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叉自主神经头痛(TA Cs)包括与颅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一系列原发性头痛综合征,其他类型的头痛和面部疼痛综合征与面部局部的显著变化或者听力自主神经变化相关。本文对1组伴有颅内自主神经障碍特征的发作性偏头痛患者、具有不同表现的“红耳综合征”(RES)患者、很少主要累及面部的丛集性头痛患者以及交叉病例进行报道。在本试验中,TACs与偏头痛、RES与丛集性头痛的交叉并不少见,作者认为以上情况属于同一组,并且可能是由统一机制所引起。三叉神经头痛和面神经疼痛综合征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Al-Din A.S.$Neurosciences Dep…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的经验,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26例,慎重选择适应证,全麻下乙状窦后径路,找到三叉神经,根据痛区将其后1/3或2/3剪断。结果全部病例面部疼痛均消失,存在面部麻木感、耳聋、头痛、颅内感染、口角单纯疱疹、面瘫、脑脊液鼻漏、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疗效肯定,良好的技术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头痛头痛是常见症状之一,也是各种疾病最常有的主诉,神经系统疾病中头痛尤属常见。当病人有头痛主诉时必须注意下列诸点。一、头部疼痛敏感组织分为颅外、颅内两大部分。颅外各组织结构如头皮、皮下组织、肌肉、帽状腱膜、骨膜、血管与末梢神经;其中尤以颅外动脉、肌肉与末梢神经最敏感。头面部某些主要动脉如颞浅动脉、扰动脉、耳后动脉最敏感。任何原因引起上述动脉扩张、搏动、牵移均能在该动脉分布区引起搏动性头痛,其中以偏头痛为代表。经常引起头痛的颅面部肌肉有颞肌、项深浅肌、头面部末梢神经(三叉神经、颈神经丛分支)对疼痛也极敏感,此种疼痛常向深部放散。颅内痛觉敏感组织:  相似文献   

4.
7 三叉神经痛疼痛的分布 绝大多数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支配的皮区。少部分疼痛同时发生于三叉神经支配区及中间神经(Ⅶ)、舌咽神经(Ⅸ)、迷走神经(Ⅹ)支配区。最常见的疼痛部位是三叉神经第二、三支支配区域,最少见的是第一、三支的联合支配区域。颊部是三叉神经痛最常发生的部位。该疼痛综合征在面部和前额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并且疼痛部位的所有结合方式都已报道。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trigeminalneuralgia ,TGN)是疼痛治疗中一种常见的神经痛。国际头痛协会 (IHS)对TGN的定义如下 :单侧颜面部剧痛 ,呈电击样 ,局限于三叉神经一支或多个分支支配区域 ,疼痛通常诱发于日常活动的刺激如洗脸、刮脸、抽烟、谈话、刷牙 ,有时也自发出现 ,疼痛突发突止且有缓解期。一般来说 ,如果充分了解TGN的特征 ,就能够对其作出正确诊断。1 TGN的病理生理在过去的 30年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GN多数是由于在脑桥入口处或其附近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所致。有以下证据支持这个观点 :第一 ,磁共振成像 (MRI)和颅后窝手…  相似文献   

6.
头痛(headache)是临床上常见的临床症状,指局限于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上的疼痛.头痛病因和发病机理复杂,头面部及颅内外组织的痛觉主要由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以及C1~3神经等支配并沿相应的神经结构传导至中枢.目的:浅谈头痛诊断心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可以造成头痛的临床床疾患甚多,既可因颅内外的局部病变所致,也可因全身性疾病和精神因素引起.因此,详细的病史、全面的查体及适当的辅助检查在头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颇显重要.  相似文献   

7.
1 概念将器质性疾病除外,并与功能性病变进行鉴别后仍不能归类的面部疼痛作为本病的分类。 2 病理本病病因尚不清楚,有几种观点。其一认为是三叉神经血管的病变,在三叉神经根切断术后所出现的非典型的突触结构的病理变化,是否是非典型颜面痛的一个原因尚不清楚;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第1组(55人)病例采用局部三叉神经支阻滞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第2组(98人)采用局部三叉神经支阻滞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结果:采用局部三叉神经支阻滞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局部三叉神经支阻滞法。结论:头面部带状疱疹治疗应首先采用局部三叉神经支阻滞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法,使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不仅缩短了病程,减轻疼痛程度,最主要的是减少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正一、干洗头面功做法:两手合掌,上下左右搓热手心(劳宫穴),干洗头面,环绕按压,用双手抓头,要全面抓到,由前往脑后抓,12~24次均可。功能:放松头面部,使大小血管气血畅通,增强颜面和三叉神经功能,防止颜面和三叉神经痉挛萎缩,能使面色红润,表情有神,少生皱纹,亦有美容之功,常坚持,能防止脑溢血等。  相似文献   

10.
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的疼痛疾病,呈频繁发作的面部电击样剧痛。可累及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严重时可伴有面部感觉障碍、皮肤粗糙及咀嚼肌无力等。三叉神经  相似文献   

11.
一、颜面痛颜面痛也叫颜面神经痛,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颜面部疼痛而言。颜面部皮肤感觉主要由三叉神经支配,仅外耳及其附近的一小部分皮肤感觉由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所支配。 (一)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分为(1)特发性:或叫隐原性,指病因尚未明确者;(2)症状性:是指由于各种病因而引起者。三叉神经痛无论是特发  相似文献   

