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对具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具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201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102例)与对照组(99例)两组,氟西汀组患者接受氟西汀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之间疗效与安全性差异。结果对比对照组,氟西汀组在接受治疗后,耶鲁-布朗评分(Y-BOCS评分)及宽容性评分(TO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对比,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及安全性评价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明显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强迫症状,改善患者社交信任与宽容程度,具有一定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合并氟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患者,在服用原抗精神病药不变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合用氟西汀和安慰剂,治疗12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总分均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合用组阳性症状分有显著下降;两组间治疗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合用氟西汀辅助治疗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9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奥氮平合用氟西汀治疗,30例)和对照组(单用奥氮平治疗,29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12周末使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两组的疗效,药物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第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及SANS总分、情感平淡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TESS评分体质量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明显差异.结论 奥氮平合并氟西汀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常规抗精神病药加用阿戈美拉汀治疗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与经济效益。方法选择具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同时,研究组加用阿戈美拉汀、对照组加用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状8周。于治疗前、出院时及出院次月随诊时分别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Yale-Brown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on scale,Y-BCOS)评估患者症状,以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ale,SDSS)和肇事肇祸情况评定社会功能。出院时、出院次月随诊时以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比较两组安全性,药物经济学分析评价经济效益。结果治疗前两组各症状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次月随诊时PANSS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Y-BCOS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SDSS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次月随诊时,研究组肇事肇祸率低于对照组(P=0.004)。出院时、出院次月随诊时,研究组TES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出院次月随诊时,研究组成本(P0.001)、工资收入(P0.001)高于对照组,但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P0.001)。出院次月随诊时PANSS、Y-BCOS分别与TMR、SDSS、CER呈正相关(均P0.05),与TESS相关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ESS与TMR、SDSS、CER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常规抗精神病药加用阿戈美拉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安全有效,患者社会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西汀合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 氟西汀)和对照组(利培酮 安慰剂)。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不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8、12周两组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阴性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性因子各项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量表评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合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
氟西汀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抗抑郁治疗,其主要机理为选择性作用于5-羟色胺(5-HT)受体。已有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可能与5-HT有关,故用盐酸氟西汀合并抗精神病药物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进行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率1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原抗精神病药基础上,研究组予以10 Hz rTMS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口服舍曲林治疗,观察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评估疗效,并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治疗前两组间PANSS和Y-BO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PANSS总分、PANSS阴性因子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NSS阴性因子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Y-BOC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Y-BOC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期间,两组不良反应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TMS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用舍曲林治疗,rTMS治疗还可以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的阴性症状以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氟西汀合并利培酮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氟西汀合并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氟西汀治疗,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定期评定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在治疗第2、4、6、8周末,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对强迫思维疗效更好,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合并利培酮治疗强迫症效果优于单用氟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9.
虽然各种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但疗效均不十分理想 ,仍未解决临床难题。近年来有报道用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其中以合并氟西汀者报道较多。为了探讨两类药物合并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 ,作者用帕罗西汀合并抗精神病药物 ,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疗效观察 ,并作开放性对照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1 1 研究对象 :①入选标准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 (CCMD 2 R)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阴性…  相似文献   

10.
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合并抗精神病药治疗伴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对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加用丙戊酸钠(合用组),另一组仍用原抗精神病药物(单用组),治疗4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精神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合用组治疗1周后及治疗结束时PANSS量表总分、阳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的评分比单用组明显为低。结论:伴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丙戊酸钠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起效快,可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11.
氟西汀和氯米帕明治疗中性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氟西汀和氯米帕明对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符合CCMD-2-R强迫症诊断标准的难治性病人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氟西汀和氯米帕明系统治疗8周。采用耶鲁布郎强迫量表(Y-BOCS)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及主要副反应。结果 两药的总体疗效相当;氟西汀对强迫性行为见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小,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及抗胆碱能副反应少,远期效果优于氯米帕明。结论 氟西汀尤其适用于伴有心血管痢疾而又以强迫行为为主的难治性强迫症病人。  相似文献   

