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针留针下天轨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0例。在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头针治疗和天轨步行训练(两者分开进行),观察组行头针留针下天轨步行训练(两者同时进行)。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量表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AC功能性步行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各项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留针下天轨步行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雷火灸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4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以TENS,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雷火灸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进行VAS评分(患肢被动活动时最大疼痛评分)、手部肿胀分级评定、上肢FMA.结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手部肿胀分级、上肢FMA评分有所改善,但不明显(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手部肿胀分级、上肢FMA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雷火灸结合TENS能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和肿胀程度,在改善疼痛和肿胀的同时,促进了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造模方法的科学性,以期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实验研究提供最合理的造模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注射硬化剂造模法、力学平衡失调造模法、混合造模法制备3组椎动脉型颈椎病大鼠模型。通过X线影像分析各组大鼠颈椎退变情况;运用HE染色法进行小脑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ET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三种模型的影像学评分、血浆ET含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力学平衡失调造模组与混合造模组组间影像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注射硬化剂造模组(P0.05);三组模型大鼠的血浆ET含量比较无差异。结论:三种模型制作均成功;力学平衡失调造模法与混合造模方法要优于注射硬化剂造模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针关键肌结合“颈—肩—胸”调整术对颈型颈椎病伴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颈型颈椎病伴上交叉综合征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关键肌治疗,观察组在电针关键肌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筋骨并举”思想的“颈—肩—胸”调整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运用中文版颈部疼痛和废用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neck pain and disability scale,SC-NPDS)对患者颈椎疼痛水平、功能、残疾及情绪和认知进行评分,测量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的改变以及前肩角度(forward shoulder angle,FSA)、头前伸角度(forward head angle,FHA)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C-NPDS评分、FSA、FHA显著降低(P<0.05),颈椎左旋、右旋、左右侧屈、屈曲、伸展活动度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NPDS评分、颈椎活动度及FSA、FHA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关键肌治疗颈型颈椎病伴上交叉综合征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大部分活动度及前倾姿势,而在此基础上采用“颈—肩—胸”调整术更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纠正患者静态头颈部前倾姿势。  相似文献   
5.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方法由传统的总结分析临证经验、学术思想演变成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挖掘技术。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方法也存在诸多不足,除显性知识的传承之外,还必须重视隐性知识的挖掘与传承。探索如何将基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两性”知识传承延伸至中医院校规模化教育中,以期为今后的传承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也是全身最常见的关节扭伤。扭伤后可引起踝关节的内外侧韧带及下胫腓韧带损伤。轻者为侧副韧带部分撕裂,重者为韧带断裂伤,甚至可出现撕脱性骨折、软骨面损伤等。踝关节扭伤可分为内翻型和外翻型,临床以内翻型多见。多因为足外缘着地、足部突然内收而引起。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踝关节疼痛,活动功能受限,关节周围皮肤青紫且肿胀,伤足不敢用力着地,跛行步态,活动时疼痛加剧等。如果失治或者误治,易造成习惯性扭伤。踝关节扭伤后再次受伤的可能性比正常踝关节高40%-70%。  相似文献   
8.
目的:创编一套简易颈椎保健操,观察其对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招募颈部不适伴有颈椎活动度下降或者颈部疼痛的大学生志愿者132名,练习简易颈椎操8周,坚持下来111名。锻炼前后分别评定颈椎活动度和颈部疼痛分级。结果:锻炼后颈椎前屈、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活动度较锻炼前增加,颈部疼痛评分较锻炼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01)。结论:该简易颈椎保健操能增加颈椎活动度,减轻颈部疼痛,对颈椎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安徽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162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双重录入后,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答率为98.1%(1595/1626),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为27.87%(436/1564)。学生对亚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β=-0.395,P=0.016)、过去一年中遭遇的不良事件数(β=0.198,P=0.005)、饮食的规律性(β=-0.195,P=0.003)、上网时间(β=0.020,P=0.008)、对前途担忧(β=0.268,P=0.002)、辅导员对学生的关心程度(β=-0.162,P=0.037)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结论大学生亚健康须引起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并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创编一套简易颈椎保健操,观察其对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招募颈部不适伴有颈椎活动度下降或者颈部疼痛的大学生志愿者132名,练习简易颈椎操8周,坚持下来111名。锻炼前后分别评定颈椎活动度和颈部疼痛分级。结果:锻炼后颈椎前屈、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活动度较锻炼前增加,颈部疼痛评分较锻炼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该简易颈椎保健操能增加颈椎活动度,减轻颈部疼痛,对颈椎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