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各省市医疗机构纷纷派出医疗队驰援湖北。这是我国近年来首次以异地大规模派驻医疗救援队的形式进行灾害救援。救援队的组建、医务人员工作和生活的保障,对现场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构成了新的挑战。据此,总结了某驰援医院将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incident command system,ICS)运用于应急救援队伍构建及救援开展的经验,分析了该系统的结构模式以及其在应急救援队伍中各组成部分的分工与合作,认为该系统能够较好地完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抗疫任务,能为今后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工作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2.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跨区域、跨机构应急调度卫生技术人员是缓解事发地医疗资源紧张、提升应急救治能力的必要举措。作者总结了当前常见的卫生技术人力资源应急调度使用模式,包括整建制独立型、分片包干型、嵌入合作型和专家指导型。实践中,卫生技术人力资源应急调度使用面临着机动性、协作性、专业性、经济性及长期性等方面的系列挑战。提升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吉林省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突发中毒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方法采取回顾性和现状相结合的抽样调查方法对省、市、县三级共28个应急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省、市、县级机构中,年龄结构的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7),但在高职称和高学历构成上,省级明显高于市、县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卫生监督机构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方法、解毒药物储备情况,医疗机构的检伤分类、中毒解救设备、解毒药物储备情况、毒物数据库的利用情况,省、市、县级之间也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省突发中毒事件应急机构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仍较短缺,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实用预防医学》2012,(8):1282-F0004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原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创建于1961年,隶属于湖南省卫生厅。先后被确立为湖南省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医疗救治中心、湖南省职业病诊断与治疗质量控制中心,2011年正式成为湘雅二医院医疗协作医院,是省、市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省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深圳市疾控系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 收集深圳市、区2级疾控中心的人员信息,对应急防控相关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现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 深圳市、区2级疾控中心在编人员共855名,实际在岗人数共1 408名,共计937(占66.5%)人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疫情发生后,应急防控相关人员中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占比大幅提高(从40.9%提高至48.8%);市、区对比发现,市疾控中心的人员编制比例、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员素质构成高于区级疾控中心。结论 深圳市疾控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力投入占比不低于66.5%,市、区2级疫情应急防控人员构成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充实专业技术人员,最终形成长效发展的疾控机构人力资源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6.
院感防控是医疗机构开展救治工作重要的安全保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后,多家武汉市综合性医院临时改建为定点救治医院,国家医疗队入驻,医疗模式以及医疗流程发生重大变化,院感防控面临较大挑战。同济医院基于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分区改造、人员培训、流程制定等,建立了与医疗队联合管理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快速推动了定点医院感控工作的高效落实,为应急情况下定点医疗救治机构感染管理工作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改革医院薪酬管理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院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部分。薪酬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在人力资源激烈竞争的当今社会,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能有效发挥医务人员积极性,有利于广大医务人员钻研业务,敬业爱岗,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有利于医疗队伍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医疗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绵阳地区医疗机构儿科卫生资源配置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儿科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对绵阳地区19家医疗机构采取普查法。收集卫生资源数据,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结果绵阳地区儿科医护比为1:1.62,医护人员学历、职称均较低,队伍年轻化,物力资源集中在三级医院,其配置效率普遍较高。在医院总收入中,儿科占比平均为6.15%,儿科人均住院费用平均为2 429.5元,人均门诊费用98.53元,药占比平均为30.29%。在年门诊量、年急诊量、年出院人次方面,儿科的占比分别为11.36%、40.64%、12.66%。儿科床位使用率三级医院(105.2%)高于三级以下医院(74.38%),儿科亚专业开设欠缺。结论儿科医疗服务需求大,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儿科医护人力资源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儿科卫生资源配置欠合理,财力资源较理想。应加强分级诊疗力度,加大三级以下医院儿科急诊资源投入力度,提高其床位使用率,同时加强各层医疗机构儿科医护人员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肃省14个市、州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为本省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配置提供可行的科学建议。方法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14个市、州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根据各因子得分和总因子得分评价各市、州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结果各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不同,其中经济发展快的兰州、嘉峪关、金昌、张掖和酒泉等市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好。但各市、州卫生人力资源、病人住院费用和病床使用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根据本地区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和激励机制,开发病人住院费用预警机制以及做好病床的合理设置。  相似文献   

10.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承担着早期报警、控制传播(指传染性疾病)、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致社会影响等多重责任。因此医院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能力又属于一种储备的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工作的物质储备性质相同。为更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力加强应急医疗体制和应急医疗队伍建设,其中,整合现有的应急资源,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成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区域协调发展视角,分析2010—2020年湖南省及四大区域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情况,为湖南省各区域提升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中的基于规模收益可变(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 VRS)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0—2020年湖南省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湖南省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达7.52人,千人口床位数达7.82张。2010—2020年间湖南省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效率逐年下降,2020年湖南省整体卫生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分别为0.685、0.951、0.721,14个市州中,3个市为卫生资源配置DEA有效(21.4%),1个市为DEA弱有效(7.1%)。2010—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湘南地区、洞庭湖经济区、湘西地区四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均值分别为0.963、0.916、0.905、0.924,全省均值为0.926。