12.
李鑫  夏晓 《精神医学杂志》2009,22(6):431-43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强迫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5例伴有强迫症状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研究组接受共6个月的心理护理,并在基线、干预后3月末、干预后6月末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干预后6月末,研究组和对照组的Y—BOCS评分以及HAMA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在干预后3月末、6月末,干预组的Y—BOCS评分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强迫症状。  相似文献   

13.
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强迫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39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合并氟西汀组和氟西汀组,治疗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Y-BOCS、HAMD、HAMA的评分均显著降低,更以合用组明显.结论: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强迫症可以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盐酸氟西汀治疗强迫症63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盐酸氟西汀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 6 3例强迫症患者予盐酸氟西汀治疗 ,以Y BOCS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 ,以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6 3例患者经 8周治疗后Y BOCS、HAMD、HAMA、NIMH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痊愈 (12 % )、显进(2 7% )、有效 (4 3% )、无效 (18% ) ;显效率 (4 0 % ) ,有效率 (82 % )。结论 盐酸氟西汀对强迫症治疗有效 ,不良反应轻微 ,耐受性好 ,有利于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及临床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MMOCI、Y-BOCS、PANSS评定了符合CCMD-2-R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812例。并将其中合并有强迫症状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8周的对照治疗,同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发生率为9.24%,其中只有强迫思维者占64.0%,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均有者占36.0%。前者的PANSS、MMOCI、Y-BOCS评分、强迫症状所占的时间、对社会功能的影响,以及所带来的痛苦分都较低,而抵抗分较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利培桐安慰剂组和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组的疗效都很明显,尤以后者较好。治疗前后强迫症状的评分都与PANSS、阳性症状及一般病理分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阴性症状分无关。结论 作者认为,强迫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固有症状的成份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单用帕罗西汀与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半随机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强迫症诊断标准的8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每周1次的认知行为治疗,均观察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12周分别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于治疗第4、8、12周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末起两组Y-BOCS总评分均较治疗前低(P均0.01),研究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第8周末起研究组Y-BO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末,研究组强迫行为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05%vs.62.79%,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8%vs.20.93%,P0.05)。结论单用帕罗西汀与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均可缓解强迫障碍患者症状,但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尤其对强迫行为的改善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文拉法辛与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CCMD-3强迫症诊断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与舍曲林治疗8周。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文拉法辛与舍曲林疗效相当,两组显效率及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文拉法辛治疗强迫症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8.

Aim

The aim of the present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8‐week trial was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riluzole augmentation of fluvoxami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Methods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parallel groups to receive fluvoxamine plus placebo or fluvoxamine plus riluzole (50 mg twice daily). All patients, regardless of their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fluvoxamine at 100 mg/day for the initial 4 weeks of the study followed by 200 mg/day of fluvoxamine for the rest of the trial course. A total of 50 patients (25 in each group) were evaluated for response to treatment using the 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 (Y‐BOCS) at baseline and at weeks 4, 8 and 10. Side‐effects were recorded using predesigned checklists in each visit. Repeated‐measure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a significant effect for time × treatment interaction in the Y‐BOCS total score and a significant effect for time × treatment interaction in the Y‐BOCS Compulsive subscale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Repeated‐measure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a significant effect for time × treatment interaction (Greenhouse–Geisser corrected: F = 4.07, d.f. = 1.22, P = 0.04) in the Y‐BOCS total score and a significant effect for time × treatment interaction (Greenhouse–Geisser corrected: F = 4.45, d.f. = 1.33, P = 0.028) in the Y‐BOCS Compulsive subscale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iluzole augmentation therapy demonstrated higher, partial or complete treatment response according to the Y‐BOCS total scores.

Conclusion

Riluzole may be of clinical use as an adjuvant agent to fluvoxamine in treat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相似文献   

19.
万拉法新与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万拉法新与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对符合CCMD 3强迫症诊断标准的 4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给予万拉法新与帕罗西汀治疗 8周。采用Yale Brown强迫量表 (Y 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副反应量表 (TESS)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万拉法新与帕罗西汀疗效相似 ,两组显效率与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万拉法新组副反应多于帕罗西汀组。结论 万拉法新治疗强迫症有较好疗效 ,可作为治疗强迫症的一种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