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骨痹探讨     
《内经》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为著痹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皮脉肌筋骨,是五脏外合的五体,外应四时五行,所以五各以其五脏所主之时而受病,这是同气相感。马莳注:“故冬遇此三者,则为骨痹。盖肾主冬...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黄帝内经》及其后世医家关于肾痹理论思想进行粗略整理。肾痹是由骨痹日久不愈,复感寒湿之邪,寒湿之邪循经内传于肾而成。肾痹既有骨节重痛等骨痹的症状,又可出现小腹胀、遗尿等肾气痹阻的表现,说明其病机是寒湿痹阻在肾,甚则已伤肾阳。治疗上以祛风除湿散寒为主,兼以补肾。  相似文献   

3.
脊痹,西医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andylitis.AS)是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伴乏力,低热等症状。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疗法。本病属中医学顽痹范畴。正如《内经》云:“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又“肾痹者,尻以...  相似文献   

4.
骨痹是五体痹其一,骨痹与肾在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诊治方面存在密切联系,其发病是机体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为肾中精气不足,外因主要为六淫邪气侵袭,而瘀血也是重要因素。诸多医家指出骨痹久将累及肾,肾与冬季之气相应,骨痹在冬季常因外邪诱发。骨之生长有赖肾精气的推动濡养,骨痹日久可发生肾痹,骨痹的辨证论治应以补肾固本为主,同时祛邪、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5.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情反复活动,终至脊柱强直、畸形,功能严重受损,中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柱炎隶属于“。肾痹”、“骨痹”等范畴,过去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有丰富的论述。《素问》:“病在骨,骨重不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及“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王冰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而不能屈伸也”。  相似文献   

6.
明清医家论治骨痹(骨关节炎)临床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明清中医古籍入手,研究这一时期中医治疗骨痹(骨关节炎)的理论发展与创新。本研究在大量古今中医文献的基础上,以明清医家论治骨痹的著作、方药、医案为主要辩析依据。通过对其文献的搜集,整理,并建立数据库系统,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归纳。研究显示,明清医家治疗骨痹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以“肾实则骨有生气”、“痹有瘀血”,“久病入络”理论作为指导理论,从而形成了治疗原则的特色,如“补肝肾以壮筋骨”,“活血化瘀以止痛”、“补大通阳以散寒湿”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无“骨质疏松症”病名,但《黄帝内经》有“骨痹”、“骨痿”等类似记载。如《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气至,名骨痹。”指出了肾虚外感,寒邪舍骨,发为酸痛者即为骨痹。《素问·痿论》云:“肾主身之骨髓……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相似文献   

8.
舒督通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现林 《河南中医》1997,17(2):109-110
舒督通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李现林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0000)主题词脊柱疾病/中医药疗法%舒督通痹汤/治疗应用强直性脊柱炎,祖国医学称之为“骨痹”、“痹”,归属于痹证范畴,病程长,痛苦大,缠绵难愈,致残率高。笔者自1988年以来,根据强直...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受累为主的、有多脏器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发病率高,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患病率为0.32%~0.36%。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按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诊断标准依靠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及X线改变得出,符合其中4项或4项以上者诊断并不困难。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称之为尪痹、顽痹、骨痹,是痹证的一种。汉·张仲景称为历节,后世称为鹤膝风,近世称为类风湿。《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冬遇此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本病局部以关节病变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系统性炎性疾病,主要是侵犯动关节的滑膜,炎症常出现于具有遗传倾向的个体。中医虽然无此病名,但在历代医家的论著中常有相关的描述及命名。据其病痹在体为骨,在脏为肾,故命之为“骨痹”、“肾痹”;又因其病性顽固,病程迁延,缠绵难愈,治宜长久而称之为顽痹;还因关节肿大、变形、活动不利、屈伸不能等而谓之“历节风”、“鹤膝风”、“鼓槌风”等。  相似文献   

11.
Pu痹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经》提出了“痹”这一病名 ,《素问·痹论篇》对其病因病机 ,证候分类及演变做了详细论述。很多后世医家遵循《内经》意旨 ,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总体上多以“五体痹”(筋、脉、肉、皮、骨 ) ;“五脏痹”(肝、心、脾、肺、肾 ) ;风、寒、湿痹进行论治。另外 ,又有众痹、历节、顽痹之说 ,但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有一种痹证具有显著的自身特点 :痛点固定 ,症状在休息或处于某一体位时减轻或消失。查阅文献资料 ,未发现对这一类病症有详细论述。本文从病因学角度提出“疒甫 痹”这一病名 ,仅做初探 ,并希同道参考指正。“疒甫 ”读…  相似文献   