结论 湖南省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持续增加,但区域配置和资源结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医改政策背景下小康型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来自全国的18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获取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结果:专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平均年限为23.28±10.41年,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协调系数分别为0.833和0.884(P<0.001),可认为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咨询已经满足预测的要求;建议小康型卫生院人员总数按每万服务人口配25.4人,卫技人员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应达44%,大专及以上学历应达88%。结论:配置标准符合新医改背景下小康型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要求,为经济发达地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发热门诊是做好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通过总结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下武汉市发热门诊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据此探讨我国发热门诊的运行机制和疫情防控改进方向。方法 调查2020年1月15日—3月15日武汉市所有开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每日发热门诊就诊数据,结合国家、湖北省以及武汉市发布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有关通知、政策及文件等信息,回顾和评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发热门诊就诊和运行情况。结果 调查期间武汉市先后部署共计76所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放发热门诊收治发热患者。2020年1月15日—3月15日武汉市发热门诊平均每日就诊量为6 070人次。1月15日发热门诊就诊量为1 625人次,1月24日达到顶峰(14 486人次)。1月30日—2月6日武汉市发热门诊接诊量几乎饱和。2月6日开始,就诊量呈现逐步下降趋势,3月15日降至585人次。武汉市中心城区的7个行政区中除洪山区外其他6个行政区日均就诊量均在千人以上,武昌区发热门诊就诊量普遍高于其他区域。结论 武汉市发热门诊在疫情期间未能充分发挥早期预警作用,在人员、物资和设施的配备等方面存在问题。医疗机构应从建立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预警反馈机制、构建科学的一站式发热门诊、建立医疗应急供应保障体系以及组建复合型公共卫生应急队伍等四个方面优化发热门诊建设和管理,制定科学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东省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评价其公平性。方法调取2011年度《健康教育所(中心)基本情况调查表》中健康教育专职业务人员的学历、职称、专业等数据,进行相关的比较分析。结果广东省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有人员编制447人,专职业务人员313人。专职业务人员学历构成以本、专科为主,分别占47.28%和28.75%;具有高级、中级、初级及无职称者分别占的14.38%、24.92%、38.98%和21.73%;所学专业以公共卫生、临床医学为主,分别占32.27%和14.38%;全省各市平均每百万人口拥有健康教育专职业务2.78人。按各市人口分布的专职业务人员总量、本科以上学历专职业务人员、中级以上职称专职业务人员、公共卫生专业专职业务人员的Gini系数分别为0.3386、0.4423、0.3872、0.4972。结论广东省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职业务人员总量不足,学历、职称、专业构成比较合理,人力资源在各市分布公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自由贸易港建设下海南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公平性,为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对2020年海南省18个市县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研究,从人口、地理面积两个维度, 采用 Lorenz曲线、基尼系数,对公平性进行研究,同时从纵向角度分析 2016—2020年海南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情况。 结果:2016—2020年海南省各类医疗卫生资源的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2020年海南省各类医疗卫生资源的洛伦兹曲线受地理面积因素的影响大于受人口因素的影响。2020年按人口配置的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的基尼系数均小于0.2,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在0.30~0.60之间。结论:海南省医疗卫生资源区域分布和要素结构配置失衡,人口分布优于地理面积分布,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劣于卫生物力资源配置。需进一步均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整体公平性和可及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与评价福建省县(区)级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与公平性,为增加人力资源、制定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问卷了解福建省县(区)级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配置数量、素质,利用Gini系数评价公平性。结果全省9个设区市管辖86个县(市、区),配备结核病防治机构专业人员472名,人均服务人口数为78 543人、半径为5.14km、患者数为49。分别以服务人口数、面积、患者数计算的Gini系数分别为0.11、0.37、与0.14。结论 福建省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数量配置公平性较好;素质分布如学历、职称等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沿海城市与山区比较,学历普遍较高但中级或以上职称比例较低;山区地区服务半径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2003—2005年广东省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利用情况,为公立医院今后的资源配置和发展方向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选取广东省21个地级市254家公立医院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函调,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成珠三角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按医院行政隶属分设区的市、区与县和县级市分析有关指标。结果广东省各地各级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量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在珠三角和非珠三角地区设区的市、区和县及县级市、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年门急诊量、年出院人次数、年大中手术量、病床使用率、平均每医生承担服务量等指标有显著差异。结论广东省公立医院提供医疗服务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区域差别显著;不同地区服务效率差异悬殊,资源配置不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武陵山片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况。方法: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11年1月至10月对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武陵山片区的27个县(市、区)进行了卫生人力资源调查,并调查武陵山片区医学教育现况。结果:武陵山片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0.94人,仅为全国平均值的52.7%;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0.86人,仅为全国平均值的56.8%;高级职称3 114人,仅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66%;2所综合大学设有医学院,医学本科生年招生规模仅600人。结论:武陵山片区医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从医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医学本科招生规模较小,国家应加强武陵山片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务人员工作待遇,改善医学高等教育现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湖南省医务人员焦虑状况并找出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湖南省所有医院和医务人员随机抽样调查获得样本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Kruskal-Waliis H和多因素分析Ordinal回归找出有意义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7 917名医务人员,有效问卷7 882份,有效率为99.5%。单因素分析显示医院属性、性别、婚姻状况、年龄、职业、科室、收入、每周加班时间、每周上晚班频率、每天接诊病人数、每月参与抢救病人数对焦虑患者的构成产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dinal回归显示随着收入降低,每天接诊病人数的增加、每月参与抢救病人数的增加、每周加班时间的增加、上晚夜班频率的增加,焦虑程度随之增加。结论调解医务人员压力时应考虑增加医务人员每月收入、减少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减少人均加班时间和上晚班的频率,增加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湖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湖南省2011—2020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11—2020年湖南省14个市州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共计1 962起,报告病例58 355例,死亡174人,病死率为0.30%。事件级别以Ⅳ级和未分级为主,分别占48.88%和48.42%。事件类型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88.94%;其次为突发中毒事件,占7.85%。发生场所以学校为主,占57.08%,累计发病52 183例,占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总数的89.24%。 结论 湖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以传染病为主,应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能力,重点关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