12.
颈源性颜面痛的物理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颜面部疼痛(facial pain)的发病机理和有效物理治疗方法。方法:颜面部疼痛患者2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接受整体感知疗效(global perceived effect,GPE)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定,所得资料均采用CHI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VAS、GPE改善和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源性颜面部疼痛很容易误诊为三叉神经痛,实质属于颈面部复合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通过合适的物理治疗,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报道在1例非典型三叉神经自主性头痛(TAC)患者中头痛诱发的BOLD改变。1例68岁高龄的患者在3次眶周头痛(平均持续时间3min)发作时行fMRI获取图像。患者在头痛发作时左侧结膜充血、鼻涕、流泪、面部出汗、多涎症状非常明显。吸氧通常对这些发作有一定效果,但任何药物都难以见效。患者描述每日头痛发作近100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则1min或更短,长则最多可达20min。当考虑症状、持续时间和患者对头痛的治疗反应时,不可能明确地将其归于某种亚型的三叉神经自主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发作性偏头痛、SUNCT)或三叉神经痛。尽管患者的大脑激活模…  相似文献   

14.
患者 ,女 ,5 8岁 ,8年前始出现发作性左面部灼痛 ,服用卡马西平能暂时缓解 ,近 1年来增大服药量但疼痛仍不能耐受而要求手术治疗。入院查体 :神志清 ,言语流利 ,颅神经无异常 ,眼底检查可见动脉变细 ,血管僵硬 ,四肢活动正常 ,全身感觉无异常。颅脑CT检查无异常发现。入院诊断 :三叉神经痛 (左Ⅲ支 )。遂于入院后第 7天在全麻下以左耳后小切口开颅行左桥小脑角区探查术 ,术中见三叉神经根部无受压迹象 ,即行三叉神经感觉根后 2 / 3切断术 ,止血无误后关颅。术后病人神志清 ,对答流利 ,面部疼痛明显缓解 ,术后 7h病人感觉头痛 ,逐渐出现意…  相似文献   

15.
柴葛解肌汤加减治愈顽固性三叉神经痛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叉神经是感觉-运动纤维的混合神经,其神经节分别支配咀嚼运动与面部浅感觉。三叉神经疼痛是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1 临床资料1.1 诊断要点 1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性短暂的剧烈疼痛;2间歇期触压“扳机点”,如上下唇,颊粘膜或眼眶上缘等诱发区,常可引起疼痛发作。不过,有些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症状比较隐讳,往往误诊为神经性头痛。1.2 一般资料 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20岁。上述5位患者均是经过针刺、穴注治疗无效的三叉神经痛。1.3 方法和结果 采用清热泄邪、活血通络之法。方拟柴葛…  相似文献   

16.
向卡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4):2558-2558
三叉神经痛是在三叉神经分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疼痛大多为单侧以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内,骤然发生的闪电式剧烈面部疼痛为特征,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自2004年以来,我科对于98例入院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实施了CT引导下经皮穿刺的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毁损术,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患女,35岁。以左面部麻木1年,头痛2周于1996年9月5日入院。1年前左面部触电样阵发性痛,拔牙后疼痛不减,且出现面部麻木。2周来出现头痛,以左颞部为著。查体除发现左三叉神经第2、3支支配区痛觉减退外其他均未见异常。X线片示:左颞底颅骨增生;CT示:左中颅底有4cm×3.5cm×2.5cm卵圆形略低密度肿块(见图1),CT值29.2Hu,广基与颅底相连,外缘呈高密度钙化,CT值114Hu,颞骨内板增厚,左侧裂池受压(见图2)。病灶未见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8.
罗大山 《广西医学》2004,26(2):194-195
岩骨周围肿瘤生长的部位解剖特殊 ,手术切除肿瘤后并发症较多。现对我科 1992年 3月~ 2 0 0 3年 7月经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 34例岩骨周围肿瘤患者进行探讨 ,分析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岩骨周围肿瘤 34例 ,男 12例 ,女 2 2例 ,年龄17~ 71岁。其中听神经瘤 2 0例 ,脑膜瘤 11例 ,胆脂瘤 2例 ,三叉神经鞘瘤 1例。1.2 临床表现 听神经瘤患者以听力下降为初发症状 ,脑膜瘤患者多表现为头痛、面部麻木 ,或伴行走不稳 ,胆脂瘤患者以三叉神经、面神经分布区的疼痛、麻木等刺激症状为主 ,三叉神经鞘瘤患者以面部麻木…  相似文献   

19.
Dando  W.  E.  Branch  M.  A.  Maye  J.  P.  袁海峰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52-53
目的:对以前报道的接受口面部疼痛治疗和评估患者的病史及由头痛所致失能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背景:超过81%的口面部疼痛患者除具有口面部疼痛的主诉外,同时还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在口面部疼痛的并发症中经常报道的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和慢性每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头痛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2例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28例)。根据简易疼痛评估汇总表(BP)分别于术后当天(干预前)、术后第1日、术后第2日、术后第3日进行评价。结果干预2 d时,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干预3日后干预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可以提高护理团体的合作精神和护士判断问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