12.
《中藏经》托名汉代华论所作,书中所论“骨痹”与《素问·痹论》所论“骨痹”、“肾痹”不同,其与现代医学骨关节疾病的对应关系也未见系统的论述。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原文:骨痹者,乃食欲不节,伤于肾也。肾气内消,则不能关禁;不能关禁,则中上俱乱;中上俱乱,则三焦之气痞而不通;三焦痞而饮食不糟粕;饮食不糟粕,则精气田衰;精气日衰,则邪气妄人;邪气妄人,则上冲心舌;上冲心舌,则为不语;中犯脾胃,则为不充;下流腰膝,则为不遂;旁及四肢,则为不仁。寒在中则脉迟,热在中则脉数,风在中则脉浮,湿在中则脉儒,虚在中则…  相似文献   

13.
《中藏经》托名汉代华佗所作,书中所论骨痹与《素问·痹论》骨痹、肾痹不同,其与现代医学骨关节疾病的关系亦无系统论述,本文试图作一探讨。原文:骨痹者,乃食欲不节,伤于肾也。肾气内消,则不能关禁;不能关禁,则中上俱乱;中上俱乱,则三焦之气痞而不通;三焦痞而...  相似文献   

14.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骨痹”范畴。益肾蠲痹方是著名中医风湿病专家朱良春教授的名方,笔者有幸受到朱教授的指导,将益。肾蠲痹方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2005年10月-2006年12月运用益。肾蠲痹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2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自拟的“强骨消痹丸”(Ⅰ号方和Ⅱ号方)治疗骨痹(骨质增生)疗效颇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治法与处方由于本病的病变部位在骨,发病关键在于精髓不足。本着“其病在骨,在骨守骨”、“肾生骨髓”、“髓满则骨强”之意,以较大剂量的填精补髓之品为主,佐以培脾养肝、行气活血为基本大法以缓级图之。待其精足髓满,骨质强壮,瘀滞消散,骨脉流利,则其增生之骨质自然逐渐消失,疼痛随之自除,运动功能亦自然恢复。根据这一原则,拟定了下述二个处方: 1.强骨消痹Ⅰ号:鹿角60克,沉香18克,砂仁30克,冰片0.6克,三七60克,制乳香30  相似文献   

16.
陈世国等在1994年第2期《四川中医》著文,提出从“痹”论治慢性肾炎的思路和方法。他们认为,该病患者常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咽痛、扁桃体红肿或皮疹疮疖等病史,风寒湿热诸邪循肾脉“内舍于其合”而痹阻于肾,因体质不同而发寒湿肾痹或湿热肾痹;慢性肾炎经久不愈,正气虚损,虽未感外邪,亦可生痰浊,内  相似文献   

17.
脉痹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篇》以风寒湿三气著眼,有行痹、痛痹、著痹之说;以所遇之时及所客之处命名,又有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之分。其论脉痹曰:“以夏遇此者为脉痹”。脉痹诊候,《内经》未详,后世医家间有发挥,均从痹阻脉道,血凝不流立论。由于心主夏,亦主脉,论者每将脉痹归于热痹一类,如《医宗必读》曰:“脉痹即热痹也,脏腑移热,复遇外邪,客搏经络,留而不  相似文献   

18.
"脏虚络痹"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提出“脏虚络痹”的病机理论,并用于指导慢性病和老年病的辨证论治。认为“脏虚络痹”是慢性病和老年病的基本病机,在“脏虚络痹”中,五脏虚衰为本,络脉痹阻为标,脏虚有气血阴阳之分和体用性之别;络痹有气络血络、体络脏络之别和络实致络痹、络虚致络痹之异;脏虚与络痹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主张以“补脏通络”作为慢性病和老年病的基本治则,补脏要辨气血阴阳而治,并宜体用性并调;通络有祛邪与扶正之别,用药宜流通活泼而忌阴凝呆滞。  相似文献   

19.
膝痹属于祖国医学中的骨痹范畴,现代医学称之为膝骨性关节病。膝痹好发于中老年,是以膝部疼痛,活动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作者从诊治膝痹的理论依据、辨证论治和现代研究三方面来论证从肝论治。  相似文献   

20.
痹有痹证桎痹之分,痹证多由风寒湿三气交感而发;旭痹则为湿邪内生,气血失调,经络阻滞,其非风所致。因此图治有异,兵分两途。徐老对尪痹主张以调和营卫,和其脾胃,理其气血,养益肝肾为图本,配用辛温通阳,通络止痛以治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