、筋膜内子宫切除及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562例、其他(绝育术,卵巢电灼打洞术等)9例。  相似文献   

12.
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并发症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与体位有关的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120例妇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普及应用、手术适应证、手术范围扩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而并发症种类增加。术后出现:(1)肩部疼痛;(2)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肱神经损伤);(3)软组织损伤;(4)下肢静脉血栓;(5)体位性低血压;(6)眼角膜充血。结论手术中正确、稳定地安置手术体位,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与体位有关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妇科术后静脉血栓(LEDVT)形成的原因,以便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27例妇科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发生LEDVT的原因。结果由妇科恶性肿瘤行子宫全切手术引起的LEDVT5例(18.5%);良性经腹子宫全切除术后应激反应引起的LEDVT12例(44.4%);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引起的LEDVT 10例(37.0%);其中合并糖尿病10例(37.0%),高血压8例(29.6%),高血脂9例(33.3%)。结论妇科术后发生LEDVT与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血压、术后应激反应等有关;因此术前应评估可能发生LEDVT的高危人群并做好相关知识的宣教;术中操作轻柔,减少血管损伤和对血管内膜刺激并控制手术时间;术后早期鼓励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尽早下床活动,是减少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析快速康复理念在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行腹腔镜治疗的200例患者,根据其所选取的治疗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8例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手术及常规护理,观察组92例患者则以快速康复理念为中心进行手术及围术期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分别为(17.3 ±6.4)h、(18.1 ±8.5)h、(49.3 ±22.3)h,对照组分别是(25.7±10.2)h、(25.1±12.3)h、(59.8-18.6)h,观察组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同时,观察组腹胀、呕吐等不良发生率(15.2%,6.5%)明显低于对照组(38.9%,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评价结果显示80.6%的患者表示满意,观察组95.7%的患者表示满意.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可以有效加速患者术后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而且降低了患者术后发生腹胀、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妇科手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电子病案管理系统收集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妇科手术后经多普勒超声或胸部CT检查确诊为VTE的49例患者,同时随机抽取在该时间段内行手术治疗的 320例未发生VTE 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入组标准,排除标准及样本量估算等将样本分为VTE组和非VTE组。研究影响妇科手术后患者VTE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将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进行非条件 Logistic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50 岁(OR=1.376, P=0.005 )、 BMI≥23.0kg/m2 (OR=2.237, P=0.006)、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史(OR=1.259, P = 0.004)、肺功能异常(OR=1.128, P = 0.005)、恶性肿瘤(OR=2.325, P = 0.006)、手术时间≥90min (OR = 2.276, P = 0.004)、术后D2聚体≥5.0mg /L(OR = 1.392, P = 0.003)、纤维蛋白原≥4.5g/l(OR = 2.456, P = 0.007)、术后首次下床>24小时(OR =1.877, P = 0.001)、术后禁食时间≥48小时(OR=1.302, P = 0.004)是妇科各类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妇科手术后VTE 的形成与患者年龄、BMI、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史、肺功能异常、恶性肿瘤、手术时间、术后血 D 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术后卧床及禁食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针对危险因素加以早期干预,预防VT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00例,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改进后护理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体位舒适满意度进行评价;应用多功能手术监护仪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在安置体位前后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术后第3天应用自行设计的满意率调查表调查手术期患者满意率;术后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改进后护理组患者术中护理满意度、感觉舒适度优于常规护理组(P<0.01),患者安置体位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1),不良反应症状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围手术期实施人性化的舒适护理,客观上能够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感,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手术质量效果,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术后快速康复(ERAS)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因妇科良性疾病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的方式分为ERAS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ERAS组使用传统护理联合ERAS理念的护理,2组的基线特征类似,具有可比性;再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6h及12hVAS评分、术后6h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术后服务满意度随访的情况。结果 ERAS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6hVAS评分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RAS组总住院时间、术后12hVAS评分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均低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出院后的随访中满意度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RAS可以安全的应用于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腹腔镜手术,能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的效果。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38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截石位,改良组采用平卧位,两侧髋关节屈曲90°,外展45°,双下肢水平分开90~100°。并对两组不同时间段血压、心率及术后下肢疼痛、下肢麻木、肩部疼痛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不同时间段血压、心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下肢疼痛、下肢麻木、肩部疼痛发生率24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72h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采用平卧人字形体位术中手术野暴露满意,患者循环系统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及分析体位管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机体应激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2月6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400倾斜组)33例和B组(200倾斜组)33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术前即刻、术中15min、30min及术后即刻的血清应激激素、循环及呼吸指标、术前即刻及术后即刻、术后12h的HAD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即刻两组患者的血清应激激素、循环及呼吸指标、HAD量表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术中15min、30min及术后即刻B组的血清应激激素、循环及呼吸指标均低于A组,术后即刻、术后12h的HAD量表评分均优于A组,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体位管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机体应激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较大,而200倾斜体位对此类患者的影响更为积极,因此其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20.
蔡丽 《妇幼护理》2021,1(1):20-22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妇科截石位手术患者舒适度及副损伤的影响。方法 本院妇科截石 位手术病例 85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 例)和干预组(44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 干预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术后 12h、术后 24h、术后 48h 评定 BCS 舒适评分。比较两组副作用的 发生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术后 12h、术后 24h、术后 48h 的 BCS 舒适评分均低于干预组 (P<0.05)。对照组副损伤发生率(21.95%)高于干预组(6.82%)(P<0.05)。对照组的护理 满意率(75.61%)低于干预组(97.73%)(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以提高妇科截石位手 术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减少副损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