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治疗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训练,疗程28d。治疗前后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视觉模拟量表(VAS)、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对患者的运动功能、疼痛及综合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程度、综合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作业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2组Fugl-Meyer量表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2组VAS评分及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0%、75.0%,P<0.05).结论:作业治疗后可促进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的摆放、主被动运动、神经发育疗法、向心性压迫缠绕、运动想象疗法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布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排水法、Fugl-Meyer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定上肢疼痛、肿胀、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疼痛、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布能改善患者疼痛,缓解肿胀,是改善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罗卫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2):140-141,149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改善脑血管微循环治疗及综合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物理或药物止痛,观察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比较两组肩手综合征评分、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及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活动度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肩手综合征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肩手综合征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肢体功能康复,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雷火灸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4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以TENS,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雷火灸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进行VAS评分(患肢被动活动时最大疼痛评分)、手部肿胀分级评定、上肢FMA.结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手部肿胀分级、上肢FMA评分有所改善,但不明显(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手部肿胀分级、上肢FMA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雷火灸结合TENS能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和肿胀程度,在改善疼痛和肿胀的同时,促进了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配合太极针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45例,予康复训练配合太极针法;对照组45例,单纯运用康复训练。治疗1月后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评定、肩手部疼痛评分(VAS)及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疼痛均有所缓解,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训练配合太极针法是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封包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封包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上肢功能、治疗效果、生活能力、疼痛及躯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上肢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按摩联合中药封包能够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上肢功能,减轻疼痛,提高躯体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32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为33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艾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4周。2组在治疗前后均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改良的Fugl-Meyer量表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偏瘫侧肩痛评分、Fugl-Meye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在减轻偏瘫侧疼痛和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艾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徒手淋巴引流结合肌肉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短期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正确的体位摆放、气压治疗、冷热水治疗、主动和被动运动及神经发育疗法,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实行徒手淋巴引流结合肌内效贴治疗,2组均进行4周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排水法、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量表(FMA)、巴氏指数(BI)评估患者的水肿及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水肿及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淋巴引流结合肌内效贴在短期内能进一步改善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水肿及疼痛程度,提高肩关节功能、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上肢漩涡浴与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47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水疗组,两组均采用脑卒中的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水疗组另外采用温热水上肢漩涡浴结合运动疗法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3周后的疗效.结果:水疗组的患肢肿胀、疼痛、痉挛、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上肢漩涡浴结合运动疗法可有效减轻患肢肿胀、缓解疼痛与痉挛,改善患肢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促进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36例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针灸、理疗等综合疗法。观察组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芒硝外敷。治疗时间为1个月。两组在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改良的Flug-Meyer法、改良的BI指数分别评定患侧上肢疼痛、水肿程度、关节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偏瘫侧患手水肿、关节活动度、改良的Flug-Meyer法、改良的BI指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芒硝外敷对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手肿痛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新型蜡疗手段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研究组患者(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新型蜡疗手段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检测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2、4周手腕部及肩部疼痛程度,Fugl-Meyer(FMA)评分评价患侧上肢及手功能,表面肌电(sEMG)检测患侧旋前圆肌和三角肌肌力,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情况和干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VAS、FMA、ADL评分及sEMG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4周两组患者各项评价较干预前改善,且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新型蜡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疼痛降低,上肢功能恢复更好,肌力改善,生活能力提高,满意度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李侠  马艳  肖府庭 《中国康复》2016,31(5):375-376
目的:探讨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肩周封闭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疗法,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肩周封闭治疗,于治疗2周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对评定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3%、50.0%,P0.05)。结论:偏振光星状神经照射联合肩周封闭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肩痛评分,能明显改善肩-手综合征患者肩关节无痛外展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温针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6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行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观察组采用温针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上肢的疼痛、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温针灸对消除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疼痛有重要意义,而且能明显增强运动疗法的效果,防止手臂部肌肉萎缩,对促进脑卒中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20例,按摸球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原发病对症治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试验B组在试验A组基础上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对比3组疗效、治疗前后上肢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测评]、上肢运动功能[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定]和日常生活能力[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测评]。结果3组治疗前FMA、ADL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B组总有效率、FMA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及试验A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及试验A组(均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可缓解患者上肢疼痛及水肿,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冷热中药交替浸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SHS Ⅰ期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浸浴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治疗原发病并给予康复训练,中药浸浴组同时给予温度分别为40℃与10℃的舒经活络洗剂交替浸泡患手,每天治疗2次,每次30min,共3周.治疗前、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患者疼痛情况,记录偏瘫侧手中指的近节指间关节被动屈曲活动范围.结果 治疗后2组疗效比较,中药浸浴组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偏瘫侧手指的关节活动范围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热中药交替浸泡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患者偏瘫侧手指的关节活动范围,从而有利于促进上肢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7.
王月英  葛芳   《护理与康复》2018,17(9):74-76
目的观察中药涂擦联合青鹏软膏外涂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中药青鹏组、扶他林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及功能锻炼,青鹏软膏组在基础治疗及功能锻炼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涂擦联合青鹏软膏外涂,扶他林组在基础治疗及功能锻炼的基础上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治疗前后采用手部水肿程度测量、视觉模拟评分法、肩关节活动度量表、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及肩手综合征综合疗效评定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中药青鹏组、扶他林组及对照组患者疼痛、水肿、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青鹏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高于扶他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涂擦联合青鹏软膏外涂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薰蒸结合电针对预防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中药熏蒸结合电针治疗,每周5次,两组治疗均以2周为1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改良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上肢疼痛程度、运动功能评定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上肢Fugl-Meyer记分以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上肢Fugl-Meyer记分以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薰蒸结合电针明显减少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肩痛程度,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进福  张杨  岳寿伟 《中国康复》2016,31(4):255-257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中频脉冲电治疗、气压治疗和针灸等治疗。观察组加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加用超声波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AM)评价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上升趋势(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76.7%,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症的相关症状,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且疗效优于超声波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红外/红光局部照射联合局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肩手综合征原发病、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红外/红光局部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辅以局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肢部分及Barthel指数(BI)对2组患者患侧上肢水肿、疼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 经3周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患侧上肢水肿评分[分别为(1.56±0.51)分、(2.74±0.79)分]、疼痛评分[分别为(2.62±1.87)分、(4.51±1.43)分]、上肢FMA评分[分别为(31.75±4.52)分、(24.36±3.63)分]及BI评分[分别为(79.16±4.12)分、(73.45±4.51)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红外/红光局部照射联合局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肢水肿及疼痛症状,促进患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该联合疗法值得在脑卒中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